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思想终究是不同-《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嬴政越来越享受如今的生活。

  不再忧虑朝政,每日钓钓鱼,种种菜,下下棋,看会儿书,晒会儿太阳。

  身边还有些有趣的人,有吃不完的美食。

  不必担心大秦的基业,儿子时不时给他带来一些惊喜。

  这才应该是一个皇帝年老之后的生活吧。

  楚悬做了一桌全鱼宴。

  秦朝对鱼的做法大抵分为五种,烤鱼、生鱼片、蒸鱼、鱼汤和鱼干。

  若是烤鱼,一般就只是用盐、花椒等简单调料腌制,串在竹签或木棍上,直接放在火上烤制。

  其他的调料品便是醋和梅酱。

  因为铁锅尚未普及,没有辣椒,还有许多的菜没有,口味自然比不上楚悬做的。

  楚悬是赵凌带出来的,更像是赵凌的影子。

  除了因为楚悬会来事,知进退,何尝不是嬴政爱屋及乌呢?

  王离依旧还不知道嬴政的真实身份,但看过嬴政批注过的兵书后,大为震惊,听到嬴政回来,连忙从书房出来,恭敬地作揖行礼。

  能对那三本兵书进行批注的人,岂能视其为商人?

  主宾落座,每人一个条案,嬴政坐在上首,他的面前除了一碗大米饭,还有一条凉拌鲫鱼,以及一盘黄焖鱼。

  凉拌鲫鱼,鱼肉鲜嫩,拌着葱姜蒜末,酸辣开胃。

  黄焖鱼,鱼肉酥烂,汤汁浓郁,配上一碗白米饭,滋味极佳。

  旁边还有楚悬昨日腌制的白菜。

  嬴政吃了几口鱼,又吃完整碗大米饭之后,这才说道:“楚悬,我听说皇帝打算将那三本兵书高价出售?你觉得这样的奇书能卖吗?”

  王离就坐在楚悬旁边,闻言也是皱起眉来:“兄长,你应该规劝吾皇,此等奇书,不可轻易外传,更何况是售卖。”

  楚悬神色不变,和王离对视了一眼,微微颔首:“我之前也没想这么多,但吾皇曾说,若兵书只是藏于宫中,供少数人研读,那终究只是死物,可若是流传出去,让天下将领皆能习之,那便是活水。”

  嬴政摇头道:“话虽如此,但若兵书被一些反贼买了去,又当如何?”

  楚悬想了半天,这才说道:“吾皇治下,何来反贼?反贼可有兵?”

  嬴政依旧说道:“神器不可轻易予人,皇帝在世可镇压天下,百年之后又当何计?”

  “朝廷缺那金银?还是皇帝缺卖兵书那点金银?有此等兵书,可赐予大秦有功之武将,断不可标以价格,轻易予人。”

  嬴政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你可上书皇帝,至于如何决断,全凭他自己。”

  楚悬犹豫了片刻,又说:“此等兵书,哪怕传遍天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先生一般看懂。”

  嬴政依旧摆手道:“不解,无兵,这也只是当世。”

  “欲保大秦万年基业,此等兵书不可轻易外泄!”

  嬴政还是很坚决,他想的是大秦万年基业,有些东西该垄断就必须垄断。

  赵凌的思想过于超前,认为哪怕兵书天才皆知,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

  就像在后世,绝大多数资料普通都能查到,但那又如何?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顶端人才。

  他想的是将兵书传扬天下,那样大秦就不会缺乏人才,真愿意花重金购买,然后学会其中精髓之人,也可为国效命。

  思想不一样,出发点不一样,谈不上谁对谁错。

  楚悬也不再多说,点头道:“先生此言,我会如实禀告吾皇。”

  楚悬待在嬴政身边,今后免不了当个传话筒,将嬴政的意思传达给皇帝,也算他的职责吧。

  “活水才能养鱼。”嬴政坐在那里,夹起一块鱼肉,笑道,“看似卖书,实则……是在选人。”

  “只是没有必要。”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随即又恢复平静,继续吃着黄焖鱼,直到吃完三条鱼,这才漫不经心地问道:“西、孟两家医馆和学室的生意,也由你在中间牵线?”

  嬴政知道医馆和学室的事,楚悬并不意外,点头道:“医馆和学室有关民生,吾皇并不打算将这两样生意交给私人,最后还是由少府负责,我不过是在其中牵线罢了。”

  嬴政笑道:“所以你虽无官职在身,其实你也相当于在少府任职。”

  “比在少府任职更好的一点是,你赚的钱可以是你自己的。”

  “你若将所赚之钱财皆交给少府,那你便算是半个少府的人。”

  楚悬在琢磨嬴政这话的意思。

  难道嬴政是想说,让他不要把钱交给少府?

  的确,他可不是少府的官员啊!

  嬴政笑道:“既然皇帝不打算让西、孟两家直接掌管医馆和学舍,那就是想要动用他们的人脉,这两样能赚钱?”

  楚悬肯定地说道:“能!”

  嬴政这才说道:“那皇帝是想让西、孟两家都出一部分钱财,最后出的钱财越多,分的便越多,可是如此?”

  楚悬有些意外,问道:“先生听他二人说了?”

  嬴政摇头道:“那皇帝是打算让他们出多少?”

  楚悬说道:“除咸阳和三川郡,三十四个郡里,每个郡里都至少四所医馆,四所学室,每个县需一个医馆,一所学室,共计1727所医馆和学室,需耗费五千两黄金,吾皇允他们可出一至四成。”

  嬴政不由皱起眉来,意思是每个县里都得有医馆和学舍?

  大秦之前并未建立医馆和学舍,赵凌这是想干什么?

  民生?

  赵凌称之为民生?

  反正嬴政从未想过做这样的事情。

  百姓更多的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战乱,在他看来,百姓得小病,那自己挺挺就过去了,若是大病,这辈子也就过去了,要什么医馆?

  至于学舍就更不用说了,法家的弱民强国,是不允许百姓学太多的,更不可能开设。

  赵凌却还认定了这两样能赚钱?

  莫说是之前的西、孟两家了,连嬴政都觉得,这注定是亏本生意。

  不过,只是五千两,就当皇帝闹着玩,施恩于民吧,嬴政倒没放在心上,他只是饶有兴趣地问道:“孟浩林出了一成,西以珏出了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