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越想越气,下午被万旺刚敲打的憋屈,此刻混着酒精全涌了上来,在胃里翻江倒海。
坐在他对面的海猫,倒是没啥情绪,只是对着面前的三文鱼一顿吃,毕竟黄羽请客的情况可不多。
不过他这边吃的爽。
那边正在抱怨的黄羽却得不到附和。
“别吃了,你来说说,我们的游戏真就不如星辰?”
黄羽这话是典型的问了,但其实没真的问。
他想听到的,也不是海猫的回答,而是想要听海猫和他一起喷星辰。
然而,海猫听到这话,还真就放下筷子。
“差在哪…”
你别说,这个问题,海猫还真的非常认真的思考过。
而且他也是整个《枪械少女》制作组里,少有的完整的把《终末战线》第一章给玩完了的人,所以这个问题他还真能回答。
不过,海猫也知道,在这样的场合,直接说肯定是不行。
所以他还是稍微绕了一下。
“下午开会你也听到了,用户的反馈....”
“反馈?我下午不说了吗,那些都是星辰请的水军!”
海猫皱了下眉。
“不是所有反馈都是水军。”
“而且,说句公道话…”
“除了玩法,剧情上,我觉得…终末战线也还是不错的。”
黄羽的动作僵住了,握着酒壶的手停在半空,他怀疑自己听错了,或者酒精已经开始麻痹他的听觉。
“你说什么?”
“我说,他们的剧情做得还行,至少叙事逻辑很清晰,剧情框架,以及指挥官的人物弧光塑造出来。”
“而且用动画做过场这一点,也值得借鉴。”
“投入确实大,但效果是实打实的。”
“玩家吃这一套,市场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
海猫说这话,是思考过的。
其一,是剧情对比。
在《终末战线》出来之前,《枪械少女》的剧情其实算是二次元游戏中相对宏大的,讲述的是一场灾难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大战之后,活下来的势力,都想要打破平衡,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其中新苏联的武装承包商格里芬,也就是玩家所在的“保安”公司被卷入政治风波,被迫与叛军作战。
叛军打完,又去打和叛军合作的恐怖组织。
最后主角所在的组织胜利了,世界政府成立,然而主角的却因为树大招风,并没能进入编制,只能“净身出户”,进辐射区做赏金猎人
这就是整个枪械少女1到枪械少女2的故事极简版。
得益于制作人对“黑深残”的执着,即便抛开枪械少女2中的骚操作。
整个游戏的剧情,其实也非常压抑。
游戏中两大阵营,无论是卡特还是罗联,本质上都是一群疯子,就是军阀之间的战争,没有正义可以。
玩家不可能带入这样的势力。
而且枪械少女1中,很多剧情,玩家甚至因为地位不够,根本就没有参与,或者就算参与了,也对事件的走向毫无办法。
该战败还是战败,整个故事,玩家扮演的就是一颗棋子。
这样的故事,它是一个故事吗?
它当然是一个故事,甚至还是一个解释各种专有名词,都可以解释好几个小时,设定书都有上百页的故事。
如果真的能硬着头皮,顶着各种设定,一直看,也的确存在不少打动人的瞬间。
当然,前提是你不要把自己代入进指挥官,不然你只会脑淤血。
玩这种游戏,只能把视角代入到那些角色中,才能稍微有点体验感。
也正是这一点体验感,让海猫在很长一段时间,对黄羽的创作思路是认同的,他也认为那些商业化,大众化的文创作品很低级。
甚至他也对将叙事放到角色上这件事很认同,毕竟他是美术出身,对自己笔下的角色本身就更有代入感。
反倒是对游戏中的主角,没什么感觉。
所以他自己在看《枪械少女》自己画的角色剧情的时候,也看得进去。
不过,在他亲自玩了《终末战线》之后,特别是看了一篇楚晨的报道之后,他又产生了一些不太一样的想法。
人都是崇拜成功的。
自从《终末战线》上线以来。
楚晨就时不时的会出现在各大网站的专访中,在其中一个玉峰产业园的视频采访中,楚晨也回应了所谓《终末战线》故事“烂俗”的质疑。
“你觉得大圣归来的故事俗套吗?”
这是楚晨听完主持人问题之后的第一句话,紧接着他又补了一句。
“你觉得千与千寻的故事框架如何?”
这两句话反问之后,楚晨没有去展开讲,而是直接给了自己的定论。
“我不知道你怎么看,但我觉得所有的剧情,第一要务是要让,玩家看得懂,看得明白。”
“在这个基础上,能让玩家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情绪上的触动,就是好的作品。”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还能有一些自己的艺术表达,那就是可以成为经典的东西。”
整个这一段话,初看似乎就是一段正确的废话。
可结合《终末战线》第一章的剧情,海猫却真的琢磨出了一点东西。
于是他反过来,又去验证了一下这个观点,他找了一个《枪械少女》的粉丝群,伪装成萌新提了几个关于剧情上的问题。
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那就是虽然《枪械少女》的玩家对剧情的评价很高,什么黑深残,很真实,有战争感之类的。
可你要问剧情到底发生了什么。
却没几个人能回答上。
这就说明,实际上《枪械少女》的剧情并没有让玩家们产生印象,他们之所以觉得《枪械少女》剧情好,并不是剧情真的好。
而是一种由美术,UI,和各种设定,以及舆论,营造出来的“氛围”
此外,在沟通中,海猫更进一步,发现很多玩家,他们对《枪械少女》最喜欢的地方其实是立绘,以及轻度战旗的玩法。
对游戏最好评的地方是各种涩涩的立绘...
至于剧情...虽然不是减分项,但也不是加分项,特别是在《终末战线》出现之后,许多《枪械少女》的玩家也对剧情变得不太满意。
因为在枪械少女的剧情中,指挥官和人形就真的只是指挥官和人形。
只能说,海猫的这一番观察其实是有道理的。
毕竟如果枪械少女剧情真的够强,前世也不至于在《碧蓝航线》《明日方舟》乃至《崩坏2》都还活的好好的时候,《枪械少女》却已经GG了..
就像战线不会说谎,玩家的流失率也不会..
而在这条世界线。
在《终末战线》给出了近乎满分的答卷之后,枪械少女的剧情就更没有办法作为加分项,玩家的流失率自然就会更高。
所以在海猫看来,对方既然用了更大众化的叙事方法获得了成功。
这自然也是可以借鉴的,不是说非要把剧情写的那么直白,毕竟在海猫看来《终末战线》的剧情直白的有些过了,失去了一些格调。
可在演出上,比如动画,以及一些大场景的美术架构,终末战线还是值得学习的。
坐在他对面的海猫,倒是没啥情绪,只是对着面前的三文鱼一顿吃,毕竟黄羽请客的情况可不多。
不过他这边吃的爽。
那边正在抱怨的黄羽却得不到附和。
“别吃了,你来说说,我们的游戏真就不如星辰?”
黄羽这话是典型的问了,但其实没真的问。
他想听到的,也不是海猫的回答,而是想要听海猫和他一起喷星辰。
然而,海猫听到这话,还真就放下筷子。
“差在哪…”
你别说,这个问题,海猫还真的非常认真的思考过。
而且他也是整个《枪械少女》制作组里,少有的完整的把《终末战线》第一章给玩完了的人,所以这个问题他还真能回答。
不过,海猫也知道,在这样的场合,直接说肯定是不行。
所以他还是稍微绕了一下。
“下午开会你也听到了,用户的反馈....”
“反馈?我下午不说了吗,那些都是星辰请的水军!”
海猫皱了下眉。
“不是所有反馈都是水军。”
“而且,说句公道话…”
“除了玩法,剧情上,我觉得…终末战线也还是不错的。”
黄羽的动作僵住了,握着酒壶的手停在半空,他怀疑自己听错了,或者酒精已经开始麻痹他的听觉。
“你说什么?”
“我说,他们的剧情做得还行,至少叙事逻辑很清晰,剧情框架,以及指挥官的人物弧光塑造出来。”
“而且用动画做过场这一点,也值得借鉴。”
“投入确实大,但效果是实打实的。”
“玩家吃这一套,市场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
海猫说这话,是思考过的。
其一,是剧情对比。
在《终末战线》出来之前,《枪械少女》的剧情其实算是二次元游戏中相对宏大的,讲述的是一场灾难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大战之后,活下来的势力,都想要打破平衡,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其中新苏联的武装承包商格里芬,也就是玩家所在的“保安”公司被卷入政治风波,被迫与叛军作战。
叛军打完,又去打和叛军合作的恐怖组织。
最后主角所在的组织胜利了,世界政府成立,然而主角的却因为树大招风,并没能进入编制,只能“净身出户”,进辐射区做赏金猎人
这就是整个枪械少女1到枪械少女2的故事极简版。
得益于制作人对“黑深残”的执着,即便抛开枪械少女2中的骚操作。
整个游戏的剧情,其实也非常压抑。
游戏中两大阵营,无论是卡特还是罗联,本质上都是一群疯子,就是军阀之间的战争,没有正义可以。
玩家不可能带入这样的势力。
而且枪械少女1中,很多剧情,玩家甚至因为地位不够,根本就没有参与,或者就算参与了,也对事件的走向毫无办法。
该战败还是战败,整个故事,玩家扮演的就是一颗棋子。
这样的故事,它是一个故事吗?
它当然是一个故事,甚至还是一个解释各种专有名词,都可以解释好几个小时,设定书都有上百页的故事。
如果真的能硬着头皮,顶着各种设定,一直看,也的确存在不少打动人的瞬间。
当然,前提是你不要把自己代入进指挥官,不然你只会脑淤血。
玩这种游戏,只能把视角代入到那些角色中,才能稍微有点体验感。
也正是这一点体验感,让海猫在很长一段时间,对黄羽的创作思路是认同的,他也认为那些商业化,大众化的文创作品很低级。
甚至他也对将叙事放到角色上这件事很认同,毕竟他是美术出身,对自己笔下的角色本身就更有代入感。
反倒是对游戏中的主角,没什么感觉。
所以他自己在看《枪械少女》自己画的角色剧情的时候,也看得进去。
不过,在他亲自玩了《终末战线》之后,特别是看了一篇楚晨的报道之后,他又产生了一些不太一样的想法。
人都是崇拜成功的。
自从《终末战线》上线以来。
楚晨就时不时的会出现在各大网站的专访中,在其中一个玉峰产业园的视频采访中,楚晨也回应了所谓《终末战线》故事“烂俗”的质疑。
“你觉得大圣归来的故事俗套吗?”
这是楚晨听完主持人问题之后的第一句话,紧接着他又补了一句。
“你觉得千与千寻的故事框架如何?”
这两句话反问之后,楚晨没有去展开讲,而是直接给了自己的定论。
“我不知道你怎么看,但我觉得所有的剧情,第一要务是要让,玩家看得懂,看得明白。”
“在这个基础上,能让玩家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情绪上的触动,就是好的作品。”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还能有一些自己的艺术表达,那就是可以成为经典的东西。”
整个这一段话,初看似乎就是一段正确的废话。
可结合《终末战线》第一章的剧情,海猫却真的琢磨出了一点东西。
于是他反过来,又去验证了一下这个观点,他找了一个《枪械少女》的粉丝群,伪装成萌新提了几个关于剧情上的问题。
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那就是虽然《枪械少女》的玩家对剧情的评价很高,什么黑深残,很真实,有战争感之类的。
可你要问剧情到底发生了什么。
却没几个人能回答上。
这就说明,实际上《枪械少女》的剧情并没有让玩家们产生印象,他们之所以觉得《枪械少女》剧情好,并不是剧情真的好。
而是一种由美术,UI,和各种设定,以及舆论,营造出来的“氛围”
此外,在沟通中,海猫更进一步,发现很多玩家,他们对《枪械少女》最喜欢的地方其实是立绘,以及轻度战旗的玩法。
对游戏最好评的地方是各种涩涩的立绘...
至于剧情...虽然不是减分项,但也不是加分项,特别是在《终末战线》出现之后,许多《枪械少女》的玩家也对剧情变得不太满意。
因为在枪械少女的剧情中,指挥官和人形就真的只是指挥官和人形。
只能说,海猫的这一番观察其实是有道理的。
毕竟如果枪械少女剧情真的够强,前世也不至于在《碧蓝航线》《明日方舟》乃至《崩坏2》都还活的好好的时候,《枪械少女》却已经GG了..
就像战线不会说谎,玩家的流失率也不会..
而在这条世界线。
在《终末战线》给出了近乎满分的答卷之后,枪械少女的剧情就更没有办法作为加分项,玩家的流失率自然就会更高。
所以在海猫看来,对方既然用了更大众化的叙事方法获得了成功。
这自然也是可以借鉴的,不是说非要把剧情写的那么直白,毕竟在海猫看来《终末战线》的剧情直白的有些过了,失去了一些格调。
可在演出上,比如动画,以及一些大场景的美术架构,终末战线还是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