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大哥到底什么来头-《年代1959带全家做城里人》

  刘根来没走远,躲在一丛茂密的树丛后悄悄观察着。

  郑老担警戒性还挺高,抬手让五个队长都停下,只带着赵德顺进了树林。

  郑老担空着两手走在前头,赵德顺把背着的长枪拿下来,咔咔两声把子弹上膛。

  那五个生产队长也都有样学样,把背在背后的长枪拿下来,咔咔子弹上膛,背对着手推车站成一圈,警戒着周围。

  要不要这么夸张?

  刘根来忍不住捂了一下额头。

  “别紧张,没事儿。”票贩子被吓了一跳,嘴上这么说着,腿却有点发软。

  直到来到刘根来咳嗽的地方,见到地上的五个大麻袋,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你们的人呢?”

  郑老担转头朝四周看了看,赵德顺也把枪举到胸前,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

  不怪他们紧张,这可是粮食,也没个人看着,就这么孤零零的在树林里放着,不怕被人抢了?

  别不是陷阱吧?

  “他们不想被人看见,你也知道,粮食可是最敏感的东西。”

  不愧是做大生意的,票贩子反应还挺快。

  “你不怕?”郑老担审视着票贩子。

  “我只是个中间人,他们是临时找我帮忙的,我也不知道卖粮食的人长啥样。”票贩子实话实说。

  这种时候,往往越是实话越能让人相信。

  “哦。”郑老担点点头,“我能先看看粮食吗?”

  “当然可以。”票贩子把自己的手电筒递了过去。

  “不用,你帮我照着就行了。”郑老担摆摆手,先把一个麻袋放倒,捏了捏麻袋底儿。

  他是老庄稼人,常年跟粮食打交道,麻袋里是不是粮食,他一捏就能捏出来。

  在沿着麻袋底儿捏了一圈之后,郑老担又把麻袋扶起来,打开了麻袋口。

  票贩子立刻打开手电照了进去。

  一见那金黄金黄的玉米面,郑老担瞳孔就是一缩,呼吸不由自主的急促起来。

  这是纯玉米面,一点棒子都没加!

  强压住激动的心情,郑老担撸起一只袖子,把整条胳膊都插进麻袋里,抓了一把玉米面,对着手电光仔细检查着。

  票贩子也在看着,他心头的震惊一点也不比郑老担少。

  纯玉米面……有钱有票也买不到!

  那个“大哥”到底什么来头?

  郑老担小心翼翼的把胳膊上沾的玉米面都抹了下来,又扎紧了麻袋口,检查着第二个麻袋。

  用了将近二十分钟,郑老担才把五个麻袋都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真磨叽……

  不远处的刘根来腿都蹲麻了,干脆一屁股坐了下来,好在天干,不用担心屁股坐湿了。

  检查完粮食,郑老担又挨个麻袋掂量了一遍,这才开口道:“粮食好像有点多,你确认这五麻袋粮食都是给我们的?”

  老农们的手都是秤,只需掂量一下,就能大致估算出一麻袋粮食的重量。

  这五麻袋玉米面加在一起得有上千斤,那两头野猪最多能换九百斤。他要的价格本来就高,人家还多给了一百斤,何况这一千斤粮食还都是纯玉米面。

  用一千斤纯玉米面换三百斤野猪,怎么算都是亏大了。

  能拿出一千斤纯玉米面的人能那么傻?

  郑老担心里有点没底。

  “人家这是照顾你们,做大生意的看的都长远,怎么可能让你们吃亏?”票贩子可估算不出这五麻袋玉米面的重量,便按照自己的想法解释着。

  他要是知道多了一百斤,不知道会咋想。

  “也是。”郑老担点点头,悬着的心放下了一点点,“德顺,让他们过来吧!”

  “嗯。”赵德顺答应一声,把两根手指放进嘴里,吹了个口哨。

  不远处的刘根来又捂了一下额头。

  赵德顺这声口哨光是气声,就一点声音,完全吹泚了,这也好意思吹?

  听到暗号的五个生产队长带着两头野猪进了树林。

  一个人推车,一个拉着,还有一个人推着一辆空车,剩下的两个人端着枪在旁边警戒,几个人都是紧张兮兮的样子。

  “五十九叔,咋样?”孙宝根刚来就问着。

  “回去再说。”郑老担摆摆手,“把野猪卸下来,把麻袋都装上车。”

  孙宝根没有再问,招呼着几个生产队长把五个麻袋搬上了两辆手推车,用麻绳系好。

  “我们走了,下次再打到野猪了,再来找你。”郑老担跟票贩子打了声招呼,又冲另外几人招了招手,在前面引路。

  苟有福把勾住两个把手上的宽绳往肩头上一搭,架起了一辆手推车,吴重山在前面用跟绳子拉着,赵德顺和另一个一边一个推着,四个人一块使劲儿,把装了六百斤玉米面的手推车推动了。

  孙宝根推起了另外一辆装了四百斤玉米面的手推车,苟有福在前面拉着绳子。

  一行人很快就走出小树林,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呼……”

  刘根来长长出了口气,从藏身的树丛后站起来,拍拍屁股上沾的尘土,走过去把两头野猪收进空间,溜溜达达的回到了鸽子市。

  这会儿的他心情相当不错。

  有了这些粮食,村里短时间内是饿不死了,也算是他为村里做了一件善事。

  “大哥,事儿办的漂亮吧!”

  刘根来刚坐下,票贩子就迫不及待的跟他表功。

  “你想要点啥?”刘根来点上了一根烟。

  “不都说好了吗,当然是……”票贩子话说到一半忽然打住了,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周围,这才压低声音说出了最后两个字,“粮食。”

  “你还会缺粮食?”刘根来有点不信。

  这家伙要钱有钱要票有票,能弄到这么多票据,关系肯定也不差,怎么会缺粮食?

  “缺细粮啊!”票贩子一副愁容,“到哪儿买都是替代粮,最多能买点棒子面,这些破玩意儿吃的我都拉不出屎。”

  “呵呵……”刘根来忍不住笑了,“你不会喝点油啊,你又不是没有油票。”

  “谁能成天喝那玩意?你当我是财主啊?”

  “你不是财主,你是做大生意的。”

  “别开我的玩笑了。”票贩子又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凑到刘根来耳边,“能不能弄点细粮,白面和大米都行,我都好长时间没吃到这玩意儿了。”

  真能装。

  票贩子的话,刘根来一个字都不信。

  他想要细粮是真的,但肯定不光是给自己吃,这年头,打点关系,细粮比啥都管用。

  “你想要多少?”

  “越多越好。”票贩子两眼一亮。

  “你想用什么东西换?”

  “你缺什么?”

  口气这么大?

  问题是,刘根来一时半会儿的,还真想不出来他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