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遇事不决问网友-《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

  返回现代,夏沐掏出手机。

  她没有急着购买,而是打开了视频网站搜索相关的刀具视频。

  如果是厨房的刀具,那么她随口就能说出不少。

  上黑下白,薄长且窄,刃口锋利平直用于切片,切丝的桑刀。

  刀腹突出,大且厚且沉,刃口较钝用于砍排骨,鱼头的砍骨刀。

  刀身非常窄,可伸入关节处切割,用于分离骨头和肉的剔骨刀。

  ·······

  但是,对于可以用于战斗的刀具,夏沐就完全不了解了。

  她虽然对武功一窍不通,但她清楚知道一把好的武器,对于战斗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按照大部分小说的设定,一把好的武器最少能提高使用者三四成的战斗力。

  事关自己的小命,花再多的心思也是应该的。

  她靠在沙发上,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滑动,目光专注地看着一个个刀具测评视频。

  视频中的主播们拿着各种刀具,详细地讲解着刀具的材质、工艺、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含碳量,晶粒,开坯,淬火,回火·····

  一个个专业词语,不断的从不同主播嘴里蹦出来。

  她听得认真,时不时还会暂停视频,把一些关键信息记在手机的备忘录里。

  夏沐觉得,要是自己以前学习的时候有这么认真,考上的就不是普通的一本,而是985甚至211了。

  看着手机里面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她的眉头微微挑起。

  一把好刀需要了解的东西,比她预料的要多。

  她以前只知道刀能切菜,却没想到一把好刀竟然需要这么多讲究。

  什么钢材的硬度、韧性,刀具的刃口角度、锋利度保持性,这些概念对她来说都是全新的。

  经过2个小时的认真学习,夏沐终于对刀具市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才打开了网购平台,开始寻找适合袁武的刀具。

  她在搜索栏里输入“短刀”“防身刀”等关键词,很快就出现了一大堆商品。

  夏沐仔细地浏览着每一个商品的详情页,查看刀具的图片、参数、用户评价。

  然而,她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几个平台销量最高的那些店铺,卖的全都是科普视频里面说的劣质工艺品。

  这些刀具看着花纹很不错,外形也很唬人,但全都是中看不中用的。

  用来收藏没有问题,但是用于实战就完全不行。

  夏沐有些庆幸自己提前看了科普视频,否则按照她的经验,看完评论后估计会直接买回去。

  其中就包括几间好评非常高的店铺,这些好评并不是刷出来的,而是真实评价。

  毕竟现在购买刀具的 99%都是用于收藏,根本不会用于实战。

  所以这些刀对于这些顾客来说,只要外形酷炫花纹足够好看就足够了,实不实用根本不重要。

  想要在全是装饰刀的网购平台上找到合适的刀具,难度简直和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

  思索再三,她还是决定求助网友。

  她分别登录知乎,贴吧,以及不少刀具论坛,随后发布了悬赏帖子。

  “求推荐一款实用的防身短刀,非收藏使用,好用的话另有重谢!”

  随后,她还附上了刚才从袁武嘴中了解到的一些刀具的使用习惯。

  俗话说得好,有钱使得鬼推磨。

  100块钱的悬赏虽然不多,但是面对这几乎白捡的钱,不少网友还是跃跃欲试。

  夏沐坐在沙发上,一条一条地仔细看着回复。

  有的推荐了一些知名大品牌的户外刀,有的则分享了自己收藏的一些小众刀具,还有的人在下面争论哪种材质的刀更好用。

  夏沐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目光在一条条回复里仔细甄别。

  网友们推荐的刀具五花八门,有造型酷炫的战术刀,有花纹精美的工艺刀。

  夏沐直接忽略了那些比较花里胡哨的,袁武要的不是摆设,是能在危急时刻保命的家伙。

  她把推荐重复率高的店铺一一记下,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三家上。

  一家是业内知名的户外品牌店,评论区里很多驴友反馈了他们的使用感受。

  刀劈砍树枝、处理猎物都游刃有余,韧性和锋利度都经得起考验。

  另外两家,则是藏在广省的私人锻刀房,网友说这两家店的师傅都有相当精湛的铸造手艺。

  无论是铸造技术,还是所使用的钢材都相当不错。

  夏沐先点开那家大品牌的旗舰店。

  页面设计很简洁明了,商品详情里把刀具的材质、硬度、长度标注得清清楚楚。

  她一眼就看中了,其中一款销量最高的尼泊尔军刀。

  刀长43c刀身呈漂亮的弧形,握柄是带着防滑纹路的黑胡桃木,刀刃寒光凛冽,光看图片就感觉非常锋锐。

  这种刀兼顾劈砍和穿刺,正好适合袁武这种有功夫底子的人用。

  一把只要500多,价格不算贵,她没多犹豫,直接下单买了三把。

  处理完网店订单,夏沐又翻出那两家私人锻刀房的信息。

  让她犯难的是,这两家店都没开网店,只能上门购买。

  好在网友贴心地附上了地址和联系,两家店都在广省的同一个区,距离不算太远。

  夏沐看了眼时间,现在出发,傍晚前还能赶回来,不耽误第二天去古代食肆。

  她抓起钱包和手机,匆匆下楼打了辆滴滴专车。

  一个半小时后,司机稳稳停在一条僻静的老街口。

  夏沐付了车费,拎着随身的帆布包走下车,抬头就看见巷口挂着“陈记锻刀”的招牌。

  巷子不深,水泥路两旁堆着些废弃的铁料。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铁锈味和炭火气息。

  她顺着巷子往里走,尽头便是一间十分开阔的老式厂房。

  靠东墙的位置搭着一座半人高的火炉,炉口还残留着暗赤色的炭火痕迹。

  旁边堆着半人高的圆钢和方铁,地面铺着厚厚的青石板,缝隙里嵌满了黑色的铁屑,踩上去咯吱作响。

  厂房中央摆着一张宽大的铁砧,砧面被捶打得光滑发亮,边缘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凹痕,像是记录着无数次锻打的印记。

  喜欢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