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些征战之器还未成形,故而方才没有领陛下来看,现如今,既然相国有所质疑,便一起看看这些半成品吧。”
赵诚引众人来到一处戒备森严的院落,里面摆着几台半成品器械:
一台连弩战车,箭匣足有半人高,蒸汽管道连接弩机,显然是用蒸汽蓄力;
一台抛石机,底座装着铁轮,图纸上标着“可抛千斤石,射程三里”;
一艘铁壳小船,船头装着螺旋桨,旁注“沸波舟,逆水行舟如履平地”;
还有一台钢钎突出的机器,标注着“穿岩机,一日可凿山十丈”。
“这些还在调试。”
赵诚指着连弩车道,“但假以时日,此车一次可发箭百支,覆盖十丈范围,敌军阵列转瞬即溃。
抛石机可轰塌城墙,无需再让将士蚁附攻城。
沸波舟能载甲士千人,逆长江而上直抵楚都。
穿岩机能打通秦岭栈道,粮草可直抵巴蜀。”
嬴政走到连弩战车前,指尖抚过冰冷的弩臂,眼前仿佛浮现出战场图景:
蒸汽连弩齐发,箭矢如暴雨倾落,敌国军队溃不成军。
沸波舟乘风破浪,秦军甲士踏浪登岸,直捣楚国腹地……
众人看着这些东西,眼睛几乎都要掉出来了。
经历了刚才的驰轨车等一应物件,再无人怀疑这些东西造出来之后的威力。
王绾触摸着那蒸汽连弩,双目失神,“一次可发箭百支,覆盖十丈范围……”
“这东西造出来,我秦国兵锋所指,必是所向睥睨啊!”
李斯则是看着那座投石车,“若是能够凭借此物,直接轰塌城墙,那更是攻无不克,不论什么坚城,都可以轻松破之。”
嬴政的眼睛更是无比明亮,没有想到,赵诚刚才竟然还隐藏了如此惊喜在这座院落之中。
“这些,还要多久能造出成品?”嬴政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急切,眼中的光芒亮得惊人,像是有团火焰在燃烧。
赵诚思索片刻说道,“若是物资充足,工匠充足的话,月余便能够看到第一批成品。”
“不过月余……”嬴政低声重复着,嘴角猛地扬起一抹爽朗的笑,那笑容里带着帝王的笃定与期待,“好!朕等得起!”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李斯身上,语气斩钉截铁:“即日起,建立秦国墨阁,由赵诚担任墨阁之主,各部协理配合,全力推行墨阁工坊!”
“李卿,赵国的户籍、田产、府库物资,你尽快清点造册。
除了留足驻军所需,其余的,尤其是铁矿、煤炭、工匠,全部调拨给墨阁,优先供应这些器械的打造!”
李斯躬身领命,动作干脆利落,再无半分犹豫:“臣遵旨!
臣这就安排人,将邯郸城的铁匠铺、冶铁坊全部登记造册,明日便让墨家子弟挑选合用的人手。
府库中的铁矿,臣会亲自监运,确保一日不缺!”
嬴政的目光从那些半成品器械上收回,落在赵诚身上时,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嘉许。
“赵卿,”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院子里回荡,“你督造的这些器械,能革新冶铁、农耕,更能强我军锋,此等功绩,足以撼动秦国根基,比之灭赵之功,犹有过之。”
他顿了顿,想起先前的安排,继续道:“寡人本已决意,在邯郸为你举行封爵仪式,晋你为伦侯。
但今日见了这些国之重器,才知先前的封赏仍显不足。”
说到这里,嬴政的目光扫过阶下众臣,语气陡然郑重,带着帝王一言九鼎的威严:“明日起,再加封你为‘武威君’,食邑三万户,许你开府治事,总领墨阁诸事,凡与器械研发相关的工匠、物资,皆可凭你手令调遣。”
“封君?!”
这两个字刚落地,院子里便响起一片低低的抽气声。
众臣脸上皆是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连李斯都忍不住微微睁大了眼睛。
在秦国,“君”爵乃是军功的极致,自商君变法以来,能得封君者,皆是如商鞅、白起、魏冉那般立有不世之功的肱骨之臣。
商鞅变法强秦,白起破楚坑赵,魏冉辅立三王,哪一个不是搅动天下的人物?
可转念一想,众臣又觉得理所当然。
赵诚何人?灭韩时八日破新郑,斩韩王于阵前。
攻赵时三日下邯郸,生俘李牧,十日席卷赵境,此等战功早已够得上封爵之资。
更遑论他如今督造的蒸汽器械,百炼机能强甲,沸川能丰铁,驰轨车能速运,连弩战车能破阵。
这些器物对秦国的改变,怕是比商君变法时的耕战之法,还要来得迅猛。
王绾捋着胡须,看向赵诚的目光中满是赞叹:“武威君……好一个武威!赵将军以武力慑服韩赵,以巧技强我大秦,此爵当得,当得啊!”
李斯亦颔首认同。
他虽与墨家理念相悖,却深知“功必赏”乃是秦法核心。
赵诚这等功绩,别说封君,便是再厚的赏赐也不为过。
毕竟这些器械能加速统一,而统一之日,便是法家大道彻底推行之时。
赵诚躬身领命,暗红大氅在身后铺开,如一片沉静的墨红色:“臣谢陛下隆恩。
臣必早日将这些器械铸成,助陛下一统天下。”
嬴政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有此等能臣,有此等利器,何愁天下不定?
夕阳的余晖透过院墙上的窗棂,洒在那些冰冷的器械上,泛着金色的光泽,仿佛预示着一个属于大秦的、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序幕。
暮色渐浓,蒸汽在工坊上空凝成白雾,将那些运转的机器笼罩其中,仿佛一幅朦胧而壮阔的画卷。
百炼机的捶打声、沸川的鼓风声、润田车的水流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奇异的乐章。
嬴政走出门去,又回望这片工坊,忽然觉得,统一天下的日子,或许比他想象的要近得多了。
“回行辕。”
他迈步向外,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轻快,“用不了多久,寡人就能亲眼看着第一炉用沸川炼出的钢,铸成秦军的新甲了。“
秦国的造甲工艺虽然成熟,但是相比于墨阁之中的这些钢材,差的已经不是一丁半点。
至于效率,人工又如何能够和蒸汽机锻造相比?
……
赵诚引众人来到一处戒备森严的院落,里面摆着几台半成品器械:
一台连弩战车,箭匣足有半人高,蒸汽管道连接弩机,显然是用蒸汽蓄力;
一台抛石机,底座装着铁轮,图纸上标着“可抛千斤石,射程三里”;
一艘铁壳小船,船头装着螺旋桨,旁注“沸波舟,逆水行舟如履平地”;
还有一台钢钎突出的机器,标注着“穿岩机,一日可凿山十丈”。
“这些还在调试。”
赵诚指着连弩车道,“但假以时日,此车一次可发箭百支,覆盖十丈范围,敌军阵列转瞬即溃。
抛石机可轰塌城墙,无需再让将士蚁附攻城。
沸波舟能载甲士千人,逆长江而上直抵楚都。
穿岩机能打通秦岭栈道,粮草可直抵巴蜀。”
嬴政走到连弩战车前,指尖抚过冰冷的弩臂,眼前仿佛浮现出战场图景:
蒸汽连弩齐发,箭矢如暴雨倾落,敌国军队溃不成军。
沸波舟乘风破浪,秦军甲士踏浪登岸,直捣楚国腹地……
众人看着这些东西,眼睛几乎都要掉出来了。
经历了刚才的驰轨车等一应物件,再无人怀疑这些东西造出来之后的威力。
王绾触摸着那蒸汽连弩,双目失神,“一次可发箭百支,覆盖十丈范围……”
“这东西造出来,我秦国兵锋所指,必是所向睥睨啊!”
李斯则是看着那座投石车,“若是能够凭借此物,直接轰塌城墙,那更是攻无不克,不论什么坚城,都可以轻松破之。”
嬴政的眼睛更是无比明亮,没有想到,赵诚刚才竟然还隐藏了如此惊喜在这座院落之中。
“这些,还要多久能造出成品?”嬴政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急切,眼中的光芒亮得惊人,像是有团火焰在燃烧。
赵诚思索片刻说道,“若是物资充足,工匠充足的话,月余便能够看到第一批成品。”
“不过月余……”嬴政低声重复着,嘴角猛地扬起一抹爽朗的笑,那笑容里带着帝王的笃定与期待,“好!朕等得起!”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李斯身上,语气斩钉截铁:“即日起,建立秦国墨阁,由赵诚担任墨阁之主,各部协理配合,全力推行墨阁工坊!”
“李卿,赵国的户籍、田产、府库物资,你尽快清点造册。
除了留足驻军所需,其余的,尤其是铁矿、煤炭、工匠,全部调拨给墨阁,优先供应这些器械的打造!”
李斯躬身领命,动作干脆利落,再无半分犹豫:“臣遵旨!
臣这就安排人,将邯郸城的铁匠铺、冶铁坊全部登记造册,明日便让墨家子弟挑选合用的人手。
府库中的铁矿,臣会亲自监运,确保一日不缺!”
嬴政的目光从那些半成品器械上收回,落在赵诚身上时,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嘉许。
“赵卿,”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院子里回荡,“你督造的这些器械,能革新冶铁、农耕,更能强我军锋,此等功绩,足以撼动秦国根基,比之灭赵之功,犹有过之。”
他顿了顿,想起先前的安排,继续道:“寡人本已决意,在邯郸为你举行封爵仪式,晋你为伦侯。
但今日见了这些国之重器,才知先前的封赏仍显不足。”
说到这里,嬴政的目光扫过阶下众臣,语气陡然郑重,带着帝王一言九鼎的威严:“明日起,再加封你为‘武威君’,食邑三万户,许你开府治事,总领墨阁诸事,凡与器械研发相关的工匠、物资,皆可凭你手令调遣。”
“封君?!”
这两个字刚落地,院子里便响起一片低低的抽气声。
众臣脸上皆是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连李斯都忍不住微微睁大了眼睛。
在秦国,“君”爵乃是军功的极致,自商君变法以来,能得封君者,皆是如商鞅、白起、魏冉那般立有不世之功的肱骨之臣。
商鞅变法强秦,白起破楚坑赵,魏冉辅立三王,哪一个不是搅动天下的人物?
可转念一想,众臣又觉得理所当然。
赵诚何人?灭韩时八日破新郑,斩韩王于阵前。
攻赵时三日下邯郸,生俘李牧,十日席卷赵境,此等战功早已够得上封爵之资。
更遑论他如今督造的蒸汽器械,百炼机能强甲,沸川能丰铁,驰轨车能速运,连弩战车能破阵。
这些器物对秦国的改变,怕是比商君变法时的耕战之法,还要来得迅猛。
王绾捋着胡须,看向赵诚的目光中满是赞叹:“武威君……好一个武威!赵将军以武力慑服韩赵,以巧技强我大秦,此爵当得,当得啊!”
李斯亦颔首认同。
他虽与墨家理念相悖,却深知“功必赏”乃是秦法核心。
赵诚这等功绩,别说封君,便是再厚的赏赐也不为过。
毕竟这些器械能加速统一,而统一之日,便是法家大道彻底推行之时。
赵诚躬身领命,暗红大氅在身后铺开,如一片沉静的墨红色:“臣谢陛下隆恩。
臣必早日将这些器械铸成,助陛下一统天下。”
嬴政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有此等能臣,有此等利器,何愁天下不定?
夕阳的余晖透过院墙上的窗棂,洒在那些冰冷的器械上,泛着金色的光泽,仿佛预示着一个属于大秦的、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序幕。
暮色渐浓,蒸汽在工坊上空凝成白雾,将那些运转的机器笼罩其中,仿佛一幅朦胧而壮阔的画卷。
百炼机的捶打声、沸川的鼓风声、润田车的水流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奇异的乐章。
嬴政走出门去,又回望这片工坊,忽然觉得,统一天下的日子,或许比他想象的要近得多了。
“回行辕。”
他迈步向外,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轻快,“用不了多久,寡人就能亲眼看着第一炉用沸川炼出的钢,铸成秦军的新甲了。“
秦国的造甲工艺虽然成熟,但是相比于墨阁之中的这些钢材,差的已经不是一丁半点。
至于效率,人工又如何能够和蒸汽机锻造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