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留在北平-《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给朱元璋的书信,当然是为了清楚地描述,朱允熥在北平的具体情况。

  对于蓝玉、冯胜、宋晟等他们武将的下一步,是留在北边,还是撤退回来,都需要朱元璋给一道命令,他们才好安排。

  至于给朱高炽的书信,是让朱高炽带上朱高燧,一起回北平过年。

  现在朱高煦已经在北平了,总不能让他们哥俩还留在金陵,这些兄弟之间的关系,朱允熥知道需要处理好,未来支持自己的人才能更多。

  书信很快写完,交给专门的人送出去。

  并且嘱咐,就算跑死再多的马,也要尽快地送回去,不能怠慢。

  书信交出去后,朱允熥继续留在军营。

  朱棣回来之前,他都不打算进城。

  储君和藩王之间的关系,甚是微妙,一个不留意就有可能造成矛盾和冲突。

  朱允熥目前还是想维护好,他和藩王的关系,类似朱樉刺杀的事件,必须不能再出现。

  特别是朱棣,这个满身反骨的藩王,不能让朱棣感到反感,将来并不想看到亲人之间的自相残杀。

  来了北平后,朱允熥处理的事情,还是很到位,恰到好处。

  尽管朱允熥不怕朱棣谋逆,有着对历史预知的他,完全可以在朱棣做点什么之前布局,安插好足够的人,解决一切危机,但那些事情可以不发生,最好还是不要发生。

  在军营又等了好几天,朱棣终于回来了。

  朱植他们,都回各自的封地。

  郭英和宋晟他们,留在辽东待命。

  在得到命令之前,他们不敢随意撤退,也怕会发生别的意外。

  大军出征所需要的粮草等,朝廷肯定给得足够,这一点完全不需要担心。

  朱允熥听到朱棣凯旋,专门出营迎接。

  “四叔。”

  朱允熥说道:“辛苦你了。”

  朱棣见了,赶紧翻身下马,躬身道:“殿下,千万不要这样。”

  朱允熥说道:“你是长辈,我是晚辈,有何不可呢?”

  看到这个大侄子,也是给足了自己面子,不以储君的身份高高在上,朱棣心里还是很舒服的,觉得朱允熥确实很不错。

  朱棣问道:“殿下最近,一直留在军营?”

  朱允熥点头道:“我虽然不会打仗,但名义上还是来督军的,当然需要留在军营,才能让军中士兵安心。”

  听了朱允熥这话,朱棣心里佩服。

  军营内天寒地冻,自然没有城内舒服。

  朱允熥还愿意留在军营,陪着大家一起吃苦,他觉得朱允熥真的越来越像曾经的太子大哥。

  以前的朱标,也是如此的。

  朱棣说道:“殿下,还请你快回城内,战事已经结束,再留在城外就没必要了。”

  “高煦。”

  他又道。

  朱高煦赶紧从后面走上来,问道:“爹,怎么了?是不是要带我去打仗?”

  朱棣无奈道:“你的脑子,除了打仗还有什么?还不快点请殿下回王府,准备好热水和酒菜,不能让殿下受冷。”

  朱高煦心里嘀咕,其实他早就想这样做。

  徐妙云也派人来告诉他,要请朱允熥回去,但是朱允熥不同意回去,这不是他们的错。

  朱高煦还是懂得,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没有把这些说出来,躬身道:“请殿下,跟随我回去。”

  朱允熥这才微微点头道:“打扰四叔了。”

  他跟随朱高煦,这就离开军营。

  常森带了十多人,也跟随在朱允熥身边,还有李景隆,当然也要跟随拍马屁。

  其实朱允熥有杨大妞在身边,便足够了,但他们要跟随,那就让他们跟随吧!

  张玉看到朱允熥走远了,道:“殿下,太孙殿下在军营里面,不干预政务和军务,无论什么全部任由我来安排,只是在我有无法确定的事情时,才会请示他。”

  他把朱允熥这些日子里,做的那些事情,简单地汇报一遍。

  朱棣听了,点头道:“他还是想维护好关系,不希望我误会什么。”

  他看得出来,朱允熥这样做,不是卑微。

  只是单纯的维持关系,不要让双方都有了冲突和矛盾。

  作为储君,不需要对任何人卑微。

  如果朱允熥在北平卑微,那么朱元璋有可能,教他朱棣重新做人。

  朱能说道:“太孙殿下看起来,还是挺好的。”

  朱棣赞同道:“和太子大哥一样好,他确实不想和我们这些藩王起冲突,至于将来他会如何对待我们藩王……其实还是未知。”

  至少目前传出来的信号,是不会对他们藩王太坏,特别是在削藩方面。

  如此,是最好的。

  朱棣又道:“你们不要再乱说话,我们燕藩,不会再做任何不好的事情,记住了吗?”

  “是!”

  朱能和张玉等人,齐声说道。

  朱棣只想当藩王,不再想做其他了。

  最主要是,他就算想做其他,也要打得过才行,想到那些火器的威力,朱棣心里没底。

  因为火器的一切,都掌握在朱允熥手中。

  现在是可以把火器,送来给他们用,但只要断了弹药供应,他们手中的枪炮,就是一堆废铁。

  他们现在的弹药,总会有用完的时候。

  谁知道,朱允熥的手中,是否还有威力更强的?

  想到了这些,朱棣的一切念头,全部没了,真不愧是拥有天命的人。

  朱棣又道:“统计好伤亡的士兵和剩下的粮食,再把这里的军情,送回去金陵。”

  尽管相关的军情,早就被送了好多次回去。

  但所有军情的汇总,还是要再送一份回去,这样才符合规矩。

  张玉他们都明白,应该怎么做,再安排人下去折腾。

  朱棣没有第一时间回王府,还留在军营,处理后续的事情。

  ——

  “殿下,前面就是王府了。”

  朱高煦负责带路,到了燕王府外面。

  朱允熥微微点头道:“我知道,我也来过燕王府。”

  朱高煦又道:“殿下您稍等。”

  说着,他飞快跑进去,大叫道:“娘,殿下回来了。”

  朱允熥看到这家伙,还那么活泼,微微地摇了摇头,再走进燕王府。

  徐妙云听到朱允熥来了,马上带人出来迎接。

  作为妹夫,以及侄儿,朱允熥用这个复杂的身份,再一次走进燕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