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带人抢下不少还没被烧毁的粮草,与徐晃会合。但火势借着风越烧越猛,浓烟滚滚,热浪扑面而来,烤得人脸发疼。】
【抢出来的粮草堆在一起,眼看就要被蔓延过来的大火烧着,可想要运出去简直比登天还难。】
【高顺和徐晃满脸黑灰,眼神焦急。】
难道拼了命抢回来的东西,最后还是要烧个精光?
【就在这时,曹风的身影穿过浓烟,出现在他们面前。】
【曹风迅速扫视着肆虐的火场和风向,随即果断下令:“快!在那边,我手指的方向,立刻点火!沿着我们撤退的路线,每隔一段也点起火堆!”】
【高顺和徐晃一听,都愣住了。】
【两人几乎同时看向对方,眼中满是震惊和怀疑。】
还要点火?!
这火势已经让人喘不过气,再点火,岂不是自寻死路?
浓烟热浪中,士兵们稍有迟疑。
【“立刻执行!违令者斩!”曹风斩钉截铁,语气不容置疑。】
高顺和徐晃的疑惑瞬间被压下。
若是旁人,他们定要斥为疯子。
但这是曹风!
他们亲眼见过太多不可能在他手中变为可能。
【高顺咬了咬牙,对陷阵营的将士吼道:“愣着干什么?照公子说的做!”】
【徐晃也猛地一挥手,示意自己的亲兵跟上。】
【士兵们只得按照曹风的指示,在指定位置点起了新的火堆。火势很快扩散,在地面上蔓延开来。】
【令人窒息的热浪中,高顺和徐晃死死盯着那片新燃起的火焰,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看见,新点燃的火就像一条贪婪的火蛇,迅速吞没了曹风指定路线上的枯草和灌木,烧出一条焦黑光秃的隔离带。】
紧接着,更惊人的事情发生了——
【当那片滔天大火蔓延到隔离带边缘时,竟像撞上一堵看不见的墙,突然停住了!】
【火势在隔离带前翻腾了几下,最终因为没了可烧的东西,再加上两股火焰互相争夺空气中的氧气,中间的火苗竟渐渐变小,最终熄灭了!】
【一条焦黑的、冒着青烟的安全通道,赫然出现在他们撤退的方向上!】
【高顺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
他征战多年,火攻水攻见过无数,却从未见过有人能这样驾驭烈火,在绝境中生生烧出一条生路!
这个一向严肃的武将,此刻心里突然冒出个荒唐念头:“难不成公子是个法师?!”
旁边的徐晃,死死盯着那条焦黑的安全通道,又猛地看向曹风,眼神复杂至极。
震惊?
有!
佩服?
更有!
但更多的是一种认知被彻底颠覆的茫然——
火,还能这么玩?!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喉咙干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最后只能在心里叹道:“公子……真是神了!”
这个念头,道尽了徐晃此刻翻江倒海的震撼和敬佩。
……
乌巢救援失败,淳于琼战死,袁绍一时陷入慌乱。然而,更让他措手不及的是,灾难接二连三地袭来,局势急转直下。
他麾下两员大将——高览与张郃,原本就手握重兵、骁勇善战,却早已对袁绍的刚愎自用和偏信谗言心生不满。沮授被下狱一事,更让他们愤慨不已。
如今,他们认定袁绍大势已去,败局已定。再加上郭图等人的诬陷逼迫,二人彻底心灰意冷。为了自身前途和性命,他们索性在关键时刻临阵倒戈,率领本部精锐,毫不犹豫地投奔了曹操!
高览、张郃投降的消息传来,袁军彻底大乱!
士兵们本就因为粮草被烧而惶恐不安,现在又看到大将叛变,更是人心惶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曹操抓住袁绍军队士气最低落的时机,果断发起总攻。袁军大败溃散。
袁绍这个曾经叱咤北方的霸主,此刻全靠亲卫拼死保护才杀出重围。最终他仅带着仅剩的八百亲信骑兵,狼狈北逃,仓皇渡过黄河,总算逃回了冀州老巢。
这次决战,曹风比曹操还开心。曹操在前面打袁绍,他在后面偷偷捡漏。
经此官渡一战,袁绍主力精锐损失殆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南顾。
曹操则凭借此役,一举扭转乾坤,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坚实基础。
袁军如山崩般溃败时,被囚的沮授根本无人顾及。混乱中囚车被冲散,他试图逃跑,但兵荒马乱间,一个文弱谋士哪能脱身?很快就被曹军追兵擒获。
【沮授被反绑双手,押解至曹操的中军大帐
【面对端坐于主位的曹操,沮授面无惧色。】
【沮授昂首挺胸,未等曹操开口,便朗声大呼道:“沮授非战之罪而被擒!今日被执,乃时运不济,非我沮授投降于你!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其声铿锵,气节凛然。
【曹操望着阶下这位曾为袁绍出谋划策的谋士,心中感慨万千。他向来清楚沮授的才能。】
【曹操离席起身,走到沮授面前,亲手为他解开绳索。“先生认为,袁本初为何会败?”】
【沮授活动着被捆得发麻的手腕,神色依然冷峻,坦然答道:“袁本初刚愎自用,屡失良机,又听信小人谗言,终致败亡。”】
【“我才能有限,既未能纠正主公过失,又未能保全自己。今日被擒,不过是智穷力竭,天命如此。”】
沮授没有推卸责任,也不曾诋毁旧主,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将失败归咎于袁绍的决策失误和自己的无能为力。
曹操听罢,对沮授的气节和坦荡更加敬重。
【曹操注视着沮授,语气诚恳地说道:“袁本初坐拥雄兵,却优柔寡断,不能善用先生这样的大才。若他当初听从你的计策,胜负还真不好说。”】
【“先生这等人才,实在是明珠暗投,令人惋惜!”曹操叹息道,“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国家分崩离析之势愈演愈烈。”】
【“我虽才能有限,却日夜思虑,想要扫平群雄,重整山河,还天下太平。只是这条路艰难险阻,千头万绪。”】
【说到这里,曹操上前一步,郑重说道:“今日我真心实意,愿与先生不计前嫌,共同匡扶汉室,谋划天下大计,拯救黎民百姓!以先生之大才,若能相助,实乃天下苍生之福!”】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既点明了袁绍的过失,也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更向沮授伸出了真诚的招揽之手。
【抢出来的粮草堆在一起,眼看就要被蔓延过来的大火烧着,可想要运出去简直比登天还难。】
【高顺和徐晃满脸黑灰,眼神焦急。】
难道拼了命抢回来的东西,最后还是要烧个精光?
【就在这时,曹风的身影穿过浓烟,出现在他们面前。】
【曹风迅速扫视着肆虐的火场和风向,随即果断下令:“快!在那边,我手指的方向,立刻点火!沿着我们撤退的路线,每隔一段也点起火堆!”】
【高顺和徐晃一听,都愣住了。】
【两人几乎同时看向对方,眼中满是震惊和怀疑。】
还要点火?!
这火势已经让人喘不过气,再点火,岂不是自寻死路?
浓烟热浪中,士兵们稍有迟疑。
【“立刻执行!违令者斩!”曹风斩钉截铁,语气不容置疑。】
高顺和徐晃的疑惑瞬间被压下。
若是旁人,他们定要斥为疯子。
但这是曹风!
他们亲眼见过太多不可能在他手中变为可能。
【高顺咬了咬牙,对陷阵营的将士吼道:“愣着干什么?照公子说的做!”】
【徐晃也猛地一挥手,示意自己的亲兵跟上。】
【士兵们只得按照曹风的指示,在指定位置点起了新的火堆。火势很快扩散,在地面上蔓延开来。】
【令人窒息的热浪中,高顺和徐晃死死盯着那片新燃起的火焰,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看见,新点燃的火就像一条贪婪的火蛇,迅速吞没了曹风指定路线上的枯草和灌木,烧出一条焦黑光秃的隔离带。】
紧接着,更惊人的事情发生了——
【当那片滔天大火蔓延到隔离带边缘时,竟像撞上一堵看不见的墙,突然停住了!】
【火势在隔离带前翻腾了几下,最终因为没了可烧的东西,再加上两股火焰互相争夺空气中的氧气,中间的火苗竟渐渐变小,最终熄灭了!】
【一条焦黑的、冒着青烟的安全通道,赫然出现在他们撤退的方向上!】
【高顺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
他征战多年,火攻水攻见过无数,却从未见过有人能这样驾驭烈火,在绝境中生生烧出一条生路!
这个一向严肃的武将,此刻心里突然冒出个荒唐念头:“难不成公子是个法师?!”
旁边的徐晃,死死盯着那条焦黑的安全通道,又猛地看向曹风,眼神复杂至极。
震惊?
有!
佩服?
更有!
但更多的是一种认知被彻底颠覆的茫然——
火,还能这么玩?!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喉咙干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最后只能在心里叹道:“公子……真是神了!”
这个念头,道尽了徐晃此刻翻江倒海的震撼和敬佩。
……
乌巢救援失败,淳于琼战死,袁绍一时陷入慌乱。然而,更让他措手不及的是,灾难接二连三地袭来,局势急转直下。
他麾下两员大将——高览与张郃,原本就手握重兵、骁勇善战,却早已对袁绍的刚愎自用和偏信谗言心生不满。沮授被下狱一事,更让他们愤慨不已。
如今,他们认定袁绍大势已去,败局已定。再加上郭图等人的诬陷逼迫,二人彻底心灰意冷。为了自身前途和性命,他们索性在关键时刻临阵倒戈,率领本部精锐,毫不犹豫地投奔了曹操!
高览、张郃投降的消息传来,袁军彻底大乱!
士兵们本就因为粮草被烧而惶恐不安,现在又看到大将叛变,更是人心惶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曹操抓住袁绍军队士气最低落的时机,果断发起总攻。袁军大败溃散。
袁绍这个曾经叱咤北方的霸主,此刻全靠亲卫拼死保护才杀出重围。最终他仅带着仅剩的八百亲信骑兵,狼狈北逃,仓皇渡过黄河,总算逃回了冀州老巢。
这次决战,曹风比曹操还开心。曹操在前面打袁绍,他在后面偷偷捡漏。
经此官渡一战,袁绍主力精锐损失殆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南顾。
曹操则凭借此役,一举扭转乾坤,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坚实基础。
袁军如山崩般溃败时,被囚的沮授根本无人顾及。混乱中囚车被冲散,他试图逃跑,但兵荒马乱间,一个文弱谋士哪能脱身?很快就被曹军追兵擒获。
【沮授被反绑双手,押解至曹操的中军大帐
【面对端坐于主位的曹操,沮授面无惧色。】
【沮授昂首挺胸,未等曹操开口,便朗声大呼道:“沮授非战之罪而被擒!今日被执,乃时运不济,非我沮授投降于你!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其声铿锵,气节凛然。
【曹操望着阶下这位曾为袁绍出谋划策的谋士,心中感慨万千。他向来清楚沮授的才能。】
【曹操离席起身,走到沮授面前,亲手为他解开绳索。“先生认为,袁本初为何会败?”】
【沮授活动着被捆得发麻的手腕,神色依然冷峻,坦然答道:“袁本初刚愎自用,屡失良机,又听信小人谗言,终致败亡。”】
【“我才能有限,既未能纠正主公过失,又未能保全自己。今日被擒,不过是智穷力竭,天命如此。”】
沮授没有推卸责任,也不曾诋毁旧主,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将失败归咎于袁绍的决策失误和自己的无能为力。
曹操听罢,对沮授的气节和坦荡更加敬重。
【曹操注视着沮授,语气诚恳地说道:“袁本初坐拥雄兵,却优柔寡断,不能善用先生这样的大才。若他当初听从你的计策,胜负还真不好说。”】
【“先生这等人才,实在是明珠暗投,令人惋惜!”曹操叹息道,“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国家分崩离析之势愈演愈烈。”】
【“我虽才能有限,却日夜思虑,想要扫平群雄,重整山河,还天下太平。只是这条路艰难险阻,千头万绪。”】
【说到这里,曹操上前一步,郑重说道:“今日我真心实意,愿与先生不计前嫌,共同匡扶汉室,谋划天下大计,拯救黎民百姓!以先生之大才,若能相助,实乃天下苍生之福!”】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既点明了袁绍的过失,也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更向沮授伸出了真诚的招揽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