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走到哪儿哪有案子-《动物神探》

  走廊下。

  沈新跟何文宇坐在椅子上。

  何文宇还在捣鼓他摔坏的眼镜,摆弄许久,终究放弃,往口袋里一塞,眯着眼看人。

  不远处的院子里,李孝文等人凑在一起讨论着,说什么听不见,但七嘴八舌的,看起来挺激烈。

  何文宇看了一会儿,低声问道:“沈新,这案子是不是麻烦了。”

  他不是业务口的。

  但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嘛。

  “凶手”死了,现在冒出来一个口供,说凶手没杀人。

  在何文宇看来,这要是放在他常刷的电视剧里,那就是关键人物被杀人灭口,案子走进了死胡同。

  沈新下意识的点头。

  李兴平的死,的确让情况变得复杂。

  不过嘛……

  “其实还好。”

  沈新从袋子里翻出一个汉堡,忙活了一上午,现在觉出饿了。

  然后继续道:“能够那么快锁定李兴平,是个意外,但说到底,这还是一起命案。”

  “命案嘛,有一套固定的破案流程,你想想,那白家哨三面环山,对外闭塞,不用怀疑,凶手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就在村子里。”

  “全村一百四十多号人,扣除掉老弱,生病的,还能剩下多少?”

  “范磊那个专案你知道吧,我们划定了几公里的范围,一家一户,一个个人的走访,那是什么量级,这几十号人根本不算什么。”

  “而一起命案,就那么几个关键点,比如动机,谁跟受害人有矛盾,这很容易就能查出来。”

  “查出动机,那凶手也就不远了,再想办法固定证据,这案子自然也就破了。”

  在沈新看来,这种封闭村庄发生的案件,其实挺像侦探里的暴雪山庄模式。

  相对来说很好锁定凶手。

  麻烦的还是那种有外人从这个村子经过,看张开勇不顺眼,上去给了他几下,事后直接离开。

  何文宇若有所思点头。

  沈新继续道:“而且这案子到现在才几个小时啊,现在是讲究命案必破,还有破案时效,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吧。”

  反倒是因为第一时间确认了李兴平这个凶手,导致正常的调查工作还没有展开。

  尸检报告没出来,物证没鉴定完,走访都没结束。

  要正常来说,案子调查也就刚开始。

  这是出了一些波折和意外,但沈新对于破案的信心很足。

  正说着,李孝文走了过来。

  看见沈新在啃汉堡,猛地反应过来,连忙道歉,说耽误了沈新时间。

  而且沈新还帮着追李兴平,忙活一上午,于情于理,他都应该请沈新好好吃顿饭。

  见李孝文要拉着自己去吃饭,沈新连忙拒绝:“李队,我也是刑警,说实话,哪天要是能正点儿吃饭,我这胃还不习惯呢。”

  李孝文被逗乐了,笑着点头说是。

  刑警这种生物,谁还没个胃病啊。

  “那行,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要不你干脆多留两天,等这案子结了,我做东,一定请你好好吃一顿。”李孝文客套一句,说起了正事儿。

  他想让沈新,或者说天魁再出马一次。

  理由很简单。

  假如有第二个凶手,那么他打死张开勇之后,身上不免和李兴平一样,沾染血迹。

  他可以回去洗掉,但短时间内,这个气味散不掉,使用警犬,可以追踪到。

  沈新听出来了,等于说在李兴平意外死亡之后,李孝文又重新回到起点,按照常规的命案流程去调查。

  沈新当下起身:“好,咱们这就出发。”

  警犬追踪讲究时效性,不能耽搁。

  沈新回派出所牵上天魁出发。

  路上,沈新和李孝文交流了一下案子的想法。

  果然就是和自己想的一样,先不管李兴平是不是真的凶手,从头开始,从尸体,物证,动机这些最基础的要素,去调查这起命案。

  不过沈新得先给李孝文泼一盆冷水,道:“李队,现场被破坏的很严重,血迹有被踩踏的痕迹,还有不少人下手一起帮忙抬尸体,让天魁追踪的话,这些都会成为干扰项。”

  封闭的一个村子,发生了这样的大事,村民都跑来看热闹。

  有人抬尸体,有人踩到了现场血迹。

  天魁可以把这些人一一追踪出来,但还需要筛选才能确定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李孝文显然考虑到了这种情况,轻叹一口气道:“没办法,像这种村子里发生的案件,很少说现场没有被破坏的。还有李兴平,现在想想,他这个凶手才是最大的干扰项。”

  沈新深以为然的点头。

  案发现场被破坏是一方面,那么快确认李兴平的嫌疑,可没少耽误案件调查。

  要没有他,付亮辉说不定能够保护好现场。

  沈新等人到了现场之后,就可以按照原先的调查流程,正常使用天魁去追踪凶手。

  那干扰项能排除不少。

  结果赶到的时候,张开胜去李兴平家闹,影响了现场保护。

  这边又立马确认了李兴平有重大作案嫌疑。

  当时那个情况,你没理由不去追踪他啊。

  去白家哨的路上,沈新还看见了蹬自行车的李石。

  他去而复返。

  旁边郭进骑着摩托车跟着。

  李孝文同样看见,但现在顾不上,交给卫生院的手下去问。

  来到村里。

  警戒线外又扩大了一些。

  留下的技侦也走不掉了,现在要扩大范围,继续找物证。

  警戒线外,围观村民依旧。

  沈新牵着天魁直接开始。

  对于天魁来说,追踪血迹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唯一的问题是现场人来人往,血迹很驳杂。

  天魁确认了嗅源,左右一看,第一时间来到了警戒线外,一个中年妇女面前,叫了一声。

  中年妇女连连后退,一脸紧张。

  天魁凑近。

  【脚】

  那很显然,这是进入案发现场,踩到了血迹的情况。

  但现在还不能排除她。

  李孝文使个眼色,一个手下立马把中年妇女请到旁边,进行登记询问。

  然后天魁又立刻来到旁边一个老人面前,直接抬爪子,指了指他的脚。

  那不用看,肯定还是同样的情况。

  在一开始,大量村民围在案发现场,张开勇还有逃跑的过程,血滴的到处都是,被人踩到的概率不小。

  而且第一个人踩到,他到处走,脚上的血又会被带到别的地方去,然后被第二个人踩到。

  一滴血,稀释几十万倍,警犬都能闻到。

  那别说第二个人,就是第三,第四个,天魁依旧能闻到。

  果然。

  现场13个看热闹的,一个不落,全都有。

  其中一个中年人,不光脚上有,手上还有。

  “这是啥意思?”看到天魁凑近自己,闻自己的右手,中年人紧张的后退躲避。

  李孝文立刻问他有没有动过尸体。

  中年人紧张点头,说在张开勇家抬尸体的时候,他帮了一把。

  李孝文微微皱眉,示意先记录下来。

  天魁继续追。

  【这里有】

  【这边】

  沈新不断听见他的心声。

  他指的是水泥路面。

  等于说人到处走,把血迹带的到处都是。

  李孝文预想到这种情况,但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

  沈新安慰道:“没事儿李队,先都找出来,回头慢慢筛选,就这么一百多号人,快的。”

  李孝文一想也是,说十几年前没什么监控的时候,他们破案更是要把腿都走断。

  他最高记录,三天就睡了五个小时,到最后正吃饭呢,突然一脑袋栽在面碗里,把同桌的人吓了一跳,以为他猝死了呢。

  他说的兴起,沈新感受身受,觉得心酸的同时,又突然道:“李队,我发现你还是挺健谈的。”

  之前看着沉默寡言,情商不高的样子,但真正接触,熟悉了之后,发现人并不像表面那样。

  “有吗?”

  李孝文愣了下,苦笑道:“反正不少人说我不太会说话。”

  他扯开话题,问沈新对案子还有没有什么想法。

  就交流案情嘛。

  沈新想了想,道:“还是物证,只有通过物证,才能确认现场有没有第二个人。”

  嘴里说的都不可信,物证才是铁的事实。

  李孝文也是这么想的。

  他掏出手机,给队里打去电话,催他们加快进度,实在不行,就请求市里支援。

  这边追踪继续。

  情况并不乐观,天魁带着一行人,闯进一户户人家。

  一问,都去现场看过热闹。

  还有张开勇家。

  在白家哨村,张家是最大的一个姓,全村差不多三分之二人都姓张。

  张开勇又是村主任,他死了之后,一堆哭丧慰问的。

  他老婆谭桂枝一开始抱着尸体嚎啕大哭,身上不知道沾了多少血。

  尸体拉回家之后,人过来看,是不是得握手慰问一下。

  就算谭桂枝洗过手了,没用的,依旧传的到处都是。

  天魁的追踪能力太强了,稍微一点儿气味,他都能发现。

  这就导致一番追踪下来,发现村里至少二分之一的人有气味反应。

  还有家里。

  看完热闹回了家,家里就染上了气味。

  还有看完热闹出门的。

  有的人要出去干活,不能因为出了命案,就什么都不干了。

  身上染了气味,他离开村子,那这种情况怎么确认是不是凶手趁机逃离,还是正常离开。

  连这个都无法确定,那怎么追。

  真要全追踪,非得把天魁累死不可。

  弄到最后,李孝文都主动叫停,说这样不行,情况太乱了。

  沈新一开始还想着,能不能像范磊案那样,通过现场出现过的人气味来进行筛查,这一番追踪下来,果断放弃。

  “还是物证。”

  李孝文眉头紧锁,走到旁边,继续打电话,催物证。

  天魁抬头看沈新。

  【不追了】

  他目光疑惑,这追的正起劲呢。

  沈新拍了拍他脑袋,突然接到了孙钊的电话。

  问沈新有没有到南江。

  原计划沈新是要坐飞机回南江的,这个时间点,应该已经到南江了。

  “没呢,出了个情况。”

  沈新简单说了一下案子的事情。

  电话那头孙钊一声惊呼:“你小子,走到哪儿哪有案子啊。”

  沈新道:“孙队,您就别开我玩笑了。”

  看了眼远处正在打电话的李孝文,沈新道:“孙队,我能不能晚回去几天,他们这边可能还要用警犬,我留在这儿,可能更好一些。”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遇到案子了,没有等到破案就离开,那多难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