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3章 工程师的质疑,李大海难道是在装神弄鬼?-《四合院:专治众禽,缺德就无敌》

  车间主任老赵,一个四十多岁、身材微胖的汉子,此刻的脸色铁青,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绕着机床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这台要是趴窝了,咱们整个生产线都得停工!这个月的奖金我看是全泡汤了!”

  几个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包括厂里德高望重的张大爷,都围在机器旁边,一个个愁眉苦脸。

  有的凑近了听听声音,立刻又被那骇人的噪音吓得缩回来。

  有的指着机器上的某个部件比划着,争论几句后,最终还是无奈地摇头叹气。

  设备科的工程师,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小王,也满头大汗地站在一旁。

  他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全是外文的技术资料,翻来覆去地看,可脸上的表情比那机器的故障还要复杂,显然是一个字都没看懂。

  “老赵,这……这洋玩意儿太邪乎了,”老师傅张大爷摸着自己的山羊胡,一脸的为难。

  “跟咱们平时修的那些傻大黑粗可不一样,里面的零件精细得跟绣花针似的,咱们几个老家伙是真不敢下手啊!”

  工程师小王也推了推眼镜,苦着脸说:“主任,这图纸全是德文,弯弯绕绕的跟天书一样。我看……还是得上报厂里,请总厂的专家过来会诊吧。就是这一来一回,最快也得两三天。”

  两三天?

  老赵一听这话,差点没跳起来。

  停工两三天,厂里的损失谁来承担?

  他这个车间主任的位子还想不想坐了?

  周围看热闹的工人们也议论纷纷,一听到可能影响奖金,个个都唉声叹气,抱怨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李大海胸口的那道暖流,似乎变得更加清晰了。

  他看着那台冒烟的机床,听着那刺耳的噪音,心中却莫名地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

  机会!

  这不就是“好运符”送上门的机会吗?

  昨晚刚升级的中级钳工技能,无数精密的机械构造和维修技巧还在脑子里盘旋。

  或许真的可以?

  富贵险中求!

  想要在厂里快速立足,光靠熬资历可不行,必须得一鸣惊人!

  想到这里,李大海不再犹豫。他拨开外围看热闹的人群,径直走了进去。

  “主任,让我试试吧。”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这一片嘈杂和抱怨声中,却像一颗石子投进了池塘,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瞬间,所有的目光都“刷”地一下集中到了他身上。

  车间主任老赵愣住了,他扭过头,看着这个平时不太起眼的小伙子,满脸的错愕:“大海?你……你懂这个?”

  “胡闹!”老师傅张大爷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毫不客气地训斥道,“小伙子别在这儿添乱!这台机床比你岁数都大,是厂里的宝贝疙瘩,万一给你碰坏了,你赔得起吗?”

  工程师小王更是轻蔑地瞥了他一眼,嘴角一撇,扶了扶眼镜框。

  “李大海,我知道你昨天在院里跟许大茂干了一架,长了威风。可这里是车间,不是四合院,修机器靠的是技术,不是靠耍横和哗众取宠!”

  小王的话里带着刺,显然是瞧不上李大海这种普通工人。

  周围的工人们也发出一阵哄笑。

  “就是啊,大海啥时候成专家了?”

  “连王工和张大爷都搞不定的东西,他能行?”

  “年轻人想出风头想疯了吧!”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嘲讽,李大海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车间主任老赵,不卑不亢。

  “主任,张师傅,王工。反正现在机器也动不了,请专家也需要时间。我就在旁边看看,听听声,保证不动手乱拆。”

  “死马当活马医,万一让我看出点什么门道呢?总比大家在这里干着急强吧?”

  他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表明了态度,也给了老赵一个台阶下。

  老赵心里正急得冒火,听李大海这么一说,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反正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这样了,让他看看也损失不了什么。

  “行!”老赵一咬牙,拍了板,“那你过来看看!记住了,只准看,不准乱动!要是看出什么名堂,立刻告诉我!”

  “好嘞!”李大海应了一声,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走到了那台庞大的机器前。

  他一靠近,那股刺耳的轰鸣和剧烈的震动就更加清晰了。

  可在他的感知中,这台机器仿佛有了生命。脑海里,中级钳工技能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瞬间激活了。

  那复杂的内部结构,那些在外人看来眼花缭乱的齿轮、轴承、传动带,此刻在他的脑海里,竟分解成了一张张清晰无比的三维立体图。

  机器运转的每一个细节,动力传输的每一个环节,甚至那个发出异响的故障点,都仿佛被高光标注了出来,一目了然!

  这感觉……太奇妙了!

  他先是围着机床不急不缓地走了一圈,时而俯身,时而侧耳,像个经验老到的老中医在给病人望闻问切。

  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想看看他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工程师小王抱着胳膊,冷笑连连,等着看李大海的笑话。

  就在这时,李大海停下了脚步,伸出手,对着老赵说道:“主任,给我个手电筒,再找一根长点的铁丝或者细钢筋。”

  众人又是一愣。

  要这些干什么?难道他真想动手?

  老赵心里也犯嘀咕,但还是挥了挥手,让人把东西找了过来。

  李大海接过手电筒,却并没有打开,而是将其随手放在了一旁。

  他拿起那根半米多长的细钢筋,一头握在手里,另一头则轻轻地点在了机床外壳上一个毫不起眼的位置。

  然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动作。

  他竟然闭上了眼睛,将耳朵贴在了钢筋的另一端,像是在用听诊器,仔细地倾听着从机床内部传来的震动。

  整个车间,一时间安静得只剩下机器的怪叫声。

  张大爷和几个老师傅面面相觑,完全看不懂这是什么操作。

  工程师小王更是差点笑出声来,这算什么?

  装神弄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