第229章 越贪心,对手就会越多!-《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朱仙庄科技园9号楼,顶楼一间办公室内。

  “梁先生喝什么茶?”

  陈延森站在茶柜前,转身问了一句。

  “陈老板,您还是叫我名字吧,我喝白水就行。”梁波坐在茶几前,舔了舔嘴唇,手足无措道。

  “在我这里不用这么拘束。”陈延森淡淡一笑,拿着一盒霍山黄芽走回沙发旁,并递给梁波一瓶矿泉水。

  “谢谢。”梁波接过水,连忙道谢。

  随即拧开瓶盖,借着喝水的契机,好奇打量着办公室里的陈设,以及自己未来的老板。

  陈延森自顾自地泡茶,等他忙完,才抬头看向梁波道:“我想让你负责一款算法驱动的新闻聚合平台,利用搜索引擎推荐技术,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内容服务,产品名称就叫今日头条。”

  “与灵犀浏览器的底层逻辑相同,只是把产品形式换成了资讯app?”

  梁波恍然大悟,顿时明白了陈延森为何要挖自己,他思索几秒后,开口确认道。

  “差不多,不过这项目除了一份产品方案外,目前只有你一个人。”

  陈延森倒了一杯热水,将其推到梁波身前。

  “谢谢老板。”梁波的这句老板,喊得越来越丝滑。

  “需要哪些类型的研发人员、要多少,你列个用人清单交上来,人事部会帮你协调招聘工作。”

  陈延森端起茶杯,啜饮一口,淡淡地说。

  “老板,我想先看看今日头条的产品方案。”梁波点了点头道。

  既然决定加入,梁波自然想知道接下来的工作方向,才好对项目的发展前景有个大致预期。

  “不急于这一时,等你签好合同再说。”

  陈延森摆摆手说道。

  此时梁波年近三十,跟着张易鸣数次创业失败,身上的棱角也已经被生活磨平了。

  男人到了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开支日益繁重,面对每月6万块的丰厚待遇,梁波并未过多思考,就跟张易鸣提出了离职。

  创业梦想很重要,但收入更加重要。

  想到这里,梁波问道:“老板,那我们的产品内容也是靠爬取吗?”

  他心里清楚,未经授权就冒然抓取其他网站内容的行为,确实可以大幅缩短产品的数据积累周期,但收到律师函的速度也会更快。

  “当然不是。”陈延森回道。

  梁波暗自松了一口气,作为南大高材生,虽然不是法律专业的,但他也明白这类做法的弊端。

  听到陈延森的回答后,压力顿时轻了不少。

  陈延森瞥了一眼梁波,心道:张易鸣在业内虽有一定人脉和资源,但并不多,哪能跟老子比?

  他早在两周前,就跟企鹅谈好了合作。

  届时将直接调用企鹅新闻的API接口,但前提条件是,要在资讯正文里添加企鹅新闻的深度跳转链接。

  简单来说,今日头条免费使用企鹅新闻的内容,企鹅新闻可以免费获取今日头条的流量资源。

  如果有新客流入,就算企鹅赚了。

  陈延森把今日头条包装成了零佣金的内容导航产品,并用这套说辞,成功搞定了搜狐的张朝阳。

  然后借用张朝阳的关系,又与新浪和网易建立了合作关系。

  唯独网易坚持要收版权使用费,陈延森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但同样要求,从今日头条跳转到网易的用户,将分为新老客,按市价收取CPA和CPM广告费。

  听完陈延森的介绍,梁波心中的顾虑瞬间消散:背靠实力雄厚的老板,做事确实轻松多了。

  想要什么资源,大老板都能搞定!

  梁波喝完一杯茶后,立马自觉地站起身,拉着行李箱去人事部报到。

  另一边。

  张易鸣对于梁波的离去,并未太在意,在他看来,梁波会的,自己都会。

  对方之所以离开,无非是认为,他的第五次创业,多半还是无法成功。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张易鸣迫切地想把灵犀浏览器推向市场,他想证明给所有人看,在创业一途上,自己是有天赋的。

  与此同时。

  程伟星带领快的打车,在杭城强势崛起,在无任何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加上司机端和乘客端的双向补贴政策,注册用户很快就从零突破到了240万。

  每日订单量高达12万单!

  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占领了杭城的一半市场。

  员工总数也从最初的100多人,快速膨胀到了500多人,其中有七成负责安全、司机管理、区域运营工作,剩下的三成才是技术开发和总部运营。

  “程总,账上的资金只剩600万左右了。”范俊彦提醒道。

  “这么快?”

  程伟星愣了一下,算上森联资本注资和快的打车毛利,这段时间至少消耗了3000万资金。

  换句话说,想要彻底吞下杭城的网约车市场,还得再投入3000万-4000万的补贴资金。

  而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市场,与杭城人口规模相等的城市,少说还有十几个。

  前期培育市场和培养用户,仅在东部地区,就需要投入10亿以上的资金。

  程伟星这才明白,要不是搭在森联资本这条大船,以他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想拿下杭城市场,在融资顺利的情况下,都得两三年工夫。

  “我知道了。”程伟星沉吟半晌,冲着范俊彦微微颔首,接着走出办公室,直接拨通了陈延森的手机号码。

  “陈总,快的打车的营销费用所剩不多了。”程伟星开门见山道。

  言外之意,我想要钱!

  “再给你3000万,尽快拿下杭城的网约车市场,到时候我会启动快的打车的A轮融资。”

  陈延森往后一仰,双脚搭在办公桌上,轻描淡写地说道。

  3000万?

  那应该足够了!

  程伟星没想到陈延森如此爽快,尽管他的股权比例还将再次缩水,但他并不在乎。

  蛋糕大了,吃起来才爽!

  “谢谢陈总,再给我一个月时间,我要让杭城的出租车司机,每个人的手机上都装上快的打车App。”

  程伟星满怀信心地保证道。

  “其实,你可以尝试增加私家车业务,从而提高司机之间的竞争压力,快的打车的服务水平才能得以提升。”

  陈延森开口提醒道。

  否则,在出租车司机眼里,快的打车就是给他们送福利的软件,没有竞争压力,哪怕有评分系统限制,这帮当惯大爷的司机,照样敢对乘客恶语相向。

  而这些乘客,可都是花了真金白银买来的。

  私家车业务?

  没有营运证的黑车?

  程伟星皱着眉头,暗暗评估其中的风险,认真考虑了十几秒后,他才谨慎地回答道:“陈总,我会尽快拿出方案。”

  “自己决定,毕竟你才是快的打车CEO。”

  陈延森笑着说。

  上一世,程伟星早早就被投资人踢出了管理层,导致绝大数的人,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过。

  作为华国网约车模式的创始人,程伟星的执行和管理能力并不差。

  他仅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把业务扩展到了杭城的整个中心地区,市场开拓水平可见一斑。

  就在程伟星春风得意之时,程维满脸失望地离开了季刚办公室。

  一周前,他终于下定决心,辞去致富宝B2C业务副总经理的职位,并满心期待地拿着滴滴打车的商业计划书,找到了阿狸战略投资部的季刚。

  他本以为,对方看在同为阿狸人的面子上,少说也能投个几百万,可季刚却直接拒绝了他。

  程维隐约觉得,季刚拒绝的只是他,而非网约车模式。

  或许是因为快的打车在杭城已站稳脚跟,阿狸根本不想把钱浪费在滴滴身上,投滴滴还不如投快的打车。

  “去燕京找找机会。”

  程维走出阿狸总部,暗自思忖道。

  想明白后,他下意识回头瞥了眼阿狸总部,眼中满是不满与愤恨,随后踏上了寻找投资人的征程。

  三天后,森联资本向快的打车注入3000万资金。

  程伟星拿到这笔钱后,立马加快了扩张速度。

  橙子应用商城针对杭城IP的用户,更是在首页和App热搜榜上方,设置了快的打车的宣传海报。

  借着0元打车的噱头,快的打车在年轻人中的名气愈发响亮,就连一些五十多岁的大叔阿姨,也在儿女的教导下,学会了使用打车软件。

  事实上,程维并没有猜错。

  马立云并不是对网约车市场毫无兴趣,恰恰相反,他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打车软件,可以丰富致富宝的线下支付场景,提升产品日活。

  可他也一眼就看出了网约车的模式弊端,在培养市场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此时阿狸的首要任务是,回购雅虎持有的阿狸巴巴股权,所以他就拒绝了投资程维。

  但他对快的打车的兴趣却很大!

  当天下午,马立云亲自给陈延森打来电话。

  阿狸想入股快的打车?

  并在支付方式中,增加致富宝选项?

  陈延森稍作思考,就答应了马立云的请求。

  因为他不仅答应了马立云,还答应了马文腾、金沙创投的朱啸虎和DST资本的周受志等六家风投机构。

  没办法,这个赛道太特么烧钱了,他没有可能一个人吃独食。

  越贪心,对手就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