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镜渊禁区(02)-《毕业破大案,问鼎警界巅峰!》

  现场初步的勘查告一段落郑宏的遗体已被运走进行详细的尸检。

  林涵宇独自在空空的展厅内缓步而行,围着展厅内部走了一圈,郑宏的遗体已经被运走进行法医检查。

  从现场的情况判断,透露出的信息指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凶手对云麓艺术馆极其熟悉,甚至对馆藏物品的流转细节了如指掌。

  “镜渊”昨天刚从会展中心拆展回来,当天晚上就失窃,馆长离奇死亡……林涵宇在心中推演,“镜渊”应该才是核心目的,至于馆长郑宏的死亡到底是意外还是计划的灭口,暂时还很难定论。

  刚才因为那股气息无意勾起自己的记忆中HSP,林涵宇调整了恢复之后,绕着空展台和郑宏遗体标注的位置缓慢踱步。

  那些明显的痕迹不在他的观察当中,他是在用乔老曾经告诉过他的方法,仔细的用眼睛和各种身体赋予他的能力进行感知和认知。

  这样,才能形成他自己的细胞记忆,而不是HSP引发高敏感的机能带来副作用。

  大部分观察并未带来新的异常感,直到他停步在展厅一角——那张疑似用作临时办公或放置物品的桌子前。

  桌上,一个沉重的水晶镇纸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

  它摆放得过于“标准”了!

  镇纸的棱线与桌面边缘形成了近乎完美的平行线。

  这极不自然!

  无论是习惯左手还是右手放置的人,在随意摆放时,总会留下微小的倾斜角度,不可能如此精准地平行。

  展厅外,对锦绣艺术园工作人员的询问仍在继续。

  林涵宇刚走出云麓艺术馆大门,便见一辆警车疾驰而至。

  车门打开,下来的正是锦忠市公安局局长韩启国,步履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宋文远立刻迎了上去,“韩局,您怎么也亲自来了?”

  “不来不行!”韩启国嘴角扯出一抹无奈的苦笑,“电话快被打爆了!各方都在问,案发不到两小时,我能怎么答?”他的语气透着一丝焦灼。

  “预料之中,陆所那边压力恐怕更大。”宋文远点头。

  “有什么突破性发现?”韩启国目光如炬,直切主题。

  “暂时……还没有。”宋文远如实汇报,“不过,熟人作案可能性极大,排查范围相对集中。”

  “熟人作案?排查难度小?”韩启国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紧绷的神色稍缓,“这个案子社会影响太坏,省厅都盯着!文远,我给你三天时间,必须找到突破口!那个‘镜渊’,活要见物,死也得见碎片!郑宏的死因,仇杀?情杀?还是谋财害命?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三天?”宋文远瞪大了眼睛,声音拔高了几分,“局长,这……这就定死时间?不合适吧!案子才刚开始……”

  “这是命令!”韩启国严肃的说道。

  宋文远顿感一阵头大,这不是正常的工作汇报吗!怎么感觉像是自己给自己套上了紧箍咒。

  在刑侦界,普遍认为命案侦破的黄金期限是案发后的72小时,即3天之内。

  在这个时间段内,现场痕迹相对新鲜,目击者记忆较为清晰,各种证据尚未被破坏或遗失。

  因此,警方能够迅速展开调查,收集线索,追踪嫌疑人,从而大大提高破案的成功率。

  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案件侦破的难度就会逐渐增加。

  可是,现在都还不确定是不是凶杀案,而且还有价值不菲的物品丢失,从现场的初步痕迹还很有可能是熟人作案。

  这么诡异的案件,怎么可能?

  说是突破口,实际上就是全面定性,锁定范围了。

  这简直是强人所难!

  “领导,能宽限点时间吗?等我把所有物证和检验报告拿到手,我再……”

  “这不是和你在商量!”韩启国语气强硬。

  他们对话的时候,林涵宇一直站在大门口没有过来。

  韩启国下达完命令,似乎才看到了林涵宇,伸手招呼道:“小林,来一下。”

  林涵宇马上小跑上前:“局长,请指示?”

  韩启国的语气瞬间温和了许多:“小林,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吗?”

  林涵宇连忙汇报,“韩局,现场的情况太干净了。不过,在郑宏馆长的遗体附近,残留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气味,有些类似男士古龙水的味道。”

  “能锁定来源吗?”韩启国眼中燃起希望。

  “暂时还不能完全锁定。”林涵宇轻轻摇头。

  看到韩启国脸上刚升起的期待瞬间转为失望,立刻补充道,“但这种气味,我昨天在会展中心的现代艺术展上闻到过!就在‘镜渊’展品附近!”

  “昨天?”韩启国和宋文远同时一怔。

  “是”林涵宇也没回避,把昨天和澹台云的“约会”去看了艺术品展的事,包括这个独特的古龙水味道也曾经出现在展厅的“镜渊”旁边,做了简单的介绍。

  “你确定是古龙水?不是别的?”

  “暂时还不敢完全确定,我需要找相关的专家去确认一下。”

  “气味专家?”韩启国微微皱眉,这种专家的名头,他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韩局,我已经安排人去调取会展中心的监控录像了。”宋文远补充道:“要是快的话......”

  “等等!”韩启国马上阻止了宋文远,“就算我给你定了侦破时间,你也不能再用林涵宇去辨认,万一再触发他那个HSP出事,你负不起这个责!”

  林涵宇连忙说道:“韩局,经过康复训练和乔老小本里的经验,我其实没有之前那么影响大了。”

  就在刚才,在案发现场被激发HSP,也只是很轻微的胀痛感,不像上次直接晕倒了。

  “不管如何,健康是第一的,不要案件没破,我又损失一个干将,那就得不偿失了!”韩启国果断的拒绝,“多调些人前来帮忙都可以,现在局里电脑也足够多。”

  正说着话,林涵宇的手机发出“嗡嗡”的震荡声,提示他有短信。

  他拿出来瞥了一眼,是澹台云发来的短信:

  涵宇,昨天谢谢你陪我看展,可惜昨天时间有点赶。之前听说过“镜渊”一些不为人知的作用,有时间再约给你说说,或许,你会有兴趣了解。

  短信内容很平常,无非是借着未知信息交流再约会,也算是姑娘含蓄的心意表达。

  然而,“不为人知的作用”几个字,却像是一道微弱的电流,瞬间让他似有所悟。

  “好,我很期待!”林涵宇匆匆回了几个字。

  随即抬起头对韩启国和宋文远说道:“韩局、宋队,我觉得可以换个思路,从‘镜渊’本身入手找一找线索。”

  “东西都不在了,找什么线索?”宋文远疑惑。

  林涵宇把澹台云的短信内容展示给宋文远和韩启国看。

  说道:“我看过实物,虽然对艺术品的理解浅薄,但‘镜渊’从材料上来说应该不是价值很高的物品,其价值更在于它对光线的极致演绎和引发的哲学思考。”

  “你想表达什么意思?”宋文远有些着急的询问。

  “澹台老师似乎知道一些关于它的隐秘信息。深入了解‘镜渊’,也许能发现指向作案动机或去向的关键线索!”

  “有道理!”韩启国眼睛一亮,当即拍板。

  转头看向宋文远,“文远,你昨天没去看展吧?”

  宋文远可能的点了点头。

  “那正好!这个任务就交给涵宇!他是唯一近距离观察过失窃物品的人!由他去深入了解‘镜渊’的秘密,再合适不过!你统筹全局,安排其他人全力排查其他线索!”

  宋文远只能苦笑领命。

  他明白韩启国这是变相保护林涵宇,避免他用HSP硬扛海量监控。

  毕竟HSP是不可治愈的。但,对于刑侦工作而言,HSP又是真的有很好的帮助。

  HSP是把双刃剑,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非消耗在基础筛查上。

  只是,三天破案令如同一座无形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支队每个人的心头。

  刑侦支队的人马从现场撤离,唯独留下了林涵宇,让他有时间尽可能的与云麓艺术馆的职员谈话,了解“镜渊”不为外人知道的所有相关的事。

  从普通人的角度对“镜渊”来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件艺术品。

  回到刑侦支队的宋文远马上根据林涵宇提供的古龙水气味出现的大致时间节点,先对在那个时间段前后进出人员进行辨识。

  然而,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为了保护展品隐私和安全,会展中心只在展厅出入口安装了监控,展厅内部仅在每件展品周围一米范围内设有监控探头。

  这意味着,除非嫌疑人靠近展品,否则根本不会出现在展厅内部的监控画面里!

  “啧!”邓凯看着赵聪带回的监控资料,忍不住哀叹,“这活儿,恐怕还真得靠小林的‘火眼金睛’才能从人堆里把那家伙揪出来!”

  “行了!”宋文远无奈地抛出另一条线,“查腕表!出入口监控是有的!重点排查在那个时间段进出展厅、佩戴名贵腕表的人!”

  “完了!”邓凯一拍脑门,冲着赵聪抬起自己的手腕,“兄弟,你看看现在戴表的人有多少?这工作量,别说三天,三十天都未必筛得完!”

  韩启国定下的三天期限,如同一道催命符。

  物证科的分析需要时间,法医的尸检毒理报告需要时间,留给他们的黄金窗口正在飞速流逝。

  排查人员轨迹、筛查监控之外,全队的希望,似乎都悄然寄托在了林涵宇身上。

  寄托在他能否从那些看似普通的职员口中,撬到关于“镜渊”的惊天秘密。

  而澹台云那条短信中提及的“不为人知的作用”,如同一把悬而未决的钥匙,等待着开启真相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