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鸾宫内,依旧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悲伤。
白若曦一身素服,前来给皇后请安,并祭拜二公主。
她言辞恳切,神情哀戚,任谁也挑不出半点错处。
皇后双目红肿,面容憔悴,由宫女搀扶着,勉强与白若曦说了几句话,“瑾贵嫔有心了。”
“二公主乖巧可爱,臣妾来送一送应该的。”
白若曦在二公主的灵前上了香,看着那小小的牌位,心中并无多少波澜。
她的皇儿上一世连个牌位都没有。
在这深宫之中,生命本就脆弱如斯。
她要做的,是利用每一个逝去的生命,为自己铺平前路。
从凤鸾宫出来,白若曦并未立刻回永和宫,而是在御花园中缓缓踱步,似是在排解心中的郁结。
春桃和琳琅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后。
不多时,小禄子脚步匆匆地从远处走来,对白若曦使了个眼色。
白若曦会意,寻了个僻静的角落。
“主子,找到了!”小禄子压低声音,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递给白若曦,“就在冷宫外那片槐树林,最大的一棵老槐树的树洞里发现的!”
白若曦接过油纸包,掂了掂分量,心中已有了数。
她缓缓打开油纸包,里面露出一枚沾着些许干涸血迹的玉簪,样式普通,却做工精细,更重要的是,这玉簪的尾部,刻着一个极小的“宸”字。
这正是前世传闻中,年修媛用来栽赃宸美人,说宸美人诅咒中宫时,用以“作法”的凶器之一,后来宸美人被打入冷宫,这枚玉簪便不知所踪。
这干涸的血迹的绳子,恐怕就是在勒死悦才贴身宫女时留下的!
“这是什么?”白若曦展开旁边揉成一团的碎布,上面用女子的娟秀字迹,断断续续地写着一些惊恐的字句:“她要杀我…庆…是年…东珠…公主…”
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度恐惧之下写成的,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年”字就足以引人遐想,别说还有‘东珠、公主’。
“做得好。”白若曦将东西重新包好,递给小禄子。
写下这布条的人估计凶多吉少,不管如何帮了她大忙。
“现在,你要想办法,将这个东西,‘不经意’地送到皇后娘娘的心腹宫女手中,记住,一定要做得像是在混乱中无意拾得,绝不能让人查到我们头上。”
“奴才明白!”小禄子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白若曦又补充道:“最好是让皇后娘娘在太后面前,‘发现’这个东西,太后对皇家血脉极为看重,有她在,年修媛便是插翅也难逃。”
小禄子领命,迅速消失在花木之后。
白若曦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冷冽的笑意。
该结束了。
当日下午,凤鸾宫内,皇后正与太后在一起给二公主诵经。
忽然,皇后身边的大宫女采月神色慌张地从外面进来,手中捧着一个油纸包。
“启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奴婢……奴婢方才在御花园捡到了这个……”采月声音发颤,将油纸包呈上。
太后眉头一皱:“什么东西,慌慌张张的?”
皇后接过油纸包,疑惑地打开。
当看到里面的玉簪和带血的字条时,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随即转为铁青,握着字条的手不住地颤抖。
“贤……东珠……公主…”皇后喃喃念着,眼中迸发出骇人的恨意与杀机,“年修媛!是年修媛这个毒妇!”
太后也看到了字条上的内容,脸色骤变:“皇帝何在?!传哀家懿旨,将年修媛带过来!哀家要亲自审问!”
皇帝很快便闻讯赶来。
当他看到那些证物,尤其是那枚刻有“宸”字的玉簪和字条上提及的“东珠”、“公主”时,龙颜大怒。
年修媛被传到凤鸾宫时,尚不知大祸临头,当她看到那些证物,尤其是那枚她以为早已销毁的玉簪时,顿时面如死灰,瘫软在地。
“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帝厉声质问。
“臣妾不知,这些东西臣妾没有见过。”年幼安绝不能承认。
张庆已经被她的派去灭口了,这些东西她可以说成栽赃嫁祸。
“臣妾也是当母妃的,怎么会去害二公主,太后、皇上明鉴。”
皇后猩红的眼死死的盯着年修媛,恨不得将人凌迟,祭奠她的灵儿。
“年修媛到这时候你还在嘴硬,哀家是看你不见棺材不掉泪,看看这是谁……”
太后话音刚落,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张庆被侍卫托上来。
鼻青脸肿,身上没有一块是好的。
纵是如此年修媛还是认出了此人——张庆!
他不是已经出宫,已经被她派去的人杀了吗?
为什么会被抓回来,不用猜,张庆什么都招了吧,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
年芷萱整个人泄了气,肩膀塌了下来,她输了。
年修媛自知在劫难逃,最终承认了所有罪行。
皇帝震怒,当即下旨“年氏女芷萱德行败坏、霍乱后宫、谋害皇嗣、诛九族,年氏贬为庶人,赐死,翊坤宫上下人等,凡涉案者,一律杖毙!”
年修媛没有哭喊,淡然的接受,自古成王败寇,输了就是输了,只是连累的家族,下辈子再还吧。
消息传到永和宫,白若曦正在灯下看书。
她听完小禄子的禀报,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也不枉费她布局这么久。
春桃和琳琅却是心有余悸:“主子,这年氏这些年做过真么多恶事,真是可怕了。”
白若曦合上书卷,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可怕的不是年修媛,而是这深宫,”
她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一片清明。
白若曦一身素服,前来给皇后请安,并祭拜二公主。
她言辞恳切,神情哀戚,任谁也挑不出半点错处。
皇后双目红肿,面容憔悴,由宫女搀扶着,勉强与白若曦说了几句话,“瑾贵嫔有心了。”
“二公主乖巧可爱,臣妾来送一送应该的。”
白若曦在二公主的灵前上了香,看着那小小的牌位,心中并无多少波澜。
她的皇儿上一世连个牌位都没有。
在这深宫之中,生命本就脆弱如斯。
她要做的,是利用每一个逝去的生命,为自己铺平前路。
从凤鸾宫出来,白若曦并未立刻回永和宫,而是在御花园中缓缓踱步,似是在排解心中的郁结。
春桃和琳琅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后。
不多时,小禄子脚步匆匆地从远处走来,对白若曦使了个眼色。
白若曦会意,寻了个僻静的角落。
“主子,找到了!”小禄子压低声音,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递给白若曦,“就在冷宫外那片槐树林,最大的一棵老槐树的树洞里发现的!”
白若曦接过油纸包,掂了掂分量,心中已有了数。
她缓缓打开油纸包,里面露出一枚沾着些许干涸血迹的玉簪,样式普通,却做工精细,更重要的是,这玉簪的尾部,刻着一个极小的“宸”字。
这正是前世传闻中,年修媛用来栽赃宸美人,说宸美人诅咒中宫时,用以“作法”的凶器之一,后来宸美人被打入冷宫,这枚玉簪便不知所踪。
这干涸的血迹的绳子,恐怕就是在勒死悦才贴身宫女时留下的!
“这是什么?”白若曦展开旁边揉成一团的碎布,上面用女子的娟秀字迹,断断续续地写着一些惊恐的字句:“她要杀我…庆…是年…东珠…公主…”
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度恐惧之下写成的,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年”字就足以引人遐想,别说还有‘东珠、公主’。
“做得好。”白若曦将东西重新包好,递给小禄子。
写下这布条的人估计凶多吉少,不管如何帮了她大忙。
“现在,你要想办法,将这个东西,‘不经意’地送到皇后娘娘的心腹宫女手中,记住,一定要做得像是在混乱中无意拾得,绝不能让人查到我们头上。”
“奴才明白!”小禄子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白若曦又补充道:“最好是让皇后娘娘在太后面前,‘发现’这个东西,太后对皇家血脉极为看重,有她在,年修媛便是插翅也难逃。”
小禄子领命,迅速消失在花木之后。
白若曦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冷冽的笑意。
该结束了。
当日下午,凤鸾宫内,皇后正与太后在一起给二公主诵经。
忽然,皇后身边的大宫女采月神色慌张地从外面进来,手中捧着一个油纸包。
“启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奴婢……奴婢方才在御花园捡到了这个……”采月声音发颤,将油纸包呈上。
太后眉头一皱:“什么东西,慌慌张张的?”
皇后接过油纸包,疑惑地打开。
当看到里面的玉簪和带血的字条时,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随即转为铁青,握着字条的手不住地颤抖。
“贤……东珠……公主…”皇后喃喃念着,眼中迸发出骇人的恨意与杀机,“年修媛!是年修媛这个毒妇!”
太后也看到了字条上的内容,脸色骤变:“皇帝何在?!传哀家懿旨,将年修媛带过来!哀家要亲自审问!”
皇帝很快便闻讯赶来。
当他看到那些证物,尤其是那枚刻有“宸”字的玉簪和字条上提及的“东珠”、“公主”时,龙颜大怒。
年修媛被传到凤鸾宫时,尚不知大祸临头,当她看到那些证物,尤其是那枚她以为早已销毁的玉簪时,顿时面如死灰,瘫软在地。
“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帝厉声质问。
“臣妾不知,这些东西臣妾没有见过。”年幼安绝不能承认。
张庆已经被她的派去灭口了,这些东西她可以说成栽赃嫁祸。
“臣妾也是当母妃的,怎么会去害二公主,太后、皇上明鉴。”
皇后猩红的眼死死的盯着年修媛,恨不得将人凌迟,祭奠她的灵儿。
“年修媛到这时候你还在嘴硬,哀家是看你不见棺材不掉泪,看看这是谁……”
太后话音刚落,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张庆被侍卫托上来。
鼻青脸肿,身上没有一块是好的。
纵是如此年修媛还是认出了此人——张庆!
他不是已经出宫,已经被她派去的人杀了吗?
为什么会被抓回来,不用猜,张庆什么都招了吧,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
年芷萱整个人泄了气,肩膀塌了下来,她输了。
年修媛自知在劫难逃,最终承认了所有罪行。
皇帝震怒,当即下旨“年氏女芷萱德行败坏、霍乱后宫、谋害皇嗣、诛九族,年氏贬为庶人,赐死,翊坤宫上下人等,凡涉案者,一律杖毙!”
年修媛没有哭喊,淡然的接受,自古成王败寇,输了就是输了,只是连累的家族,下辈子再还吧。
消息传到永和宫,白若曦正在灯下看书。
她听完小禄子的禀报,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也不枉费她布局这么久。
春桃和琳琅却是心有余悸:“主子,这年氏这些年做过真么多恶事,真是可怕了。”
白若曦合上书卷,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可怕的不是年修媛,而是这深宫,”
她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