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青砖大瓦房逐渐显形-《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

  在苏知意的统一指挥和全体村民空前高涨的建设热情之下,整个杏花坳都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超级大工地。

  一边是由栓子带领的水利工程队,他们喊着震天的号子,在后山与村子之间开山挖渠,进度一日千里。另一边则是由周叔亲自督建的黑风岭道桥工程,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条宽阔的石子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着那片神秘的原始山林延伸。

  而所有工程的重中之重自然还是村西头那座凝聚了所有人希望和心血的青砖大瓦房!

  苏知意的木工小课堂每天都在开课。她将那些超越时代的建筑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那些如饥似渴的木匠们。从最基础的划线、识图,到复杂的榫卯结构、力学原理,她讲得深入浅出,听得所有匠人如痴如醉。

  王大伯那样的老师傅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整日抱着图纸研究,劲头比年轻人还足。而木风这样的后起之秀,更是在苏知意的亲自点拨下技艺突飞猛进,隐隐已经有了青出于蓝的架势。

  有了技术,有了最好的青砖,再加上充足的人手和资金。这座三进的豪宅便以一种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速度拔地而起!

  “快看!快看!墙砌好了!”

  “我的老天爷!这才几天功夫啊,这墙就砌到顶了!又平又直,连条缝都找不到!”

  当最后一批青砖被砌上,整个大宅的墙体部分宣告完工时,前来帮忙的村民们,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一幕,更是让他们毕生难忘。

  “都让开!都让开!地龙的龙骨要进场了!”

  在王三师傅的指挥下,十几个工人小心翼翼地抬着一根根用特殊泥料烧制而成的、中空的、奇形怪状的陶土管道走进了主屋的厅堂。

  “王三哥,这就是东家说的地龙?”一个年轻工人好奇地摸着那温润的陶管不解地问道。

  王三看着手里的图纸脸上是发自内心的狂热和崇拜,他唾沫横飞地解释道:“你懂什么!这可不是普通的管子,这叫龙脉!你看着啊,按照东家图纸上的画法,咱们把这些龙脉像这样一节一节地接起来埋在地面之下,从屋外的总灶口一直通到每一间屋子的地板下面!”

  他指着图纸上那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管道线路,声音都在发颤:“你们看这设计!有主脉,有分脉,还有回气口!这哪里是烟道啊,这分明就是一条活生生的、会呼吸的火龙啊!”

  “等冬天咱们在外面一烧火,那热气就跟龙气一样顺着这龙脉走遍整个屋子的地面!到时候咱们踩在地板上都是暖和和的!你说这是不是神仙才能想出来的法子?!”

  “是!是神仙法子!”

  “我的娘啊!地面都会发热!这比皇宫还享受吧!”

  工人们一边惊叹一边小心翼翼地按照图纸,将一节节龙骨铺设、拼接,仿佛在进行一场无比神圣的仪式。

  地龙铺设完毕,紧接着就是火墙的砌造。同样的原理只是将龙脉埋进了墙壁之中。当那复杂的、如同人体经络般的火道在墙体之内被一点点构筑完成时,所有参与其中的泥瓦匠都对苏知意佩服至极!

  骨与脉皆已完成,接下来便是魂的注入。

  “上主梁咯——!!”

  随着栓子一声洪亮的号子,在数十名壮汉的齐心协力之下,一根长达数丈、粗壮无比的铁力木主梁被缓缓地吊向了主屋的正上方。

  “滑轮组,慢点放!”木风站在房顶沉着冷静地指挥着。那原本需要上百人才能抬动的巨木在苏知意发明的滑轮组作用下竟是被几个壮汉轻松地控制着缓缓下降。

  “对准!卯眼对榫舌!”周叔在另一头大声地指挥着。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那巨大的榫头与房梁上早已开凿好的卯眼一点点地靠近,再靠近!

  “落!”

  “咔——!”

  一声沉稳而清脆的巨响!那巨大的榫卯结构完美地严丝合缝地嵌合在了一起!分毫不差!整个屋顶的框架瞬间连为一体,稳如泰山!

  “好——!!”雷鸣般的喝彩声响彻云霄!村民们看着那纵横交错、充满了力学之美的房梁结构,一个个都看痴了。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盖房子,而是在亲手搭建一座神仙的宫殿!

  主体结构完成,最后的点睛之笔也随之而来。

  “都小心点!小心点!东家的宝贝要上墙了!”

  几个最细心的工匠抬着一个用厚厚棉布包裹着的巨大木框一步一步如履薄冰地走到了主屋的窗前。

  “这是啥啊?这么金贵?”

  “不知道啊,听说是东家亲自在窑里烧出来的宝贝。”

  在所有人好奇的目光中,苏知意亲自上前缓缓地揭开了那层棉布。

  “嘶——!”人群中,再次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只见那木框之中镶嵌着的竟是一块足有一米见方、通体晶莹剔透、虽然带着淡淡的青色却依旧能清晰地看到外面景象的琉璃板。

  这正是苏知意利用空间里的石英砂和特殊配方,亲自指导王三在知意窑中用精准的控温技术烧制出来的、这个时代的玻璃。

  “这是水晶吗?!”

  “不可能!哪有这么大块的水晶!”

  “天啊!隔着它能把外面的树都看得清清楚楚!”

  村民们彻底疯狂了!他们围着那扇水晶窗,一个个伸出手想摸却又不敢摸,脸上是见了鬼般的震撼!

  苏知意看着他们的表情,笑着解释道:“这不叫水晶,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琉璃。它就是咱们新家未来的窗户。”

  “用它当窗户,”她顿了顿,声音里充满了自豪,“从此以后,咱们的家冬日里可以关着窗享受满屋的阳光,却不用再怕一丝寒风。雨天里可以听着雨看着景,却不用担心半点雨水飘进屋里!”

  “咱们的家将永远都是敞亮的、温暖的、干净的!”

  这番话如同一幅最美好的画卷在所有村民的脑海中缓缓展开。他们看着眼前这座拥有着会发热的地板和墙壁、装着水晶般窗户的、如同仙宫般的宏伟建筑,一个个都痴了、醉了。

  半个月后。

  当最后一根椽子搭上,最后一片青瓦盖好。这座凝聚了苏知意无数心血,也承载了杏花坳所有人希望的三进青砖大瓦房主体部分,终于正式宣告竣工。

  它静静地屹立在村西头那片曾经的乱葬岗之上,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在阳光下散发着沉稳而磅礴的气息。它像一个沉默的王者无声地向世人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站在远处痴痴地仰望着自己的杰作,久久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