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新任务-《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

  天色黑下来以后,付永祥和魏锦明一起告辞。

  中午吃太撑,晚上没食欲。

  金素珍也不逼着他们吃,不过还是给他们一人留了一盅汤。

  最后这一个月,林瑞林嘉不去学校上晚自习了,各自留在房间里学习。

  胡同里不止他们两个高考生,邻居们不约而同在入夜后安静下来。

  从前能听到的吵架声麻将声都消失了,大家走路的脚步都放轻了许多,就为了给高考生们创造好的学习和休息条件。

  林朝阳留在秦枫家里,没急着回去。

  秦枫唆了一口汤,问道:“所以是什么问题?”

  林朝阳面无表情,眼神呆滞,吐出几个字:“大吨位履带起重机。”

  秦枫听了很惊讶。

  履带起重机,这是建筑工程里常用的机械,系统里是有课程的。

  当初开始全国巡回教学前,他已经在系统里买了这些课程的资料,一股脑全部扔给林朝阳。

  按理说有了这些资料,研发不该失败。

  林朝阳苦笑:“也不算失败,就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够。”

  前些年机械总院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某秘密重点工程需要一台1000吨级的履带起重机。

  这个任务太难了,要知道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履带起重机,不过100吨级。

  而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也生产不出来千吨级的起重机,目前只有米国一家厂商有这个实力。

  让国内自主研发,无异于想一步登天。

  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架桥机的成功给了大家希望。

  机械总院咬着牙接过了任务,调动了全院最优秀的人才组成研发团队。

  林朝阳就是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

  凭借秦枫给的资料,他很快成为团队的领军人物,研发在一步步推进。

  哪怕手上有完整的资料,过程依然很艰难,大家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条件很艰苦,但内心是充实的。

  他们信心满满觉得一定没问题。

  可现实往往很残酷,研发明明很顺利,可时间等不了他们。

  林朝阳还记得那天,他们刚刚突破了一个难关,所有人都在欢呼和庆祝。

  然后下一刻,领导沉着脸进来,告诉他们项目暂停。

  刚刚还在天际遨游,突然被打落云端,跌进了泥潭里。

  “那边不等我们了,还是决定找米国的厂商购买,项目搁置,研发团队解散。”

  林朝阳轻飘飘的一句话,藏了说不出来的心酸。

  秦枫也跟着抑郁起来。

  天道酬勤有时候不一定对,也许你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汗水,最后老天爷还是没有善待你。

  这次的打击对整个机械总院都是巨大的,以至于付永祥和魏锦明来找林朝阳借酒消愁。

  秦枫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安慰林朝阳。

  奈何他这颗死脑,天生缺了点语言表达天赋,绞尽脑汁半天,他也没想到几句适合安慰人的话。

  这一刻他仿佛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书桌前的秦念恩,揪着头发表情狰狞地写作文,硬是写不出来。

  好在林朝阳不用人安慰,自己就把自己安慰好了。

  “我休息几天,过阵子又会有新的任务下来,没事,东边不亮西边亮。”

  那天以后,林朝阳和金素珍一样,过起了专心给孩子陪考的日子。

  秦枫的假期比林朝阳更快结束。

  他回到华京大学,公然把贺校长的办公室变成自己的办公室。

  该说不说,校长椅坐起来还挺舒服的。

  不过现在不是感受校长椅舒不舒服的时候,他的面前放着两份项目资料。

  一份来自建筑院,一份来自交通院。

  很好,永远都逃不过两个单位的拉扯。

  秦枫先是拿起建筑院的资料,体育馆设计项目,地点就在京市的郊区。

  国民越来越重视健康和运动,尤其是女排夺冠,紧接着去年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大大增强了国民自信心。

  之前巡回教学时,苏市的案例就是建体育馆。

  作为首都的京市当然也不例外,体育设施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

  一说到体育场馆就容易想起来鸟巢和水立方,作为建筑设计师,谁不想设计用来举办奥运会的场馆,世界闻名呢。

  秦枫很心动,马上翻开资料看了起来,看完后,他放下建筑院的文件,拿起交通院的。

  交通院给他的任务是福省的桥梁重建工程,和迎山大桥差不多,不过没迎山大桥复杂。

  迎山大桥是公铁两用的跨江大桥,这次福省的桥梁只是单纯的公路桥,不过跨度是挺大的。

  经过黑岩山峡谷大桥,这样的桥梁对秦枫来说简直是毫无难度。

  秦枫把两份文件看完,心里已经有了决断,他直接去了建筑院。

  祝院长一见他的表情就知道他的决定。

  果然,秦枫坐下后就说:“院长,这个体育馆项目,我可能没法参加。”

  祝院长不惊讶,也不生气,反而觉得意料之中。

  “我早就料到了,你这一身本事,应该不太可以给人做助理。”

  “也不是,我乐意当助手。”秦枫笑道:“主要是交通院那边,有个项目我挺感兴趣的。”

  建筑院的项目好,可惜主设计师已经定下来了,是院里一位老同志,秦枫如果加入项目组,是给老同志打下手。

  并不是他的能力比不上老同志,而是老同志快退休了。

  这位老同志兢兢业业几十年,为人和蔼,人缘也很好,临退休了,祝院长想让他刷一刷履历,争取更好的退休待遇。

  秦枫说:“其实我也挺想参与这个项目的,可惜时间上有冲突。”

  祝院长摆摆手:“以后多的是机会,这个项目我交给别人了,你去忙你自己的。”

  秦枫走出建筑院,转头就去交通院。

  对了,他给自己买了辆车,不用挤公交,出门办事特别爽。

  到了交通院,他找到汤院长,说自己要接福省的桥梁重建项目。

  汤院长:“啊?”

  嘶……不对劲。

  秦枫看得上这种小项目?

  一开始他不过是听说老祝给秦枫准备了工作,他抱着不捣乱不是损友的原则,随便找了个项目也递过去。

  秦枫怎么就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