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投稿-《1983:弃艺从文开始的文豪》

  李有思刚刚到营地,就听到部队里面,这些军人训练的口号声~

  八十年代,可是单兵最强的年代。而且这个年代没有受到奢靡之风的影响,文工团的很多团员就喜欢找军人~

  朱春生站在乐器团的最前面,喊了一声:“乐器队成四路纵队——集合!”

  他这一声喊,乐器队的队员立马走下车,一个个收拾好身上穿的军装落入队伍当中,朱春生咳嗽一声:“我们乐器队今天表演的是民乐!第一个表演节目,时间为一小时!!”

  “六点整准时开始,待会进入幕后好好准备,千万不要落下来了文工团的脸~”

  文工团的子弟比起来真正的战士待遇好多了,所以纪律显然会差一些,也显得散漫一些。

  “好~”他们回了一声。

  “齐步——走!”

  朱春生稍微数了数人数,乐器队的人都到齐了,才一个人先迈着步子离开了。

  到了营地的礼堂后面。

  李有思调着自己的唢呐,唢呐就那么两个原件,只要都能响起来就行~

  “嘟嘟嘟~”吹了两声,唢呐是响的就行了~

  “朱老师,晚上回去还放假吗?”李有思弄完唢呐朝着朱春生问道。

  朱春生回头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你干嘛?”

  “出去吃点好的……”

  朱春生想到这小子最可怜了~是孤儿,便是无奈叹口气:“能,九点前回宿舍就行了。”

  “好,老师。”

  看了一眼时间,朱春生站起身说道:“同志们,正步走!开始表演了~”

  李有思跟着队伍一起朝着前面走上红彤彤的舞台上面。

  营地的礼堂应该是以前建的,除去表演的地方还有几盏灯,后面座位的地方都是暗的,而且是没顶的~

  站上舞台,便是看到那群士兵穿着六五式的军装,很有纪律的坐在位置上,和文工团倒是有鲜明对比。

  等着李有思他们上台。

  下面的战士们还在经行拉歌比赛。

  嗓子都快喊哑了,也在疯狂的喊:

  “三连的同志们唱得好不好?”

  “好!”

  “妙不妙?”

  “妙!”

  “再来一个要不要?”

  “要!”

  “那我们就来一个……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消灭了蒋匪军。我是一个兵……”

  说唱就唱~

  等着这些战士们激情澎湃唱完了这些歌曲,主持人才继续说道:“刚才,全体战士用激昂的歌声展现了军人的铁血担当与赤子情怀,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接下来,我们怀着万分期待的心情,热烈欢迎战旗文工团为我们带来精心准备的民乐表演。”

  “哦!?”

  战旗乐器队站上了舞台上面。

  上面的传来山岳一般的呼声~手举在手上,哗啦啦的鼓掌。

  朱春生等着下面的同志们结束之后,才拿着指挥棒开始了表演。

  《茉莉花》《喜洋洋》《红星照我去战斗》《保卫黄河》——

  他们乐器队一共表演了这么四个曲目,时间就过去了~

  表演完毕,又是一阵热浪一般的掌声~文工团的表演对于战士们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消遣时光。

  就算是李有思每次都喜欢混混日子,不过表演节目的时候,都算是比较用心的了~

  表演完节目,他们这些文工团的队员是憋不住的,有的总忍不住到处跑,到处去看。

  文工团的同志,长得不错,又会才艺,自然受到欢迎啊~

  等着舞蹈团和表演队的人都表演完节目,便是八点了~大家又集合拉着回到了文工团。

  下了车,李有思手中抱着那稿纸来到了文工团的宣传科。

  宣传科的位置在一处四合院里面,是很鼓励他们这些文工团的有文化的团员往那些文学杂志上面投稿的。

  而且他们文工团的人投稿都是必须进行保密审查和政治把关,经批准后方可寄出。

  审核过去,明里暗里,这些军队作家都有很多小便利在,莫言当年就是军队作家……

  李有思敲敲门:“同志,在吗?”

  宣讲科的同志是一位小寸头:“嗯,同志你是要寄信?”

  李有思把手中的稿子递过去:“我是乐器队的李有思!我想要把我写的小说给投稿到《北平文学》去。”

  未来国内最巅峰的三大文学杂志,分别是《人民文学》《收获》《十月》,不过这个年代的《北平文学》差不了太多。

  李有思像《十月》喜欢收录长篇~

  《收获》是泸上的,李有思想要去北平写作。

  《人民文学》感觉有点好高骛远了,第一篇能过稿就行了。

  最后,还是《北平文学》比较适合他。

  “《北平文学》?同志,你写的是军事题材的小说吗?”寸头问道。

  李有思连忙摇摇头:“这个小说是我听我老师讲的故事之后,想些出来的,同志你可以先看看!应该算是乡土文学的作品!”

  他改的是一部国内十分经典的作品,按照李有思的判断,这算是乡土文学,至于其他分类还不好说。

  寸头同志一打开~迎面就是写了几十篇稿纸的小说,这个字数看来是和自己没有缘分了,他看不下去~

  只好叹口气说道:“李同志,你这个字数很多,今天恐怕不能给你答复了。”

  “两天后,你再过来,我们现在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就能寄出去给《北平文学》投稿了!”

  李有思连连点头,说道:“谢谢同志了。”

  “没事,都同志!”

  李有思交完稿子之后,立马跑到了文工团的外面,今天表演完,可是文工团鲜少有的能够外出的时间。

  他就近找到了一个国营饭店。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说的就是他李有思~

  很快,找到了菜单开始点菜:“一个红烧肉,辣椒炒肉……”

  交完钱和粮票,李有思就坐在位置上面静静等着~

  等到饭菜到了。

  他一口红烧肉,一口辣椒炒肉,再喝一口小鸡炖蘑菇……眼泪要掉下来了。

  反正工资三十元,每天食堂包圆饭菜的,也就这时候打牙祭会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