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刘建国将老城区管网改造的方案送到了祁同伟的办公室。
祁同伟简单地浏览了一遍之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道:
“建国同志,你们这个管网改造方案,思路还是太窄了。只盯着眼下那几个内涝点,就像打地鼠,按下这个,冒出那个。”
刘建国解释道:“祁市长,我们主要是考虑财政压力和施工周期,如果全面铺开,资金缺口很大,而且全城开挖,市民也会有意见……”
“资金的事我会想办法。我们吕州财政是不宽裕,但正因为钱少,所以才更要花在刀刃上,要力求从根本层面解决问题。”祁同伟的语气很平和,但态度却很坚定:“我们要算大账,算长远账。”
“至于群众的意见,我们也要辩证地去看。今天怕麻烦,明天更麻烦。”
“我的意见是,这个方案再重新做一下,重点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立足长远,至少要满足未来二十年的城市发展需求和极端天气挑战;”
“第二,统筹规划,这次动土,必须把供水、供电、通讯等所有埋在地下的管线全部考虑进去,统一规划,同步施工!”
“我不希望看到今天路面刚铺好,明天又为别的事开膛破肚!”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件事,很急,但又不能太急。急的是决心,必须立刻着手做;不能太急的是前期论证,一定要充分、科学、周密。”
“我们要的不是速度,是效果,是长治久安。”
刘建国点了点头,带着他的方案走了。
接下来的大半年,祁同伟的精力有一半都扑在了这个项目上。
他亲自牵头组织了数十次论证会,邀请国内顶尖的城市规划、水利、市政专家反复研讨,带着建委、水利、电力、通讯各部门的人一遍遍跑现场,优化方案。
阻力不是没有,质疑的声音始终存在。
耗资巨大、劳民伤财、影响民生……
甚至市里有些领导私下也表示过一些反对意见。
但祁同伟顶住了压力,先后多次就城市更新项目的必要性和长远效益向市委书记、市长做了专题汇报,最终赢得了两位主要领导的全力支持。
又是小半年过去了,城市更新项目的方案才终于最终定稿,并正式开始实施。
启动仪式的当天,天空飘着细雨。
祁同伟站在施工围挡前,看着挖掘机掘开第一铲土,心情却比想象中平静得多。
过去的几个月里,金山县的交通大会战也在同步推进,但是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先是有一个村的农妇因为对集资修路摊派数额不满,一时想不开喝了农药;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村支书因为连续多日扑在工地上协调矛盾,劳累过度,昏倒在了施工现场。
这两起事件都恰好发生在惠龙集团承建的路段。
让人意外的是,两起事件惠龙集团处置得都非常及时有效。
喝农药的妇女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附近的卫生院洗胃,并且赵瑞龙亲自前往慰问,了解对方家庭的困难后,主动帮其垫付了集资款。
至于晕倒的那位老支书,也因为送医及时,被成功抢救了回来
这两件事,只要有一件处理不好,都会对金山县的交通建设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祁同伟得到消息后,也是不免诧异,对赵瑞龙的印象也终于有了一定的改观。
……
金山县的交通会战工作逐渐走上正轨,而月牙湖治理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
祁同伟的精力有限,需要一位有魄力、有能力的干将来具体负责这个事情。
经过慎重考虑并跟市委主要领导沟通后,祁同伟提议,将金山县委书记易学习调到了月牙湖所在的临湖区任区委书记,主抓这项生态重任。
李达康顺理成章地接任金山县委书记,王大路任县长,继续推进未完成的交通建设。
半年后,祁同伟升任吕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金山县的交通建设工作,在李达康的全力推动下,进展神速,各个主干道已经全部完工,全县的道路交通网络已初具雏形。
祁同伟再次提议,易学习和李达康同时升任吕州市副市长,易学习负责继续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和月牙湖治理。
李达康则主抓道路交通建设,将金山县交通大会战的经验总结之后,在吕州市其他区县全面推广。
一时间,吕州从市中心到各县区,都在大兴土木。
机器轰鸣,尘土飞扬,整个城市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各种议论和抱怨也随之而来。
有人觉得祁同伟这个年轻市长好大喜功,只顾着修路挖沟,不顾市民出行不便;有人说他浪费公帑,搞形象工程。
甚至有人私下给他起了个绰号—“祁挖挖”。
这个带着明显戏谑意味的称呼悄然在坊间流传。并且很快传到了祁同伟的耳朵里。
祁同伟听到后,却不以为意,只是淡淡一笑道:“挖挖就挖挖吧,现在当挖挖,总比将来出了事背骂名强。他们现在不理解,以后都会明白的。”
压力如山,但他步履未停。
城市更新项目在祁同伟的强力推动下,虽然前期编制和论证方案耗费了很长时间,但是也正是因为准备充分、统筹得当,进展极为顺利,最终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就全面完工。
巧合的是,工程完工后还不到三个月,汉东省就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
连续数日的强降雨,让整个汉东省一片泽国。
就连省会京州市,都出现了多处严重内涝。
交通瘫痪,地下室被淹,车辆泡水,经济损失巨大,个别地方甚至还发生了人员伤亡的悲剧。
而吕州市,同样经历了这场极端天气的严峻考验。
但是经过改造后的地下管网系统却固若金汤。城区几乎未见明显内涝,交通基本正常,市民生活未受到大的影响。
雨过天晴,当周边城市还在忙于排涝救灾时,吕州的社会秩序却已经完全恢复。
此前所有的质疑、抱怨,在这场暴雨后瞬间烟消云散,转而变成了由衷的赞叹和后知后觉的钦佩。
人们这才真正意识到,那位年轻市长顶着巨大压力所推动的工程,是何等的高瞻远瞩。
经此一役,祁同伟的威望在吕州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祁同伟简单地浏览了一遍之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道:
“建国同志,你们这个管网改造方案,思路还是太窄了。只盯着眼下那几个内涝点,就像打地鼠,按下这个,冒出那个。”
刘建国解释道:“祁市长,我们主要是考虑财政压力和施工周期,如果全面铺开,资金缺口很大,而且全城开挖,市民也会有意见……”
“资金的事我会想办法。我们吕州财政是不宽裕,但正因为钱少,所以才更要花在刀刃上,要力求从根本层面解决问题。”祁同伟的语气很平和,但态度却很坚定:“我们要算大账,算长远账。”
“至于群众的意见,我们也要辩证地去看。今天怕麻烦,明天更麻烦。”
“我的意见是,这个方案再重新做一下,重点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立足长远,至少要满足未来二十年的城市发展需求和极端天气挑战;”
“第二,统筹规划,这次动土,必须把供水、供电、通讯等所有埋在地下的管线全部考虑进去,统一规划,同步施工!”
“我不希望看到今天路面刚铺好,明天又为别的事开膛破肚!”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件事,很急,但又不能太急。急的是决心,必须立刻着手做;不能太急的是前期论证,一定要充分、科学、周密。”
“我们要的不是速度,是效果,是长治久安。”
刘建国点了点头,带着他的方案走了。
接下来的大半年,祁同伟的精力有一半都扑在了这个项目上。
他亲自牵头组织了数十次论证会,邀请国内顶尖的城市规划、水利、市政专家反复研讨,带着建委、水利、电力、通讯各部门的人一遍遍跑现场,优化方案。
阻力不是没有,质疑的声音始终存在。
耗资巨大、劳民伤财、影响民生……
甚至市里有些领导私下也表示过一些反对意见。
但祁同伟顶住了压力,先后多次就城市更新项目的必要性和长远效益向市委书记、市长做了专题汇报,最终赢得了两位主要领导的全力支持。
又是小半年过去了,城市更新项目的方案才终于最终定稿,并正式开始实施。
启动仪式的当天,天空飘着细雨。
祁同伟站在施工围挡前,看着挖掘机掘开第一铲土,心情却比想象中平静得多。
过去的几个月里,金山县的交通大会战也在同步推进,但是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先是有一个村的农妇因为对集资修路摊派数额不满,一时想不开喝了农药;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村支书因为连续多日扑在工地上协调矛盾,劳累过度,昏倒在了施工现场。
这两起事件都恰好发生在惠龙集团承建的路段。
让人意外的是,两起事件惠龙集团处置得都非常及时有效。
喝农药的妇女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附近的卫生院洗胃,并且赵瑞龙亲自前往慰问,了解对方家庭的困难后,主动帮其垫付了集资款。
至于晕倒的那位老支书,也因为送医及时,被成功抢救了回来
这两件事,只要有一件处理不好,都会对金山县的交通建设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祁同伟得到消息后,也是不免诧异,对赵瑞龙的印象也终于有了一定的改观。
……
金山县的交通会战工作逐渐走上正轨,而月牙湖治理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
祁同伟的精力有限,需要一位有魄力、有能力的干将来具体负责这个事情。
经过慎重考虑并跟市委主要领导沟通后,祁同伟提议,将金山县委书记易学习调到了月牙湖所在的临湖区任区委书记,主抓这项生态重任。
李达康顺理成章地接任金山县委书记,王大路任县长,继续推进未完成的交通建设。
半年后,祁同伟升任吕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金山县的交通建设工作,在李达康的全力推动下,进展神速,各个主干道已经全部完工,全县的道路交通网络已初具雏形。
祁同伟再次提议,易学习和李达康同时升任吕州市副市长,易学习负责继续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和月牙湖治理。
李达康则主抓道路交通建设,将金山县交通大会战的经验总结之后,在吕州市其他区县全面推广。
一时间,吕州从市中心到各县区,都在大兴土木。
机器轰鸣,尘土飞扬,整个城市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各种议论和抱怨也随之而来。
有人觉得祁同伟这个年轻市长好大喜功,只顾着修路挖沟,不顾市民出行不便;有人说他浪费公帑,搞形象工程。
甚至有人私下给他起了个绰号—“祁挖挖”。
这个带着明显戏谑意味的称呼悄然在坊间流传。并且很快传到了祁同伟的耳朵里。
祁同伟听到后,却不以为意,只是淡淡一笑道:“挖挖就挖挖吧,现在当挖挖,总比将来出了事背骂名强。他们现在不理解,以后都会明白的。”
压力如山,但他步履未停。
城市更新项目在祁同伟的强力推动下,虽然前期编制和论证方案耗费了很长时间,但是也正是因为准备充分、统筹得当,进展极为顺利,最终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就全面完工。
巧合的是,工程完工后还不到三个月,汉东省就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
连续数日的强降雨,让整个汉东省一片泽国。
就连省会京州市,都出现了多处严重内涝。
交通瘫痪,地下室被淹,车辆泡水,经济损失巨大,个别地方甚至还发生了人员伤亡的悲剧。
而吕州市,同样经历了这场极端天气的严峻考验。
但是经过改造后的地下管网系统却固若金汤。城区几乎未见明显内涝,交通基本正常,市民生活未受到大的影响。
雨过天晴,当周边城市还在忙于排涝救灾时,吕州的社会秩序却已经完全恢复。
此前所有的质疑、抱怨,在这场暴雨后瞬间烟消云散,转而变成了由衷的赞叹和后知后觉的钦佩。
人们这才真正意识到,那位年轻市长顶着巨大压力所推动的工程,是何等的高瞻远瞩。
经此一役,祁同伟的威望在吕州达到了空前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