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玢这段时间的烦心事是真的多!
自从仙姑颜曜冰说出那句“一心敬神”后,他也就真的开始戒酒戒色。
可这东西哪有那么容易戒?
一旦上瘾,想戒断都会有个痛苦的过程。
每次他想要喝喝美酒,抱抱美女时,颜仙姑的那句话就如咒语般在他耳边响起。
他也是真的怕啊!
因为他清楚地记得,颜仙姑之前说过,他很快就会有一场大的灾劫。
毕竟在他看来,颜仙姑那可是真真切切会仙法的巫师。
他怕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怕那不知何时到来的灾劫。
当然,他最怕的还是他那好不容易得到的皇位被人惦记!
酒色的瘾,与心灵的惧怕,让他越来越烦躁,也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可这么长时间过去,林延遇在潮州密查越王刘弘昌遇刺一事还是毫无进展。
这也让他愈发烦躁,因为他肯定,这一切必然是有人在背后推动。
而那背后之人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皇位。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背后之人到底是谁。
可当他想找仙姑帮忙解决这个问题时,仙姑却一直在闭关炼丹!
不是说有了她,就不需要刘弘昌吗?
不是说她能成为自己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吗?
可为何自己想要有人帮他解惑时,仙姑却不能及时在旁辅佐他?
他心里充满了不满,可他却根本不敢向仙姑发作。
一面是帝王的尊严,一面又是对神灵的畏惧,这更让他郁闷烦躁。
终于,在得知民间出现传闻,说是潮州刺史赵林在临死前亲手写了一封血书,并且在血书上详细地写了他如何指使赵林陷害贤王刘弘昌后,他心中的怒火再也克制不住了!
然而仙姑颜曜冰却依旧闭关不见!
这段时间,通过亲自背昏迷不醒的贤王,通过让贤王在昭阳殿养伤,再加上他那个三下圣旨,他好不容易稍稍压制住了民间关于他指使赵林陷害贤王的谣言。
可现在,竟又突然出现了血书这件事!
他很清楚,如果那所谓的血书真的存在,那对他的威胁将是巨大的。
他能当上皇帝,只因他是先皇那十九个儿子中,还活着的,最大的一个,也就是长子。
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有很多大臣在先帝面前批评过他,包括最受重视的两位宰相。
换句话说,他的统治根本就不牢靠。
这南汉可以没有他,可他不能没有这个皇位!
这也是为何他总是一边怀刘弘昌等弟弟,一面又需要他们帮他维持统治。
而一旦这封血书真的存在,那很有可能会有人借助此事,发动叛乱、推翻自己的统治。
毕竟作为皇帝,暗中谋害自己的弟弟,而且还是鼎鼎大名、深得人心的贤王。
这样的罪名,足以有心之人高举所谓的“义旗”!
所以,在没人帮他参谋,又报复性酗酒之下,他才下了那条直接把越王绑来的命令!
可当太监走后,他又再次陷入迷茫:
如果这血书的事情是假的,如果这一切都是别人的阴谋,自己这样做会不会彻底得罪贤王,甚至将其逼反?
而且,这背后之人到底是谁呢?
可如果这件是真的,越王为何不直接上报?
只要他第一时间上报,不是能最直接地洗清他身上的疑点吗?
难道说越王也想图谋不轨?
可仙姑明明说越王没有那个心思……
等等!
如果仙姑也是和刘弘昌串通一气的,那、那……
刘玢瘫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看着手中的玉盏。
混乱的思绪与无解的谜题,让他头疼欲裂。
忽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扔掉杯子,竟直接冲了出去……
另一边。
越王府的大厅内此时早已坐满了南汉朝堂上的一众官员。
苏然紧紧地站在刘弘昌身后,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南汉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南汉萧何”杨洞潜与“一家四相”的赵光裔。
此刻的她有些恍惚:这种见到活生生的历史著名人物的感觉,对她这种学历史的来说,简直就像做梦,甚至让她内心激动不已!
虽然刘弘昌是她第一个见到的历史人物,但说实话,她刚开始是真的打心底瞧不上刘弘昌这个杯具。
而随着后面的不断了解,她也的确对刘弘昌越来越有兴趣,但没办法,刘弘昌在他心底,始终赶不上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大人物!
她就那么静静地看着杨洞潜与赵光裔等人发表着各自对富国五策的理解。
就像是后世开那种头脑风暴会议一般,在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当然也有互相反驳与批评。
看似所有人都在认真地想办法推行落实富国五策,但苏然却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的暗流涌动。
她很清楚,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岭南本就是个很复杂的地方。
不说外部问题,也不谈民生、经济、军事等问题,仅仅是朝堂内部的外来派、本地派,多民族,这都是南汉政权不得不面对的三座大山。
当初南汉开国皇帝费尽心力也很难完全平衡好这些问题。
发展到如今,仅仅从这些官员对于如何推进落实富国五策的讨论中,苏然就能感受到南汉朝堂的混乱、吏治的腐败等各种问题。
再加上荒淫无道的昏君刘玢,这种情况下,想要推行富国五策简直是白日做梦。
想到此,她不由得看向主位上脸色依旧有些惨白的刘弘昌,却见他似乎根本就没有认真听。
她不屑地摇了摇头,心下暗道:刘弘昌啊刘弘昌,就算你日后能顺利翻盘,成功坐上那把椅子,想要治理这南汉只怕也是困难重重啊……
正想着,宰相赵光裔咳嗽了两声,起身朝着刘弘昌行了行礼,缓缓道:
“王爷,既然陛下让您负责带领臣等推行富国五策的逐项事宜,您总该发表发表意见吧……”
也难怪赵光裔会如此说。
自从会议开始后,咱们的这位贤王就像个透明人,一言不发,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见赵光裔如此说,所有人也都投来了期待的目光,安静地等着刘弘昌开口。
苏然不由地挑了挑眉,她还是能明显感受到,刘弘昌这个贤王在他们心中的分量。
难怪,难怪刘弘昌要坚守贤王之名……
可让她万万没想到,他上一秒还在感慨刘弘昌贤王之名的分量,下一秒,刘弘昌的话竟险些让她破防。
只见刘弘昌微微一笑,看了眼苏然,又扫视着众人,随后缓缓道:
“各位,实不相瞒,其实这富国五策并非是本王提出来的,而是当今国师颜曜冰颜仙姑提出的。”
众人闻言,纷纷震惊不已。
但刘弘昌并没有给他们开口的机会,当即伸出手指向一旁的苏然,故作神秘道:“那你们可知她是何人?”
刘弘昌这突然的话锋一转,直接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苏然。
苏然也大感不妙。
刘弘昌没有丝毫停顿,继续道:“她别看她只是本王身边的一名婢女,但她曾侍奉过仙姑,更是得到了仙姑的指点。”
“就让她来代表本王,说说关于推进这富国五策的看法吧!”
“本王相信,接受过颜仙姑的指点,她绝对不会让各位失望的……”
说到此,刘弘昌再次看向苏然,恍惚间似乎还眨了一下眼。
众人闻言,都不由地瞪大了眼睛!
婢女谈国事?
这不是开玩笑吗?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
纵使她真的接受过仙姑的指点,又怎可能达到议政的地步?
贤王这是怎么了?
怎么也开始胡闹了?
难道他真的一心归隐,对国事毫不关心了……
而苏然此时心中更是一万匹骏马奔腾而过。
婢女?
神他么婢女!
颜曜冰是高高在上的国师仙姑,我竟然成了婢女?
还接受过颜曜冰的指点?
拜托,是颜曜冰接受自己的指点好不啦?
也罢!
总比说自己是颜曜冰的师姐好!
否则说不定皇帝刘玢知道了,也会把她抢到宫里去。
而且既然已经答应了刘弘昌,那就看在颜曜冰的面子上,好人做到底。
苏然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朝着众人行了行礼,然后落落大方地说道:
“各位大人,奴婢的确受到过仙姑的指点,也对这富国五策有些自己的看法。”
“既然王爷有命,奴婢不敢不从,如若说得不对,还请各位大人海涵!”
“这富国五策的五条方略,虽然很好,但想要落实就必须细化。”
“而首当其冲要细化的就是现有货币体系的重建!”
“结合大汉的现状,奴婢认为要采取从铅钱困局到信用本位双轨制过渡策略……”
众人闻言,都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铅钱困局到信用本位双轨制过渡?”
“什么事信用本位双轨制?”
“这些都是什么意思……”
苏然却并不在意众人的议论,从容大方地继续说道:
“奴婢认为,这又分为两方面!”
“首先是短期策略,承认现行铅钱流通现状,但在京都设立市舶司兑换所,允许商人按1:10的汇率以铅钱兑换等值白银,并颁发加盖官印的“银券”作为跨境贸易凭证。”
“此举既能稳定海外贸易信心,又能逐步回收劣质货币。”
“而长期策略便是利用岭南银矿资源,铸造足值银币,规定银1两等同于铅钱100文,逐步取代铅钱。”
“同时在琼州设立珍珠养殖场,将珍珠纳入储备货币体系,增强货币信用。”
“借鉴唐代‘飞钱’模式,推出‘商劵’,商人可在存入白银,换取盖有市舶司印章的纸质凭证,凭券可在荆州、交州等贸易节点兑换现金,收取手续费,百中取三。”
“此举既解决铜钱外流问题,又降低长途运输风险!”
“然后设立钱庄,发行抵押贷款!”
“即以商铺、货物作抵押,按估值的六成放款,月息百中取二,并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通过钱庄网络监控市场动态,防止高利贷盘剥。”
“至于第二条改革税收制度,则可以从简化、透明化现有税收制度……”
看了看一众大臣听得聚精会神,一会蹙眉沉思,一会震惊不已。
又看了看苏然那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模样。
刘弘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果然,苏然果然是这方面的专家,甚至远比颜曜冰更厉害。
日后,她一定能成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最强辅助!
而这就是他今日想要达到的效果之一:巾帼不让须眉!
因为,他要为日后颜曜冰、苏然、林雨薇三位女性参政铺路!
如果可以的话,他不介意让更多有才能的女性参政……
与此同时。
太微宫内。
颜曜冰面无表情地看向神情复杂的刘玢。
沉声道:“陛下可是又在怀疑我?”
刘玢猛地一怔,连忙说道:“不、不,朕没那个意思,只是希望仙姑能替朕解惑……”
颜曜冰却沉声打断道:“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
“陛下若仍怀疑我,大可将我赶出宫中,或者立即下狱!”
“当然,陛下也完全可以杀了我……”
自从仙姑颜曜冰说出那句“一心敬神”后,他也就真的开始戒酒戒色。
可这东西哪有那么容易戒?
一旦上瘾,想戒断都会有个痛苦的过程。
每次他想要喝喝美酒,抱抱美女时,颜仙姑的那句话就如咒语般在他耳边响起。
他也是真的怕啊!
因为他清楚地记得,颜仙姑之前说过,他很快就会有一场大的灾劫。
毕竟在他看来,颜仙姑那可是真真切切会仙法的巫师。
他怕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怕那不知何时到来的灾劫。
当然,他最怕的还是他那好不容易得到的皇位被人惦记!
酒色的瘾,与心灵的惧怕,让他越来越烦躁,也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可这么长时间过去,林延遇在潮州密查越王刘弘昌遇刺一事还是毫无进展。
这也让他愈发烦躁,因为他肯定,这一切必然是有人在背后推动。
而那背后之人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皇位。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背后之人到底是谁。
可当他想找仙姑帮忙解决这个问题时,仙姑却一直在闭关炼丹!
不是说有了她,就不需要刘弘昌吗?
不是说她能成为自己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吗?
可为何自己想要有人帮他解惑时,仙姑却不能及时在旁辅佐他?
他心里充满了不满,可他却根本不敢向仙姑发作。
一面是帝王的尊严,一面又是对神灵的畏惧,这更让他郁闷烦躁。
终于,在得知民间出现传闻,说是潮州刺史赵林在临死前亲手写了一封血书,并且在血书上详细地写了他如何指使赵林陷害贤王刘弘昌后,他心中的怒火再也克制不住了!
然而仙姑颜曜冰却依旧闭关不见!
这段时间,通过亲自背昏迷不醒的贤王,通过让贤王在昭阳殿养伤,再加上他那个三下圣旨,他好不容易稍稍压制住了民间关于他指使赵林陷害贤王的谣言。
可现在,竟又突然出现了血书这件事!
他很清楚,如果那所谓的血书真的存在,那对他的威胁将是巨大的。
他能当上皇帝,只因他是先皇那十九个儿子中,还活着的,最大的一个,也就是长子。
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有很多大臣在先帝面前批评过他,包括最受重视的两位宰相。
换句话说,他的统治根本就不牢靠。
这南汉可以没有他,可他不能没有这个皇位!
这也是为何他总是一边怀刘弘昌等弟弟,一面又需要他们帮他维持统治。
而一旦这封血书真的存在,那很有可能会有人借助此事,发动叛乱、推翻自己的统治。
毕竟作为皇帝,暗中谋害自己的弟弟,而且还是鼎鼎大名、深得人心的贤王。
这样的罪名,足以有心之人高举所谓的“义旗”!
所以,在没人帮他参谋,又报复性酗酒之下,他才下了那条直接把越王绑来的命令!
可当太监走后,他又再次陷入迷茫:
如果这血书的事情是假的,如果这一切都是别人的阴谋,自己这样做会不会彻底得罪贤王,甚至将其逼反?
而且,这背后之人到底是谁呢?
可如果这件是真的,越王为何不直接上报?
只要他第一时间上报,不是能最直接地洗清他身上的疑点吗?
难道说越王也想图谋不轨?
可仙姑明明说越王没有那个心思……
等等!
如果仙姑也是和刘弘昌串通一气的,那、那……
刘玢瘫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看着手中的玉盏。
混乱的思绪与无解的谜题,让他头疼欲裂。
忽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扔掉杯子,竟直接冲了出去……
另一边。
越王府的大厅内此时早已坐满了南汉朝堂上的一众官员。
苏然紧紧地站在刘弘昌身后,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南汉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南汉萧何”杨洞潜与“一家四相”的赵光裔。
此刻的她有些恍惚:这种见到活生生的历史著名人物的感觉,对她这种学历史的来说,简直就像做梦,甚至让她内心激动不已!
虽然刘弘昌是她第一个见到的历史人物,但说实话,她刚开始是真的打心底瞧不上刘弘昌这个杯具。
而随着后面的不断了解,她也的确对刘弘昌越来越有兴趣,但没办法,刘弘昌在他心底,始终赶不上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大人物!
她就那么静静地看着杨洞潜与赵光裔等人发表着各自对富国五策的理解。
就像是后世开那种头脑风暴会议一般,在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当然也有互相反驳与批评。
看似所有人都在认真地想办法推行落实富国五策,但苏然却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的暗流涌动。
她很清楚,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岭南本就是个很复杂的地方。
不说外部问题,也不谈民生、经济、军事等问题,仅仅是朝堂内部的外来派、本地派,多民族,这都是南汉政权不得不面对的三座大山。
当初南汉开国皇帝费尽心力也很难完全平衡好这些问题。
发展到如今,仅仅从这些官员对于如何推进落实富国五策的讨论中,苏然就能感受到南汉朝堂的混乱、吏治的腐败等各种问题。
再加上荒淫无道的昏君刘玢,这种情况下,想要推行富国五策简直是白日做梦。
想到此,她不由得看向主位上脸色依旧有些惨白的刘弘昌,却见他似乎根本就没有认真听。
她不屑地摇了摇头,心下暗道:刘弘昌啊刘弘昌,就算你日后能顺利翻盘,成功坐上那把椅子,想要治理这南汉只怕也是困难重重啊……
正想着,宰相赵光裔咳嗽了两声,起身朝着刘弘昌行了行礼,缓缓道:
“王爷,既然陛下让您负责带领臣等推行富国五策的逐项事宜,您总该发表发表意见吧……”
也难怪赵光裔会如此说。
自从会议开始后,咱们的这位贤王就像个透明人,一言不发,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见赵光裔如此说,所有人也都投来了期待的目光,安静地等着刘弘昌开口。
苏然不由地挑了挑眉,她还是能明显感受到,刘弘昌这个贤王在他们心中的分量。
难怪,难怪刘弘昌要坚守贤王之名……
可让她万万没想到,他上一秒还在感慨刘弘昌贤王之名的分量,下一秒,刘弘昌的话竟险些让她破防。
只见刘弘昌微微一笑,看了眼苏然,又扫视着众人,随后缓缓道:
“各位,实不相瞒,其实这富国五策并非是本王提出来的,而是当今国师颜曜冰颜仙姑提出的。”
众人闻言,纷纷震惊不已。
但刘弘昌并没有给他们开口的机会,当即伸出手指向一旁的苏然,故作神秘道:“那你们可知她是何人?”
刘弘昌这突然的话锋一转,直接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苏然。
苏然也大感不妙。
刘弘昌没有丝毫停顿,继续道:“她别看她只是本王身边的一名婢女,但她曾侍奉过仙姑,更是得到了仙姑的指点。”
“就让她来代表本王,说说关于推进这富国五策的看法吧!”
“本王相信,接受过颜仙姑的指点,她绝对不会让各位失望的……”
说到此,刘弘昌再次看向苏然,恍惚间似乎还眨了一下眼。
众人闻言,都不由地瞪大了眼睛!
婢女谈国事?
这不是开玩笑吗?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
纵使她真的接受过仙姑的指点,又怎可能达到议政的地步?
贤王这是怎么了?
怎么也开始胡闹了?
难道他真的一心归隐,对国事毫不关心了……
而苏然此时心中更是一万匹骏马奔腾而过。
婢女?
神他么婢女!
颜曜冰是高高在上的国师仙姑,我竟然成了婢女?
还接受过颜曜冰的指点?
拜托,是颜曜冰接受自己的指点好不啦?
也罢!
总比说自己是颜曜冰的师姐好!
否则说不定皇帝刘玢知道了,也会把她抢到宫里去。
而且既然已经答应了刘弘昌,那就看在颜曜冰的面子上,好人做到底。
苏然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朝着众人行了行礼,然后落落大方地说道:
“各位大人,奴婢的确受到过仙姑的指点,也对这富国五策有些自己的看法。”
“既然王爷有命,奴婢不敢不从,如若说得不对,还请各位大人海涵!”
“这富国五策的五条方略,虽然很好,但想要落实就必须细化。”
“而首当其冲要细化的就是现有货币体系的重建!”
“结合大汉的现状,奴婢认为要采取从铅钱困局到信用本位双轨制过渡策略……”
众人闻言,都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铅钱困局到信用本位双轨制过渡?”
“什么事信用本位双轨制?”
“这些都是什么意思……”
苏然却并不在意众人的议论,从容大方地继续说道:
“奴婢认为,这又分为两方面!”
“首先是短期策略,承认现行铅钱流通现状,但在京都设立市舶司兑换所,允许商人按1:10的汇率以铅钱兑换等值白银,并颁发加盖官印的“银券”作为跨境贸易凭证。”
“此举既能稳定海外贸易信心,又能逐步回收劣质货币。”
“而长期策略便是利用岭南银矿资源,铸造足值银币,规定银1两等同于铅钱100文,逐步取代铅钱。”
“同时在琼州设立珍珠养殖场,将珍珠纳入储备货币体系,增强货币信用。”
“借鉴唐代‘飞钱’模式,推出‘商劵’,商人可在存入白银,换取盖有市舶司印章的纸质凭证,凭券可在荆州、交州等贸易节点兑换现金,收取手续费,百中取三。”
“此举既解决铜钱外流问题,又降低长途运输风险!”
“然后设立钱庄,发行抵押贷款!”
“即以商铺、货物作抵押,按估值的六成放款,月息百中取二,并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通过钱庄网络监控市场动态,防止高利贷盘剥。”
“至于第二条改革税收制度,则可以从简化、透明化现有税收制度……”
看了看一众大臣听得聚精会神,一会蹙眉沉思,一会震惊不已。
又看了看苏然那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模样。
刘弘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果然,苏然果然是这方面的专家,甚至远比颜曜冰更厉害。
日后,她一定能成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最强辅助!
而这就是他今日想要达到的效果之一:巾帼不让须眉!
因为,他要为日后颜曜冰、苏然、林雨薇三位女性参政铺路!
如果可以的话,他不介意让更多有才能的女性参政……
与此同时。
太微宫内。
颜曜冰面无表情地看向神情复杂的刘玢。
沉声道:“陛下可是又在怀疑我?”
刘玢猛地一怔,连忙说道:“不、不,朕没那个意思,只是希望仙姑能替朕解惑……”
颜曜冰却沉声打断道:“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
“陛下若仍怀疑我,大可将我赶出宫中,或者立即下狱!”
“当然,陛下也完全可以杀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