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青玉案-《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上官南烟松开手,眼中满是期待地望着他。

  洛锦溪同样如此,两人都盼着他能为诗会下半场开个好头,更想见识他还能作出怎样的佳作。

  在场才子们屏息凝神,目光齐聚陈洛身上。

  他们虽听闻过洛公子的名声,也在《大宁诗集》上读过他的诗作,但今日都想亲眼见证,这位相府赘婿的文采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惊艳。

  “下半场无题,那我便自由发挥了。”陈洛沉吟道。

  虽然无题本意是让才子们不受限制地自由发挥,但这恰恰是诗会最难之处。

  “我便献上一首《青玉案》,为下半场诗会开个好头。”

  陈洛清了清嗓子,朗声吟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全场静默,众人都在细细品味这首《青玉案》。

  上官南烟等人却不由自主地反复低吟着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她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陈洛。

  这诗句,莫非是在暗示她们,心中所思所念想要寻找之人,此刻就在眼前?

  “不愧是陈公子!”文泰宇朗声称赞道,“又是一首佳作!”

  “这首诗确实不错。”慕容衡与柳河元一同下楼,开口问道,“不过公子想表达的莫非是男女之间的情感?”

  诗虽好,但若仅止于此,只能算是佳作,称不上上乘之作。

  “陈公子,这首《青玉案》确实精妙。”柳河元接话道,“可若只是表达这等情思,恐怕难以入选《大宁诗集》。”

  面对两位大儒的疑问,陈洛从容答道:“二位先生说得不错,这首诗可以表达这等意思,但二位先生又理解错了。”

  “我这首诗更多表达的是对所有美好的人与事物苦苦追寻却不得善果的遗憾之情。”

  此言一出,二人顿时陷入沉思。

  文泰宇笑呵呵地看着他们:“二位,陈公子这般说已经很给面子了,可不要再自讨没趣了。”

  确实如此,他们都明白陈洛已经留了情面,没有直接点破他们未能完全领会诗作真意。

  若真那样,他们身为大儒的颜面怕是要荡然无存了。

  此刻二楼,秦昭曦正站在与洛锦溪同来的男子身侧。

  那人目光落在楼下,缓缓开口:“上官南烟这位夫君,倒是有趣得紧。”

  “百花香?我倒是有所耳闻,却不知竟是出自他手。”

  “更令人意外的是,那位洛公子也是他……看来此人并不简单。”

  “秦将军以为如何?你与南烟交好,想必对陈洛也有些了解?”

  秦昭曦答道:“虽说我与南烟交情不错,但您误会了,我对陈洛知之甚少。”

  她也是此刻才知晓这些,也终于明白方才苏舒怀所说的惊喜是何意。

  “那倒是我唐突了。”那人轻笑一声,“依你看,这首《青玉案》如何?”

  秦昭曦瞥了眼楼下三位大儒:“既然连三位大儒都交口称赞,想必又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那人目光紧锁楼下的陈洛:“可惜了。原以为锦溪觅得良配,没想到竟是他人夫君。”

  说着不经意地笑了笑:“不过锦溪与南烟素来交好,你说她们会不会为了陈洛反目成仇?”

  秦昭曦闻言眼角微跳:“断然不会!还有,您今日专程来此,应该不止是为了替郡主相看陈洛吧?”

  “自然不是。方才孙文成闹事,想必是谢家三郎在背后指使。”

  谢兴朝已然离席,想必是去寻孙文成了。

  谢家与孙家都是祸患,更是大宁朝堂的毒瘤。

  就目前形势来看,谢家怕是准备弃了孙家这枚棋子。

  秦昭曦立即会意:“您是想借孙家之手对付谢家?”

  “有何不可?”

  ……

  诗会下半场结束,整场诗会也随之落下帷幕。

  若不是陈洛仅仅为下半场开了个头,并未真正参与比试,今日的魁首之位必定非他莫属。

  经过三位大儒的评审,最终选出了今日诗会的魁首。

  “恭喜池姑娘!”

  虽然下半场她并未参与,但那首夏日诗作确实胜过在场所有才子,甚至能与陈洛的《青玉案》相媲美。

  池涵商没想到自己真的能摘得魁首,谦逊道:“承让了!不过这都是陈公子的功劳,若非受他指点,我也不可能获此殊荣。”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哗然。

  “没想到池姑娘竟是陈洛的学生?”

  “难怪能作出如此佳作!”

  “不知陈公子可还愿意收徒?”

  文泰宇三人听闻池涵商是陈洛的学生后,更是羞愧难当。

  连一个学生的水平都远胜于他们,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原来池姑娘也是你的人?”上官南烟惊讶道。

  洛锦溪盯着池涵商,若有所思:“难怪池姑娘上半场那首诗如此出彩,想必也是出自你手吧?”

  “没想到公子身边竟已有了其他女子。”魅儿故作伤心地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泪水。

  陈洛觉得她就是来给自己添乱的,连忙摆手道:“打住打住!池姑娘只是救过我,我雇她当保镖而已,你们可别乱想!这一点苏姑娘可以作证!”

  “啊?哦,确实如此!”苏舒怀赶紧替他解释前因后果。

  回到楼上的池涵商也正色道:“三位切勿误会我与公子的关系!”

  见她说得如此认真,众人这才打消疑虑。

  上官南烟突然反应过来:“这么说,最后你给我的赞助费,又回到了你手里?”

  “这话可不对。”陈洛边笑边和池涵商分钱,“我只拿一半,另一半是池姑娘的。”

  他又补充道:“这些钱我是要用来购买原料的,你可别多想。”

  “谁会多想!”上官南烟立刻反驳。

  这时诗社老板赵当走了过来。

  他现在总算明白为何陈洛会为相府千金筹办诗会,原来人家本就是夫妻。

  “陈公子,这是你的诗。”赵当将孙文成送来、实则是谢兴朝买下的诗作归还给陈洛。

  上官南烟买下的是《静夜思》,却不知陈洛在诗社还留了另一首。

  众人都好奇地围上来,想看看是否又是佳作。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红绿水,红掌拨清波?”洛锦溪轻声念完整首诗。

  见众人面露困惑,陈洛笑道:“这就是一首儿诗。”

  “儿诗?!”众人异口同声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