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先声夺人-《这个导演没有格局》

  正如江一锋所想的那样,韩叁坪对东方传奇公司很感兴趣。

  三方聊得很愉快,合作的大致框架很快就谈好了。

  由锋行传媒、华影集团和传奇影业三方共同出资3000万米金,成立东方传奇影业公司。

  公司总部设立在港岛,目标是面相全球电影市场。

  最终出资股份,是锋行传媒40%、华影集团和传奇影业各30%。

  公司成立之后,第一部制作的电影就是疾速追杀。

  有传奇影业的帮助,疾速追杀的筹备就顺利多了。

  江一锋也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青春有你的拍摄上。

  到2月6号元宵节,这部偶像剧就拍摄完毕,顺利杀青了。

  江一锋花了一周的时间,梳理和布置了公司的工作安排,便于2月13号,从BJ直飞捷克首都布拉格。

  飞机落地之后,制片人李绍伟一行前来迎接。

  “江总,今天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在布拉格休息一晚,明天坐车去克鲁姆洛夫小镇。”

  “好的,辛苦你们了。”

  李绍伟是公司上市之前新招的制片人,目前负责“怪奇物语”和“疾速追杀”的制片工作。

  别看他声名不显,其实履历很优秀。

  在荆轲刺秦王、卧虎藏龙、英雄、功夫之王、古墓丽影、黑暗骑士等多部国内外电影中,都担任过执行制片。

  很多电影的制片人是挂名的,主要是人脉资源,实际在剧组干活的,还是执行制片。

  李绍伟的工作能力很强,又有跟国外电影公司合作的经验,锋行传媒挖他过来,主要就是负责海外影视方面的制作工作。

  这对李绍伟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以前缺少人脉和资源,都是干执行制片的活,加入锋行传媒之后,他开始担任总制片人,那是干劲十足。

  江一锋身边,除了来旅游的非常甜和高媛媛四女之外,还有保镖助理一行,以及锋行传媒的部分剧组人员,团队人数不少,李绍伟叫了一辆大巴车来接。

  上车之后,李绍伟便介绍道:“布拉格是欧洲的中心,也是四战之地,经历过不同国家的统治。

  所以市内有各个历史时期留下来的不同风格的建筑,其中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最受关注。

  这里也被称为千城之都和文化之都。

  等会儿我们的车子就会穿过布拉格市区,包括最出名的布拉格广场。”

  布拉格的建筑很有特色,尤其是屋顶的颜色,五彩斑斓的。

  此时的时间是下午5点半,太阳快要落山了。

  夕阳的余晖照在布拉格色彩丰富的建筑上,好像是一副油彩画。

  大巴车开进城里,有一种童话故事照进现实的感觉,江一锋都觉得很漂亮,更何况本来就是来旅游的四个美女。

  刘亦妃最积极,她坐在窗边不停地拍照。

  舒唱吐槽道:“还是我来拍吧,你拍照的技术太烂了,浪费了这么好的景色。”

  刘亦妃不服气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跟着老江学了拍照技术,现在已经是拍照高手了!”

  听到这话,江一锋赶紧澄清:“别,我可不是你的拍照老师,你别乱攀关系,我丢不起这人。”

  刘亦妃:“……”

  看刘亦妃无语的样子,车内一阵哄笑。

  江一锋又调侃道:“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你打开了美貌的大门,就给你关上了另一道门。”

  景恬好奇的问道:“什么门?”

  江一锋说道:“拍照的快门!”

  “哈哈哈哈!”

  车上的笑声更响亮了。

  刘亦妃的拍照技术之烂,大家有目共睹。

  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车子开到了酒店。

  今晚景恬还想跑,却被高媛媛给拉住了。

  四女围在一桌,打起了麻将。

  江一锋居中,负责发放筹码,谁赢了就给谁发筹码,忙得不亦乐乎。

  高媛媛四女是来旅游的,按照她们的行程,会先在布拉格玩三天,然后再去其他地方玩一玩。

  江一锋则是要拍戏。

  大家要兵分两路。

  四女有带保镖和助理,也不去什么危险的地方,安全是有保障的。

  第二天一早,四个美女还在补觉的时候,江一锋便坐车前往克鲁姆洛夫。

  这个小镇位于南波西米亚,镇上有教堂和古堡,还有伏尔塔瓦河穿流其中。

  每当傍晚或者清晨时,河畔雾气弥漫,教堂和古堡掩映在雾气当中,会形成绝佳的神秘氛围。

  除此之外,克鲁姆洛夫还拥有城堡长廊和彩绘墙,以及茂密的森林,都很适合怪奇物语的取景。

  江一锋来到这里之后,就喜欢上了。

  他脑海里浮现的,不是怪奇物语的拍摄灵感,而是疾速追杀的场景。

  尤其是看到教堂之后,江一锋就想把教堂的庄严肃穆,跟嘿帮的血腥厮杀结合起来,在大教堂里拍一场长刀杀人的暴力场景。

  鲜血挥洒在庄严的教堂里,宛如地狱和魔鬼献祭的仪式在教堂内出现,反差感和张力绝对拉满。

  当江一锋走进剧组时,哈斯廷斯已经在了。

  如今奈飞的股价还在底部,公司业务转型仍旧饱受质疑。

  哈斯廷斯寄希望于“怪奇物语”和“纸牌屋”这两部自制剧。

  他对于“怪奇物语”非常重视,全程都是亲自参与制作。

  看到江一锋后,哈斯廷斯先是来了个热情的拥抱,然后笑着说道:“江,我给你介绍一下剧组的演员。

  这位是好莱坞的知名女演员薇诺娜。”

  哈斯廷斯率先介绍的,是怪奇物语剧组最大牌的演员——薇诺娜-瑞德。

  这位代表作不少,提名过奥斯卡影后,名气和演技都不错,关键是片酬不高,很有性价比。

  她在剧里扮演的是威尔的妈妈乔伊斯,是中年组的核心人物。

  怪奇物语这部剧是多线叙事的,角色可以分为三组。

  一组是少年组,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另一组是青年组,年龄再大一些。

  最后一组就是中年组,以乔伊斯和警察吉姆为核心。

  三组分开叙事,更好的展现出怪物出现后,小镇不同人的反应,同时也增加故事的悬疑感。

  介绍完薇诺娜后,哈斯廷斯笑着说道:“这是达达里奥跟西德尼,我可是按照你的要求,精心挑选的。

  她们的外形都很好,都有过出演奇幻剧的经历。”

  江一锋作为商业片导演,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剧里加入一些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比如爆乳好身材之类的,以此来增加看点。

  所以在青年组的女演员上,他的要求是身材要好,长得漂亮;

  少年组的要求是尽量找有演戏经验的小演员,最好是演过奇幻剧或者惊悚剧的,这样合作起来会更容易。

  没想到哈斯廷斯还给了他惊喜,找到了大波哈士奇达达里奥,以及悉尼妹西德尼。

  西德尼虽然才14岁,但演过“毁灭僵尸”、“欢乐道场”等奇幻惊悚剧;达达里奥也演过奇幻电影“神火之盗”。

  她们的外形和工作经验,都很符合江一锋的要求。

  哈斯廷斯按图索骥,找到她们也不意外。

  “江导演你好,我是达达里奥!”

  达达里奥此时25岁,虽然外貌和身材都极好,但没什么名气,怪奇物语对她来说,是一次很难得机会。

  她知道自己要好好表现,特别是在江一锋这个制片人兼导演面前。

  所以她还提前学了这句中文。

  虽然说得有些怪,但至少是说全了,展现出了她的诚意和态度。

  西德尼则没有那么积极,十几岁的女孩比较随性。

  她只是例行公事的打了个招呼,就不说话了。

  江一锋也没有在意。

  哈斯廷斯又介绍了饰演警察的哈珀,以及扮演男主迈克的阿沙·巴特菲尔德。

  跟主创团队认识了一下后,江一锋就直接进入了工作状态。

  他先在剧组四周逛了一圈,看了看剧组“小镇”的布置,然后又看了演员的妆造。

  不得不说,没有主动去缩胸的达达里奥,是真的顶。

  湛蓝的大眼睛,立体的五官,搭配傲人的身材,用一句媒体报道说烂的话——天使与魔鬼的化身,来形容此时的她,也并不过分。

  江一锋仔细看完主演的妆造后,便提出了意见。

  “演员妆造上太阴暗了,这是不行的。

  我们不能一上来就给人很压抑的感觉,一直压着观众的情绪,反而不利于悬疑气氛的营造。

  我需要的是一个80年代的米国小镇,生活上有一些琐碎事,但总体是宁静而幸福的。

  少年组可以采用Beatles式锅盖头或者Bob头,再搭配运动发带,凸显他们的稚气与活力;

  青年组至少要有金色蛋卷发和爆炸头,女性角色可以尝试蓝绿色眼影和荧光腮红,这些是80年代摇滚风潮和迪斯科文化的经典。

  在环境的布置上,星庭商场、迪斯科灯球溜冰场和街机厅一定要有,家乐氏华夫饼等产品的广告也可以出现,这些都是80年代的生活。

  还有这室内住宅的装修,仅有老式电视机不够,碎花墙纸和粗绒沙发也要有,细节要做好,才能有年代感。”

  听到江一锋的话,大部分人都很震惊,大家都觉得剧组的前期准备已经很到位了。

  没想到江一锋一来,仅仅是在环境布置和角色妆造上,就提了这么多意见。

  哈斯廷斯问道:“江,你这是要百分百还原80年代的米国小镇生活吗?

  其实我觉得大差不差就行了,毕竟我们的小镇背景,算是半架空的。

  这部剧还是奇幻剧,故事性更重要,不然也不会选在捷克来拍摄。”

  江一锋摇了摇头,反问道:“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我制作的一款综艺,叫做向往的生活?”

  “这个还真没有。”

  “向往的生活在我们华国很火爆,覆盖观众过亿,大家之所以爱看,就是因为厌倦了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向往村镇的慢生活。

  这个逻辑,放在怪奇物语里是一样的。

  很多米国人也厌倦了大城市的快节奏和高消费,尤其是次贷危机之后,他们的生活愈发艰难。

  这时候就会怀念80年代小镇生活的美好。

  所以我们这部剧,在年代感上一定要做到最好,才能够出奇制胜。

  选在捷克这边拍摄,是为了奇幻感和悬疑感,但小镇能有的年代感,我们也要尽量还原出来。

  至少有些元素是可以很顺畅的融合进来的。”

  怪奇物语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年代感做得好,击中了很多欧米人的痛点。

  听到江一锋的话,哈斯廷斯赞叹道:“我现在明白你为何能成功了。

  市场嗅觉顶级,产品定位清晰,还有令人钦佩的专业态度!

  你不成功谁成功?”

  对于江一锋的各种改进要求,哈斯廷斯是很开心的。

  他巴不得江一锋再细致一些,多提要求,把这部剧拍到最好。

  之前江一锋一直不来剧组,都是远程沟通,哈斯廷斯还是有一些意见的。

  他担心江一锋出工不出力。

  现在看来,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

  就凭刚刚江一锋提出来的改进意见,就说明他对米国很有研究,拍摄前的知识储备很充分。

  不仅哈斯廷斯叹服,其他主创也是如此。

  尤其是大家按照江一锋的想法做出改进之后,效果立竿见影,年代感提升了很多。

  大家很直观的感受到了江一锋的导演能力。

  江一锋上来就先声夺人,在剧组树立了威望,接下来的拍摄会顺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