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黄征:那年我三十二,站着如喽啰-《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西子湖金沙厅的包间内,灯火通明,映照着众人脸上各异的神色。

  马立云和柳志平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周受志端着酒杯,嘴角挂着一抹淡然的笑意。

  朱啸虎眯着一双冷峻的三角眼,一言不发。

  弘毅资本和华科招商的投资总监,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随即按下心中暗涌。

  最后,还是麦格理资本的华国区总裁翟俊,率先打破沉默:“陈总,以快的打车现有订单量、经营范围,哪怕考虑到市场潜力和增长预期,估值最多3亿美币,我实在不明白,这7亿美币的报价是怎么算出来的?”

  陈延森抬头看过去,不紧不慢道:“快的打车目前并没有竞争对手,补贴压力较低,我只需十个亿,就能拿下东部大区的核心市场,而这个过程,最长不会超过半年,届时日订单数据将突破1000万,估值不会低于100亿美币。”

  “陈总,你也说了,那是在半年后,你能保证在此期间,不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

  翟俊摊了摊手,笑着反问道。

  “一款打车软件,想要解决硬件设备适配、定位精准度和通信稳定性等问题,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的开发周期,等竞品上线时,快的打车早就占据了业务容量最高的市场,对手拿什么竞争?”

  陈延森不以为意道。

  实际上,快的打车相较竞品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高德地图的加持。

  可提供强大的地图数据支持,准确显示乘客和司机的位置,为司机提供准确的导航指引,从而提高接单效率,减少乘客等待时长。

  一款定位信息不精准、司机找不到乘客、乘客找不到司机的打车软件,很难获得市场认可。

  周受志、柳志平和马立云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肯开出超4亿美币的估值报价。

  “抱歉,如果陈总坚持要把快的打车的估值,抬高到7亿美币的不合理价位,那麦格理资本只能退出。”

  翟俊耸了耸肩,摇头拒绝道。

  “翟总,有机会再合作。”

  陈延森微微点头,毫不在意地回应道。

  “诸位,时间不早了,我先走一步。”翟俊抬起手腕,装模作样看了一眼时间,施施然地起身告辞。

  弘毅资本的代表思索片刻后,与马立云、柳志平和朱啸虎等人逐一打完招呼,然后带着助理向外走去。

  顷刻间,两家投资机构接连放弃。

  “陈总,华科招商的最高报价是3.5亿美币,不知道我有没有坐上谈判桌的资格?”余横私自把预先拟定好的报价,一口气往上抬高了一个亿。

  虽然与企鹅、阿狸、DST相比,华科招商的报价最低,但陈延森却微笑着说:“余总言重了,快的打车的A轮融资可离不开华科支持。”

  没办法,在2012年,快的打车要想与更多的出租车公司建立合作,首先要拿到交通协会的授权文件,否则出租车公司,根本不会搭理快的打车。

  程伟星的人脉关系只限于杭城,一旦快的打车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其他城市,就得跟当地的交通协会打交道。

  若无授权文件,后续司机端推广将举步维艰。

  要是把华科招商拉上船,局面就大不一样了!

  作为‘华’字头的老牌投资机构,搞定交通协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余横有这个自信,才没有贸然离开!

  朱啸虎一番思考后,突然淡淡一笑道:“金沙创投,4亿美币。”

  尽管陈延森的要价很离谱,也很不讲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从对方入行以来,就没有做过一次亏本生意。

  企鹅、思维资本和DST创投,但凡投资过陈延森的金融机构,回报率就没低于过1000%。

  朱啸虎不认同7亿美币的估值,但他选择相信陈延森。

  投资即投人,此刻,他连数据都没想,直接拍板决定。

  况且,马立云、柳志平和周受志三人,就没一个是蠢货,别人都能不动如山地坐着,他还急个屁?

  “具体的融资细节,明天再沟通。”陈延森得到满意的回复后,重新端起酒杯说道。

  “喝完这杯,咱们再去下一场,来到杭城,一切我来安排。”马立云颇为豪爽地宣布道。

  柳志平和周受志微微颔首,并无异议。

  陈延森也没有推辞,将酒一饮而尽,随后与高伟林、程伟星登上古思特,吩咐小李跟着马立云的迈巴赫。

  其余随行人员则乘车返回酒店,为次日的谈判做准备。

  半小时后,一行七辆豪车,停在了酒吧门前。

  一名衣冠楚楚的营销人员见状,立马屁颠屁颠地迎了上来,热情招呼道:“马总,我在二楼给您留了一个最大的包厢,还是老规矩吗?”

  显然,马立云是这家酒吧的常客。

  陈延森略感诧异,他没想到,四十多岁的马立云不仅精力充沛、酒量过人,还经常来酒吧消遣。

  这样的行事风格,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

  马立云和余横、柳志平、朱啸虎走在前面,穿过灯红酒绿的舞池和卡座区,乘电梯来到二楼。

  陈延森拍了拍周受志的肩膀,示意单独聊聊。

  程伟星则被留在了包厢里,陪着马立云等人继续推杯换盏。

  昏暗的走廊上,陈延森一把拉开窗户,任由冷风灌入,周围的空气瞬间清新了不少。

  “陈总,多谢!”周受志冷不丁地说了一句。

  橙子手机在二月的出货量高达400万台,按当前的发展趋势,只要下半年的新品不出问题,橙子科技将跃居智能手机第一梯队,与苹果、山星、华为争锋。

  这桩成功的投资案,让他在DST资本乃至国际投资领域的地位愈发稳固。

  两年前,外界还嘲讽他靠妻子娘家势力才得以进入DST,如今这些质疑声已被他亮眼的投资成绩所彻底掩盖。

  “谢我做什么?是你自己够聪明!”

  陈延森笑着说。

  “陈总想找我聊什么?”周受志深吸一口气,正色问道。

  “有没有想过换一个行业?”陈延森试探性地问道。

  “橙子科技还是拼呗,亦或是新项目?”周受志开门见山道。

  跟聪明人聊天就是舒服,效率高,又不用兜圈子。

  陈延森不禁暗暗感慨,对于周受志的提问,他并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反问道:“你想去哪个项目?”

  “陈总就这么自信,我会答应下来?”周受志浅笑,不由地追问道。

  “投行做久了,性格就会变得过度谨慎和多疑,过于关注短期利益,容易形成固定思维,你以为橙子科技和拼呗模式的成功,只看账面数据,就能完全洞悉吗?”

  陈延森语气平淡地问道。

  “陈总,我会慎重考虑,给我一点时间。”周受志眉心轻蹙,他明白陈延森的意思。

  简单来说,他的投资决策,几乎全部依赖于财务数据,以及对创业者的观察判断,但他对项目的运作却并不了解。

  业内对橙子科技的实时估值,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币,如果能加入其中,并将其成功运作上市,收益将十分可观。

  周受志心里清楚,留在DST,基本薪资加奖金,每年只有200万美币,剩下的全靠投资收益分成,可这种方式的赚钱速度太慢了。

  这时,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刚准备进包厢,余光却瞥见了窗台前的陈延森。

  他咧嘴一笑,挥手招呼道:“陈总,来杭城怎么也不说一声。”

  陈延森看向来人,正是网易的大老板丁磊。

  两人是在张朝阳的撮合下,才有了初步交流与合作,谈不上有多熟。

  毕竟今日头条的数据源中,唯独网易收了版权使用费。

  所以,他压根没把丁磊的话放在心上,别人随便客套一句,不用当真。

  不然,尴尬的就是自己了。

  “来杭城出差,下午刚到。”陈延森模棱两可地应付着。

  “走!给你介绍几个新朋友。”丁磊倒是表现得格外热情,他一方面看在张朝阳的面子上,另一方面也是想帮朋友牵线搭桥。

  “丁总,这位是DST创投的华国区总裁周受志先生。”陈延森郑重其事地介绍道。

  “一口气投资了阿狸和亰东两大平台,魄力很足,周总,一起喝一杯?”

  丁磊听后,握住周受志的右手,笑着提议道。

  陈延森盯着丁磊的举动,稍微一想,就隐约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于是爽快答应。

  他要看看,能让丁磊为其拉下面子的人是谁?

  陈延森和周受志跟在丁磊身后,这才发现,对方的包厢就在马立云隔壁。

  丁磊推开房门,露出屋内的景象,只有三个中年人端着酒杯,正在边喝边聊。

  陈延森扫了一眼,基本都不认识,唯独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人,让他感觉熟悉。

  “陈总,给你介绍下,这位是步步高的创始人段勇平先生,这位是博卡思教育的孙桐宇,这位是乐其商务的黄征,主营电商代运营业务。”

  丁磊连忙主动介绍。

  “段总,这位是森联资本的陈延森,这位是DST华国区总裁周受志。”

  紧接着,丁磊站在段勇平身前,特意为他引荐陈延森和周受志。

  “陈先生,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年轻。”段勇平缓缓起身,握手寒暄道,眼神中带着一抹追忆和唏嘘。

  年轻真特么好!

  “段总,幸会。”陈延森在得知段勇平的身份后,立马就认出了黄征。

  前世拼夕夕的创始人!

  可惜,此时的黄征还在忙着搞电商代运营,还没有生起自己搞平台的念头。

  他刚才进门时,就看到了陈延森和周受志站在走廊上聊天,本想凑上去拉关系,可又怕太过冒昧,反而得不偿失。

  他转念一想,就回到包厢找上丁磊,让对方帮自己介绍。

  代运营公司和电商平台的关系,就像房产中介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关系,黄征的业务能不能做起来、代理的品牌能否在平台上获得资源,都是看陈延森的眼色。

  陈延森在坐下来后,与段勇平几人喝了一杯,黄征的小心思他明白,看在丁磊的面子上,他给对方留了一张私人名片。

  黄征连连道谢,谨慎地用双手接过。

  这就像桃宝商家,在餐厅偶遇马立云一样激动,虽说他作为段勇平的门生,在创业一途上,并不缺资金。

  可电商平台的流量资源,他还是极为眼馋的。

  三十二岁的黄征,看向陈延森的眼神里满是崇敬和羡慕之色。

  论教育,他是双一流重点本科,麦迪逊大学计算机硕士;论起点,他在谷歌干了三年项目经理;论人脉,他创业第一天就拿到了段勇平的投资,并成为步步高和OPPO的代理商。

  可创业五年,他的身家还没突破一个亿!

  说白了,这场酒会要不是有段勇平带着,他连丁磊的面都见不到。

  因此,黄征对于二十岁就挣到上百亿身家,并在手机和电商领域,都做得风生水起的陈延森,既崇拜,又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