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阳光普照-《篮球之黄金时代》

  随着赛季逐渐深入,伯德越来越多尝试让甘国阳打三号位。

  一来进一步发挥甘国阳的全能特色,二来弥补开拓者在三号位的缺陷。

  还有一点就是能给小奥尼尔、本-华莱士更多的出场锻炼时间。

  又是一个一举三得的安排,当然代价是牺牲甘国阳的舒适度。

  很多球队老大都是在自己的舒适区呆着打球,角色球员进行查漏补缺,在战术和功能上进行弥补。

  甘国阳恰恰相反,他是一个让其他球员发挥自己长处,他亲自查漏补缺,给众人兜底的超级巨星。

  早在三连冠、四连冠时期,甘国阳就经常多个位置乱窜,给队友减轻压力,他来抗压。

  上个赛季甘国阳没办法,必须在自己的最强领域打球,因为队友的水平太差了一些。

  本赛季球队实力大增,甘国阳又开始充当万能角色球员,什么都能做。

  而论全能,没有哪个位置比三号位更加全能,这是五个位置里对全面性要求最高,也最能发挥球员全面性的角色。

  这么多年下来,甘国阳不断的进步,他在中锋位置上其实很早就接近天花板了,不然也不会1986年新秀赛季第二年就夺冠。

  后面那么多年,他不是竖着长而是横着长,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能和位置能力,把自己的技能库越打越多,接着又越打越少,达到大巧不工的境界。

  复出之后,他从越打越少,又变得越打越多,到这个赛季,彻底进入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也就说在球场上,他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去哪个位置打就能去哪个位置打,想打谁就打谁。

  他和那种所谓“五个位置都能打”的吹嘘式宣传完全不同,比如魔术师约翰逊号称可以从一号打到五,1980年总决赛代替贾巴尔出任中锋拿下总冠军,获得FMVP更是成为NBA的传奇美谈。

  但真正了解事实就会知道,约翰逊只是代替贾巴尔在中圈跳球而已,他在场上还是出任控球后卫,而不是中锋。

  而且约翰逊如果打二号位和三号位,他的无球移动和接球投射是不合格的,这两个位置他并不能很好的胜任。

  让他打中锋,他的身高和体重也无法和真正的中锋对抗,只能偶尔客串一下而已。

  甘国阳不一样,到1998年,他在技术、体能上完全可以胜任任何一个位置。

  中锋、大前锋自不必说,一号位的角色甘国阳经常客串,1992年总决赛是他的经典之作。

  二号位是唯一让甘国阳看起来有些违和的位置,但甘国阳有一手出色的C&S技术,还有漂亮的后撤步投射,这些都是当初他从范德维奇那里学来的,所以他硬要打二号位,绝对没有问题。

  只不过他打二号位实在有点大材小用,没有必要,三号位是真正能发挥他全面性的地方,二号位的攻击,三四号位的防守,一号位的传球。

  伯德在休养身体的时候,在电视上看比赛直播就意识到了这点,因为看比赛直播是纯粹的上帝视角,比主教练还要清晰。

  他发现阿甘这家伙真的是想去哪儿都行,在任何位置他接球都不是他的死角,他都可发起攻击,或者和队友完成配合。

  阿甘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这是开拓者连战连胜的另一个原因:他们有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巨星。

  虽然他过去的成就已经惊世骇俗高不可攀,但一直到1998年他还在进化。

  这次进化不是因为甘国阳更努力了,恰恰相反,这个赛季甘国阳在减少自己的训练时间和强度。

  以前他都是第一个抵达训练馆,现在他会让自己休息、恢复的更加充分,现在训练馆的开门人是科比和小奥尼尔。

  甘国阳的训练强度一直出了名的高,高到其他NBA球员和他一起练都吃不消想吐,巴克利连一天都坚持不下去。

  这个赛季甘国阳降低了高强度训练的频率,转而用中低强度训练替代,根据波特兰大学体育运动专家的研究显示,高水平运动员连续高强度训练,效果不一定有中低强度训练来得好。

  甘国阳到了用科学方法让自己运动生涯更长,更健康的年龄段,他想继续在联盟高水平的生存下去,不想下滑成乔丹甚至不如乔丹。

  甘国阳还增加了可视训练的时间,高中时的一句玩笑话,如今却成了甘国阳每天训练必不可少的内容。

  所以甘国阳在训练上并没有质和量的变化。

  达到如此境界,也不是甘国阳突然顿悟了,思想上进入了什么新天地。

  其实这么多年甘国阳的篮球思想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他的想法和刚进联盟时没差别。

  他脑子里的很多东西在他来到这个时空前就完成了,他不像乔丹还要花很多年去理解普通球员,和他们共情,从而成为一个团队球员。

  他比任何天才都要更理解普通人。

  真正让甘国阳在1997-1998赛季进入终极境界的,其实是环境。

  NBA的环境,开拓者队的环境,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甘国阳已经是大鸟是鲸鱼,限制他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天空够不够高,大海够不够广。

  1997-1998赛季,整个联盟处在一个老将渐次凋零,新人正在成长的转折点。

  像奥拉朱旺、巴克利、尤因、德雷克斯勒,以及乔丹等甘国阳的一批老朋友,老对手们,都在进入生涯晚期。

  奥拉朱旺去了篮网,巴克利留在热火,德雷克斯勒快要退役,他们所在的球队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

  而中生代、新生代球员,目前没有真正扛起大旗的,奥尼尔、邓肯、艾佛森、麦迪、基德、韦伯等人,都还需要时间才能挑战至尊。

  还有本赛季的开拓者,他们太适合甘国阳了,把甘国阳完全激发了出来。

  于是,这个赛季的NBA完全成为了属于甘国阳的大海,他可以恣意将自己毕生所学展示出来。

  伯德作为巨星级的教练,用敏锐的球场直觉探查到了这点,他才有意识的开始增加甘国阳的三号位戏份。

  最近球队的战术训练里,甘国阳经常出现在三号位,训练后的战术讨论中,伯德也经常和甘国阳讨论三号位的作用。

  伯德自己就是四号位转三号位取得了巨大成就,他深知一个好的三号位小前锋,在当今和未来联盟会起到多么巨大的作用。

  “桑尼,我认为如果你还想继续统治联盟,以较大的年龄在NBA生存下去,慢慢的转型三号位是个很好的选择。”

  伯德说出自己的意见。

  “为什么?是不是因为三号位可以叉腰加快攻,打起来省力,可以让我在联盟坚持更长时间?”

  “……”

  “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三号位确实没有中锋那么累。更重要的是,我认为三号位可以更好的发挥你的才华和能量。”

  “喔,意思就是能更好的压榨我,这样球队就会打得更好对不对?”

  “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虽然…也很有道理,巨星就是用来压榨的。”

  三号位可以降低甘国阳的消耗,同时提高出油率,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伯德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天才,自然要正式推动阿甘的小前锋化,这是伯德的杀手锏。

  前面一些比赛甘国阳都有客串三号位,今晚对阵湖人,面对湖人强有力的锋线,伯德觉得应该小试牛刀。

  第四节比赛进行了三分钟,场面依旧很焦灼,伯德和德尔-哈里斯都不着急让主力登场。

  伯德大量使用科比,本场比赛科比状态很好,每当团队进攻进入滞涩状态,科比都会用个人能力打开局面。

  哪怕突破之后不进,也能给内线球员抢篮板,二次进攻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是很重要的(公牛曾经总决赛连输开拓者一个原因就是这种二次进攻打不出来。)

  在伯德心中,科比就是那个重要的X变量,是那个让完美得以完美的不完美。

  湖人这边,基德今晚打得时间最长,湖人的进攻基本离不开基德的调配。

  三节下来,他已经送出了14次助攻,全场奔着20次助攻去了。

  这还是助攻数,其它不算助攻但产生战术影响的传球更多。

  开拓者一号位布雷洛克防守斯托克顿、范埃克塞尔这样的小后卫很好用。

  基德不行,布雷洛克只有183,基德太高了,布雷洛克防基德非常吃力。

  基本无法干扰基德的传球,让基德能肆无忌惮,没有任何压力的进行进攻组织。

  后来伯德让科比去防基德,效果也一般,因为科比善于撕咬,基德偏偏不是那种撕咬可以防好的球员。

  防基德最重要的还是掐他传球,从体系和整体上去限制这位水平高超的控球后卫,基德是传球第一。

  这恰恰是科比这种高中生球员的弱项,一对一单防没问题,一旦拔高到整体防守,和队友打防守配合,很容易不知道干嘛。

  科比还年轻,很多方面他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两队一直杀到91:87,开拓者依旧领先湖人队4分。

  德尔-哈里斯率先叫了暂停,主力悉数登场。

  作为追分的一方,湖人必须加把劲了,这是他们终结开拓者连胜记录的最后机会。

  伯德也进行了换人,但他没有换下小奥尼尔,而是换下了穆林,让甘国阳登场,科比、布雷洛克继续留在场上。

  开拓者使用了一个萨博尼斯、小奥尼尔、甘国阳、科比、布雷洛克的阵容。

  球队的锋线高度一下子拔了上去,并且他们看起来使用了一个传统的招数,“三高”。

  这是1986年开拓者夺冠的秘密武器,当时沃顿、汤普森加上甘国阳的三高阵容,让全联盟闻风丧胆。

  那时候沃顿受困于伤病,且是生涯最后阶段,每场只能高水平发挥15到20分钟,所以开拓者这个三高总是在关键时刻登场,置对手于死地。

  那时候,甘国阳已经在凭借他出色的投射技术打三号位了。

  不过那会儿甘国阳基本没传球、策应能力,运球突破能力也很一般。

  三高的威力还是体现在内线,以及甘国阳出其不意的远射上。

  现在这个版本的三高,情况有了很大不同,甘国阳成为了更纯正的三号位。

  当然,湖人球员和德尔-哈里斯并不知道,心想开拓者这边疯了,上三个内线,是为了对付奥尼尔?

  奥尼尔看到三内线菊花都紧了,一个阿甘就够够的啊,你们还要干什么?还用一个小奥尼尔?

  我一个奥尼尔还不够么,再来一个奥尼尔?奥尼尔汗都下来了。

  不过等到进攻落位的时候,奥尼尔发现对位自己的竟然变成萨博尼斯了?

  奥尼尔心头一喜,马上到右侧低位要位,萨博尼斯虽然算重型中锋,但力量和体重还是顶不住奥尼尔。

  奥尼尔接球,转身挤开萨博尼斯,顶一下,左手单手暴扣得手!

  这是奥尼尔今晚的第一个扣篮,可把他给憋坏了。

  湖人将分差缩小到了两分,湖人球员这时候才意识到,阿甘不是在内线,他彻底飘外线去了。

  甘国阳外线接到科比的传球,霍利出来防守,立刻贴身,被刚才甘国阳的三分射怕了。

  甘国阳却立刻低头矮身突破,像坦克一样冲击篮下,在空中顶开奥尼尔,把球放进了篮筐里。

  这球真的是放进篮筐的而不是传统的擦板上篮,甘国阳的速度不算很快,但他非常稳,力量极大。

  起跳后他在空中的身体控制力更是超一流,能够有一个滞空,然后稳稳的一个舔篮把球放进篮筐里。

  裁判响哨,吹了奥尼尔一个阻挡犯规,甘国阳还要加罚。

  罚球之前,甘国阳还问奥尼尔:“扣篮的感觉怎么样,沙克?”

  奥尼尔支支吾吾没敢正面回答,甘国阳随后一扔,加罚命中,这家伙罚球太准了。

  既然甘国阳不再单防奥尼尔,湖人再度把球往鲨鱼手里塞,但基德很快发现,没那么容易了。

  阿甘来到外围后,后场的防守强度骤然增加。

  甘国阳的身高在中锋里算一般的,在小前锋里绝对是怪物级,还有他的臂展。

  当初凯文-麦克海尔就经常去防守三号位,他可怕的臂展给对手小前锋造成巨大麻烦。

  现在甘国阳一样给湖人的锋线造成麻烦,基德会遭到甘国阳的扫荡防守影响,差点出现失误。

  麦迪的持球突破被协防过来的甘国阳一巴掌拍掉了球,开拓者反击,甘国阳又冲在了前面。

  快攻的好机会!

  甘国阳当然不会放过,转身就朝着前场冲。

  场下伯德看了直叹气:“快攻比谁都积极。”

  看着甘国阳接球后扣篮得手兴奋的样子,伯德发现自己很羡慕阿甘。

  这家伙好像怎么样都行,心里没有什么心结,没有太多禁忌,澄明透亮,总是光彩照人。

  你让他做蹲坑中锋累死累活,他没意见,让他打三号位他也很开心,攻防超一流,却也叉腰跑快攻,玩得不亦乐乎。

  他好像太阳一般,让阳光普照。

  但伯德历经世事,他清楚,人总要有阴影的。

  再火热的太阳,也没办法消除所有阴影,反而阴影必须要存在。

  可是阿甘的阴影到底在哪里呢?为什么好像从来没有人看到。

  还是说,被他隐藏在深不可见的过去了?

  伯德想起自己最近在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书,其中一本就是出了很多版的《阿甘的秘密》,到现在都是畅销书。

  书里说阿甘是从东欧的生化实验室逃出来的,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科技试验品,所以他的童年和少年已不可靠,因为非常阴暗晦涩。

  这书1980年代初就出版,到今天都不知道多少版了,不断的添油加醋,经久不衰,最近又开始流行了,据说还要拍成电影和电视剧。

  伯德本来不信,想到这里心里突然想,难不成书里说的是真的?

  阿甘过去阴影那么大,所以现在阳光才这么炽烈?

  伯德一通胡思乱想,甘国阳则带着开拓者打出了一波11:4的进攻冲击波。

  湖人除了依靠奥尼尔打进一球,罚球4罚2中外,再没有得分进账。

  而开拓者这边,甘国阳一旦到了三号位开始持球冲,湖人根本一点办法都没有。

  怎么防?防个鸡毛啊?麦迪和霍利两个人轮番被打爆,甘国阳秃头结合,年轻的湖人锋线毫无办法。

  最后只能犯规,让甘国阳上罚球线就是送分,连续6次罚球百发百中,一波拉开了比分。

  开拓者终于在第四节最后阶段,将分数拉开。

  哈里斯又用掉一次暂停,结果甘国阳在关键时刻开始单防奥尼尔。

  奥尼尔根本不敢单打,只能传球外线,湖人的进攻凝滞了,最后只能基德扔三分。

  没有命中,甘国阳拿到后场篮板,自己运球就要冲,还没冲起来,麦迪伸手拉人犯规。

  湖人这是被冲怕了,他们体会到了1992年芝加哥公牛在总决赛被甘国阳冲击支配的恐惧。

  湖人犯规太多,甘国阳直接上罚球线,又是送分,两罚全中,分差被拉开到了10分以上。

  本场比赛双方最大的分差,而且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会越拉越大。

  甘国阳在三号位展现了他超越这个时代的攻击能力。

  在内线有蹲坑中锋,外线球员可以Handcheck的情况下,他凭借熟练的运球,强壮的身体,和多样的进攻技巧,瓦解了一切试图阻挡他的防守。

  唯一可以阻碍他的,只有他自己的手感。

  对了,还有他的队友。

  科比接下来三次进攻不传球,怒打三铁,让湖人连着追了4分。

  甘国阳一顿臭骂,夺回球权后,自己命中三分,又助攻小奥尼尔扣篮得手。

  开拓者才彻底锁定了胜局。

  甘国阳全场爆砍47分,率队122:113,9分的优势主场战胜了洛杉矶湖人,取得了史无前例,也后难有来者的34连胜。

  在比赛结束的那一刻,现场洒下红白两色塑料片,球迷们一片欢腾,34-0,开拓者创造了历史!

  甘国阳朝着全场挥手致意,电视台镜头一直对准他,他像阳光一般普照全场,向波特兰,俄勒冈,全美,乃至全世界,展现一个篮球王者的风采。

  “桑尼,这是你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胜利吗?”NBC的记者在漫天的彩雨中采访甘国阳。

  “今晚的胜利很重要,我也很开心,但这还算不上最重要的。”

  “那哪一场会是最重要的胜利?”

  “额…我想应该是下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