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胸有成竹,心中却不免发虚:“这小子莫不是借题施压?”
白衍初不疾不徐地抬眸,语气极淡:“庄大人,听闻……邵恺入阁,是有人举荐,不知您……是否知晓?”
“我……我如何知晓?”庄亥冷汗涔涔,咽下一口唾沫。
“咯咯咯咯——”
听心像忽然疯狂颤动,骨齿咬合,发出如鬼哭狼嚎般的啸声,堂中气息陡然紧绷。
众人惊惧,齐齐后退。
庄亥面色惨白,刚欲反驳,却瞥见白衍初望着他的那道眼神——淡然、从容,唇角微扬,仿佛早已将他生死拿捏在掌心。
那一刻,他心中彻底明白了。
这一切,不过是白衍初设的“活阱”——真正的陷阱,从来不是术阵,而是“信者自缚”。
他可以不信,可他不敢赌。
从那日之后,敌烈麻都司便再无人敢在这位“门客”面前说半句假话。明面仍是耶律屋质掌旗,实则诸堂百事,皆绕不过这位“云梦出身”的少年统领。
而那些心中有鬼者,不等被查,便自请调职,或以伤病之名退隐,甚至暗中献出私卷与同党名录,只求免罪。
那夜,屋质在听闻消息后,侧身而入,倚窗抱臂看着他调香拂卷,不由问:
“那‘听心像’,真有此术?”
白衍初笑了笑,将手中雕像轻轻推开几寸。
“术法有时骗不了鬼,”他说,“可人心,往往比鬼更好骗。”
……
暮色将至,残阳如血。
白衍初立于内院正厅之中,衣袂无风自拂,望着堂外那一行鱼贯而入的术者身影,神色未动,只指尖轻轻摩挲着残缺的鱼纹铜环令牌,似在打量,又似在沉思。
庄亥为首,带着敌烈麻都司内部三十余名曾归属咒门的术士缓步踏入。他神情肃然,身披道袍已去,换了一身浅灰侍衣,行至堂前时竟双膝跪地,低头不语。
身后一众术士,也纷纷跪下。
白衍初微微挑眉,眼角带着未尽的冷意:“这是做什么?反了主,便来认我这门客当新君?”
庄亥低声道:“非敢攀附。是知今日大势,不得不明。”
他抬头,望向白衍初那双清冷入骨的眼,嗓音低哑:“我等罪孽深重,往昔藏污纳垢,如今自知难逃清查……愿以全部真卷旧案,为少主效命——只求一线生路。”
白衍初轻轻将铜令按在案上,手指一停:“说。”
“太后欲得楼主之命运珠,非一朝一夕。”庄亥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一卷内密封线,双手奉上,“这封,是太后三月前交由‘内阁监察坊’密使,转交于咒门一脉所掌术局的秘密信文之一。”
墨梅上前接过,轻展信纸,那纸色微泛黄,却隐有灵息尚存。
白衍初仅一扫,便眉眼一沉。
信上并无称谓,却口吻强势,直指咒门术士协助宫中秘密筹备“魂转祭阵”。其中更有字句提及:
「……灵因不灭,命格可剥。国运珠既凝于人,亦可脱于人。需祭其魂而不祭其身,保此女形体犹存,而命归于我。」
三个月,算算时日,岂不是与东辰太后拿到手的,国运珠消息时间相仿?
玄风子到是个会做买卖的,一条消息卖了两次。
白衍初冷笑:“一次不成,便来第二次……倒是好算计。”
庄亥低头,不敢吭声。
“第二件事。”白衍初将信扔回桌上,声音沉下,“你说,还有更大的秘密。”
“是。”庄亥低声回应,取出第二封卷轴,与前一封不同,这份更古旧,外封覆有咒门秘印,需以术火焚印才得开启。
“此为咒门私藏,不在教中流通。乃我入教之初,从一位被灭口的老术者手中所得,曾隐秘封存至今。”
白衍初目光一动,挥手示意墨梅点燃。印火燃起,卷轴自动摊开,页面清晰浮现几枚组织印纹——其中最中央的一枚,是从未出现过的图腾,形似裂轮之眼,其下只两字篆刻:“璟主”。
庄亥低声道:“五显教,非如外界所知‘三道合修’、‘五尊共议’。”
“实则其内隐有‘四首一尊’之制,四首为显,掌各道外务——玄风子掌地阵、时鹤真人主天图、荆南国师主咒引、柳时晏主炼伐。”
“而真正的‘一尊’,即教主之位,从未在公开场合露面,传闻为百年前‘黄泉界’出走者,其名曰——东方璟。”
墨梅一震:“东方璟……你是说,那个妖道‘鬼主转世’的说法,是真的?”
“是真是假……我等也都未得见其真容。”庄亥苦笑,“但所有残卷、所有仪式、所有战略规划,最终皆由‘璟主’定夺。我们这一支外调至敌烈麻都司的人,从未接触过他。”
“这‘魂转祭阵’,便是由荆南国师封无斋与玄风子联手,从‘璟主’那边中提出的。”
白衍初不语,眉心一点一点拧起,神色沉如古井。
东方璟,鬼主转世,与“黄泉结界”有关。
不知为何,他突然脑海中闪现梦影大阵时,遇到的“鬼族全体叩首”的场面。
倘若那画面是记忆,萧钰的梦境也是记忆一部分……
而魂转祭阵,是出自五显教主脑,且似与焚骨山原始祭术一脉相通。
一时间,层层线索交织汇聚,在他脑中编织成一张愈发清晰的蛛网。
“还有一事。”庄亥再度俯首,咬牙吐出最后一件惊人之语:“据闻……东方璟近期有意‘登坛’亲临。”
“他欲在皇宫北禁之中,设下‘炼命坛’,以大辽国运为引,开启其真正的‘鬼主血祭’。”
厅中一片死寂。
白衍初面色未变,只淡淡开口:“好。”
“既如此……便由我们来为他,点一盏灯。”
白衍初不疾不徐地抬眸,语气极淡:“庄大人,听闻……邵恺入阁,是有人举荐,不知您……是否知晓?”
“我……我如何知晓?”庄亥冷汗涔涔,咽下一口唾沫。
“咯咯咯咯——”
听心像忽然疯狂颤动,骨齿咬合,发出如鬼哭狼嚎般的啸声,堂中气息陡然紧绷。
众人惊惧,齐齐后退。
庄亥面色惨白,刚欲反驳,却瞥见白衍初望着他的那道眼神——淡然、从容,唇角微扬,仿佛早已将他生死拿捏在掌心。
那一刻,他心中彻底明白了。
这一切,不过是白衍初设的“活阱”——真正的陷阱,从来不是术阵,而是“信者自缚”。
他可以不信,可他不敢赌。
从那日之后,敌烈麻都司便再无人敢在这位“门客”面前说半句假话。明面仍是耶律屋质掌旗,实则诸堂百事,皆绕不过这位“云梦出身”的少年统领。
而那些心中有鬼者,不等被查,便自请调职,或以伤病之名退隐,甚至暗中献出私卷与同党名录,只求免罪。
那夜,屋质在听闻消息后,侧身而入,倚窗抱臂看着他调香拂卷,不由问:
“那‘听心像’,真有此术?”
白衍初笑了笑,将手中雕像轻轻推开几寸。
“术法有时骗不了鬼,”他说,“可人心,往往比鬼更好骗。”
……
暮色将至,残阳如血。
白衍初立于内院正厅之中,衣袂无风自拂,望着堂外那一行鱼贯而入的术者身影,神色未动,只指尖轻轻摩挲着残缺的鱼纹铜环令牌,似在打量,又似在沉思。
庄亥为首,带着敌烈麻都司内部三十余名曾归属咒门的术士缓步踏入。他神情肃然,身披道袍已去,换了一身浅灰侍衣,行至堂前时竟双膝跪地,低头不语。
身后一众术士,也纷纷跪下。
白衍初微微挑眉,眼角带着未尽的冷意:“这是做什么?反了主,便来认我这门客当新君?”
庄亥低声道:“非敢攀附。是知今日大势,不得不明。”
他抬头,望向白衍初那双清冷入骨的眼,嗓音低哑:“我等罪孽深重,往昔藏污纳垢,如今自知难逃清查……愿以全部真卷旧案,为少主效命——只求一线生路。”
白衍初轻轻将铜令按在案上,手指一停:“说。”
“太后欲得楼主之命运珠,非一朝一夕。”庄亥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一卷内密封线,双手奉上,“这封,是太后三月前交由‘内阁监察坊’密使,转交于咒门一脉所掌术局的秘密信文之一。”
墨梅上前接过,轻展信纸,那纸色微泛黄,却隐有灵息尚存。
白衍初仅一扫,便眉眼一沉。
信上并无称谓,却口吻强势,直指咒门术士协助宫中秘密筹备“魂转祭阵”。其中更有字句提及:
「……灵因不灭,命格可剥。国运珠既凝于人,亦可脱于人。需祭其魂而不祭其身,保此女形体犹存,而命归于我。」
三个月,算算时日,岂不是与东辰太后拿到手的,国运珠消息时间相仿?
玄风子到是个会做买卖的,一条消息卖了两次。
白衍初冷笑:“一次不成,便来第二次……倒是好算计。”
庄亥低头,不敢吭声。
“第二件事。”白衍初将信扔回桌上,声音沉下,“你说,还有更大的秘密。”
“是。”庄亥低声回应,取出第二封卷轴,与前一封不同,这份更古旧,外封覆有咒门秘印,需以术火焚印才得开启。
“此为咒门私藏,不在教中流通。乃我入教之初,从一位被灭口的老术者手中所得,曾隐秘封存至今。”
白衍初目光一动,挥手示意墨梅点燃。印火燃起,卷轴自动摊开,页面清晰浮现几枚组织印纹——其中最中央的一枚,是从未出现过的图腾,形似裂轮之眼,其下只两字篆刻:“璟主”。
庄亥低声道:“五显教,非如外界所知‘三道合修’、‘五尊共议’。”
“实则其内隐有‘四首一尊’之制,四首为显,掌各道外务——玄风子掌地阵、时鹤真人主天图、荆南国师主咒引、柳时晏主炼伐。”
“而真正的‘一尊’,即教主之位,从未在公开场合露面,传闻为百年前‘黄泉界’出走者,其名曰——东方璟。”
墨梅一震:“东方璟……你是说,那个妖道‘鬼主转世’的说法,是真的?”
“是真是假……我等也都未得见其真容。”庄亥苦笑,“但所有残卷、所有仪式、所有战略规划,最终皆由‘璟主’定夺。我们这一支外调至敌烈麻都司的人,从未接触过他。”
“这‘魂转祭阵’,便是由荆南国师封无斋与玄风子联手,从‘璟主’那边中提出的。”
白衍初不语,眉心一点一点拧起,神色沉如古井。
东方璟,鬼主转世,与“黄泉结界”有关。
不知为何,他突然脑海中闪现梦影大阵时,遇到的“鬼族全体叩首”的场面。
倘若那画面是记忆,萧钰的梦境也是记忆一部分……
而魂转祭阵,是出自五显教主脑,且似与焚骨山原始祭术一脉相通。
一时间,层层线索交织汇聚,在他脑中编织成一张愈发清晰的蛛网。
“还有一事。”庄亥再度俯首,咬牙吐出最后一件惊人之语:“据闻……东方璟近期有意‘登坛’亲临。”
“他欲在皇宫北禁之中,设下‘炼命坛’,以大辽国运为引,开启其真正的‘鬼主血祭’。”
厅中一片死寂。
白衍初面色未变,只淡淡开口:“好。”
“既如此……便由我们来为他,点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