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黑的乌云一直死乞白咧地赖在天空不走,无论怎么向它求情,哪怕给太阳光留一丝丝缝隙它都不肯,让人根本分不清楚哪是上午?哪是下午?哪是傍晚?淅沥沥的小雨根本不管别人乐意不乐意,不管别人是多么讨厌它,反正它就是耍赖般地扑洒在憔悴疲惫的人们脸上身上,扑洒在绿绿的树叶上,扑洒在绿绿的爬山虎,常春藤、牵牛花、珠帘藤上。而这些藤蔓植物攀附在建筑物上,让外乡人分不清武汉人究竟是住在茅草房里还是住在砖瓦房里?细细的雨滴在枝叶的汇集下,又形成水珠,噼噼啪啪地砸向地面形成溪水四处流淌。
与北方天气不同的是,北方的阴雨天会很凉爽。而在武汉,这样的阴雨天气却非常闷热,而且是那种令人窒息无处躲藏的潮湿闷热,道路上的马车呀牛车呀行人呀很少很少。
“咵!咵!咵!咵!”
一阵有节奏的跑步声传来,这是一队国民军扛着步枪正在顺着汉口大智街往北行进。由于近几年国民政府汪精卫的清党大屠杀刚刚趋于平静,老百姓对街道上有节奏的跑步声,警笛声以及枪声会产生一种来自内心的恐惧感,遇见兵爷唯恐避之不及。
有一部汽车迎着军队行进的队伍向南开来,当它开到队伍旁边时车速减慢,里面有个人探出头朝队伍喊:
“安营长在吗?”
队伍中有个军人跑到车跟前回答:
“我是安喆!”
车里那个人命令:
“上车,安军座有请!”
安喆跟队伍中的人嘀咕了几句,跳上了来人的车,这辆福特古董车载着安喆调转车头,向北疾驶而去。
汽车拐了几个弯,在一处宅院的大铁门的门口停住,门口站岗的持枪士兵,问也不问,直接把大铁门推开,汽车径直开进院子里,在小洋楼门口停下,车里下来两名军人,其中一人是安喆,两个人走进楼内,汽车驶离了楼门口。这是一处欧式风格的小洋楼,偌大的院子里,栽满各种草木花卉,院墙上以及小洋楼外层长满藤类植物,院子里还有篮球场,车库,也有其他楼房和平房。还有不少国民军士兵正在忙碌着在各处房屋进进出出,伙房里飘出饭菜的清香,整片区域显得干净利索,豪华静雅又不失威严。
虽然是中午时分,由于是阴雨天,楼道里有些昏暗,深棕色楼梯发出“哒,哒”人来人往的脚步声,安喆心里不由得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他小心翼翼地跟着前面领路的军官来到二楼,军官推开一扇厚重的玻璃门,侧身让过安喆,进入一间很大的房间。房间里有男男女女很多人,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安喆身上。安喆一身戎装,显得非常帅气干练。在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年龄也就是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的人,安喆来到他旁边。那人身穿着白色衬衣,下身穿土黄色军裤,黑色皮鞋,头发梳得乌黑发亮一丝不乱。安喆两脚一并,举起右手向他行了标准军礼。
“军座,安喆报到!”
“来,兄弟,我给你介绍介绍!”
这位军座就是离开日照县两城镇多年的安祥德。
“请看看这位年轻的军官,他就是安喆,是我的堂弟,他爸是我的九叔也是我们老家的名医神医,真的是扬名半个齐东省,名副其实的华佗再世。我这位堂弟是黄埔军校高材生,现在是上尉营长。”
安祥德话刚说完,在场的人响起一片掌声,安喆立刻也给众人行一个标准军礼以示谢意。
“好啦,快去换件衣服,湿衣服穿在身上太难受!”
安祥德拍了拍安喆的肩膀。又交代手下人领安喆去换衣服。
“老张,你给海蜇找一套合身的衣服先换上!”
“是,军座!”
“跟我来!”
安喆跟着老张去后面换衣服。
“军座,你这小老乡真够帅的!”
“那是,我们是大名鼎鼎的山东大汉嘛!”
“黄埔生那可是委座重点栽培的黄埔嫡系,可不能亏待了军座的弟弟!”
“他呀,我很了解,我年龄比他大了不少,看着他长大的,非常聪明,从小就会医术治病,有前途!没当大夫他从了军,当了扛枪打仗的军人。”
众人听了顿时觉得这位大尉军官很神奇,一个扛枪杆子的小伙子竟然还能给人治病?
“那军座有兄弟媳妇儿了吗?”
“这个我可真不知道,我九叔管着他,父母之命他还是要听的。”
有服侍生端着盘子,给各位斟满红酒。一位妖艳的女人端着酒杯走到安祥德身边:
“祥德,我给咱兄弟物色一个好妹子怎么样?”
“有劳夫人,夫人的眼光那是非常敏锐的,武汉的好姑娘那是数不清啊!贤惠漂亮,比俺山东大嫚漂亮多啦!”
“哈!哈!哈!”
众人觉得军座有调侃夫人的意思禁不住笑了起来。
有一位女军官走到安祥德跟前举起酒杯:
“军座,我敬你一杯!”
安祥德一看她,脸上有些尴尬:
“哎哟,我差点忘了,咱们也是山东老乡呀!别急,等海蜇出来,我给你引见引见!”
“谢军座,我先干了!”
女军官一仰脖,把酒杯里的红酒给干了。
“豪气!咱们山东女子既温柔又飒爽!干!”
安祥德一仰脖也把手里的红酒干了,又引来众人一阵掌声。
“军座也是山东的英雄豪杰,跟着汪**(汪精卫)干革命,一路北伐攻克武汉三镇,打跑了武汉的老狐狸陈嘉谟,为党国立下不朽功勋!”
话刚说完又是一阵掌声。说这话的是跟随安祥德多年的老部下,大号刘娃子,人称谐音刘麻子,其实他脸上根本没有麻子,现在是国民军某师师长。
“刘师长说得没错,我们军的英勇将士在蒋委员长和汪**的领导下,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打得反动军阀狼狈逃窜溃不成军,他们只有投降或者灭亡。现在刚刚结束的清党活动,又把**分子清理出我们的军队,蒋委员长和汪**都嘉奖了我们军的将士们。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刘师长、尚副师长(尚古道)杨师长(刘、尚、杨三人都是安祥德当年清军时期的老部下)他们的不计生死冲锋陷阵,我安某人不可能为党国建功立业。来!我为三位师长建功立业的英雄壮举干杯!”
“谢谢军座,干杯!”
服侍生又端着盘子穿梭于众人中给客人斟酒送酒。
安喆换穿一身便装又来到大厅,虽然脱下军装,但仍然有一种气宇盎然的气质散发出来,客人又把目光集中在安喆身上。大厅出现片刻的宁静,大家似乎被年轻人的气质所折服。安喆反倒是有些不自在了,他尴尬地向众人施了标准的军礼,大厅里又有了热烈掌声。
安祥德把安喆拽到女军官身边,对女军官说:
“你们应该认识才对呀?”
女军官紧盯着安喆抿嘴微笑着不吱声,安喆仔细端详着女军官没认出来,神情有些茫然,他看女军官是少校军衔,立刻两脚一并行军礼:
“你好,长官!”
“啊?你不认识她?她是密调局情报处的董副处长呀!”
“军座,我很少去密调局,所以不太熟。”
安喆有些尴尬地说。
“嗨,安喆你早就认识她,她是……”
安祥德话还没说完,女军官打断安祥德:
“军座,我来问他!”
女军官看着安喆,她微笑着,我真的变老了?变丑了?安喆倒是没变,还是带着小时候那股傻乎乎的劲头,只是那种自作主张,弄得我们这些比他年龄大的好像是他的弟弟妹妹,他那种老是充当带头人的自信少了许多,而看似憨厚的外表却掩盖不住风华正茂的青春锋芒。
“安营长,你还记得那半根铅笔吗?”
女军官仍是笑眯眯地看着安喆。
安喆瞪圆了眼睛,吃惊地看着女军官:
“记…记得!你是董海香?”
“我不像吗?”
安喆仔细打量着女军官,董海香那种幼稚小女孩的印象已经定格在少年安喆的记忆里,女军官的的确确还有年幼董海香的轮廓,可是眼前女军官更多的是帅气妩媚的样子,真的很难跟当年的小女孩对上号的。那半根铅笔,只有董海香自己跟安喆两个人知道,虽然已经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人的相貌肯定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再见面会有相互认知的困惑,但是回忆儿时的趣事,更能确认彼此的身份。
与北方天气不同的是,北方的阴雨天会很凉爽。而在武汉,这样的阴雨天气却非常闷热,而且是那种令人窒息无处躲藏的潮湿闷热,道路上的马车呀牛车呀行人呀很少很少。
“咵!咵!咵!咵!”
一阵有节奏的跑步声传来,这是一队国民军扛着步枪正在顺着汉口大智街往北行进。由于近几年国民政府汪精卫的清党大屠杀刚刚趋于平静,老百姓对街道上有节奏的跑步声,警笛声以及枪声会产生一种来自内心的恐惧感,遇见兵爷唯恐避之不及。
有一部汽车迎着军队行进的队伍向南开来,当它开到队伍旁边时车速减慢,里面有个人探出头朝队伍喊:
“安营长在吗?”
队伍中有个军人跑到车跟前回答:
“我是安喆!”
车里那个人命令:
“上车,安军座有请!”
安喆跟队伍中的人嘀咕了几句,跳上了来人的车,这辆福特古董车载着安喆调转车头,向北疾驶而去。
汽车拐了几个弯,在一处宅院的大铁门的门口停住,门口站岗的持枪士兵,问也不问,直接把大铁门推开,汽车径直开进院子里,在小洋楼门口停下,车里下来两名军人,其中一人是安喆,两个人走进楼内,汽车驶离了楼门口。这是一处欧式风格的小洋楼,偌大的院子里,栽满各种草木花卉,院墙上以及小洋楼外层长满藤类植物,院子里还有篮球场,车库,也有其他楼房和平房。还有不少国民军士兵正在忙碌着在各处房屋进进出出,伙房里飘出饭菜的清香,整片区域显得干净利索,豪华静雅又不失威严。
虽然是中午时分,由于是阴雨天,楼道里有些昏暗,深棕色楼梯发出“哒,哒”人来人往的脚步声,安喆心里不由得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他小心翼翼地跟着前面领路的军官来到二楼,军官推开一扇厚重的玻璃门,侧身让过安喆,进入一间很大的房间。房间里有男男女女很多人,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安喆身上。安喆一身戎装,显得非常帅气干练。在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年龄也就是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的人,安喆来到他旁边。那人身穿着白色衬衣,下身穿土黄色军裤,黑色皮鞋,头发梳得乌黑发亮一丝不乱。安喆两脚一并,举起右手向他行了标准军礼。
“军座,安喆报到!”
“来,兄弟,我给你介绍介绍!”
这位军座就是离开日照县两城镇多年的安祥德。
“请看看这位年轻的军官,他就是安喆,是我的堂弟,他爸是我的九叔也是我们老家的名医神医,真的是扬名半个齐东省,名副其实的华佗再世。我这位堂弟是黄埔军校高材生,现在是上尉营长。”
安祥德话刚说完,在场的人响起一片掌声,安喆立刻也给众人行一个标准军礼以示谢意。
“好啦,快去换件衣服,湿衣服穿在身上太难受!”
安祥德拍了拍安喆的肩膀。又交代手下人领安喆去换衣服。
“老张,你给海蜇找一套合身的衣服先换上!”
“是,军座!”
“跟我来!”
安喆跟着老张去后面换衣服。
“军座,你这小老乡真够帅的!”
“那是,我们是大名鼎鼎的山东大汉嘛!”
“黄埔生那可是委座重点栽培的黄埔嫡系,可不能亏待了军座的弟弟!”
“他呀,我很了解,我年龄比他大了不少,看着他长大的,非常聪明,从小就会医术治病,有前途!没当大夫他从了军,当了扛枪打仗的军人。”
众人听了顿时觉得这位大尉军官很神奇,一个扛枪杆子的小伙子竟然还能给人治病?
“那军座有兄弟媳妇儿了吗?”
“这个我可真不知道,我九叔管着他,父母之命他还是要听的。”
有服侍生端着盘子,给各位斟满红酒。一位妖艳的女人端着酒杯走到安祥德身边:
“祥德,我给咱兄弟物色一个好妹子怎么样?”
“有劳夫人,夫人的眼光那是非常敏锐的,武汉的好姑娘那是数不清啊!贤惠漂亮,比俺山东大嫚漂亮多啦!”
“哈!哈!哈!”
众人觉得军座有调侃夫人的意思禁不住笑了起来。
有一位女军官走到安祥德跟前举起酒杯:
“军座,我敬你一杯!”
安祥德一看她,脸上有些尴尬:
“哎哟,我差点忘了,咱们也是山东老乡呀!别急,等海蜇出来,我给你引见引见!”
“谢军座,我先干了!”
女军官一仰脖,把酒杯里的红酒给干了。
“豪气!咱们山东女子既温柔又飒爽!干!”
安祥德一仰脖也把手里的红酒干了,又引来众人一阵掌声。
“军座也是山东的英雄豪杰,跟着汪**(汪精卫)干革命,一路北伐攻克武汉三镇,打跑了武汉的老狐狸陈嘉谟,为党国立下不朽功勋!”
话刚说完又是一阵掌声。说这话的是跟随安祥德多年的老部下,大号刘娃子,人称谐音刘麻子,其实他脸上根本没有麻子,现在是国民军某师师长。
“刘师长说得没错,我们军的英勇将士在蒋委员长和汪**的领导下,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打得反动军阀狼狈逃窜溃不成军,他们只有投降或者灭亡。现在刚刚结束的清党活动,又把**分子清理出我们的军队,蒋委员长和汪**都嘉奖了我们军的将士们。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刘师长、尚副师长(尚古道)杨师长(刘、尚、杨三人都是安祥德当年清军时期的老部下)他们的不计生死冲锋陷阵,我安某人不可能为党国建功立业。来!我为三位师长建功立业的英雄壮举干杯!”
“谢谢军座,干杯!”
服侍生又端着盘子穿梭于众人中给客人斟酒送酒。
安喆换穿一身便装又来到大厅,虽然脱下军装,但仍然有一种气宇盎然的气质散发出来,客人又把目光集中在安喆身上。大厅出现片刻的宁静,大家似乎被年轻人的气质所折服。安喆反倒是有些不自在了,他尴尬地向众人施了标准的军礼,大厅里又有了热烈掌声。
安祥德把安喆拽到女军官身边,对女军官说:
“你们应该认识才对呀?”
女军官紧盯着安喆抿嘴微笑着不吱声,安喆仔细端详着女军官没认出来,神情有些茫然,他看女军官是少校军衔,立刻两脚一并行军礼:
“你好,长官!”
“啊?你不认识她?她是密调局情报处的董副处长呀!”
“军座,我很少去密调局,所以不太熟。”
安喆有些尴尬地说。
“嗨,安喆你早就认识她,她是……”
安祥德话还没说完,女军官打断安祥德:
“军座,我来问他!”
女军官看着安喆,她微笑着,我真的变老了?变丑了?安喆倒是没变,还是带着小时候那股傻乎乎的劲头,只是那种自作主张,弄得我们这些比他年龄大的好像是他的弟弟妹妹,他那种老是充当带头人的自信少了许多,而看似憨厚的外表却掩盖不住风华正茂的青春锋芒。
“安营长,你还记得那半根铅笔吗?”
女军官仍是笑眯眯地看着安喆。
安喆瞪圆了眼睛,吃惊地看着女军官:
“记…记得!你是董海香?”
“我不像吗?”
安喆仔细打量着女军官,董海香那种幼稚小女孩的印象已经定格在少年安喆的记忆里,女军官的的确确还有年幼董海香的轮廓,可是眼前女军官更多的是帅气妩媚的样子,真的很难跟当年的小女孩对上号的。那半根铅笔,只有董海香自己跟安喆两个人知道,虽然已经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人的相貌肯定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再见面会有相互认知的困惑,但是回忆儿时的趣事,更能确认彼此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