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好戏开场-《南汉,我带三个大美妞穿越了!》

  越王府的别院内。

  刚刚被刘弘昌拒绝的苏然,此刻正在心中暗骂:

  “刘弘昌啊刘弘昌,不见我是吧!”

  “你这混蛋给老娘等着!”

  “我告诉你,你最好祈祷你的计划能成功,祈祷曜冰不会有危险。”

  “否则,我只要找到机会离开南汉,辅佐赵匡胤,定要率领千军万马灭你刘氏一族!”

  “到时候就算你死了,我也要将你开坟掘墓、挫骨扬灰……”

  突然,门外又传来了郭文的声音。

  “苏仙姑,王爷请您立刻过去……”

  苏然愣了愣!

  什么情况?

  不刚刚还不见我的吗?

  难道这家伙又在算计我……

  苏然皱了皱眉,嘱咐了两句还在画图纸的林雨薇,然后跟着郭文来到了大厅。

  却见大厅内已然坐满了之前商讨富国五策的一众官员。

  都什么时候了?

  他还想着商讨富国五策?

  离刘玢寿辰可是越来越近了,你就这么稳坐钓鱼台?

  就不怕出现什么意外?

  然而,她在刘弘昌脸上一点担忧都没看出来。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也没办法询问其他事情,只能心不在焉地静静陪着他们商讨富国五策的事情。

  但不得不说,在刘弘昌的主持下,结合她之前的建议,这段时间过去,富国五策的细化落实方案已经初步成形。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直到夜色降临,富国五策终于完全敲定,并由刘弘昌的命令下,由她亲手写进了奏折里。

  刘弘昌甚至还细心地在一旁指导苏然,用什么样的格式,哪些字要写大一点,哪些字要写小一点。

  待苏然憋屈得写完,刘弘昌对着他微微一笑,随即拿起奏折,看向在场所有官员,长舒一口气,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

  “各位,在各位同仁的努力下,陛下交给本王的差事今日总算是完成了!”

  “本王打算立刻将其呈送陛下!”

  “但这份奏折涉及方方面面,均是各位同仁齐心协力商讨出来的。”

  “本王自然不能独居其功。”

  “所以,本王希望各位能与本王一同进宫呈送这道折子,本王若有解释不到位或理解不对的地方,各位也好补充!”

  “不知各位是否愿意随本王一同入宫?”

  闻言,苏然不由地皱了皱眉。

  这就要进宫呈送皇帝刘玢了?

  等等!

  他明明可以直接命人呈送皇帝,为何要亲自去?

  此时,有人也提出了这样的疑惑:“王爷为何如此着急?”

  “明日早朝,王爷完全可以在大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呈送陛下……”

  此人的发言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大厅内瞬间乱哄哄的:

  刘弘昌却叹了口气,不慌不忙地说道:“不瞒各位!”

  “本王之所以如此着急,一来是因为本王退隐一事已经因为这富国五策的事情耽搁太久了,本王实在有些迫不及待了!”

  闻言,百官竟都沉默了下来,近来发生的种种,让所有人都知道越王是真的很想退隐。

  而且还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种!

  因为这段时间,他们有不少人都在商讨时劝过越王,可谁也劝不动,甚至连杨相、赵相都劝不动。

  此时越王如此说,他们也只能暗自百感交集。

  然而,苏然却皱了皱眉,不屑地看向刘弘昌:

  得了吧!

  还隐退呢?

  真隐退了,对得起你之前的机关算尽吗……

  正想着,刘弘昌的声音再次响起:

  “至于这第二个原因嘛!”

  “其实本王另有目的……”

  此言一出,众人都不由地投来了好奇的目光,苏然亦然。

  刘弘昌神情逐渐严肃,缓缓道:“各位应该知道,本王之前说过,如果朝堂不改革,吏治不肃清,即使我们把这富国五策讨论得再详细,终究枉然!”

  “陛下寿辰将至,今夜又在玉堂珠殿设宴我与晋王,但我拒绝了!”

  “本王就是想赶在宴席结束前,将富国五策的事情彻底敲定,然后借宴席这样的场合面呈陛下。”

  “顺便向陛下谏言,请求陛下大力改革、肃清吏治!”

  此言一出,原本安静的大厅瞬间爆发出嘈杂的议论声。

  “宴席上提出改革?”

  “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陛下可是最烦有人败坏他的兴致……”

  没人注意到,苏然此时的眉头不由地跳动了两下:

  宴席?

  请求改革?

  这刘弘昌到底要干什么……

  刘弘昌再次让众人安静,大声道:

  “各位,本王知道此举很可能会惹陛下不高兴!”

  “但此次谏言就当是本王在退隐前为大汉,为天下百姓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还望各位能与本王一起,也算是满足本王最后一个心愿了。”

  说到此,刘弘昌朝着在场众人深深躬身行礼,道:“各位,可愿与本王一同入宫?”

  一瞬间,在场众人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苏然皱了皱眉,一股不祥的预感顿时涌上心头:

  刘弘昌为何如此执着今晚向皇帝谏言?

  甚至还故意摆出如此姿态?

  难道今晚会有什么事发生……

  “臣愿跟随王爷一同进宫!”

  突然,一道身影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赫然正是西御院使王翷!

  紧接着,又是一道身影走了出来:“臣也愿跟随王爷一同进宫!”

  此人竟是赵光裔的儿子赵损!

  之后,又有十余名官员站了出来,表示愿意跟随越王进宫。

  刘弘昌看了眼剩余一动不动的人,最终将目光投向了杨洞潜、赵光裔二相:

  “杨相、赵相,不知您二位愿与本王一道否?”

  二人对视了一眼,各自眼里都流露出强烈的复杂。

  片刻后,二人这才点点头:“老臣愿随王爷一道!”

  见状,剩余官员中也有一部分人都站了出来,另外一部分人只是默默低着头。

  苏然见状,不由地暗自感慨:

  该说不说,这刘弘昌苦心树立的贤王形象的确很成功,也很深入人心。

  在朝堂的号召力更是可见一斑!

  毕竟谁都知道今晚去很有可能会惹怒刘玢,却还是有这么多人愿意跟随……

  殊不知,刘弘昌已然将这些人之中,哪些人是最先站出来的,哪些人是跟随杨、赵二相站出来的,哪些人没有站出来,全都一一刻进了脑海。

  对那些不愿跟随的人,他没有动怒,相反,他十分温和、十分诚恳地让他们与其他人一同在王府进用晚餐。

  在郭文带人安排一众官员进餐时,刘弘昌却突然来到了苏然的身边,轻声说道:

  “苏仙姑可愿与本王一同进宫?”

  苏然愣了愣:“进宫?”

  “我去干嘛?”

  “不去……”

  刘弘昌笑了笑:“今晚好戏可是要开场了,你若不去,实在可惜啊……”

  说罢,也不等苏然反应,便大步离去了。

  只留苏然愣在原地,满脸震惊、脑海一片空白:

  好戏开场?

  难道今晚玉堂珠殿的那场宴席,就是最终决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