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陆续入了檀弃的寝殿。
檀弃端坐在上首,闻澜走到了她的身旁,将方才的事一一道来。
檀弃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冷淡地点了点头,昨晚熬完夜今早起来面色不太好。
闻澜瞧着有些心疼,待会去安排厨房的人做些什么吃的都想好了。
谷氏叔侄见了檀弃方才镇定了许多,檀弃是熙国的王,他们是颂国来的使臣,不论如何,檀弃至少不会做的太过。
檀弃听完闻澜的的描述以后看向了谷氏叔侄,她言语直接问道:“此事是否属实?”
她问话,要答的自然是谷坤,众人便只见谷坤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哭诉道:“熙王吗,明鉴,外臣也是不易,自从外臣进入王宫以来,时常有貌美女侍自荐枕席,还有男侍多加刁难我叔侄二人,这多番算计才叫我等中了招,还望熙王替我正名。”
出乎谷坤意料,檀弃只是淡定地坐在上首喝茶颇有叫他唱独角戏的意思。
谷坤还想说什么,檀弃却开口了:“谷大人的意思是我熙王宫薄待了你?”
檀弃一开口,闻澜便跟上了:“谷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下官为您安排了最好的住所,安排侍奉的人比熙王宫中的还要多,再者那日,下官已经为您解释了这些人宫人的来处,当日您也未言不妥,怎么到了今日就又换了一套说辞?”
谷坤一愣,他想要檀弃帮他正名,没想到一开口就得罪人了。
正如大王姬此前所说,谷氏叔侄,谷坤实在没什么脑子。
谷桥连忙跪下道:“熙王恕罪,是我叔父口不择言,他实在没有这个意思,只是眼前这宫人包藏祸心,三番四次想对我叔父下手,这样的宫人留在熙王身边也是个祸害,不如早日杀了,不然日后害了熙王就不好了。”
这话说的诛心,那女侍连忙嚎了起来道:“大王明鉴,这位郎君张口就来,毫无证据,再说既然都是贵人,奴何不选跟年轻俊朗的小郎君,倒是选了这位年纪已经不小的大人?这明明是他们叔侄二人要用三言两语坑杀了奴,可怜奴只是一个小小宫人,连为自己辩解都不能!”
闻澜立在檀弃身侧,闻言疑道:“这倒是,不知二位大人还有什么证据要呈给大王?王也好为二位大人正名。”
谷桥只跪在地上,左思右想了会,餐饮,熏香,茶水,都是当日就解决了的,不曾留下什么证据,当时觉得烦不胜烦,但如今想来确实毫无疏漏。
谷桥似乎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但是不敢确定,他抬首看了眼坐在上座的檀弃,这里是熙王宫,除了熙王授意,谁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对付他们。
在来熙国之前,颂国朝堂之上,提到熙王不外乎是:女流之辈,能成什么事?毛还没长齐的小子,听多了两谷桥都这样以为了。
谷桥也不纠结女侍的事了,他换了个话题:“熙王可是因为外臣要留驻一事心生不满?”
檀弃放下手中杯盏随意道:“怎么寡人应该满意吗?”
谷桥忙道:“不敢。”又道:“熙王如此,难道不怕颂国出兵吗?”
檀弃笑了下:“这寡人倒是不明白了,二位使臣私德有亏,怎么颂国还要出兵我熙国呢?”说着她上下打量了一眼谷桥:“还是说,谷氏如今在颂国,倒是可以替代颂王了?”
谷桥袖子一甩,站起了身:“今日之事,在下会如实禀告颂王的。”
檀弃微微一笑:“是么,寡人四日前便去信颂王,你不妨猜猜,我写了些什么?”
谷桥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喃喃问道:“不是想遣熙国高手去大王身边守卫他吗?”
檀弃站起身,姿态随意道:“颂王身边高手如云又怎会需要熙国之众前去守卫?大人未免将寡人想的过于不懂事了些。”
这下连谷坤都震惊地站起了身:“你那日明明就是.......”
檀弃干脆伸手将跪在下方的女宫侍拉了起来,笑道:“哦,我那日说了些什么,大人不妨说来听听?”她的王宫,她说了什么当然由自己说了算。
谷桥皱眉问道:“那你写了什么?”
檀弃也不计较他这一时半刻的无理,写了什么,也就告诉了他:“你们谷氏不是一直想靠裙带上位嘛?寡人不过是成全了你们啊。”
谷桥几乎呆愣在原地,谷氏虽有心让谷桥成为熙王的丈夫,但这种事情和颂王直言,那不几乎等同于叛国?!
若是这夫婿之位到手了,谷氏也还算有利用价值,能借此向颂王投诚,叫颂王能以谷氏收熙国为半个属国,届时若是熙国,伐国动兵,熙国颂国内外夹击,如此大功自然能叫颂王消除芥蒂。
但眼前的女君主笑了笑道:“寡人说寡人欲立谷氏谷桥为......美人,只是谷氏心念家中亲眷,所以希望谷氏一族能搬来曜陇。”
谷桥目赤欲裂,猛地冲上前去,却被守卫拦下,摁在地上:“你......真是好毒的妇人之心!你如此去信,同要了我全族性命有什么区别?!”
谷坤喃喃道:“也不一定就会如此,我们不是也有给大王寄信吗?大王又怎会听信这妇人的一面之词?!”
檀弃笑了笑,从闻澜手中接过一封信,丢到了叔侄二人面前:“既然要算计旁人,输了便要认,若是再口出秽语,王宫刑罚官,拔舌功夫不错。”
谷桥打开,发现正是自己写的那封,他惊道:“不可能信鸢已经飞出,若是没有信,第二日便该有人来了问了!”
忽地谷桥似乎想到了什么,那封被男侍打湿的信纸,最后由那位男侍不情不愿地收拾了。
当时看着是打湿了,但这世上不是所有纸都是打湿了就不能用了,当时他也并未检查那纸究竟有什么异样。
檀弃起得早也没事干,干脆给他解释解释:“这有何难,伪造一封不就好了?你的字迹倒没什么,很容易仿造,那颂国带商气的印信倒是难仿。”说着她算了算时间:“四五日了,这两封信应该到了颂王的案头了。”
若是别人也好,偏偏这两封信是给颂王的。
颂王聪慧但多疑,自己是从臣子造反成了王,自然看人人都是如此。
谷家
连天的大火冒起,吞噬了一切证据,还有谷氏族人的尸身。
檀弃端坐在上首,闻澜走到了她的身旁,将方才的事一一道来。
檀弃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冷淡地点了点头,昨晚熬完夜今早起来面色不太好。
闻澜瞧着有些心疼,待会去安排厨房的人做些什么吃的都想好了。
谷氏叔侄见了檀弃方才镇定了许多,檀弃是熙国的王,他们是颂国来的使臣,不论如何,檀弃至少不会做的太过。
檀弃听完闻澜的的描述以后看向了谷氏叔侄,她言语直接问道:“此事是否属实?”
她问话,要答的自然是谷坤,众人便只见谷坤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哭诉道:“熙王吗,明鉴,外臣也是不易,自从外臣进入王宫以来,时常有貌美女侍自荐枕席,还有男侍多加刁难我叔侄二人,这多番算计才叫我等中了招,还望熙王替我正名。”
出乎谷坤意料,檀弃只是淡定地坐在上首喝茶颇有叫他唱独角戏的意思。
谷坤还想说什么,檀弃却开口了:“谷大人的意思是我熙王宫薄待了你?”
檀弃一开口,闻澜便跟上了:“谷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下官为您安排了最好的住所,安排侍奉的人比熙王宫中的还要多,再者那日,下官已经为您解释了这些人宫人的来处,当日您也未言不妥,怎么到了今日就又换了一套说辞?”
谷坤一愣,他想要檀弃帮他正名,没想到一开口就得罪人了。
正如大王姬此前所说,谷氏叔侄,谷坤实在没什么脑子。
谷桥连忙跪下道:“熙王恕罪,是我叔父口不择言,他实在没有这个意思,只是眼前这宫人包藏祸心,三番四次想对我叔父下手,这样的宫人留在熙王身边也是个祸害,不如早日杀了,不然日后害了熙王就不好了。”
这话说的诛心,那女侍连忙嚎了起来道:“大王明鉴,这位郎君张口就来,毫无证据,再说既然都是贵人,奴何不选跟年轻俊朗的小郎君,倒是选了这位年纪已经不小的大人?这明明是他们叔侄二人要用三言两语坑杀了奴,可怜奴只是一个小小宫人,连为自己辩解都不能!”
闻澜立在檀弃身侧,闻言疑道:“这倒是,不知二位大人还有什么证据要呈给大王?王也好为二位大人正名。”
谷桥只跪在地上,左思右想了会,餐饮,熏香,茶水,都是当日就解决了的,不曾留下什么证据,当时觉得烦不胜烦,但如今想来确实毫无疏漏。
谷桥似乎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但是不敢确定,他抬首看了眼坐在上座的檀弃,这里是熙王宫,除了熙王授意,谁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对付他们。
在来熙国之前,颂国朝堂之上,提到熙王不外乎是:女流之辈,能成什么事?毛还没长齐的小子,听多了两谷桥都这样以为了。
谷桥也不纠结女侍的事了,他换了个话题:“熙王可是因为外臣要留驻一事心生不满?”
檀弃放下手中杯盏随意道:“怎么寡人应该满意吗?”
谷桥忙道:“不敢。”又道:“熙王如此,难道不怕颂国出兵吗?”
檀弃笑了下:“这寡人倒是不明白了,二位使臣私德有亏,怎么颂国还要出兵我熙国呢?”说着她上下打量了一眼谷桥:“还是说,谷氏如今在颂国,倒是可以替代颂王了?”
谷桥袖子一甩,站起了身:“今日之事,在下会如实禀告颂王的。”
檀弃微微一笑:“是么,寡人四日前便去信颂王,你不妨猜猜,我写了些什么?”
谷桥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喃喃问道:“不是想遣熙国高手去大王身边守卫他吗?”
檀弃站起身,姿态随意道:“颂王身边高手如云又怎会需要熙国之众前去守卫?大人未免将寡人想的过于不懂事了些。”
这下连谷坤都震惊地站起了身:“你那日明明就是.......”
檀弃干脆伸手将跪在下方的女宫侍拉了起来,笑道:“哦,我那日说了些什么,大人不妨说来听听?”她的王宫,她说了什么当然由自己说了算。
谷桥皱眉问道:“那你写了什么?”
檀弃也不计较他这一时半刻的无理,写了什么,也就告诉了他:“你们谷氏不是一直想靠裙带上位嘛?寡人不过是成全了你们啊。”
谷桥几乎呆愣在原地,谷氏虽有心让谷桥成为熙王的丈夫,但这种事情和颂王直言,那不几乎等同于叛国?!
若是这夫婿之位到手了,谷氏也还算有利用价值,能借此向颂王投诚,叫颂王能以谷氏收熙国为半个属国,届时若是熙国,伐国动兵,熙国颂国内外夹击,如此大功自然能叫颂王消除芥蒂。
但眼前的女君主笑了笑道:“寡人说寡人欲立谷氏谷桥为......美人,只是谷氏心念家中亲眷,所以希望谷氏一族能搬来曜陇。”
谷桥目赤欲裂,猛地冲上前去,却被守卫拦下,摁在地上:“你......真是好毒的妇人之心!你如此去信,同要了我全族性命有什么区别?!”
谷坤喃喃道:“也不一定就会如此,我们不是也有给大王寄信吗?大王又怎会听信这妇人的一面之词?!”
檀弃笑了笑,从闻澜手中接过一封信,丢到了叔侄二人面前:“既然要算计旁人,输了便要认,若是再口出秽语,王宫刑罚官,拔舌功夫不错。”
谷桥打开,发现正是自己写的那封,他惊道:“不可能信鸢已经飞出,若是没有信,第二日便该有人来了问了!”
忽地谷桥似乎想到了什么,那封被男侍打湿的信纸,最后由那位男侍不情不愿地收拾了。
当时看着是打湿了,但这世上不是所有纸都是打湿了就不能用了,当时他也并未检查那纸究竟有什么异样。
檀弃起得早也没事干,干脆给他解释解释:“这有何难,伪造一封不就好了?你的字迹倒没什么,很容易仿造,那颂国带商气的印信倒是难仿。”说着她算了算时间:“四五日了,这两封信应该到了颂王的案头了。”
若是别人也好,偏偏这两封信是给颂王的。
颂王聪慧但多疑,自己是从臣子造反成了王,自然看人人都是如此。
谷家
连天的大火冒起,吞噬了一切证据,还有谷氏族人的尸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