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大前门在现在也都算是好烟了。
抽牡丹属于有钱的,至于中华?那基本是领导抽的。
宿舍人一多,不免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好烟,爽快。”
“还是文工团的同志大方啊!”
“作家都有钱呢!抽的都是好烟。我看新闻,路遥抽的都是几百块的进口烟呢!”
散完一包烟,一人也有两三根了,现在宿舍的同志看向李有思,都觉得顺眼多了。
“同志们都是炮兵队的?我想问问各位都服役几年了?”李有思拿着本子,装作很认真的样子。
一八五的男人,看着高,不过人品好,属于人群里面的老大哥,也好说话:
“我是前两年入伍的。”
“我去年夏天来的。”
“就那家伙最晚,他是去年冬天来的。”
看过去,里面有个瘦小的寸头挠挠头。
大家吵了一会儿,气氛倒是好了很多。
聊天聊天,李有思倒是没有第一时间就暴露目的,一直和他们聊天说地,李有思也算是善于聊天,反正什么事情他都能接一茬。
后面说到了各自的籍贯,远的有云南来的,近的就是锦城内部的。渐渐的内容走到了家庭上去……
“想家?我家里就一个老妈,我妈在公社上班呢!反正需要不到我。”
“哎,说到这里,倒是想起来了小翠,等我过几月服役完了,回去和她结婚。”
“噗呲,没想到,你小子还是个雏鸡!”
“哈哈哈。”虽然聊到伤心处,但是听这么句话,大家都笑了起来。
“你有媳妇?”
“这你就低估人家了,他入伍的时候,孩子都三岁了!别看你们两一样大。”
~
李有思举着相机,提建议道:“有想拍个照寄回老家吗?”
“照相,算了算了……”
“这照片不便宜吧?”
起初几人都有些羞涩,不太愿意。
这次又是一八五最先开始带头,“真的可以吗?我想照张相给我妈寄回去。”
李有思看了一眼相机,索尼的胶卷相机,没想到陈晓涛同志平时不吱声,倒是有钱!还买得起进口的东西。
拍照的事情,提前和陈晓涛吱声过。
李有思问了句:“就在宿舍,还是去操场?”
一些军事器械入镜后就不能外传了,不过李有思看营地倒是也有几处不错的地点。
“就宿舍吧。”
“行。”
比对了一会儿,李有思拍了一张。
一看一八五带头,那个最小的瘦子也起了心思:“同志,我也想拍一张留给我妈!”
“行,你要在哪里拍?”
“可以去门口那棵树前吗?”
李有思点头,除去他们两人,寝室的一堆人都好奇地跟了出去。
在寝室门口给瘦子拍完,李有思问道:“还有谁想(有愿望)?”
“我!我要给我老婆。”
“你是锦城的,你妈看得到,我是云南的,我先来……”
很多男人都这样,起初就是害臊,但是一看到别人都拍了,自己也会心里痒痒,特别是一八五和瘦子都要给老妈寄回去,他们难道就不想?
而且这确实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这个年代,外面的照相机馆可进不来部队,就师级以上部队的宣传部门、文化科通常配备专业胶片相机~
李有思说道:“行了,大家别抢了,都有份的,一个个来。”
一人激动地说道:“同志,得说话算话。”
过了小半小时,这十多人都照相完了,李有思还给他们留了个合照。
李有思跟着回了宿舍,他说道:“照片我洗完之后,寄到你们宿舍,到时候你们各自领回去。”
一八五说道:“麻烦你了,同志,我记得洗照片要花不少钱吧?”
“不用了。”
一八五死活拿出钱,准备递过去:“我们不能光让你一个人麻烦了。胶卷的钱,大家自己出吧……”
宿舍的人都同意,还真准备拿钱给他。
李有思心想他还是自己给陈晓涛补了吧。说道:“不用了,胶卷用不了多少,我就想问问大家几个问题。”
“啥?同志,你尽管问。”
李有思问道:“大家会唱《泪花》吗?”
这会都相信李有思了,并不担心他是专门来吊功劳的。
“会一些,瘦子是这方面的高手,他老家就喜欢唱山歌呢!”
李有思说道:“我有个以《泪花》为中心的灵感,就是不清楚词,各位哼给我听听,我想记下来词。”
“行,瘦子快上!”
《泪花》有千种万种唱法,因为军里面很多人口口相传的,总会传出来不一样的效果。
李有思听他们十多个人,都分出了三种泾渭分明的唱法~
这个营地大概也就流传了这三钟了,得到词曲后,李有思和他们招手离开。
……
回到了指挥所,和陈晓涛打了声招呼,陈晓涛眼见着李有思来了,催着离开了:“走吧,回文工团。”
“老陈,曲写出来了?”李有思问道。
陈晓涛点头:“差不多,今天和王干事聊了会,还遇到个云南的小同志,多亏了他,又给了我不少灵感呢。”
“恭喜,我很期待欣赏您的大作。”
“大作谈不上,小李,你有眉目没?”
李有思笑道:“有一些。”
“还是军旅题材。”
“嗯……差不多。”
聊了好一会儿,车开回了城里,又到了文工团,把两人放到了宣传科门口。
回到文艺室。
贺德华看向李有思说道:“老王在办公室等你了,小李快去看看。”
“啥事?”
贺德华卖了个关子:“不知道,你去看看。”
~
办公室里,王海还在给李有思办理各项手续。
李有思敲敲门进去:“王主任,你叫我?”
王海连忙说道:“快坐快坐!”
“下乡去了?还带着个相机?一看确实挺有气质的。”
王海心情很好,李有思听出来了:“怎么了?主任,这么开心。”
王海没瞒着:“《我的团长我的团》过了,那边还提前帮你联系了《人民文学》,让你过几天北上去改小说。听说是我们四川的一位老军官发力了!!”
“哦!”李有思这么久的时间,都准备放弃了,没想到还起死回生了~
抽牡丹属于有钱的,至于中华?那基本是领导抽的。
宿舍人一多,不免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好烟,爽快。”
“还是文工团的同志大方啊!”
“作家都有钱呢!抽的都是好烟。我看新闻,路遥抽的都是几百块的进口烟呢!”
散完一包烟,一人也有两三根了,现在宿舍的同志看向李有思,都觉得顺眼多了。
“同志们都是炮兵队的?我想问问各位都服役几年了?”李有思拿着本子,装作很认真的样子。
一八五的男人,看着高,不过人品好,属于人群里面的老大哥,也好说话:
“我是前两年入伍的。”
“我去年夏天来的。”
“就那家伙最晚,他是去年冬天来的。”
看过去,里面有个瘦小的寸头挠挠头。
大家吵了一会儿,气氛倒是好了很多。
聊天聊天,李有思倒是没有第一时间就暴露目的,一直和他们聊天说地,李有思也算是善于聊天,反正什么事情他都能接一茬。
后面说到了各自的籍贯,远的有云南来的,近的就是锦城内部的。渐渐的内容走到了家庭上去……
“想家?我家里就一个老妈,我妈在公社上班呢!反正需要不到我。”
“哎,说到这里,倒是想起来了小翠,等我过几月服役完了,回去和她结婚。”
“噗呲,没想到,你小子还是个雏鸡!”
“哈哈哈。”虽然聊到伤心处,但是听这么句话,大家都笑了起来。
“你有媳妇?”
“这你就低估人家了,他入伍的时候,孩子都三岁了!别看你们两一样大。”
~
李有思举着相机,提建议道:“有想拍个照寄回老家吗?”
“照相,算了算了……”
“这照片不便宜吧?”
起初几人都有些羞涩,不太愿意。
这次又是一八五最先开始带头,“真的可以吗?我想照张相给我妈寄回去。”
李有思看了一眼相机,索尼的胶卷相机,没想到陈晓涛同志平时不吱声,倒是有钱!还买得起进口的东西。
拍照的事情,提前和陈晓涛吱声过。
李有思问了句:“就在宿舍,还是去操场?”
一些军事器械入镜后就不能外传了,不过李有思看营地倒是也有几处不错的地点。
“就宿舍吧。”
“行。”
比对了一会儿,李有思拍了一张。
一看一八五带头,那个最小的瘦子也起了心思:“同志,我也想拍一张留给我妈!”
“行,你要在哪里拍?”
“可以去门口那棵树前吗?”
李有思点头,除去他们两人,寝室的一堆人都好奇地跟了出去。
在寝室门口给瘦子拍完,李有思问道:“还有谁想(有愿望)?”
“我!我要给我老婆。”
“你是锦城的,你妈看得到,我是云南的,我先来……”
很多男人都这样,起初就是害臊,但是一看到别人都拍了,自己也会心里痒痒,特别是一八五和瘦子都要给老妈寄回去,他们难道就不想?
而且这确实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这个年代,外面的照相机馆可进不来部队,就师级以上部队的宣传部门、文化科通常配备专业胶片相机~
李有思说道:“行了,大家别抢了,都有份的,一个个来。”
一人激动地说道:“同志,得说话算话。”
过了小半小时,这十多人都照相完了,李有思还给他们留了个合照。
李有思跟着回了宿舍,他说道:“照片我洗完之后,寄到你们宿舍,到时候你们各自领回去。”
一八五说道:“麻烦你了,同志,我记得洗照片要花不少钱吧?”
“不用了。”
一八五死活拿出钱,准备递过去:“我们不能光让你一个人麻烦了。胶卷的钱,大家自己出吧……”
宿舍的人都同意,还真准备拿钱给他。
李有思心想他还是自己给陈晓涛补了吧。说道:“不用了,胶卷用不了多少,我就想问问大家几个问题。”
“啥?同志,你尽管问。”
李有思问道:“大家会唱《泪花》吗?”
这会都相信李有思了,并不担心他是专门来吊功劳的。
“会一些,瘦子是这方面的高手,他老家就喜欢唱山歌呢!”
李有思说道:“我有个以《泪花》为中心的灵感,就是不清楚词,各位哼给我听听,我想记下来词。”
“行,瘦子快上!”
《泪花》有千种万种唱法,因为军里面很多人口口相传的,总会传出来不一样的效果。
李有思听他们十多个人,都分出了三种泾渭分明的唱法~
这个营地大概也就流传了这三钟了,得到词曲后,李有思和他们招手离开。
……
回到了指挥所,和陈晓涛打了声招呼,陈晓涛眼见着李有思来了,催着离开了:“走吧,回文工团。”
“老陈,曲写出来了?”李有思问道。
陈晓涛点头:“差不多,今天和王干事聊了会,还遇到个云南的小同志,多亏了他,又给了我不少灵感呢。”
“恭喜,我很期待欣赏您的大作。”
“大作谈不上,小李,你有眉目没?”
李有思笑道:“有一些。”
“还是军旅题材。”
“嗯……差不多。”
聊了好一会儿,车开回了城里,又到了文工团,把两人放到了宣传科门口。
回到文艺室。
贺德华看向李有思说道:“老王在办公室等你了,小李快去看看。”
“啥事?”
贺德华卖了个关子:“不知道,你去看看。”
~
办公室里,王海还在给李有思办理各项手续。
李有思敲敲门进去:“王主任,你叫我?”
王海连忙说道:“快坐快坐!”
“下乡去了?还带着个相机?一看确实挺有气质的。”
王海心情很好,李有思听出来了:“怎么了?主任,这么开心。”
王海没瞒着:“《我的团长我的团》过了,那边还提前帮你联系了《人民文学》,让你过几天北上去改小说。听说是我们四川的一位老军官发力了!!”
“哦!”李有思这么久的时间,都准备放弃了,没想到还起死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