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0章 绝地求生-《从县长秘书崛起》

  电话那头的黄飞远以为他心动了,继续加码:“沈书记,你好好考虑一下。只要你同意,我不仅免费提供所有茶苗,还可以先期投入五百万,用于茶园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对你,对西葫乡来说都是一份拿得出手的政绩。一个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

  画饼,利诱,威胁。

  一套组合拳,打得滴水不漏。

  沈风心里清楚,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快处理的办法。

  他最多在西葫乡待两年,在两年之内他需要给后面接手的人打好基地。

  如果把地都卖给商人,两年之后他甩手就走。

  这下就是沈风他里外都不是人。

  所有,这茶地,坚决不能卖!

  就在黄飞远以为势在必得的时候,听到电话那头的沈风忽然笑了,说出来的话却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冷意。

  “林总,谢谢你的‘好意’。”

  “不过,我西葫乡的土地,不卖。”

  “这片土地属于这里的村民,它的未来也必须掌握在人民自己手里。”

  “你的茶苗我们买不起。你的条件,我们更不能答应。”

  说完,他直接挂断了电话。

  听着手机里的忙音,沈风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他几乎可以断定,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就算不是黄飞远人为操作的,也绝对在他的算计之内。

  他早就盯上了西葫乡这块肥肉,一直在等待一个最佳的出手时机。

  而这场天灾,就是他等来的天赐良机。

  “书记,怎么样?有茶苗吗?”

  秦文君和李太光等人立刻围了上来,脸上写满了期盼。

  沈风摇了摇头,把刚才的通话内容简单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脸上血色尽褪。

  李太光气得破口大骂:“这……这不是趁火打劫吗!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

  秦文君的眼神也变得冰冷:“他这是想把我们整个西葫乡都一口吞下!绝对不能答应!”

  “不答应,可我们的茶苗怎么办?”

  武装部部长张大山愁眉苦脸地说:“要是今年补不上苗,明年开了春,村民们看不到收益,这人心,就散了啊!”

  一时间,刚刚还因为沈风的指挥而稳定下来的众人,再次陷入了绝望。

  这是一个死局。

  沈风没有说话,他走到山岗的边缘,俯瞰着山下灯火零星的乡政府。

  一个处理不好,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放弃吗?

  向那个叫黄飞远的资本家低头?

  不!

  他沈风的字典里,没有“认输”这两个字!

  越是绝境,越能激发他的斗志。

  他在脑海里飞速地盘算着所有的可能性,筛选着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

  常规的渠道已经走不通了

  黄飞远说得没错,在南方茶叶市场,他这种龙头企业的话语权极大

  他若存心要卡西葫乡的脖子,恐怕没有哪个私人苗圃敢把茶苗卖给他们。

  必须另辟蹊径。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市场走不通,那就走政府!

  私人企业没有,那就找国有单位!

  他立刻转身,对秦文君说:“秦乡长,你马上草拟一份报告,把我们乡发展高山云雾茶产业的规划、遭遇的困难,以及我们对于建立区域性育苗基地的设想,详细地写出来!要快!”

  然后,他又转向李太光:“小李,备车!我们连夜去市里!”

  这下,所有人都愣住了。

  “书记,我们去哪?”

  沈风的眼中闪着惊人刺目的流光。

  “去找杨市长!”

  夜色如墨。

  一辆破旧的小轿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朝着市城区的方向疾驰而去。

  车上,秦文君敲键盘的声音不断,将她和沈风这一个多月来的心血和构想迅速地转化为文字

  沈风闭着眼睛靠在后座上,脑子里反复推演着即将到来的见面。

  这次去找杨宪民,不能单纯地诉苦、要救济。

  那是最下乘的做法。

  他必须把这场危机,包装成一个机遇

  一个不仅能让西葫乡解困,更能让杨宪民在高层面前大放异彩的机遇。

  凌晨一点,小车驶入了北川市市政府的家属大院。

  杨宪民刚刚结束一个会议回到家,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接到了沈风的电话

  听到沈风已经到了楼下,他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是立刻让他上来了。

  书房里,杨宪民看着风尘仆仆、一脸倦容却双眼冒光的沈风,亲自给他泡了一杯热茶。

  “小沈,这么晚了火急火燎地跑来,是遇到过不去的坎了?”

  “杨市长,”沈风没有客套,开门见山。

  “西葫乡的茶叶项目,遇到了大麻烦。”

  他用最简洁的语言,将冰雹灾害和黄飞远的趁火打劫和盘托出。

  杨宪民的脸色逐渐变得阴沉。

  “这个黄飞远,我听说过。绿源公司在南方茶叶市场,几乎是一家独大。”

  “他的手,竟然伸到我们北川来了。”

  杨宪民皱起了眉头,“他的条件,你回绝得对。这种丧权辱乡的协议,绝对不能签!”

  “可是,茶苗的问题怎么解决?”

  这才是关键。

  沈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秦文君连夜赶出来的报告递到了杨宪民面前。

  “杨市长,请您先看看这个。”

  杨宪民疑惑地接过报告,仔细地看了起来。

  越看,他的眼睛越亮。

  这份报告,前半部分说的是困难,但后半部分,却提出了一个让他都为之心动的构想。

  “在西葫乡建立一个‘市级高山茶苗繁育基地’?”

  杨宪民震惊地抬起头。

  “小沈,你这个脑子,转得可真快啊!”

  “杨市长,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我们西葫乡的燃眉之急。我认为,这对整个北川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是一个机会!”

  “西葫乡的海拔和气候已经被省农科院的专家证实,是种植高山云雾茶的绝佳地点。”

  “北川市南部山区有很多和西葫乡条件类似的乡镇。一旦我们的育苗基地建立成功,就可以把西葫乡的模式复制出去,形成一个高山茶产业带!”

  “如果有市政府带头,能解决数万人的就业和脱贫问题啊!”

  “最后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