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太闻言便是一怔,目光落在石头脸上,只见他嘴角还沾着米粒,眼神清亮,哪有半分阴魂的虚幻模样?
想到古籍中的一些记载,她下意识垂眸看向地面。
阳光从食肆的花格窗透进来,斜斜洒在青石板上。
一道小小的影子正随着石头转头的动作轻轻晃动,边缘被日光描得清晰,连衣角的褶皱都映得分明。
“有影子……”吴师太低低呢喃。
她自幼听师父说,阴魂离体后无影无形,纵是白日现身,也绝无这般真切的影子。
方才那阵惊惧褪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疑惑。
这孩子分明是活生生的人····
但是前几天明明····
就在这时,后厨的布帘“哗啦”一声被掀开,黄小衣从后院走了出来。
她抬头便见着吴师太,连忙快步走上前,敛衽行了个礼:
“民妇见过师太。”
她脸上满是感激,语气也格外恭敬:
“前几日在静心庵,多亏师太日夜照料石头,又是施针又是熬药,民妇一直想着何时能带着孩子上门道谢,没想到师太却先一步来了。”
说着,她还轻轻推了推石头的肩膀,
“石头,快给师太道谢,前几天多亏这位师太照顾你。”
石头虽记不清昏迷时的事,却听话地站起身,对着吴师太规规矩矩鞠了一躬:
“谢谢师太。”
吴师太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伸手虚扶了一下,目光却依旧紧紧盯着石头,眼神里的惊奇几乎要溢出来。
她行医数十载,什么样的急症没见过?
前几日石头那般模样,脉象虚浮得像风中残烛,高热烧得肺腑都似要灼穿。
她用尽“鬼门十三针”的温法、惊法,再配着驱寒汤药,也只能勉强吊住一口气,当时心里已暗叹这孩子怕是熬不过三日。
眼下已经过了足足4天,这孩子不但没死,反而坐着喝粥,面色红润,声音也中气十足,连眼神都亮得很,这哪里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人?
她朝着两人告罪一声,便伸手摸向石头的手腕。
脉搏并不算强劲,但已经十分平稳,这显然是大病初愈的脉象。
“小衣施主,”
吴师太颤抖着收回手,忍不住上前一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急切,
“老尼实在好奇,这孩子的病……到底是如何好转的?
前几日他还气息奄奄,半只脚都迈进了鬼门关。
如今竟好得这般彻底,莫说是四天,便是四十天能恢复成这样,都已是天大的奇迹了!”
黄小衣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指不自觉绞紧了围裙的边角,眼神也飘向了后厨的方向,支支吾吾道:
“这……这就是……孩子命大,吉人天相罢了……”
她这话显然站不住脚,吴师太何等精明,一眼便看出她在隐瞒。
吴师太沉吟片刻,放缓了语气,试探着问道:“莫非……是夏施主出手相助?”
这话一出,黄小衣的身子明显僵了一下,头垂得更低了,连耳根都悄悄泛红,嘴里含糊道:
“我……我也不清楚,是东家帮忙想了办法,具体的……民妇也不懂……”
她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反倒让吴师太心里有了数。
夏沐这姑娘自出现起,便处处透着古怪。
那些闻所未闻的蒙脱石散以及净水片,她已经派人打听了许久,然而从未打听到来处。
这些天她更是从侄儿吴琳嘴里知道。
夏沐成了朝廷正六品的女官。
夏沐身后还有一个位于海外的家族,据说颇有家资给朝廷供应了不少物资。
吴师太猜测,或许是夏沐给孩子用了一些海外的秘药,这才把半只脚踏进鬼门关的孩子活生生的拉了回来。
吴师太轻轻叹了口气:
“罢了,既是夏施主的意思,老尼便不多问了。”
她抬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
“想来这孩子也是有福之人,能得夏施主这般相助,真是造化。”
黄小衣见她不再追问,悄悄松了口气,连忙道:
“是呢,多亏了东家,不然我们母子俩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时,后厨的布帘再次响动,夏沐端着刚刚加热好的料理包盒饭走了出来。
见着吴师太,她立刻将手上的盒饭交给春桃,随后笑着走上前:
“师太怎么来了?可是找我有什么事?”
吴师太转过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
“老尼今日下山采买,路过食肆,便想着进来看看。
没想到竟见着石头痊愈,真是可喜可贺。”
说着,她还是没能忍住心中的好奇。
“送老尼多嘴问一句,这石头到底是用了何种神药,居然如此见效。”
听到这话,夏沐也没有慌。
师太是少数几个了解石头病情的,她也早早的想好了说辞:
“师太实不相瞒,我·····”
“我实在不忍这么小的孩子活活病死,于是向家族求来了可以祛除肺毒的奇药。”
“肺部的热毒拔除了,石头也就好了。”
夏沐的这个解释虽然含糊其词,但却恰好印证了吴师太心中的想法。
在她看来石头的病情之所以一直反复,就是因为肺部的寒气一直无法驱散,这才导致病情无法痊愈。
如果有办法将寒气去除,那么治好石头确实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原来如此!”
吴师太微微颔首。
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吴师太便告辞离开。
等送走师太,黄小衣立刻来到夏沐身边。
“东家,眼下石头已经全好了,我明天开始变回店里工作。”
原本店里就因为换了调料,导致生意比之前更好了。
然而,黄小衣因为要照顾石头,所以饭店的后厨一直只能维持三个人干活。
想到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其他人分担了自己的工作,黄小衣心中便万分愧疚。
眼下石头已经好了,她自然不敢继续耽搁。
听到这话,夏沐微微皱眉。
对于黄小衣能回来帮忙,她自然是高兴的,这几天确实忙的脚不沾地。
不过她却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转头看向正在角落休息的石头:
“你回来上工,那石头怎么办?”
想到古籍中的一些记载,她下意识垂眸看向地面。
阳光从食肆的花格窗透进来,斜斜洒在青石板上。
一道小小的影子正随着石头转头的动作轻轻晃动,边缘被日光描得清晰,连衣角的褶皱都映得分明。
“有影子……”吴师太低低呢喃。
她自幼听师父说,阴魂离体后无影无形,纵是白日现身,也绝无这般真切的影子。
方才那阵惊惧褪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疑惑。
这孩子分明是活生生的人····
但是前几天明明····
就在这时,后厨的布帘“哗啦”一声被掀开,黄小衣从后院走了出来。
她抬头便见着吴师太,连忙快步走上前,敛衽行了个礼:
“民妇见过师太。”
她脸上满是感激,语气也格外恭敬:
“前几日在静心庵,多亏师太日夜照料石头,又是施针又是熬药,民妇一直想着何时能带着孩子上门道谢,没想到师太却先一步来了。”
说着,她还轻轻推了推石头的肩膀,
“石头,快给师太道谢,前几天多亏这位师太照顾你。”
石头虽记不清昏迷时的事,却听话地站起身,对着吴师太规规矩矩鞠了一躬:
“谢谢师太。”
吴师太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伸手虚扶了一下,目光却依旧紧紧盯着石头,眼神里的惊奇几乎要溢出来。
她行医数十载,什么样的急症没见过?
前几日石头那般模样,脉象虚浮得像风中残烛,高热烧得肺腑都似要灼穿。
她用尽“鬼门十三针”的温法、惊法,再配着驱寒汤药,也只能勉强吊住一口气,当时心里已暗叹这孩子怕是熬不过三日。
眼下已经过了足足4天,这孩子不但没死,反而坐着喝粥,面色红润,声音也中气十足,连眼神都亮得很,这哪里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人?
她朝着两人告罪一声,便伸手摸向石头的手腕。
脉搏并不算强劲,但已经十分平稳,这显然是大病初愈的脉象。
“小衣施主,”
吴师太颤抖着收回手,忍不住上前一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急切,
“老尼实在好奇,这孩子的病……到底是如何好转的?
前几日他还气息奄奄,半只脚都迈进了鬼门关。
如今竟好得这般彻底,莫说是四天,便是四十天能恢复成这样,都已是天大的奇迹了!”
黄小衣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指不自觉绞紧了围裙的边角,眼神也飘向了后厨的方向,支支吾吾道:
“这……这就是……孩子命大,吉人天相罢了……”
她这话显然站不住脚,吴师太何等精明,一眼便看出她在隐瞒。
吴师太沉吟片刻,放缓了语气,试探着问道:“莫非……是夏施主出手相助?”
这话一出,黄小衣的身子明显僵了一下,头垂得更低了,连耳根都悄悄泛红,嘴里含糊道:
“我……我也不清楚,是东家帮忙想了办法,具体的……民妇也不懂……”
她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反倒让吴师太心里有了数。
夏沐这姑娘自出现起,便处处透着古怪。
那些闻所未闻的蒙脱石散以及净水片,她已经派人打听了许久,然而从未打听到来处。
这些天她更是从侄儿吴琳嘴里知道。
夏沐成了朝廷正六品的女官。
夏沐身后还有一个位于海外的家族,据说颇有家资给朝廷供应了不少物资。
吴师太猜测,或许是夏沐给孩子用了一些海外的秘药,这才把半只脚踏进鬼门关的孩子活生生的拉了回来。
吴师太轻轻叹了口气:
“罢了,既是夏施主的意思,老尼便不多问了。”
她抬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
“想来这孩子也是有福之人,能得夏施主这般相助,真是造化。”
黄小衣见她不再追问,悄悄松了口气,连忙道:
“是呢,多亏了东家,不然我们母子俩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时,后厨的布帘再次响动,夏沐端着刚刚加热好的料理包盒饭走了出来。
见着吴师太,她立刻将手上的盒饭交给春桃,随后笑着走上前:
“师太怎么来了?可是找我有什么事?”
吴师太转过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
“老尼今日下山采买,路过食肆,便想着进来看看。
没想到竟见着石头痊愈,真是可喜可贺。”
说着,她还是没能忍住心中的好奇。
“送老尼多嘴问一句,这石头到底是用了何种神药,居然如此见效。”
听到这话,夏沐也没有慌。
师太是少数几个了解石头病情的,她也早早的想好了说辞:
“师太实不相瞒,我·····”
“我实在不忍这么小的孩子活活病死,于是向家族求来了可以祛除肺毒的奇药。”
“肺部的热毒拔除了,石头也就好了。”
夏沐的这个解释虽然含糊其词,但却恰好印证了吴师太心中的想法。
在她看来石头的病情之所以一直反复,就是因为肺部的寒气一直无法驱散,这才导致病情无法痊愈。
如果有办法将寒气去除,那么治好石头确实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原来如此!”
吴师太微微颔首。
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吴师太便告辞离开。
等送走师太,黄小衣立刻来到夏沐身边。
“东家,眼下石头已经全好了,我明天开始变回店里工作。”
原本店里就因为换了调料,导致生意比之前更好了。
然而,黄小衣因为要照顾石头,所以饭店的后厨一直只能维持三个人干活。
想到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其他人分担了自己的工作,黄小衣心中便万分愧疚。
眼下石头已经好了,她自然不敢继续耽搁。
听到这话,夏沐微微皱眉。
对于黄小衣能回来帮忙,她自然是高兴的,这几天确实忙的脚不沾地。
不过她却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转头看向正在角落休息的石头:
“你回来上工,那石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