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底踏在金砖上,发出清晰而沉缓的声响,一步,一步。那脚步声并不快,却带着千钧重压,碾过暖阁里凝滞的空气,直直停在跪拜的众人面前。
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只有炭火在沉默中偶尔爆出一两点微弱的噼啪声,以及窗外风雪越发凄厉的呜咽。
“都起来吧。”康熙的声音终于响起,不高,却像深潭里投下的石子,带着一种沉甸甸的穿透力,清晰地敲在每个人的耳膜上。那声音里辨不出喜怒,只有一种浸透了寒意的疲惫。
“谢皇上。”苏研与德嫔几乎同时应声,动作轻缓地起身。苏研的目光飞快地扫过康熙的脸,只一眼,心便往下沉了沉。
那张一向威严沉毅的面孔,此刻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倦色。眼底带着明显的青影,眉宇间拧着一道深刻的褶皱,仿佛被什么东西死死压着。他身上的明黄常服似乎也沾染了外间的湿冷寒气,连带着他整个人都透出一股从骨子里渗出的冷意。他站在那里,目光沉沉,先是在德妃抱着胤禛的身上顿了顿,那眼神复杂难辨,旋即又转向苏研。
“胤禛如何了?”他终于开口,问的却是孩子。声音里那份刻意压制的疲惫,让苏研心头猛地一揪。
“回皇上,”苏研上前一步,声音放得格外轻柔,带着安抚的意味,“四阿哥受惊后又哭闹了一场,耗尽了精神,方才服了太医开的安神汤,此刻睡得正沉。臣妾已仔细诊过脉,脉象虽还有些虚浮,但已平稳许多,并无大碍,只需静养几日便好。”她微微侧身,让康熙能更清楚地看到暖炕上胤禛沉睡的小脸。孩子呼吸均匀,脸颊在暖阁的热气里透出一点健康的红晕。
康熙的目光落在胤禛身上,那层冰封般的冷硬似乎有了一瞬间的松动。他抬步走近暖炕,高大的身影投下一片阴影,将胤禛小小的身子笼罩其中。他伸出手,那骨节分明、带着薄茧的手指,极其小心地、带着一种近乎笨拙的珍视,轻轻碰了碰胤禛露在锦被外的小手。孩子的指头温热柔软,这细微的触感仿佛终于驱散了他眼底最后一丝冰霜,只剩下深沉的、难以言喻的疲惫。
“没事就好……”他低声重复了一遍,更像是在对自己说。那声音里的沙哑,让苏研听得心头发酸。她太熟悉这种疲惫了,那是心力交瘁、被无数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模样。太子……前朝……还有这后宫里永无止境的倾轧……
“皇上……”德嫔柔婉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与熨帖,“万岁爷也请宽心。四阿哥吉人天相,有宁妃姐姐这样精通医理的额娘悉心照料,定能很快康复。倒是您,冒了这么大的风雪过来,龙体要紧。”她抱着胤禛,微微屈膝,姿态恭谨又透着亲昵,“嫔妾瞧着您脸色不太好,可是被外头的寒气冲着了?要不……嫔妾让小厨房熬碗热热的姜汤来驱驱寒?”
苏研心头警铃微作。德嫔这话,句句在理,滴水不漏,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却又在无形中将她苏研推到了“照料皇子”的前台,而她自己则稳稳占据着“体贴圣躬”的位置。
康熙的目光从胤禛脸上移开,终于落到了德嫔身上。他没有立刻回答德嫔关于姜汤的提议,反而问了一句,声音听不出情绪,却让暖阁的气氛瞬间又绷紧了几分:“这么晚了,风雪又大,德嫔怎么也在承乾宫?”
德嫔抱着胤禛的手臂似乎不着痕迹地又紧了紧,脸上温婉的笑意不变,声音愈发柔和:“回皇上,嫔妾听闻四阿哥受了惊吓,又知道宁妃姐姐刚从翊坤宫那边回来,必定劳心劳力,心里实在放不下,就想着过来看看,有没有能帮衬一二的地方。四阿哥可怜见的,嫔妾看着心疼……”她说着,低头怜爱地看了一眼怀中的孩子,又抬眼望向康熙,眼神清澈坦荡,“正巧带了点新做的杏仁酪,想着给阿哥压压惊,甜甜嘴儿,也能让宁妃姐姐稍稍歇口气。”
她将食盒往康熙的方向不着痕迹地推了推,那精致的海棠花食盒盖子半开,露出里面摆放整齐、色泽诱人的杏仁酪。
康熙的目光淡淡扫过那食盒,又落回德嫔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目光沉甸甸的,带着审视,仿佛要穿透她脸上那层温婉柔顺的假面,看清底下究竟藏着什么。
苏研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德嫔的解释合情合理,无懈可击,甚至显得格外“懂事”。但康熙此刻的沉默,却比任何质问都更让人心惊。
“你有心了。”半晌,康熙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淡无波,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别的。他没有再看那杏仁酪,视线重新投向暖炕上的胤禛,似乎所有的疲惫都因这孩子而暂时找到了一个倾泻的出口。他轻轻挥了挥手,那动作带着一种沉重的倦怠:“你们下去吧,留宁妃一个人……。”
“是。”德嫔立刻应声,动作轻柔地将胤禛放回暖炕上,仔细掖好被角。她起身,对着康熙和苏研分别福了一福,姿态恭谨柔顺:“嫔妾告退。皇上万请保重龙体。”说罢,带着自己的宫女,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帘外。
阿瑾和其他宫人也立刻屏息凝神,鱼贯退出暖阁,只留下苏研一人侍立在侧。
暖阁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炭火燃烧的细微噼啪声,胤禛均匀的呼吸声,以及窗外永无止境的风雪呜咽。康熙依旧站在炕边,背对着苏研,沉默地看着沉睡的胤禛,高大的身影在烛光下拉得很长,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寂与沉重。
苏研静静地站着,没有贸然开口。她能感受到空气里弥漫的那份沉甸甸的压力,不仅仅是帝王的威严,更是一种被无数烦心事缠绕、几乎要将他压垮的疲惫。太子的跋扈、前朝可能的动荡、翊坤宫刚刚落幕的闹剧……还有这后宫看似平静下汹涌的暗流。德嫔方才那番“体贴”的言行,看似退去,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余波未散。
过了许久,久到苏研几乎以为康熙已经忘了她的存在,他才缓缓转过身。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此刻清晰地映着烛火,却驱不散眼底深处的血丝和浓重的倦意。他看着苏研,眼神复杂,有审视,有疲惫,似乎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依赖?
“婉宁,”他忽然开口,叫了她的名字,不再是疏离的“宁妃”。这称呼让苏研心头微微一颤。“今日翊坤宫……”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声音低沉沙哑,“你做得很好。干脆利落。”
苏研垂眸:“臣妾只是尽本分,不敢居功。”
“本分……”康熙咀嚼着这两个字,唇角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嘲弄与深深的无力。“这宫里的‘本分’,有时候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难看得清,更难守得住。”
他向前走了一步,靠近苏研。一股混杂着龙涎香、未散风雪寒气以及浓重倦意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抬起手,似乎想碰触什么,最终却只是疲惫地捏了捏自己的眉心。
“朕累了,婉宁。”这声音低哑得几乎只剩气音,带着一种卸下所有伪装的脆弱,像一根绷紧到极致的弦终于发出的哀鸣。他看着她,那双曾睥睨天下的眼睛里,此刻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还有一丝……近乎恳求的茫然?
“朕只是想来看看胤禛……看看他……”后面的话,消散在一声沉重的叹息里。他不再看她,目光重新投向沉睡的孩子,仿佛那里是他唯一能找到片刻安宁的港湾。
苏研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酸涩得厉害。她从未见过康熙如此直白地显露疲惫和脆弱。这份突如其来的“真实”,比任何疾言厉色都更具冲击力。她下意识地上前半步,几乎想伸出手去抚平他眉宇间那道深刻的褶皱,想替他分担那份沉甸甸的孤寂。可指尖刚一动,理智便如冰水浇下——他是君,她是臣妾。这深宫之中,最容不得的,就是逾矩的“真心”。
她只能将那份冲动死死压在心底,微微屈膝,声音放得极轻极柔,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安抚:“皇上,胤禛睡得很安稳。您也……歇息片刻吧?臣妾在这儿守着。”
康熙没有回应,依旧沉默地看着胤禛。暖阁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炭火燃烧的声音和窗外风雪永不停歇的悲鸣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那份沉重的疲惫感,几乎化为实质,沉甸甸地压在苏研的心口。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里,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又带着明显仓促的脚步声!那脚步声停在门口,似乎在犹豫。紧接着,是李德全刻意压得极低、却难掩急切的嗓音,隔着厚厚的门帘,清晰地送了进来:
“启禀万岁爷……毓庆宫……太子殿下那边……出事了!”
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只有炭火在沉默中偶尔爆出一两点微弱的噼啪声,以及窗外风雪越发凄厉的呜咽。
“都起来吧。”康熙的声音终于响起,不高,却像深潭里投下的石子,带着一种沉甸甸的穿透力,清晰地敲在每个人的耳膜上。那声音里辨不出喜怒,只有一种浸透了寒意的疲惫。
“谢皇上。”苏研与德嫔几乎同时应声,动作轻缓地起身。苏研的目光飞快地扫过康熙的脸,只一眼,心便往下沉了沉。
那张一向威严沉毅的面孔,此刻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倦色。眼底带着明显的青影,眉宇间拧着一道深刻的褶皱,仿佛被什么东西死死压着。他身上的明黄常服似乎也沾染了外间的湿冷寒气,连带着他整个人都透出一股从骨子里渗出的冷意。他站在那里,目光沉沉,先是在德妃抱着胤禛的身上顿了顿,那眼神复杂难辨,旋即又转向苏研。
“胤禛如何了?”他终于开口,问的却是孩子。声音里那份刻意压制的疲惫,让苏研心头猛地一揪。
“回皇上,”苏研上前一步,声音放得格外轻柔,带着安抚的意味,“四阿哥受惊后又哭闹了一场,耗尽了精神,方才服了太医开的安神汤,此刻睡得正沉。臣妾已仔细诊过脉,脉象虽还有些虚浮,但已平稳许多,并无大碍,只需静养几日便好。”她微微侧身,让康熙能更清楚地看到暖炕上胤禛沉睡的小脸。孩子呼吸均匀,脸颊在暖阁的热气里透出一点健康的红晕。
康熙的目光落在胤禛身上,那层冰封般的冷硬似乎有了一瞬间的松动。他抬步走近暖炕,高大的身影投下一片阴影,将胤禛小小的身子笼罩其中。他伸出手,那骨节分明、带着薄茧的手指,极其小心地、带着一种近乎笨拙的珍视,轻轻碰了碰胤禛露在锦被外的小手。孩子的指头温热柔软,这细微的触感仿佛终于驱散了他眼底最后一丝冰霜,只剩下深沉的、难以言喻的疲惫。
“没事就好……”他低声重复了一遍,更像是在对自己说。那声音里的沙哑,让苏研听得心头发酸。她太熟悉这种疲惫了,那是心力交瘁、被无数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模样。太子……前朝……还有这后宫里永无止境的倾轧……
“皇上……”德嫔柔婉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与熨帖,“万岁爷也请宽心。四阿哥吉人天相,有宁妃姐姐这样精通医理的额娘悉心照料,定能很快康复。倒是您,冒了这么大的风雪过来,龙体要紧。”她抱着胤禛,微微屈膝,姿态恭谨又透着亲昵,“嫔妾瞧着您脸色不太好,可是被外头的寒气冲着了?要不……嫔妾让小厨房熬碗热热的姜汤来驱驱寒?”
苏研心头警铃微作。德嫔这话,句句在理,滴水不漏,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却又在无形中将她苏研推到了“照料皇子”的前台,而她自己则稳稳占据着“体贴圣躬”的位置。
康熙的目光从胤禛脸上移开,终于落到了德嫔身上。他没有立刻回答德嫔关于姜汤的提议,反而问了一句,声音听不出情绪,却让暖阁的气氛瞬间又绷紧了几分:“这么晚了,风雪又大,德嫔怎么也在承乾宫?”
德嫔抱着胤禛的手臂似乎不着痕迹地又紧了紧,脸上温婉的笑意不变,声音愈发柔和:“回皇上,嫔妾听闻四阿哥受了惊吓,又知道宁妃姐姐刚从翊坤宫那边回来,必定劳心劳力,心里实在放不下,就想着过来看看,有没有能帮衬一二的地方。四阿哥可怜见的,嫔妾看着心疼……”她说着,低头怜爱地看了一眼怀中的孩子,又抬眼望向康熙,眼神清澈坦荡,“正巧带了点新做的杏仁酪,想着给阿哥压压惊,甜甜嘴儿,也能让宁妃姐姐稍稍歇口气。”
她将食盒往康熙的方向不着痕迹地推了推,那精致的海棠花食盒盖子半开,露出里面摆放整齐、色泽诱人的杏仁酪。
康熙的目光淡淡扫过那食盒,又落回德嫔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目光沉甸甸的,带着审视,仿佛要穿透她脸上那层温婉柔顺的假面,看清底下究竟藏着什么。
苏研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德嫔的解释合情合理,无懈可击,甚至显得格外“懂事”。但康熙此刻的沉默,却比任何质问都更让人心惊。
“你有心了。”半晌,康熙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淡无波,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别的。他没有再看那杏仁酪,视线重新投向暖炕上的胤禛,似乎所有的疲惫都因这孩子而暂时找到了一个倾泻的出口。他轻轻挥了挥手,那动作带着一种沉重的倦怠:“你们下去吧,留宁妃一个人……。”
“是。”德嫔立刻应声,动作轻柔地将胤禛放回暖炕上,仔细掖好被角。她起身,对着康熙和苏研分别福了一福,姿态恭谨柔顺:“嫔妾告退。皇上万请保重龙体。”说罢,带着自己的宫女,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帘外。
阿瑾和其他宫人也立刻屏息凝神,鱼贯退出暖阁,只留下苏研一人侍立在侧。
暖阁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炭火燃烧的细微噼啪声,胤禛均匀的呼吸声,以及窗外永无止境的风雪呜咽。康熙依旧站在炕边,背对着苏研,沉默地看着沉睡的胤禛,高大的身影在烛光下拉得很长,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寂与沉重。
苏研静静地站着,没有贸然开口。她能感受到空气里弥漫的那份沉甸甸的压力,不仅仅是帝王的威严,更是一种被无数烦心事缠绕、几乎要将他压垮的疲惫。太子的跋扈、前朝可能的动荡、翊坤宫刚刚落幕的闹剧……还有这后宫看似平静下汹涌的暗流。德嫔方才那番“体贴”的言行,看似退去,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余波未散。
过了许久,久到苏研几乎以为康熙已经忘了她的存在,他才缓缓转过身。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此刻清晰地映着烛火,却驱不散眼底深处的血丝和浓重的倦意。他看着苏研,眼神复杂,有审视,有疲惫,似乎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依赖?
“婉宁,”他忽然开口,叫了她的名字,不再是疏离的“宁妃”。这称呼让苏研心头微微一颤。“今日翊坤宫……”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声音低沉沙哑,“你做得很好。干脆利落。”
苏研垂眸:“臣妾只是尽本分,不敢居功。”
“本分……”康熙咀嚼着这两个字,唇角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嘲弄与深深的无力。“这宫里的‘本分’,有时候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难看得清,更难守得住。”
他向前走了一步,靠近苏研。一股混杂着龙涎香、未散风雪寒气以及浓重倦意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抬起手,似乎想碰触什么,最终却只是疲惫地捏了捏自己的眉心。
“朕累了,婉宁。”这声音低哑得几乎只剩气音,带着一种卸下所有伪装的脆弱,像一根绷紧到极致的弦终于发出的哀鸣。他看着她,那双曾睥睨天下的眼睛里,此刻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还有一丝……近乎恳求的茫然?
“朕只是想来看看胤禛……看看他……”后面的话,消散在一声沉重的叹息里。他不再看她,目光重新投向沉睡的孩子,仿佛那里是他唯一能找到片刻安宁的港湾。
苏研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酸涩得厉害。她从未见过康熙如此直白地显露疲惫和脆弱。这份突如其来的“真实”,比任何疾言厉色都更具冲击力。她下意识地上前半步,几乎想伸出手去抚平他眉宇间那道深刻的褶皱,想替他分担那份沉甸甸的孤寂。可指尖刚一动,理智便如冰水浇下——他是君,她是臣妾。这深宫之中,最容不得的,就是逾矩的“真心”。
她只能将那份冲动死死压在心底,微微屈膝,声音放得极轻极柔,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安抚:“皇上,胤禛睡得很安稳。您也……歇息片刻吧?臣妾在这儿守着。”
康熙没有回应,依旧沉默地看着胤禛。暖阁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炭火燃烧的声音和窗外风雪永不停歇的悲鸣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那份沉重的疲惫感,几乎化为实质,沉甸甸地压在苏研的心口。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里,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又带着明显仓促的脚步声!那脚步声停在门口,似乎在犹豫。紧接着,是李德全刻意压得极低、却难掩急切的嗓音,隔着厚厚的门帘,清晰地送了进来:
“启禀万岁爷……毓庆宫……太子殿下那边……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