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她是磨刀石-《孤女谋嫁》

  可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拖延呢?

  萧祁看似什么都没做,却是步步紧逼,势在必得。

  而她全然在他的掌控中。

  在他看来,如今她再也逃不出他的掌心了。

  她需要破局,更需要帮手。

  早先,她以为皇城使前来,乃是皇帝旨意前来暗访。

  可这书斋之事后,她反倒觉得皇城使前来东林,应当是萧祁有意为之。

  他是被萧祁故意引来的。

  如此,那萧祁动手除掉书斋,便是借机要打掉皇城司在东林的耳目。

  此时的慕璟翊正待在宅子内。

  他看着面前死里逃生的书斋老板,淡然开口,“早先便让你离开,你偏不听。”

  “属下知错。”书斋老板连忙拱手道。

  “长公主手段了得,想利用我来拔除城内的暗桩。”

  他冷笑,“皇城司的暗桩何止一个?”

  在他入了东林城之后便察觉到了不对。

  故而才将计就计。

  这个萧祁不简单啊。

  好在书斋盘踞数十年,在东林城内那帮子幕僚心中颇有些地位。

  如今这书斋老板一死,书斋内的藏书被洗劫一空,他倒要看看萧祁该如何收场?

  毕竟,读书人的笔墨那可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到时候口诛笔伐,他能否消受得起。

  长公主内。

  晋阳长公主看向萧祁,“你何必如此心急呢?”

  “总也不动,反倒让那帮子人更嚣张。”

  萧祁皱眉,“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将书斋内的东西都带走了。”

  “咱们笼络这些文人不容易,日后他们可大有用处。”

  晋阳长公主幽幽道,“这些年来你在京城难道还看不明白?”

  “儿子只是想探一探这皇城使的虚实。”萧祁直言,“毕竟,大哥在他手中栽了好几个跟头。”

  “能被慕琰那小子信任的,如今还未探出他的真实身份,的确不容小觑。”

  晋阳长公主皱眉,“你大哥入京数次,也未曾探出个究竟来。”

  “所以,儿子才想着试试。”萧祁直言,“他如今就在东林城内,一时半会是不会离开的。”

  “他是跟着那丫头来的?”晋阳长公主盯着他,眼神一沉。

  “好像是在响水镇碰上的。”萧祁回道。

  “当初,利用那些劫匪设一个关卡,还是太扎眼了。”

  晋阳长公主叹气,“你父王那,怕是也有了心思。”

  “京城内还没有动静。”萧祁又道。

  “林圩那个老匹夫,临死的时候还跟本宫讨价还价,真当本宫不知晓他那点小心思。”

  晋阳长公主沉声道,“这李骥之死,本宫便看出这个小丫头不简单。”

  “只要她在儿子身边,想来翻不出什么天来。”萧祁自信满满。

  “你也说了,那丫头并非从前了,若是哪一日想起那日的事情,她必定会恨死你。”

  晋阳长公主盯着他,“到时候,你可还能狠下心?”

  “儿子知晓母亲是担心她伤了儿子。”萧祁回道。

  “难道没有伤吗?”晋阳长公主冷声,“你可要明白自己到底是谁?”

  “儿子明白。”萧祁拱手回答。

  晋阳长公主叹气,“去吧,那书斋之事儿让你父王去头疼。”

  “儿子告退。”萧祁恭敬一礼,转身离开。

  “殿下,那女子留不得啊。”耿嬷嬷收到了耘嬷嬷送来的书信,轻声开口。

  “无妨。”晋阳长公主淡淡开口,“不管她是不是真的纪檀音,就东伯府留给她的那点人,也闹腾不出什么来,权当成给祁儿的磨刀石。”

  “那林家?”耿嬷嬷又道。

  “你是说林氏?”晋阳长公主说道。

  “是林二公子。”耿嬷嬷看着她。

  晋阳长公主慢悠悠道,“他的确是林圩精心培养的,当初,让他待在东林,冒充祁儿时,便能看出他的野心。”

  “老奴担心他会将实情告诉纪姑娘。”耿嬷嬷回道。

  “不妨事。”晋阳长公主无所谓,“他想借刀杀人,也要看看这刀是否锋利。”

  书斋之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好几日,可到最后也未查出凶手来。

  至于书斋内的藏书也没有找到。

  东林王特意将知县唤了过来。

  “何时能找到凶手?”

  “这……”吴知县满头大汗。

  这案子当真是毫无头绪。

  那书斋老板并无与人结怨,不是仇杀,也非情杀。

  那只能是临时起意。

  可这么多的藏书,能一夕之间都搬空,那必定是一早便盯上的。

  如此断定是蓄谋已久。

  吴知县这几日能找到的线索有限。

  “去祁郡王府一趟。”东林王冷声道。

  管家垂眸应道,派人前去。

  一个时辰后,萧祁才赶到。

  “父王。”

  “书斋一案,你来办。”东林王看向他。

  “查案乃是官府的事儿,儿子不敢越俎代庖。”

  萧祁回答的很是诚恳。

  “不过是协助,旁的不说,要尽快将藏书找到。”

  东林王生怕那些幕僚又吵嚷此事儿,他颇为头疼。

  “是。”萧祁只能答应。

  他与吴知县一趟出去。

  “郡王,此案微臣这也毫无头绪。”

  “我只是协助吴知县,一切还是要依仗吴知县。”

  萧祁温声道。

  吴知县叹气,知晓这父子二人在暗中较劲,可也莫要拿他当靶子啊。

  三日后。

  吴知县那头传出消息,说找到了藏书。

  大张旗鼓地带着捕头衙役赶了过去。

  只是刚赶到,便瞧见一个男子手持火把,发出一声狂笑后,转身冲进了身后的屋子。

  屋子瞬间被大火吞噬,连带着那些藏书。

  吴知县连忙命人去灭火,可火势冲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眼前的屋子烧成了灰烬。

  吴知县两眼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不出一日,县衙便贴了告示。

  此案乃是书斋内的一伙计所为。

  他觊觎书斋老板的钱财,当初又暗恋书斋老板的女儿,被书斋老板痛斥一通,赶了出去。

  这伙计怀恨在心,雇凶杀人,还将书斋内的藏书都搬了出去。

  原本是想着据为己有,奈何官府查的严,他一怒之下,便将这些藏书焚烧,而自己也葬身火海中。

  原来这伙计也是一个穷书生。

  怀才不遇,年少不得志,生了心魔,才会导致这场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