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晦气玩意儿-《世子大婚日,逃妾带崽死遁了》

  孟家粮行择吉日开张。

  没有鞭炮齐鸣,没有宾客盈门,一切从简。

  可这粮行开在京中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依旧引来了不少目光。

  周菀青一身家常便服,带着贺礼亲自登门。

  她拉着孟时岚的手,看着眼前这间窗明几净,米香四溢的铺子,眼中满是感慨。

  从前那个沉默寡言的姜娘子,如今竟是这般模样。

  “我真没想到,这铺子这么快就开起来了。”

  孟时岚浅浅一笑,眉眼间是从容与淡定。

  “人生短暂,自然要敢想敢干。”

  “况且,我如今不止是想给芙儿一个安稳地的日子,还想她日后过得也松快些。”

  周菀青点点头,正要再说些什么,双儿却一脸气愤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姐姐!”

  她走到孟时岚跟前,压低了声音,可语气里的火气却怎么也压不住。

  “隔壁那家丰德粮行,太不是东西了!”

  孟时岚抬眸,“怎么了?”

  “他们降价了!”

  双儿气得跺脚,“咱们的米定价已经比市面低了,他们倒好,直接比咱们还低!”

  “好多原本要进咱们铺子的客人,一听那边的价,都跑过去了!”

  周菀青闻言,也蹙起了眉头。

  “开门做生意,哪有这样抢的?”

  孟时岚却不见半分急色,她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

  “由他们去。”

  双儿急了,“姐姐,这可是咱们开张第一日!头彩都被人抢了,多晦气!”

  孟时岚放下茶盏,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她的眼神平静无波,带着洞悉一切的睿智。

  “双儿,你记住,粮食是民生之本,利薄如纸,靠的是细水长流。”

  “他降一文,便是亏一文。这般自断臂膀的买卖,你觉得他能撑多久?”

  “我们,只需等着看戏便好。”

  双儿怔了怔,心里的火气顿时被这盆冷水浇熄了大半。

  她话音刚落,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

  一顶精致的软轿停在铺前,丫鬟掀开帘子,扶出一位身着藕荷色衣裙的女子。

  她面容清丽,只是那双眼睛里,总带着若有若无的阴郁。

  见到她,双儿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宋积云却仿佛没看见她眼中的敌意,径直走到孟时岚面前,脸上挂着得体的笑。

  “孟家姐姐,听闻你的粮行开张,妹妹特来道贺,给姐姐捧场。”

  她说着,目光在铺子里扫了一圈,语气里带着一丝似有若无的轻蔑。

  “姐姐真是好本事,竟连这等民生买卖也做得有声有色。”

  孟时岚回以一笑,云淡风轻。

  “比不得宋妹妹,有闲情逸致,到处闲逛。”

  宋积云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她很快恢复如常,指着铺里最好的一袋米。

  “早就听闻姐姐这里的糯香米是贡品级别,今日定要买些回去尝尝。”

  双儿立刻上前一步,挡在米袋前,硬邦邦地开口。

  “不巧,这米,卖完了。”

  宋积云的目光冷了下来,直直地射向孟时岚。

  “哦?孟姐姐就是这么做生意的?”

  “开门迎客,竟还有把客人往外赶的道理?”

  孟时岚抬手,轻轻拍了拍双儿的肩膀,示意她退下。

  她看向宋积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双儿不懂事,宋妹妹莫怪。”

  “既然宋妹妹赏光,这米,自然是要卖的。”

  “来人,给宋小姐包上最好的糯香米。”

  她心里清楚得很,宋积云恨她入骨,又怎会真的好心来道贺?

  这不过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可这送上门来的机会,她又怎会错过。

  引蛇出洞,引的,可不止一条蛇。

  双儿虽心有不甘,却还是听话地去装米。

  宋积云得意地瞥了她们一眼,付了银子,带着米扬长而去。

  双儿气得跺了跺脚,开张不仅被人恶意抢了生意。

  还有这么一个晦气玩意儿上门!

  “姐姐,宋积云什么时候这么好心过。”

  孟时岚不疾不徐地拨了拨算盘。

  “人家拿着银子上门捧场,为什么不卖。”

  说着她抬头看向还气鼓鼓的双儿。

  “明儿你就留在珠宝楼,这儿我能应付。”

  小丫头气性大,明儿宋积云闹上门,她怕是要气炸。

  翌日清晨。

  粮行刚开门,一道尖利的声音便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你们这黑心的店家!卖的米有问题!吃坏了我家小姐!”

  一个丫鬟叉着腰站站在粮行的门口,一脸怒容。

  她的身后,还跟着几个家丁,一副气势汹汹的模样。

  周围的百姓瞬间被吸引过来,围在了粮行门口,指指点点。

  粮行的孙掌柜是才从珠宝楼那边提拔过来的。

  他处理这样的事儿已经得心应手。

  “这位姑娘有什么话进来说。”

  说着,他转头又让伙计准备上茶。

  那丫鬟看了孙掌柜一眼,“进去?进去作甚,想封口吗!”

  孙掌柜见她软硬不吃,就这是来专门找茬了。

  他的脸色冷了下来,“你说我家的米有问题?”

  “姑娘,人吃五谷杂粮啊,你家小姐昨日莫非只吃了我家的米,没有吃菜吗。”

  “我家小姐昨儿白日里还好好的。”

  “晚上的鱼丝粥就是你家的糯香米炖的,当晚便腹痛如绞,折腾了一夜!”

  那丫鬟梗着脖子,大声嚷道。

  “你们这米,定是掺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孙掌柜慢慢扬起了下巴,“既然姑娘这般笃定,那就报官吧。”

  丫鬟,“我知道你们粮行背靠镇国公府,不怕见官。”

  周围围观的百姓的议论声大了些。

  镇国公府可是超一品,莫说是普通百姓,就是寻常官员也不会得罪。

  一辆马车在人群后缓缓停了下来。

  “依你所言,想要如何。”

  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人群自动散开。

  孟时岚缓缓踱步到那丫鬟面前,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见官,我们是官官相护,不见官,我们就是草菅人命,好话歹话都是你说了。”

  “日后,这满街的铺子都不用开门了,空口白牙,你说是我铺子米有问题,就是我铺子米有问题。”

  丫鬟的眼神躲闪了一瞬,“我家小姐平白遭罪,你们铺子就是脱不了干系。”

  她兀自笑了,不急不躁。

  倏地目光冷了下来,如同结了一层薄冰。

  “没有证据,受害者反而不敢见官。”

  “是不是因为你家小姐知了我朝律法,诬告者徒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