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功高震主,不给她活路?-《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太子垂首,指节微微泛白,却仍温声道:“儿臣确有失察之责。”

  皇帝目光如刃,声音沉冷:“若你当真不知情,那便是无能!底下的人约束不住,连你举荐的关可喜也如此不中用!”

  太子眸色微暗,却仍不动声色。

  皇帝盯着他,缓缓道:“当年周太师教导你和夜儿时,可是力荐他做储君,朕信你,才没听他的。”

  这话说的极重,太子垂首,薄眸深处划过冰冷的恨意。

  然,嘴上却说:“儿臣知错,这次回去,定会好好约束东宫臣子们,至于关可喜,当初儿臣举荐他,不过是以为他有将帅之才,若他真的难堪大任,还请父皇杀他震军威。”

  皇帝眯起眼睛。

  太子的性格,实则是最像他的。他心里清楚。

  “钧儿,你弟弟景王,也被你的人带走了,你可知,朕前不久收到密信,景王去了你管辖的封地,突发旧疾,险些死了。”

  太子眸瞳一颤,猛然抬头:“父皇,儿臣不知此事。”

  难道,父皇怀疑他对亲弟弟下手?

  景王如今什么势力都没有,太子自问何必多事!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朕只是想告诉你,别以为现在朕对你二弟、四弟严苛,就是对你放纵,你身为太子,要想继承大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听从朕的话,才能走的长远。”

  太子低下头:“儿臣明白。”

  “明白就好,”皇帝按了按眉心,“记住,朕能给你的,也能收回来。回去吧,将这件事处理干净!”

  太子拱手告退,离开御书房时,外间天色已将近黑沉。

  魏王这个扶不起的阿斗,自以为投靠萧贺夜,就敢告他的状?

  太子撩袍,眼神阴冷地从白玉阶上离去。

  正值四月春光,北梁北威王府内,一片融融春光。

  北威王是当今北梁帝的六弟,因着骁勇善战,又是北梁帝的亲手足,故而被封为二字王爷,留在京城里生活。

  北威王的嫡子,也就是北威王世子,便是前不久率兵一路打穿乌孙的少年将领。

  萧宝惠嫁的就是此人。

  如今,萧宝惠已来北梁七八日。

  她从不跟王府的人主动相处,每天都待在房里,黯然神伤。

  北威王和世子都不在府中,他们还在乌孙,处理剩下的战务。

  府邸里唯有王妃与侧妃,还有一些世子的兄弟姐妹,萧宝惠都不想同他们认识。

  她来的那日,因着世子没回来的缘故,给王妃磕了个头,就相当于拜堂了。

  萧宝惠在心里祈祷,希望世子一直不回来,她也就不用应付这个自己根本不爱的男人。

  “世子妃,”伺候她的人,已经改口了,再也没叫过公主,仆从说,“外面花开正好,您可要去看看?今日王妃带着王府众人,进宫参宴去了。”

  闻言,萧宝惠点了点头:“那好。”

  她实则不喜欢一直在房中闷着,只不过,怕去花园遇到王府的人。

  趁着他们不在,她可以好好地转一转。

  萧宝惠带着仆从们走进花园,满园春色扑面而来。

  她停在一株海棠树下,仰头看去,粉白的花朵在风中轻颤。

  不知为何,她有点难过。

  她在皇宫的院子里,也有一树海棠,哥哥平王曾为她扎了个秋千。

  而今,她再也不能做那个无忧无虑的闺阁公主了。

  萧宝惠回过神,踮起脚尖想摘最高处那朵,指尖却总差那么一寸。

  过了片刻,忽然一双有力的手握住她的腰,将她高高举起。

  “啊!”她惊叫一声,花容失色。

  萧宝惠连忙举起拳头,砸在身下那人的肩上。

  “谁人胆敢如此放肆,来人!”

  耳边传来爽朗的笑声:“对不住,吓着你了?”

  双脚刚落地,萧宝惠转身就要训斥,却撞进一双含笑的眼眸里。

  阳光透过海棠花枝,在那人银甲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衬得他眉目如画。

  一旁的仆从都噤声低头,立在两侧。

  唯有她从大燕带来的贴身宫女,悄悄地向她使了个眼色。

  萧宝惠狐疑地看向眼前的年轻将军。

  “你是谁?”

  “在下司逢时,”他笑了笑,“如无意外,我应当是你夫君。”

  萧宝惠愣住。

  北威世子,司逢时。

  她连忙后退两步:“你好生无礼,谁让你上来就抱我的?难道你们北梁人,都是这么没规矩!”

  司逢时顿了顿:“是我不好,不过,这是我们北梁娶妻时的习俗,将妻子高高地举过头顶,以后便是她当家做主了。”

  “原本应当在我们新婚那夜做这个习俗,只不过我回来晚了。”

  说罢,他拱手,飒踏利落间,又带着少年特有的意气风发。

  看着他含笑的面容,似乎没打算计较萧宝惠的脾气骄纵。

  “什么当家做主,”萧宝惠嘟囔,“我是来做公主的,不是来给你做老妈子的。”

  司逢时笑起来:“好,那我以后仍然喊你公主,千里迢迢来到北梁,你辛苦了,过些日子,我就请示父王母妃,请他们为我们重新办婚宴,不叫你受委屈。”

  就在这时,前头来人喊他,说是王妃他们回来了。

  司逢时便拱手:“我先去见过母妃,等会再来看你。”

  说罢,他没有马上离去,而是忽然一跃而起,轻功极好的跃上枝头。

  将刚刚萧宝惠想摘,却没能摘到手的海棠花采了下来。

  那一瞬,北梁的春风,好似吹入萧宝惠的心底。

  她看着司逢时的身影,却想到许靖央为她摘风筝的样子。

  等她反应过来时,司逢时已经将海棠花塞在她手中,随后大步离去。

  萧宝惠怔在原地,她的心腹宫女过来,压低声音说:“公主,姑爷好像真的很不错!”

  “哪里不错了,就是摘花而已嘛。”萧宝惠小声嘟囔,随后轻轻松了口气。

  她虽不是自愿来到北梁,但司逢时如果好相处,倒也没那么讨厌。

  *

  一个月后。

  边关再次发生暴乱。

  这次比以往还要严重。

  只因为刚被册封为大将的关可喜,倒是抓住了几个闹事的马匪,并且当场就斩了,振奋士气。

  谁曾想,这时边关那边忽然传来消息,那些被斩首的马匪中,竟混着北梁重臣之子。

  皇上当即便觉得有人在其中挑拨,认定关可喜无能,将他剥夺军职,委派亲信简震前往边关继任。

  可朝中已有大臣怀疑马匪是北梁人自导自演。

  皇上为这样的说法,日夜难安。

  他决定将神策军重新整合起来,却没想到,当初拆解轻易,如今神策军早已编入各营,其中精锐更是被打散了。

  一时间想要重组,难如登天。

  此际,南疆也传来动荡的消息,大燕竟像是被夹在其中了。

  兵部尚书不止一次劝诫皇帝,将许靖央送到边关去。

  “只有这样,才能维稳,何况,昭武郡主不是个坐视不管的性子,一旦让她亲眼看见边关百姓受害,她定会出手,皇上的要求,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皇帝沉吟。

  难道,真的得找许靖央不可?

  若这次,真被她平了边关之事,神策军也为了她再度凝结,皇帝恐怕不会再留她的性命了。

  功高震主,还压制不住,岂能再给她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