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后手准备-《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

  等赵家兄弟离开,春桃这才凑到夏沐身边。

  “东家,这个赵长河也太坏了吧?”

  “东家这么信任他们,他们居然在私下做这种小动作!”

  “东家,要我说要不还是去找别人买蟹吧!”

  林大田也在旁边点头附和:

  “对对对,这东西但凡是河边,溪边就能抓到。”

  “他们有了第1次,说不准就会有第2次。”

  夏沐点点头:

  “你们说的这些,我当然知道。”

  她抬眼看向两人,语气没有丝毫的波澜:

  “可现在不是换人的时候。”

  “赵长风他们虽然出了差错,但这半个月来,除了这次的重量问题,蟹的鲜活度、个头均匀度都没出过岔子,从不会耽误我的事情。”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

  “要是现在贸然换掉他们,咱们得重新找供货商。

  新的供货商靠不靠谱?能不能保证每天的供应量?

  蟹的品质能不能跟得上?

  这些都是未知数,吃蟹只有这么两个月,要是因为毛蟹断供或者品质下降,客人流失了,再想拉回来可就难了。”

  春桃和林大田听着,脸上的不满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恍然大悟。

  春桃抿了抿唇:

  “东家,还是您考虑得周全,我光顾着生气,倒没想这么多。”

  “做生意嘛,不能只看眼前的情绪,得算长远的账。”

  夏沐笑了笑,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不过,也不能因为暂时离不开他们,就放任不管。”

  “这次给他们机会,是因为还有利用价值,但咱们必须做好后手,不能真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她说着,看向林大田:

  “大田,你接下来几天抽空去周边的村镇跑一趟。”

  “看看有没有其他能提供毛蟹的渔户或者商贩。”

  “重点看三样:一是每天能供应多少斤,二是蟹的品质怎么样,三是价格合不合理。”

  “价格还是一样,15文一斤。”

  “要是找到合适的,你可以做主先少量进一批试试水,要是没问题,就跟他们建立长期合作。”

  “哪怕量少点也行,至少能跟赵长风他们形成竞争,让他们不敢再轻易耍小聪明。”

  林大田立刻挺直腰板,用力点头:

  “东家放心!我明天一早就去跑,保证给您找到靠谱的供货商!”

  他性子憨厚,但做事踏实,跑外勤的事交给他,夏沐很放心。

  “行,那这事就交给你了。”

  夏沐又叮嘱道

  林大田应了声“好”,转身就去收拾东西,看样子是恨不得立刻就出发。

  春桃看着他风风火火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大田哥这性子,还真是雷厉风行。”

  夏沐也笑了笑,随即又想起什么,对春桃说:

  “对了,以后赵长风他们送来的毛蟹,你记得每天都要随机抽查十只称重。”

  “要是再发现不足称的,不管多少,都立刻跟我说,咱们可不能再吃这种暗亏了。”

  春桃连忙应下:

  “我记住了,东家放心!”

  安排好店里的事,夏沐便带着今天刚到的大闸蟹返回了现代。

  与此同时,应天府外的难民营里。

  朱标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难民营的泥路上,靴底沾了不少的湿泥,每走一步都带着沉重的黏滞感。

  他目光扫过两旁的木屋,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蜷缩在门口,手里攥着空荡荡的陶碗,眼神里满是怯意。

  “这些日子天气转凉,若是再下几场雨,怕是又要添些病患。”

  朱标声音低沉,脸上全是愁容。

  “北边的大战到底还有多久才能结束?”

  沐英无奈地摇摇头。

  “太子殿下,估计今年内是很难结束了。”

  “元军在庆阳的10万大军,虽然被杀散了。”

  “但是因为地形原因,有超过6000骑兵以及三万的步兵,在溃败后迅速四散逃离了。”

  “现在徐达将军正在组织围剿,溃军数量太多了,估计彻底剿灭还得几个月!”

  听到沐英的分析,朱标重重的叹了口气。

  “那就是今年之内,没办法拿到更多的粮食了?”

  他何尝不清楚朝廷的难处。

  大明朝刚刚建立,各地百废待兴。

  原本供给北伐的军粮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现在又多了几十万灾民,就更是让朝廷雪上加霜。

  朱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闷。

  “再难,也不能让百姓们冻着饿着。”

  朱标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等回了府,我再跟父皇请旨,从内库调拨些粮草过来,先撑过这阵子再说。”

  沐英跟在身后,轻轻点头:

  “殿下仁厚,只是内库的存粮也不算充裕,怕是只能解燃眉之急。”

  朱标轻叹口气:

  “现在的情况,也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了。”

  说着,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转头询问道:

  “对了,听父皇说,你也快出征了?”

  沐英点点头:

  “是的,月底之前,我会带2万精锐出发。”

  “其中一万替换掉庆阳的伤兵,剩下的则帮助徐达将军尽快的剿灭那些逃散的溃军。”

  “现在正在整理军备,等军粮备齐了,我就该出发了。”

  他话没说完,就见前方引路的小吏加快了脚步,朝着不远处的另一处难民营指了指:

  “殿下,前面就是最后一处营地了,咱们去那边看看?”

  朱标收起思绪,抬腿跟上。

  刚走进营地,他就察觉出了不对劲。

  这处难民营的氛围,竟比前几处热闹了不少。

  前面几处难民营,大部分灾民为了节省体力,只能或坐或躺。

  然而在此处,没有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也没有孩子们饿得哭闹的动静。

  反倒能偶尔听见孩童的嬉笑打闹。

  “奇怪,这处营地的是怎么一回事?”

  朱标皱起眉,目光扫过周围的木屋。

  营地的规模、房屋的样式,甚至连负责看守的兵士数量,都和前几处没什么差别,按理说不该有这么大的反差。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小吏:“这里的粮草供给,莫非比其他营地多些?”

  小吏连忙摇头:

  “回殿下,所有营地的粮草都是按人数统一派发的,绝不敢厚此薄彼。”

  朱标没说话,迈步朝着营内走去。

  很快,一个正低头吃东西的老妇吸引了朱标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