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大公无私汪明远-《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新年的钟声敲响,2002年到来了。

  对于大多数华夏人来说,真正的大日子是二月份的春节。

  但在云岭乡,所有人的节日都提前了。

  一月二十二日,一个晴朗的日子。

  连接云岭乡与清南市的公路,在这一天,正式竣工。

  通车仪式被安排在公路的入口处,这里临时搭建了一个主席台。

  清晨,天还没大亮,整个云岭乡就动了起来。

  市长汪明远亲自带队,带来了市里半个领导班子的人。

  仪式现场,人头攒动。

  一百多名来自各村的村民代表,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同样数量的建筑工人代表,站在队伍里,胸膛挺得笔直。

  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是本地的村民,甘宗亮站在最前面。

  省建院的技术人员团队,穿着整洁的制服,在一旁观礼。

  市建公司的施工方代表,也早早到场。

  乡里的锣鼓队,敲得震天响。

  中心小学的学生们组成了演奏队,吹奏着欢快的乐曲。

  八条一万响的长鞭炮,被长长的竹竿高高挑起,蓄势待发。

  路口的另一边,是第一支准备通过的汽车队。

  车上装满了云岭乡的产出,从山里的野味干货,到准备送往市里各个机关食堂的鲜活小龙虾。

  第一辆卡车的车头,挂上了一朵巨大的红花。

  车身两侧,悬挂着鲜红的条幅,上面写着一行大字:“云岭乡各界群众向市委市政府献礼”。

  早上九点整。

  刘清明走上主席台,手里拿着话筒。

  他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

  “我宣布,云岭公路通车仪式,正式开始!”

  话音落下,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响起,经久不息。

  汪明远站起身,走到台前,从刘清明手中接过话筒。

  他代表清南市委市政府,发表了讲话。

  “同志们,乡亲们,朋友们!”

  汪明远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整个会场。

  “今天,我站在这里,心情非常激动。这条路,不仅仅是一条水泥路,它是一条希望之路,一条致富之路!”

  “这条路,是在云岭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贷款六百万,历时近一年,最终提前两个月完工!”

  掌声再次响起。

  汪明远抬手向下压了压。

  “这个成绩,充分表明了,在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的人民群众能够迸发出多么强大的战斗力!贫困乡,也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创造奇迹!”

  “云岭公路的落成,将让我们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乡,彻底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因为你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你们拥有成功的一切要素!市委市政府对你们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他的讲话,既肯定了乡党委政府的领导班子,又对普通群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照顾到了方方面面,滴水不漏。

  一波又一波的热烈掌声,就是最好的回应。

  刘清明没有去抢这个风头。

  他等到掌声平息,立刻宣布:“下面,进行剪彩仪式!”

  汪明远、刘清明、省建院的陈工、市建公司的经理,还有作为民工代表的甘宗亮,五个人并排站好。

  甘宗亮拿着剪刀的手,微微发抖。

  刘清明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二、三,剪彩!”

  五把剪刀同时落下,红色的彩带断开,飘落在地。

  瞬间,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

  云岭公路,正式通车。

  仪式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

  汪明远没有马上离开,他留了下来,要听取云岭乡党委政府的工作汇报。

  会议室里,汪明远坐在主位,刘清明和乡里的其他干部陪同在侧。

  刘清明详细汇报了板蓝根种植、梅花鹿养殖、小龙虾养殖以及建筑工程公司等几个项目的进展情况。

  汪明远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提问,每一个问题都问在点子上。

  汇报结束后,刘清明陪着汪明远,去参观刚刚落成的云岭新村。

  看着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新房,看着干净整洁的村道,汪明远不住地点头。

  “异地重建,把四五个行政村合并成一个大的社区,这个想法很大胆。”汪明远说。

  “也是被逼出来的办法。”刘清明说,“为了节约成本,也为了方便管理。”

  “我听说,你们把几个村的村委会都撤了,搞了一个新的自治机构?”汪明远问。

  “是的,叫社区管理委员会,成员由村民自己选举产生,乡政府只进行指导,不干预具体事务。”

  “这么大的社区,几千口人,来自不同的村子,以前可能还有过节,现在住在一起,没有发生混乱吗?”汪明远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没有。”刘清明回答得很干脆。

  “为什么?”

  “主要得益于省里把我们乡作为第一批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地区。”刘清明解释道,“农民们身上的负担轻了,心里就敞亮了。他们知道现在的好日子是谁带来的,也知道该听谁的。”

  “只要我们基层的党组织能给力,带领他们往正确的方向走,他们自己就会主动站出来,保护这种来之不易的良好秩序。”

  刘清明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这其实就是一种利益驱动。那些少数企图破坏秩序的人,根本不需要乡政府出手,就会被大多数人纠正。因为他破坏的,是所有人的利益。”

  汪明远沉默了。

  他看着刘清明,心里清楚,云岭乡的经验,说穿了其实就一个核心。

  那就是有一个像刘清明这样优秀的党员干部,来当这个带头人。

  这样的经验,在其他地方,基本上不具备可复制性。

  对带头人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但这并不代表,这个经验没有用处。

  至少,它证明了一条路是可行的。

  参观结束,汪明明屏退了其他人,只留下刘清明,两人单独交谈。

  “林雪的预产期在四月中旬,还有三个半月。”汪明远先开了口。

  刘清明点点头。

  “她现在肚子有点大了,工作上还是那么拼。我希望你帮忙劝一下她,不要再这么累了。”汪明远说。

  刘清明看着他:“你自己为什么不劝?”

  “有些话,你来说,比我来说更有用。”汪明远坦言,“我必须要尊重她的事业,我不能让她认为,我会要求她为了家庭而放弃工作。”

  刘清明心里笑了。

  真是个滴水不漏的男人。

  “你可真行。”刘清明说,“自己想立一个深情又开明的人设,让我去当那个不近人情的恶人。”

  汪明远也不否认,他笑了笑:“你不干,我只能去找小璇了。让她以闺蜜的身份,帮着劝说。你自己选吧。”

  这是直接的威胁。

  刘清明知道,如果苏清璇出面,事情可能会更麻烦。

  “行吧,我试试。”刘清明答应下来,“她的身体,也确实不能再这么劳累下去了。”

  汪明远得到了满意的答复,继续说道:“我们俩还要过一段分居的生活,孩子出生后,也暂时只能让姥姥姥爷帮忙带着。好在隔得不远,一周能见一次面,也不错了。”

  刘清明说:“现在养殖基地的工作已经完全上了正轨,后续的技术培训工作,也不需要她再亲临一线了。我会劝她提前去清南市妇幼保健院待产,这样你们见面的时间也能多一些。”

  “那就太感谢了。”汪明远说。

  “别光嘴上谢啊。”刘清明看着他,“来点实际的。”

  汪明远立刻警觉起来:“你又有什么鬼点子?”

  刘清明说:“我们乡去年受了灾,损失惨重。所以,今年的经济数据,不应该计入明年的考核。”

  汪明远马上就懂了。

  “你是准备,让云岭乡再戴上一年的贫困乡帽子?”

  “对。”刘清明回答。

  汪明远看着刘清明,表情严肃起来。

  “这样做,对于云岭乡来说,确实有一定的政策好处。但是对于你个人,没有任何好处,你明白吗?”

  “我当然明白。”刘清明说,“摘掉贫困乡的帽子,是很大的政绩。但对现在的云岭乡来说,弊大于利。我宁愿稳扎稳打,把基础夯实了。至于我个人,无所谓。”

  汪明远深深地看着他。

  “你很可能明年就不在这个岗位上了。你现在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你的后来者做嫁衣,你也要这么做吗?”

  “是的,我决定这么做。”刘清明点头。

  汪明远沉默了许久。

  “好吧,你想清楚了就行。”

  刘清明补充道:“我也不是什么圣人。不管怎么样,云岭乡是在我的领导下开始起飞的,我相信,组织上能看到这一点。”

  汪明远站起身,拍了拍刘清明的肩膀。

  “我承认,在某些地方,你的确比我优秀。”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

  “趁着还有时间,我要上山一趟,找个人给我带路。”

  汪明远毫不客气,刘清明也只能叫来两名东山村的民兵。

  顺便给山上的梅花鹿养殖基地送一趟给养。

  这家伙,以权谋私都干得这么光明正大。

  不像自己,现在只能电视里一窥女友的风采。

  好气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