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子真的如释重负地走出院长办公室,关好门后她走到电梯前,摁下电梯的按钮,听到“哗哗哗”的电梯声响,不一会儿又响起“吱嘎吱嘎”特别大的噪声,栅栏门吃力地被打开,海蛎子走进电梯摁下按钮,电梯又自动关上栅栏门,像个吊笼似的梯箱“吱嘎吱嘎”摇晃着下楼了。沿楼层陆续又上来很多人,热烘烘黏糊糊地都挤在一起别提有多讨厌,那个汗臭味儿真让人受不了。电梯好不容易下到了一楼,还没等里面的人走出电梯,就又冲进来一大拨乘电梯的人。海蛎子强忍着刺鼻的汗臭味挤出人群,赶紧奔向外科门诊室。
赵院长整理好自己写的材料把它放进抽屉里锁住,接着打开保险柜,从里面取出刚放进去的病历纸袋,拿过他的皮包把病历袋放进去盖好皮包盖头,再插好皮带锁扣又轻轻拍了一下,思索着:这样会安全吗?只要没人检查,情报就安全,问题是如果碰上特务非要检查呢?我死了事小,情报可万不能落到敌人手里!
不行!他扫了一眼柜子,从窗台旁边的柜子上拿了只医用玻璃瓶子,里面装满沾有酒精的棉球,那是医生常用的必备品,又在柜子抽屉里拿了一个老古董式汽油打火机,他用力一搓,呵,棉芯还真给点着火了,嗯,管用。他是这样设想的:事先把打火机酒精玻璃瓶跟情报放在一起,如果真的遇见狗特务要检查他的皮包,他就自己打开皮包,把手伸进包里,好像是拿包里的物品给特务看,其实他先打开瓶盖(老式医用玻璃瓶的瓶盖是玻璃材质的塞,平时插在瓶口,需要打开玻璃瓶时,拔出玻璃瓶塞即可。由于这种医用瓶太古老,目前已经彻底销声匿迹,现代年轻人根本没见过。),倒出沾满酒精的棉球,再点燃棉球,纸质情报遇见燃火的酒精棉球必然会焚烧殆尽,保护了情报就等于保护了党的同志。自己当年宣誓入党时就已经把生命交给党了,为党牺牲自己的生命则死而无憾!
赵院长收拾完皮包,又摸了一下衣服口袋,还好,有几枚银圆,还有几张纸币。他对着墙上的镜子看了一下自己,原本满头黑发已经变得有些灰白了,他微笑了一下,用手抚了抚头发,提着皮包精神抖擞地走出他的办公室。锁好办公室的门,赵院长走到电梯前,听到梯井里面的铁锁链摩擦的声响非常大,还伴有乘电梯人的嘈杂声,估计乘坐电梯的人肯定很多,他转身奔楼梯自己走下楼。
“院长好!”
他刚到楼下,碰到的无论是护士还是医生,都非常有礼貌地给他打招呼。赵院长微笑着点点头再摆摆手,算是回应员工们对他的敬意之礼,这种现象也表明赵院长想要悄无声息地离开医院基本是不可能。不过,别人也不会无聊地打探赵院长的行踪,只能是很容易知道老板是否在不在岗位,让员工们心理上没有无形压力而已。
赵院长走到医院门口,看到路两边伤兵还是很多,他明白,伤兵暴增超出了医院接收病员的能力,致使大量伤兵得不到及时救治,能有什么办法呢?其他医院还不如东吴医院的诊疗能力大。现在也顾不了这么多了,看到有黄包车在医院门口等活,他朝车夫们招手示意他们有人要坐车,其中一位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跑了过来,跑到跟前车夫把黄包车拉杆放低,赵院长迈步上了车:
“三镇药铺”
“好嘞,坐稳!”
车夫拉着车开始奔跑,别看那位车夫个子不高又黑又瘦,可是跑起来那快的真像是神行太保戴宗。赵院长其实要去的是江岸百货公司,但他故意向车夫报别的目的地的名。因为三镇药铺距离江岸百货公司很近,而且超越了它,用意就是以其他地名来掩盖真实的目的地。
黄包车随着车夫跑动的节奏也略微上下起伏,虽然尽可能避开路面无处不在的坑洼乱石,黄包车可还是不停地颠簸。路边的柳树枝条也不时掠过乘客的脸前,需要不停地拨开垂柳枝条躲避它的袭扰。黄包车避让了横冲直闯的汽车,越过了路上三五成群的乞丐,越过了慢吞吞的人拉木轮车,越过了路两侧的小摊贩小商铺,越过了在路口执勤的黑衣巡警,七拐八拐不一会儿就到了三镇药铺。
车夫停下脚步,把车架撂在地面,上身穿的短袖衬衣胸前后背都写着一个大大的“车”字,也被汗水湿透了粘在身上,他拿着脏兮兮的毛巾擦着脸上的汗珠,喘着粗气说:
“先生,到地方了。”
赵院长抓着车座扶手,跨过车架,走下黄包车,从衣兜里掏出纸币问车夫:
“多少钱?”
“三毛!”
赵院长递给他五毛票:“不用找了。”
“谢谢!”
车夫拉着黄包车远去了,赵院长站在路边朝四下看看,三镇药铺是暗红色古香古色的两层明清朝代的木制小楼,超大橱窗贴着古典美女广告画,暗红色的木框玻璃双扇门,铜把手,非常气派。这里的路边摊小商铺一个接一个沿街叫卖,商铺门前都挂着木制的还飘着红头穗子吊牌,上面写着各类买卖术语。在路边推车挑担摆摊卖田螺的、卖年糕的、卖针头线脑、头上插草卖孩子的、讨饭的、逛街的、耍把戏的、贴膏药算命的,人来人往的要比医院那边热闹多了,赵院长没发现那种带有鹰犬般眼神的可疑人员,他便折回头朝江岸百货公司走去。
赵院长随着人群走进百货公司,偌大的商店却感觉不到闷热难耐了,不知不觉到来的秋天是武汉让人最舒服的季节。
这个百货公司白天没有开灯,光线有些昏暗,但还是能看出它很久都没有得到维修,屋角四周渗水的痕迹非常明显,墙面也有被雨水冲刷的痕迹,由于长时间天热潮湿发霉,墙面原本白色墙已经变成黑迹斑斑又发黄的墙面。
赵院长来到商场二楼的茶叶柜台前观赏茶叶,他又假装漫不经心地问店员:
“老板在吗?”
“在!也有其他朋友。”
“嗷,是谁?”
“都是自己的朋友,你去吧。”
赵院长微微一笑:
“好的,谢谢!”
赵院长放下茶叶盒,看看周边,转身去了茶叶柜台西侧后面那个房间。店员把茶叶盒收到茶叶货架上,又看了一遍前后左右的情况,商场里熙熙攘攘人挤人跟平时没有两样,就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拿起抹布擦起了柜台。
赵院长提着皮包来到茶叶柜台西侧后面的那间小屋前,又警惕地看看左右,再轻轻敲门,里面出来一位小店员,他看见赵院长来了便微笑着点点头,示意赵院长进去,赵院长走进里面,小店员关好门没有再进屋,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摆弄门前的几盆花。
“赵院长,来,这边坐,小魏子给赵院长上杯茶!”
罗书记赶紧招呼赵院长坐下。
“李部长,老钱同志,老钟同志,你们都在。”
“我正想通知你来这里一趟呢。”
“我有紧急情况,所以赶来了。”
小魏子给赵院长端上一杯茶,又给在座的各位斟满水,提着水瓶走出房间带好门。
“什么情况?快说!”
张院长从皮包里取出病历袋,交给罗书记:
“这是咱们的同志刚送来的情报,我没打开看过,你先看看。”
“嗷!”
罗书记取出纸袋子里的信纸,上面全是手抄的文字。
罗书记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里面的内容,脸上忽然表现得有些紧张:
“这是敌人针对大别山红四方面军最新的兵力部署!老钟同志,你把小魏子叫进来。”
老钟同志是地下党武汉市委的宣传委员,公开身份是贸易公司经理,他赶紧出去把小魏子叫进屋里来。
“李部长,咱们的交通站哪一条最安全可靠?”
“罗书记,赤卫队的那条线最好,不过它参保卫战,已经不再保密,所以直接与他们接头很困难。白莲教那条线保密程度很好,咱们容易跟它联系。它在大别山有专门的防区,容易跟革命军接上头。”
“那好,咱们就走白莲教的那条线。小魏子同志你仔细听好了,我手里的这份情报非常重要,比你我在座的各位的生命都重要,它关系到上万革命军的性命。你再带上一个同志两个人相互掩护,拿着情报走白莲教那条线上大别山。那条线你已经走过多次,也很熟悉了,你让三哥王教头护送你上山找到红军,你一定要亲自把情报交到营或者团以上的领导手里,对他们说明这是最新的敌人兵力部署的情报,他们会懂得这份情报的重要性。你在,情报就在,用你的生命保护好情报!明白吗?你带上刘二仔一起走,他的武功好,枪法也很准,也熟悉白莲教的人,上山的路他也很熟,是个好帮手。”
赵院长整理好自己写的材料把它放进抽屉里锁住,接着打开保险柜,从里面取出刚放进去的病历纸袋,拿过他的皮包把病历袋放进去盖好皮包盖头,再插好皮带锁扣又轻轻拍了一下,思索着:这样会安全吗?只要没人检查,情报就安全,问题是如果碰上特务非要检查呢?我死了事小,情报可万不能落到敌人手里!
不行!他扫了一眼柜子,从窗台旁边的柜子上拿了只医用玻璃瓶子,里面装满沾有酒精的棉球,那是医生常用的必备品,又在柜子抽屉里拿了一个老古董式汽油打火机,他用力一搓,呵,棉芯还真给点着火了,嗯,管用。他是这样设想的:事先把打火机酒精玻璃瓶跟情报放在一起,如果真的遇见狗特务要检查他的皮包,他就自己打开皮包,把手伸进包里,好像是拿包里的物品给特务看,其实他先打开瓶盖(老式医用玻璃瓶的瓶盖是玻璃材质的塞,平时插在瓶口,需要打开玻璃瓶时,拔出玻璃瓶塞即可。由于这种医用瓶太古老,目前已经彻底销声匿迹,现代年轻人根本没见过。),倒出沾满酒精的棉球,再点燃棉球,纸质情报遇见燃火的酒精棉球必然会焚烧殆尽,保护了情报就等于保护了党的同志。自己当年宣誓入党时就已经把生命交给党了,为党牺牲自己的生命则死而无憾!
赵院长收拾完皮包,又摸了一下衣服口袋,还好,有几枚银圆,还有几张纸币。他对着墙上的镜子看了一下自己,原本满头黑发已经变得有些灰白了,他微笑了一下,用手抚了抚头发,提着皮包精神抖擞地走出他的办公室。锁好办公室的门,赵院长走到电梯前,听到梯井里面的铁锁链摩擦的声响非常大,还伴有乘电梯人的嘈杂声,估计乘坐电梯的人肯定很多,他转身奔楼梯自己走下楼。
“院长好!”
他刚到楼下,碰到的无论是护士还是医生,都非常有礼貌地给他打招呼。赵院长微笑着点点头再摆摆手,算是回应员工们对他的敬意之礼,这种现象也表明赵院长想要悄无声息地离开医院基本是不可能。不过,别人也不会无聊地打探赵院长的行踪,只能是很容易知道老板是否在不在岗位,让员工们心理上没有无形压力而已。
赵院长走到医院门口,看到路两边伤兵还是很多,他明白,伤兵暴增超出了医院接收病员的能力,致使大量伤兵得不到及时救治,能有什么办法呢?其他医院还不如东吴医院的诊疗能力大。现在也顾不了这么多了,看到有黄包车在医院门口等活,他朝车夫们招手示意他们有人要坐车,其中一位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跑了过来,跑到跟前车夫把黄包车拉杆放低,赵院长迈步上了车:
“三镇药铺”
“好嘞,坐稳!”
车夫拉着车开始奔跑,别看那位车夫个子不高又黑又瘦,可是跑起来那快的真像是神行太保戴宗。赵院长其实要去的是江岸百货公司,但他故意向车夫报别的目的地的名。因为三镇药铺距离江岸百货公司很近,而且超越了它,用意就是以其他地名来掩盖真实的目的地。
黄包车随着车夫跑动的节奏也略微上下起伏,虽然尽可能避开路面无处不在的坑洼乱石,黄包车可还是不停地颠簸。路边的柳树枝条也不时掠过乘客的脸前,需要不停地拨开垂柳枝条躲避它的袭扰。黄包车避让了横冲直闯的汽车,越过了路上三五成群的乞丐,越过了慢吞吞的人拉木轮车,越过了路两侧的小摊贩小商铺,越过了在路口执勤的黑衣巡警,七拐八拐不一会儿就到了三镇药铺。
车夫停下脚步,把车架撂在地面,上身穿的短袖衬衣胸前后背都写着一个大大的“车”字,也被汗水湿透了粘在身上,他拿着脏兮兮的毛巾擦着脸上的汗珠,喘着粗气说:
“先生,到地方了。”
赵院长抓着车座扶手,跨过车架,走下黄包车,从衣兜里掏出纸币问车夫:
“多少钱?”
“三毛!”
赵院长递给他五毛票:“不用找了。”
“谢谢!”
车夫拉着黄包车远去了,赵院长站在路边朝四下看看,三镇药铺是暗红色古香古色的两层明清朝代的木制小楼,超大橱窗贴着古典美女广告画,暗红色的木框玻璃双扇门,铜把手,非常气派。这里的路边摊小商铺一个接一个沿街叫卖,商铺门前都挂着木制的还飘着红头穗子吊牌,上面写着各类买卖术语。在路边推车挑担摆摊卖田螺的、卖年糕的、卖针头线脑、头上插草卖孩子的、讨饭的、逛街的、耍把戏的、贴膏药算命的,人来人往的要比医院那边热闹多了,赵院长没发现那种带有鹰犬般眼神的可疑人员,他便折回头朝江岸百货公司走去。
赵院长随着人群走进百货公司,偌大的商店却感觉不到闷热难耐了,不知不觉到来的秋天是武汉让人最舒服的季节。
这个百货公司白天没有开灯,光线有些昏暗,但还是能看出它很久都没有得到维修,屋角四周渗水的痕迹非常明显,墙面也有被雨水冲刷的痕迹,由于长时间天热潮湿发霉,墙面原本白色墙已经变成黑迹斑斑又发黄的墙面。
赵院长来到商场二楼的茶叶柜台前观赏茶叶,他又假装漫不经心地问店员:
“老板在吗?”
“在!也有其他朋友。”
“嗷,是谁?”
“都是自己的朋友,你去吧。”
赵院长微微一笑:
“好的,谢谢!”
赵院长放下茶叶盒,看看周边,转身去了茶叶柜台西侧后面那个房间。店员把茶叶盒收到茶叶货架上,又看了一遍前后左右的情况,商场里熙熙攘攘人挤人跟平时没有两样,就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拿起抹布擦起了柜台。
赵院长提着皮包来到茶叶柜台西侧后面的那间小屋前,又警惕地看看左右,再轻轻敲门,里面出来一位小店员,他看见赵院长来了便微笑着点点头,示意赵院长进去,赵院长走进里面,小店员关好门没有再进屋,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摆弄门前的几盆花。
“赵院长,来,这边坐,小魏子给赵院长上杯茶!”
罗书记赶紧招呼赵院长坐下。
“李部长,老钱同志,老钟同志,你们都在。”
“我正想通知你来这里一趟呢。”
“我有紧急情况,所以赶来了。”
小魏子给赵院长端上一杯茶,又给在座的各位斟满水,提着水瓶走出房间带好门。
“什么情况?快说!”
张院长从皮包里取出病历袋,交给罗书记:
“这是咱们的同志刚送来的情报,我没打开看过,你先看看。”
“嗷!”
罗书记取出纸袋子里的信纸,上面全是手抄的文字。
罗书记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里面的内容,脸上忽然表现得有些紧张:
“这是敌人针对大别山红四方面军最新的兵力部署!老钟同志,你把小魏子叫进来。”
老钟同志是地下党武汉市委的宣传委员,公开身份是贸易公司经理,他赶紧出去把小魏子叫进屋里来。
“李部长,咱们的交通站哪一条最安全可靠?”
“罗书记,赤卫队的那条线最好,不过它参保卫战,已经不再保密,所以直接与他们接头很困难。白莲教那条线保密程度很好,咱们容易跟它联系。它在大别山有专门的防区,容易跟革命军接上头。”
“那好,咱们就走白莲教的那条线。小魏子同志你仔细听好了,我手里的这份情报非常重要,比你我在座的各位的生命都重要,它关系到上万革命军的性命。你再带上一个同志两个人相互掩护,拿着情报走白莲教那条线上大别山。那条线你已经走过多次,也很熟悉了,你让三哥王教头护送你上山找到红军,你一定要亲自把情报交到营或者团以上的领导手里,对他们说明这是最新的敌人兵力部署的情报,他们会懂得这份情报的重要性。你在,情报就在,用你的生命保护好情报!明白吗?你带上刘二仔一起走,他的武功好,枪法也很准,也熟悉白莲教的人,上山的路他也很熟,是个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