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直升机的进展飞速-《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

  曾经设想的性能,已经全部实现!

  直九最大的问题,就是载重量太小!

  总重四吨,自重两吨,加上一吨的人员和燃料,就只剩下一吨的载荷了!

  地面使用无所谓,到了海上,麻烦就来了,挂了浮标不能挂鱼雷,反潜作战还得两架一起来,现在,多一吨的载荷,这就能把声呐浮标和鱼雷一起挂上了!

  最关键的是,还没有提升自重!

  一般来说,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就会增加自重,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折腾到最后,越来越大。

  现在,功率提升,自重没有增加,这才是最让人满意的改进,毕竟,这就意味着载重量的增加啊!

  “目前,海军方面已经提出了舰载的需求,不过这舰载的方案,咱们还没有考虑……”

  “用我们法国的鱼叉-格栅系统就行!”切瓦利耶开口说道:“放心吧,这绝对是全世界最好的直升机助降系统!”

  在天上看下面的军舰,那还不如自己的鞋子大,随着靠近,军舰会迅速放大,在直升机着舰前几秒,甚至会感觉像是撞上了墙壁一样。

  所以,想要将直升机准确地停到甲板上可不容易,虽然比不上舰载战斗机的起降,但是同样也算是高风险的科目,可以说,就和刀尖上跳舞差不多,更不用说遇到复杂气象的情况下,那就更麻烦了。

  于是,各种先进的助降设备就出现了。

  老毛子的方案最简单,就是在直升机甲板上铺设一层高强度纤维编织的防滑网,直升机下来之后,机轮就会压在防滑网上,不容易摆脱。

  至于能不能降下来,那就看飞行员的技术了,好在卡系列直升机,共轴翻转,操作起来很容易,抗侧风的能力也很强。

  西方就得想其他办法了。

  七十年代,法国搞出来了鱼叉-格栅系统。

  军舰的直升机甲板上,安装一套格栅,直升机的机身下方,安装一个液压杆,这样,直升机降落下来之后,液压杆会卡到格栅上,这样就形成了刚性连接,这种方式,可以让直升机固定到军舰甲板上,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了。

  在后世,东方海军的舰载直升机,也是用这种方式来降落的。

  不过,这也并不是最先进的,高海况下、夜间等等情况,鱼叉-格栅系统都无法让直升机安全降落。

  要说最先进的,那还得是美系的拉降系统。

  最早的是RAST,直升机从舰尾方向,慢慢飞向飞行甲板,在上面六米到九米的高度悬停,放下引索,下面甲板上的人员,把引索和拉降索连接到一起,然后,飞行员操作绞盘,把拉降索拉到直升机内部,锁住。

  接下来,就不用管了!

  下面拉降索的绳子,会逐渐把飞机拉下来,落下来之后,机腹下面的探管就会被拉降井内的夹具夹住,这样就把直升机固定在了甲板上。

  等到直升机关闭发动机,折叠旋翼等等工作做完,甲板牵引绞车开动,还可以把直升机自动牵引进入机库。

  这套系统不断发展,到后来,又有了ASIST、TC-ASIST,引入了更多现代化的技术,比如说激光系统加入,精确调整自身位置等等。

  鱼叉-格栅系统只能在三级海况下使用,而这种系统,在五级海况下都能使用!

  最高的时候,横摇十五度,纵摇五度都没问题!

  “最好的?我看不是吧?美国的系统,能在五级海况下使用,咱们法国的能吗?”

  切瓦利耶瞬间就是一愣,然后……不好意思地开口:“秦,美国的系统,的确有它的好处,不过……”

  不过法国没有啊,你在我们的面前提美国的系统,这不是……

  “不过什么?不过你们没有?没有的话,可以一起研发啊。”秦淼说道:“我这里,有个更加先进的方案……”

  自动跟踪,自动指示灯光,主动捕获……这么多方式一起上!助降,系留、转运一体化……这样的方式,可以适应更高的海况,还能降低对飞行人员的要求,唯一的难处就是,需要先进的电子技术支持!

  “秦,这需要先进的电子技术,我们……”

  “你们没有,我们哈工大有啊,所以,我们才要一起研发,怎么样?想不想获得这样的系统?”

  切瓦利耶咽了一口口水:“好!”

  这一声回答,让秦淼很满意,这意味着,又能有一笔生意了,研发出来,法国人没有先进的电子技术,最值钱的配套子系统,还是得咱们哈工大来提供!

  “各位,时间差不多了,我们的直升机要首飞了!”

  要不是秦淼突然到来,直升机就已经首飞了,现在,武直九已经被拖了出去,开始做起来了起飞前的准备。

  试飞员钟昌树和他的武器操作手,迈开大步,走向飞机。

  前后串列双座,这还是之前没飞过的!前面是武器操作手,坐姿低,视线最好,可以轻松地操作各种武器,后面是飞行员,坐得高,看得远……

  “秦,你们哈工大电子技术先进,以后能研制单人飞的武装直升机吗?”切瓦利耶开口问道。

  秦淼笑了笑。

  自从专业的武装直升机诞生,就是双人制的驾驶体制,不过……单人的也有,后世老毛子的卡-50,就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全球第一款采用共轴反转结构的直升机,全球第一款采用单人驾驶体制的直升机……

  但是,到了后期,从卡-50改进成为卡-52之后,还是增加了第二名乘员的座位,而且还搞了并列双座,绝对算是个奇葩了。

  除了这一个,就没有第二款了。

  不过……

  面对法国佬的问话,秦淼点头:“当然,十年之内,就会有这种直升机的问世!”

  实际上,在后世,当无人机兴起之后,武装直升机的需求都开始减弱了!

  当然,这个不能告诉法国佬,重生者的好处,就是不会点错科技树!

  就在此时,轰鸣声响起,武装直升机的第一次试飞,正式开始!

  喜欢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