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天大的功劳!-《让你离婚返贫,结果你成首富》

  江北市郊,林天名下的油漆厂。

  气氛比钢索厂那边还要紧张。

  几辆闪烁着警灯的公务车停在厂区门口,拉起的黄黑相间的警戒线,将整个厂区封锁得严严实实。几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门口维持秩序,表情严肃。

  一位地中海发型,挺着啤酒肚,看似是负责人的中年男人,正叉着腰,对着厂里的负责人唾沫横飞。

  “跟你们说了多少遍!要合法经营!合规生产!现在好了,捅出这么大的篓子!等着吧,这次谁也保不了你们!”

  就在这时,几辆低调的黑色轿车和一辆军用牌照的越野车风驰电掣般驶来,一个急刹车,稳稳停在了警戒线前。

  车门打开,钟建国一马当先,身着便服也掩盖不住那股铁血杀伐的气势。林天和肖以墨紧随其后。

  那名地中海负责人正骂得起劲,回头看到这阵仗,特别是看到那辆军用越野车和钟建国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场时,声音戛然而止,脸上的嚣张瞬间凝固。

  “你,你们是什么人?”他下意识地挺了挺肚子,想拿出点官威,但声音却有些发虚。

  肖以墨上前一步,直接从怀里掏出一个红色的证件,在他眼前一晃。

  “国家安全部执行特殊任务,从现在开始,这里由我们接管。”

  地中海负责人的眼睛瞬间瞪圆了,他虽然没看清证件上的字,但那鲜红的封皮和“国家安全”这四个字,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了他的脑门上。

  他脸上的血色“刷”的一下褪得干干净净,两条腿肚子开始不自觉地打颤。

  “国……国安……”

  这……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民营油漆厂吗?怎么会惊动这种级别的部门?

  钟建国根本没多看他一眼,直接对身边的警卫员命令道:“清场,无关人员全部撤离,拉高警戒级别!”

  “是!”

  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让现场的交通部门人员大气都不敢喘,一个个灰溜溜地收起装备,迅速撤离到了外围。

  地中海负责人懵了,他想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可看着钟建国那张能冻死人的脸,一个字也问不出口,只能抹着冷汗,呆立在一旁。

  就在现场刚刚被控制住时,远处又传来一阵急促的引擎轰鸣声。

  几辆挂着科学院特殊牌照的车辆疾驰而来,车还没停稳,车门就猛地弹开。

  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穿着白大褂,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老者,带着一队同样穿着白大褂,拎着各种精密仪器的科研人员,火急火燎地冲了过来。

  “老钟!在哪?”

  来人正是国家科学院的泰斗级人物,负责隐身材料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刘为民院士。

  钟建国看到他,大步迎了上去,指着厂房:“老刘,你可算来了!就在里面!”

  刘为民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整个厂区,眼神里充满了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他一挥手,身后的团队立刻训练有素地散开,打开一个个银色的金属箱,开始组装各种奇形怪状的仪器。

  地中海负责人已经彻底看傻了。

  先是军方,然后是国安,现在连只在电视上见过的科学院院士都带着团队亲临现场。

  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他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神仙油漆厂啊!自己刚刚……竟然还想查封它?

  一想到这里,他只觉得后脖颈子一阵冰凉,冷汗顺着脊梁骨就流了下去。

  厂房内,一辆刚刚喷涂完毕,车身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哑光黑色的样车,静静地停在那里。

  刘为民的团队迅速在样车周围布置好了各种检测设备。

  “开始测试!”刘为民一声令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一名研究员拿起一个手持雷达波束发射器,对准了样车的车门。

  “雷达波束,频率77GHZ,开始扫描!”

  研究员按下了开关,一道无形的波束射向车门。然而,另一端负责接收信号的仪器屏幕上,反馈回来的信号曲线,却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怎么回事?信号强度呢?”刘为民眉头一皱。

  “刘老,信号被吸收了!吸收率……初步估算,超过了98%!这……这不可能!”负责操作的研究员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声音都在发颤。

  整个团队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死死地盯着那块小小的屏幕。

  98%的吸收率!

  这意味着,市面上所有的雷达,在这款涂料面前,几乎都成了瞎子!

  他们实验室里,耗费了无数经费和心血,目前最先进的隐身涂层,吸收率也才将将突破90%的大关,而且厚度是这款车漆的好几倍!

  “换个波段!测试全频谱吸收效果!”刘为民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颤抖。

  团队立刻开始更换设备,从低频到高频,不断地测试。

  结果让所有人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呆滞。

  无论哪个波段的雷达波,只要照射到这层薄薄的油漆上,都如同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红外隐身测试准备!”

  另一组研究员已经架设好了高精度热成像仪。

  屏幕上,整个厂房的人和物,都呈现出不同的红黄色彩,唯独那辆样车,像一个黑色的幽灵,车身的轮廓呈现出一片深邃的,与周围环境温度几乎完全一致的蓝色。

  “它的红外抑制效果……太完美了!”一名女研究员喃喃自语,“它几乎不辐射任何多余的热量,这在热成像仪里,就是隐形的!”

  刘为民激动得身体都在微微发抖,他小心翼翼地走到样车前,伸出戴着白手套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层漆面。

  触感光滑,冰凉,却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奥秘。

  “取样!立刻进行光谱分析和微观结构检测!”

  一小块油漆样本被小心翼翼地取下,放进了便携式的电子显微镜和光谱分析仪中。

  几分钟后,当油漆的微观分子结构图和成分分析报告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时,整个科研团队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完美到近乎艺术品的链式晶格结构,能够像海绵一样,将各种电磁波牢牢地“锁”在结构内部。

  “天才……这绝对是天才的设计!”

  “老天啊,这种分子结构,是谁想出来的?”

  刘为民死死地盯着屏幕,像是看着一件绝世的珍宝,他猛地回过头,一把抓住钟建国的胳膊,老眼中满是狂喜和泪光。

  “老钟!我们……我们成功了!”

  他指着那辆车,又指了指屏幕上的数据,激动得语无伦次。

  “这不是油漆!这不是普通的油漆!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足以改变未来战争格局的,完美的隐身涂层!性能远超我们现有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