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窃-《仙途诡斗风云》

  有人满心期待着能吃上鸡肉,可有人面前明明摆着炖好的鸡,却食不知味,不住地嘘长叹短。

  苍庐县城地处偏远的一隅,这里并没有真正的博学大儒。就算曾经有过,这等小地方也留不住他们,那些有学识的人早就离开了。林翰坡在县城里也算是颇有学问的人物,所以他也收到了那份请帖。

  餐桌上荤素菜肴搭配得当,林翰坡提起筷子,却又缓缓放下,随后拿起摆在一旁的请帖,反复地看了又看,仿佛想从这请帖上看出花来。最终,他拿着请帖离开了饭桌,把老婆和儿女留在了饭桌上,独自在屋外的竹林旁徘徊。

  林氏很快跟了出来,关切地问道:“郡主的请帖,别人想要都要不到,你何故如此忧虑呢?”

  林翰坡无奈地摇头叹息道:“京城才是真正名士风流、汇聚博学之士的地方,人家郡主什么没见识过呀。这小地方哪来什么精通诗词之人,所谓的以诗会友,怎么看都像是个借口。你没看到最近苍庐县的动静吗?富户人家几乎被抄了个遍,那位王爷摆明了是在敛财。咱们家境颇为殷实,这请帖,就怕这筵席不是好筵席,这聚会也不是好聚会啊!”

  林氏顿时紧张起来,急切地问道:“那怎么办呢?”

  林翰坡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还能怎么办?被盯上了,怕是跑也跑不了……”

  粉墙黛瓦的苏府,算得上是县城内少有的名门。老爷子苏逸康在苍庐县也是有名的有学问之人,早年他曾在京城读过书,据说和如今的某位封疆大吏年轻时是同窗,而且他的祖上还做过朝廷大官,如今苏家的家业也算是承蒙祖上的余泽。

  上回远迎商承宗的人当中就有苏逸康,他本是坐着马车去的,结果不仅看了一场血淋淋的场面,最后还是走着回来的。一大把年纪被逼着走那么远的路,差点没把命给丢了。所幸的是,他活着回来了,而苏府也算是少有的几个没被抄家的,有惊无险。

  管家手上拿着请帖,陪着拄着拐杖在庭院中缓缓散步的苏逸康,轻声问道:“老爷,这位郡主弄出个文社雅集是什么意思呢?”

  苏逸康用拐杖戳了戳地,冷哼一声道:“还能是怎么回事,无非是杀孽太重想收买人心,在那故意做做样子给别人看罢了!”

  管家又问道:“老爷,那去还是不去呢?”

  苏逸康琢磨了一下,又是一声叹息:“我也是左右为难呐!不去,一家老小的性命堪忧!去吧,这庸平郡王摆明了是乱臣贼子,图谋不轨,一旦朝廷大军来到,他必定土崩瓦解,届时我苏家可就贴上了与逆贼为伍的标记,搞不好也要遭清算呐……”

  临近傍晚的苍庐县城,因为十几张请帖的撒出,略微有了些骚动。

  静墨轩,陆玄风站在门口,连连客套地拱手,好不容易才将左右前来看热闹的邻舍给打发了。

  原因自然是因为那张请帖,左右商铺的人看到官兵骑着马来给陆玄风送请帖,一听官兵说是郡主发出的请帖,自然惹来一阵惊叹和围观。

  得了清净,陆玄风走回柜台后面,打开那请帖仔细看了一阵,最终将请帖收入了袖子里,装作像个没事人一样。

  夜幕降临时,门口的两只灯笼,他只点亮了一只。

  约莫半个时辰后,有客人进了商铺,呆了好一阵才离去……

  次日大早,王多金一打开门,不出所料,商淑宁已经等候在门外。

  “金爷,早。”

  “郡主,早。”

  无需多话,王多金先将所有窗户打开,以表示光明磊落,然后自觉地坐在了梳妆台前。

  商淑宁也顺其自然地走到了他身后,开始帮他整理头发。

  正常来说,商淑宁每次来都会说点事,这回却是一声未吭,直到帮王多金盘好了头发也没说什么。

  最终还是王多金盯着镜子里的人问道:“郡主不准备问点什么?”

  商淑宁反问:“金爷会告诉我吗?”

  王多金说道:“其实也没瞒你们,办事的都是你们的人。”

  商淑宁说道:“可还是糊涂着。”

  王多金说道:“每日有劳郡主这般,实在过意不去,回头请郡主看一出戏如何?”

  商淑宁明亮的双眸眨了眨,笑着说道:“好!”

  旭日的金光遍染层林,在城外遥望的山脚下,昨日接到请帖的人,有坐着牛车而来的,有坐着轿子来的,也有徒步前来的。

  陆玄风是徒步而来的,他戴了顶软帽子,目光不时地打量着四周。昨夜就听到了点风声,知道收到请帖者不止自己一人,这让他放松了警惕。

  此时所有接到请帖的人全部等候在山下的一座长亭里,来的人都手持请帖,纷纷互相打招呼。县城就那么点大,能来的就算彼此不熟悉,大多也都是曾经照过面认识的。也只有陆玄风显得比较另类,大家对他都很陌生,获悉他是静墨轩的新掌柜,有人免不了问原掌柜哪去了,陆玄风自然有编排好的说辞。

  在等候的过程中,众人神色各异,有绷着脸不说话的,有神情凝重的,也有神色兴奋的,谈论的主题也无非是郡主举办的这次文社雅集。

  陆玄风不太爱言语,始终面带微微的笑意,对谁都客客气气的,听着众人的谈论,心里却在嘀咕,文社雅集?没我那首诗能有这事?

  他也能理解商淑宁为何搞出个文社雅集,商淑宁毕竟是个未嫁女子,单独见他一个男子也说不过去。

  只是不知这次的文社雅集是个怎么个会法,他这里还准备了宋承华送他的两首诗中的另一首,必定能更加吸引商淑宁的注意。也不知那个王多金会不会露面,露面了有没有下手的机会,下手了能不能安然脱身?

  就在他思绪百转间,一名便装亲卫迈着大步走进了长亭,满面笑容地朝众人拱手道:“有劳诸位贵客久等,实在是怠慢了。”

  “无妨无妨!”有人客套地回应,也有人不吭声。

  那亲卫也不啰嗦,伸手相邀道:“诸位,郡主有请,请跟我来!”

  众人陆续出了长亭,却被告知,随行下人和代步工具都不得进山,需徒步前往,说是这里的规矩。大家没办法,有些事情是由不得他们这些平民做选择的,只得遵守。

  途中,有雅兴的人一路夸赞着这景致,说这里钟灵毓秀、藏龙卧虎之类的。

  年纪一大把的苏逸康却是雅兴不起来,进山的路虽不崎岖,也没有台阶,却是徐徐蜿蜒上升的,等于是一路爬坡,他这年纪自然有些吃不消。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乏尊敬老者的人,有年轻点的在左右搀扶着他。

  来到了重兵戒备的山庄外,此时已在能眺望整座县城的山顶。

  众人进入山庄时,门口一侧跪着的汉子令不少人心中犯嘀咕,也不知是犯了什么错,看起来很憔悴的样子。

  众人被带到了山庄里的主花园后,亲卫又对众人笑道:“这里给每人准备了一处雅间休息,内有笔墨纸砚,郡主先请诸位留下墨宝,诗词歌赋皆可,限时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郡主会来此与大家各持所作会面共赏。”

  也不管大家答应不答应,已有一群下人过来,分别各请一人跟自己走。

  有人意兴满满地朝大家拱手,说道:“诸位,半个时辰后见!”

  陆玄风跟着一个下人进入花园深处,眼睛的余光一直暗暗地左右打量着,从进庄园开始,他就一直在留意内部环境。

  他所到之处是一坐落在花园深处的幽静小阁,下人将他领入了阁内,斟上茶水后请他自便,然后退下了。

  陆玄风环顾阁内,茶水果点一应俱全,案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的笔墨纸砚。

  他在小阁内慢慢转了一圈,茶水果点都没碰,走到了案旁,往砚中滴了些水,然后慢慢磨墨。

  就在他准备留下宋承华赠予的另一诗篇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进来了四个人。一个戴着纱笠的女子;一个抱剑的中年男子,白发宛若银霜,神态平静;一个略带慵懒神态的青年,进来后手中剑随手就杵在了地上,边上跟着一个身材高大、神情冷漠的青年。

  只扫了一眼,陆玄风大概就辨别出了几人的身份。商承宗刚抵达苍庐县刚进城的时候,陆玄风就在人群中认识了王多金,没想到刚来山庄就见到了目标。但是他不敢下手,那个怀中抱剑的白发男子让他心弦暗暗绷紧,生怕被看出什么端倪。

  一见人来,陆玄风连忙绕出长案,恭恭敬敬地执礼,儒生的举止倒是装得像模像样。

  王多金笑容可掬地介绍商淑宁:“方平先生吧?这位便是郡主!”

  陆玄风忙行礼:“小人拜见郡主!”

  商淑宁轻轻颔首示意了一下,心里嘀咕,不知王多金请自己来是要看什么戏。

  王多金伸手,请商淑宁去案后落座,自己和袁雄护卫在了商淑宁的左右,而白逸则不动声色地挪步到了陆玄风的身后,这让陆玄风浑身不自在。

  “听说方平先生的诗写得不错?”王多金又笑着问道。

  陆玄风谦虚地说道:“不敢不敢,难登大雅之堂。”

  王多金笑着说:“我也作了首诗,想请先生指教一二。”

  陆玄风客气地说道:“指教不敢,愿洗耳恭听。”

  王多金貌似斟酌了一下,继续笑眯眯地吟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不知我作的这首诗如何?”

  “……”陆玄风惊愕地看着他,心道,这是想施压于我,让我承认这诗是我剽窃为己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