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 章 卫所里面什么都有-《哈哈哈,大明》

  苏堤扶着刀,把脑袋抬的高高的。

  堂下的四个千户,十多个百户则一齐低着脑袋,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他。

  然后偷偷的打量着坐在高位的余大人。

  他们实在被苏堤搞怕了。

  都说东厂的人比锦衣卫狠,原先不觉得,对这个狠没有切身的感受。

  这几日感受到了,是真的狠。

  狠到二十多个兄弟不见了。

  今日是余令第一天来卫所。

  在跨过门槛的那一刻时,余令停顿了好一会儿,颇为唏嘘。

  当初就在这个屋子,余令吃了一个下马威。

  余令清楚的记得,在这屋子里,刘州拍着自己的肩膀得意道:

  “假以时日,你定然能坐到我这个位置。”

  如今,屋顶中央天井透过的光打在了余令身上。

  在黑暗和光明的转换之间,下面的人也看不清余令的脸。

  可能是心态不同了,余令此刻觉得这个屋子也就那样,并没当初那么的有压迫感。

  屋子里安静的只剩下呼吸声,经历司的官职其实不大。

  但经历司掌握司法这个就让人很头疼。

  余令在看完文书后有点明白洪武爷当初为什么设定经历司了。

  卫所是武,经历司是文。

  余令估摸着洪武爷当初的意思是想文武移易。

  在丰富卫所的官职同时,又能文武相克,互相平衡。

  余令还觉得这个部门有点像“政委”。

  不打仗的时候负责卫所的日常事务,对卫所的纪律进行监督。

  打仗的时候鼓舞士气,承担关键战备任务!

  不怪余令这么想,而是它的职责好像就是如此。

  但好像没弄好,职责确定不明显,什么都可以管,手伸的太长了。

  不但分了卫所千户的权,还把手伸到了地方。

  成了一个不讨喜的部门。

  因为是祖制,不可荒废,诸多卫所里这个部门依旧在。

  但也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部门,只有两三个浊官在充门面。

  高明邱就是浊官,也学着苏堤把胸脯子挺得高高的。

  作为经历司如今唯一一个充门面的且活着的浊官来说,余令的到来他是最开心的。

  他望着余令心底就冒喜气。

  对他而言,真是过年了,余令来了,就算有啥事,那也是余令背。

  这余令这么年轻,一看就是一口质量贼好的大锅。

  而且这口锅还是总督亲自指派的人选,绝对能扛事。

  这段时间可把高明邱吓坏了。

  别看经历司一职权力大,范围广,这是优点,但也是致命的缺点。

  因为你管的宽,职权范围广,出了什么不好的事都可以安在你的头上。

  长安遭遇流寇,千户刘武德回来就砍了三人。

  罪名就是没有做好承上启下、下情上达的中转站作用。

  这事冤的可以六月飘雪了,但却反驳不了。

  在同僚死后,高明邱把遗书都写好了。

  因为再有一点事,他就得死。

  如今好了,自己成了余同知的下属。

  就算死,那也得先问问余同知大人,而不是直接拖出去就砍了。

  余令坐在上位不说话。

  在议事大厅这种威严阴森氛围的烘托下,众人看不到余令的脸,只觉得胸口像是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喘气都难受。

  刘州去年被罢职了,去了布政司。

  刘武德成了武功卫所名义上的一把手。

  在前几日他也走了,被一个姓曹的拿着军令给办了,脑袋此时还在旗杆上。

  如今狠人余令来了,还是一个文官。

  认识余令的人虽然少,但他的名字却几乎人人知道。

  一个把衙门衙役、胥吏杀了快一半的人。

  在卫所诸人的眼里,余令就是酷吏。

  苏堤已经把卫所摸透了,谁贪污,贪了多少早都查的一清二楚。

  他不是什么办案高手,而是因为卫所里有东厂的探子。

  至于是谁,余令不想打听。

  他藏在暗处最好,真要查出来了那才是最难办的。

  能猫在卫所里的人都是带着任务的,余令不想给自己添堵。

  揉了揉太阳穴,余令轻声道:

  “三件事,第一件是贪污的钱财,这些是兵士们的血汗钱,在年底之前归于库房,过往算是翻篇了!”

  众人闻言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就怕新官上任三把火的。

  这个条件不难。

  余令其实一点都不想翻篇,哪有把恶事做了,道个歉就算了的好事。

  可眼下实在没办法,自己没有可替换他们的人。

  若是都办了,总督那边也说不过去。

  “第二件事,小旗以上的武官明日校场"三箭定考",卫所军户"点将",随机抽调人员进行考核,不过者处分!”

  余令扫了一眼众人继续道:

  “我也不欺负人,咱们干的是保家卫国的大事,那咱们就按照军规来,所以,要打板子的时候别恨我!”

  众人闻言心里一紧。

  在卫所的考核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叫——"连坐制"。

  如果考核不及格,不仅他本人要受罚,其所在的总旗,百户所也要受到处分。

  “第三件事,一会儿派人把“卫学”‌清理出来。

  自明日开始,军户之子要读书识字,苏堤担任先生!”

  众人闻言心里又是一紧。

  东厂的人担任儒学先生,这怕教的不是圣人之道。

  确定不是教什么跟踪,盯梢,刑罚和审讯?

  站的好好的苏堤闻言一愣,苦笑道:

  “同知大人,我这学问还是在东厂学的,字不好,圣人学问也不好,连个功名都没有,怕是要误人子弟!”

  余令无奈的一笑,喃喃道:

  “你太高看自己了,这样的才不会误人子弟,再说了又不是什么高深学问,教他们认字总可以吧!”

  苏堤挠了挠头,他有些疑惑这是不是在夸自己。

  “屯田地产这块诸位回去给手底下的人说下,不管你原先霸占了军户多少土地,明日必须全部还回去。”

  余令说着缓缓站起了身,一边走一边说道:

  “要过年了,我不想杀人,你们可以不听,但要明白我做的这一切都是总督吩咐的,有问题找他老人家!”

  “过了这个年,我会抽查询问军户。

  一旦他的土地达不到标准,我就找千户,无论是谁,总得死几个人!”

  “粮食必须按照比例分配,按照我的朝的"三二五制",要是有军户告诉我没有,我还是找千户。”

  (pS:三二五制,三分储备粮,二分卫所粮,五分是军户自己所有)

  余令伸腿跨过门槛,扭头看着众人咧嘴一笑:

  “耽误大家时间了,本官初来乍到,但也懂得为官之道,年结礼每个人都有,明日就会有人送来,好了各位去忙吧!”

  余令走了,准备去看看卫所的学堂。

  卫所是不会给军户的孩子单独建立一个学堂。

  所谓的学堂其实就是用一个废弃的城隍庙改造而成。

  “为什么要选择城隍庙?”

  高明邱闻言道:“大人,地方大还宽敞,地皮没有多大的纠葛。

  另一个就是寺庙属阴,读书是浩然正气,镇压邪祟,自然就百毒不侵了!”

  余令忍不住笑了笑。

  这学堂的选址怎么这些年都没变化过,要么是庙,要么是坟场。

  念头落下,余令忽然扭头道:

  “刘武德把人都杀了,为什么留你一个,你是贪了钱,还是握着刘武德的命根子,又或是收买了苏堤?”

  这话一出,不光苏堤吓了一大跳,就连高明邱都吓的半死。

  “大人冤枉啊,小的是命好。

  他不敢全杀,杀了文吏工作就没有人做了,下一次再有什么就没有人顶缸了!”

  余令笑了笑:“别紧张,我是开玩笑的!”

  高明邱抚着胸口,他觉得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余令在卫所闲逛,越逛余令心里也就越佩服。

  一个卫所里什么都有,连手工作坊都有,这真要维护好了,真的能自给自足。

  ……

  余令走了,三个千户聚在了一起。

  “李千户,我没有开玩笑,一个经历司,一个初来乍到的文职,就对我们呼来喝去,咱们就认了?”

  “关上门,关上门再说行不行啊!”

  李千户起身关上门。

  可能是心里着实不爽,巨大的关门声把屋子里的其余两个人吓了一大跳。

  望着压不住火的李千户,孙千户叹了口气:

  “不认?不认你有更好的法子?

  别忘了,人家不光是经历司,人家还是长安同知,你惹得起么?”

  见孙千户不愿跟自己一起,李千户扭头望着赵千户。

  赵千户知道孙千户想做什么,可他一点都不想做,笑道:

  “别看我啊,我年纪大了,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了!”

  孙千户也紧随其后道:

  “我也已看开了,我快五十的人了,没有必要去跟年轻人对着干,咱们这位余大人明显是聪明人,我今后跟着他!”

  李千户愤怒的望着两人。

  他没有想到这两人胆子竟然这么小。

  平日酒桌上是要杀这个,要杀那个,如今排挤一个外者竟然没了胆子……

  就这,还喊着要杀人?

  “诸位,一个年轻人罢了,这卫所是我们的地盘,他一个外来者,我们三个人形成同盟,又何惧之有啊!”

  赵千户见这李千户还是想不开,站起身无奈道:

  “谁告诉你他是外人啊?

  他是先前指挥佥事封的总旗,他手底下有修允恪,有谢添等人,他余令不懂卫所,派出去的五人可是门清啊!”

  赵千户觉得自己不该听李千户的。

  既然总督指命余令来卫所,那就说明总督对卫所不满了。

  大动作是必然的,换血也是必然的。

  这不是人家余令的三把火。

  是人新上任的三边总督刘敏宽的三把火。

  余令是他指派的人,说句难听点就是余令是他提拔起来的。

  他对人家余令有知遇之恩,提拔之恩。

  人家余令今后就是他刘敏宽的人。

  都是当官的,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新官上任,定然要提拔一批自己人,因为只有自己人……

  才能保证它总督的权利,才能实现对地方的绝对掌控。

  三边总督不是傻子,人家看的是整个三边,不只是这个卫所这个巴掌的地方。

  余令只不过是他用来掌控卫所的一颗钉子罢了。

  还组成同盟?

  别说三个千户,就算是都指挥使司的人来了也得低头。

  人家是三边总督,不仅负责军事指挥,还需协调各镇的巡抚和总兵。

  能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和弹劾。

  这李千户为了不吐出吃到嘴里的那点东西,都昏了头了。

  如今这个局面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样的事情在诸多卫所一定也会发生,这是人总督的第一把火。

  赵千户朝着众人拱拱手,一边开门一边道:

  “诸位,这件事今后就别问我的意见了,最后一句,余大人的口碑不错,咱们还是按照他的要求做最好。”

  门开了,屋里的三个千户愣住了。

  谢添望着屋里的三个千户,笑着拱拱手道:

  “诸位大人叨扰了,下官刚好路过,对了,小的谢添不知道诸位大人还记得不。”

  李千户没有看谢添,而是望着自己信任有加的孙小旗。

  因为信任,所以今日议事才让他看大门。

  结果余令的人都摸到了门口,他却连吭都没吭,不用想……

  孙小旗“叛变”了。

  孙小旗见李千户怨毒的盯着自己,拱拱手笑道:

  “大人,谢小旗是我的拜把兄弟,他想来看看,下官觉得看看也没啥,就让他进来了,大人若不喜欢,我赶他出去。”

  “大牙,你走吧!”

  谢添再度拱拱手,笑道:“好的!”

  李千户深吸了一口气,咬着牙道:

  “看吧,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