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风起青萍-《打造天庭地府的我,只想活下去》

  赵贞站在县衙后院,负手而立,目光遥遥望向那片云雾缭绕的青峰山。

  那里,是神明在凡间的道场。

  也是他赵贞,乃至整个南楚,命运的转折点。

  “大人!”

  幕僚冯师爷脚步匆匆的从外面走来,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与惊奇。

  “回来了!太虚宫的那些真人,全都从竹林那边回来了!”

  冯师爷压低了声音,语气却难掩激动。

  “卑职派去盯着的衙役回报,那群仙长,一个个面色潮红,神情亢奋,仿佛得了天大的好处!他们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全都涌进了城西的青云观,把那小道观给占了!”

  得了天大的好处?

  赵贞心中了然。

  他比冯师爷知道的更多。

  他曾亲眼见过那片星空,亲耳聆听过那真武大帝的法旨。

  那不是好处,那是能让天下所有修行之人,都为之疯狂的,真正的仙缘。

  是重铸道统的无上正法。

  赵贞平静的点了点头,脸上无悲无喜。

  “知道了。”

  他转身,不再看那青峰山一眼,径直走回书房。

  “备笔墨,我要写密奏。”

  冯师爷躬身应是,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知道,自家这位大人,又要向京师,投下一枚足以震动朝野的惊雷了。

  青云观,这座往日里有些冷清的道观,此刻却成了整个南楚道门的圣地。

  掌教真人清虚,以及一众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护法、传功长老,竟无一人提出返回祖庭。

  “仙缘!此地有大仙缘啊!”

  一名传功长老抚摸着观内一棵老松的树皮,感受着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息,激动得老脸通红。

  “贫道感觉,在此地修行一日,胜过在祖庭苦修一月!此地,定是沾染了真君与祖师爷的神韵,离天地至理更近!”

  “不错!”掌教真人清虚亦是深以为然。

  他环视众人,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我等便在此地,为祖师爷护法,为真君看守道场!待我等参悟了无上正法,再回祖庭,昭告天下!”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他们现在的思路,无比清晰。

  此番得了真正的仙法,未来便有了两条康庄大道。

  上选,自然是参悟这无上真经,凝法力,化元神,最终与道合真,破碎虚空,白日飞升,成为那逍遥于天地间的真仙,去天界拜见真正的祖师爷。

  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可仙路漫漫,并非人人皆有此等悟性与机缘。

  若是自觉天资愚钝,成仙无望,那便走下选之路。

  以这仙家法门,为地府效力,斩妖除魔,积累功德。待阳寿善终之后,凭此功德,请阴司举荐,敕封为一方城隍、土地、山神、水伯。

  届时,身入神道,享万民香火,亦能得长生,虽不及飞升逍遥,却也是实打实的神明。

  甚至,还可以在阴司神位上,继续参悟这太清元道真经,说不定,还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天上的路,通了。

  地下的路,也通了。

  进可成仙,退可封神。

  这等好事,去哪里找?

  干就完了!

  这让所有道门高层,心中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底气与安定。

  灵云道长与灵虚真人,此刻也在其中。

  前者是因为此地乃是他的道观,近水楼台先得月,沾了天大的光。

  后者则是因为江州除魔,为道门挣得阴神之路,功劳卓著,被掌教真人特许,可以一同参悟。

  二人此刻激动得老脸通红,只觉得此生无憾。

  静室之内,香炉青烟袅袅。

  掌教真人清虚,对着众人,郑重开口。

  “诸位师兄弟,仙缘已至,正法在前。我等当摒弃杂念,共同参悟,以期早日勘破玄机,不负祖师爷厚望。”

  “善!”众人齐声应和。

  掌教真人小心翼翼的,将那本太清元道真经摊开在众人面前。

  所有道门高层,包括青玄、灵云、灵虚在内,皆是屏住呼吸,将目光投向那青玉书页之上的玄奥道纹。

  初看之下,众人皆是精神一振,只觉得一股清气扑面,灵台清明。

  然而,片刻之后。

  所有人的眉头,都紧紧的皱了起来。

  “此经开篇,便言‘心与神合,神与气合,气与道合,感应天地,引气入体’……何为感应天地?如何引气入体?”一名传功长老皱眉苦思,百思不得其解。

  “是啊,此法与我等所修之内力,截然不同。内力乃自身精血所化,由内而外。此法,却要由外而内,要我等从‘感应天地’入手,这天地茫茫,如何感应?”另一名护法长老,也是一脸困惑。

  “晦涩,太晦涩了……”

  他们将那开篇第一卷的经文,翻来覆去看了数十遍,越看,眉头便皱得越紧。

  那经文中的每一个字,他们都认识。

  但组合在一起,却变得晦涩难懂,仿佛在看一本天书。

  这与他们修炼了几十上百年的武道内力,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

  一个求诸于己,一个问法于天。

  根本,就不是一条路。

  一时间,静室之内,鸦雀无声。

  方才那股冲天的干劲,仿佛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众人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茫然与挫败。

  难道,我等皆是愚钝之辈,连仙道的门槛,都摸不到吗?

  一直沉默不语的青玄真人,缓缓睁开了双眼。

  他并未气馁。

  他的脑海中,回想起的,是那片浩瀚的星河,是那尊肩扛日月的伟岸身影,是那一道撕裂天穹的九天神雷。

  那才是真正的力量。

  与那等神威相比,眼前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他一言不发,站起身,手持那柄古朴的真武荡魔剑,径直走出了静室。

  他来到道观后山最高处的一块巨石之上,迎着山风,盘膝而坐。

  他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一片空明,不再去强行理解那晦涩的经文,而是将所有心神,都沉浸在了手中这柄神剑之上。

  他试图以这柄沾染了祖师爷神威的宝剑为媒介,去感应,去触碰那经文中所说的,虚无缥缈的天地灵气。

  夜,深了。

  月华如水,洒满山间。

  当天边泛起第一缕鱼肚白,当晨曦的微光,刺破黑暗,洒落大地。

  始终静坐如石雕的青玄真人,身体,几不可查的,轻轻一颤。

  成了!

  就在刚才,在他心神合一,物我两忘的瞬间。

  在神剑气息的引导之下,他看到了。

  这方天地,不再是空无一物。

  空气中,漂浮着无数微小的,散发着各色光芒的粒子。

  它们,便是灵气!

  青玄真人心中狂喜,连忙按照太清元道真经中所记载的,最基础的吐纳之法,小心翼翼的,尝试着去牵引离自己最近的一丝淡青色灵气。

  那一丝灵气,仿佛一个调皮的孩童,在他的牵引下,摇摇晃晃的,最终,顺着他的呼吸,钻入了他的体内。

  轰!

  灵气入体,如同一股清泉,瞬间流遍四肢百骸。

  他体内的经脉,在这股精纯能量的洗涤下,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却又在瞬间被修复,变得更加坚韧,更加宽阔。

  更奇妙的是,当这丝灵气,与他丹田之内,那浑厚无比的先天真气接触的瞬间。

  他苦修了数十年的先天真气,竟如同遇到了君王的臣子,瞬间沸腾,而后被那丝灵气,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迅速的同化、提纯、压缩……

  最终,一滴远比真气更高级,更灵动,充满了生命与活性的全新能量,在他的丹田气海之中,缓缓诞生。

  法力!

  这,便是真正的法力!

  青玄真人猛然睁开双眼,一道精光,自他眼中爆射而出。

  他成功了!

  他终于从一名武道先天,蜕变成为了真正的,炼精化气的真修!

  他能感觉到,自己与这方天地,建立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密的联系。

  他压抑住内心的狂喜,缓缓站起身,感受着体内那股虽然微弱,却生生不息的法力,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之感,油然而生。

  他抬起手,按照那玉简中所记载的法诀,对着不远处一块半人高的巨石,遥遥一指。

  一道微弱却无比刺眼的电弧,自他指尖迸发而出,一闪而逝。

  嗤啦!

  一声轻响。

  那坚硬的巨石之上,竟被炸出了一个拳头大小,边缘焦黑的坑洞。

  掌心雷!

  这便是仙家法术!

  青玄真人呆呆的看着自己的手指,又看了看那块巨石,眼中,爆发出无尽的狂喜。

  他又尝试着运转法力,催动了另一个最基础的御风诀。

  他的身体,竟真的,缓缓的,凭空飘起了半尺!

  虽然只是半尺,虽然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仿佛随时都会掉下来。

  但这,却是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景象!

  这是御空而行!是武道宗师都无法做到的,真正的仙家手段!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青玄真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仰天长啸,笑声中,充满了无尽的畅快与喜悦。

  观中,静室之内。

  所有道门高层,都被这声长啸惊动,纷纷冲了出来。

  当他们看到后山当中,那凭虚而立,周身散发着玄妙气息的青玄真人时。

  所有人都呆住了。

  下一刻。

  青玄真人缓缓落地,他将自己突破的景象,以及对感应天地的感悟,毫无保留的,展示给了在场的每一位同门。

  当那道微弱的电弧,再次出现,将另一块岩石击穿时。

  整个青云观,彻底沸腾了。

  “仙法!是真正的仙法!”

  “师叔成功了!我们道门……我们道门终于走上正途了!”

  “祖师爷慈悲!真君慈悲啊!”

  掌教真人清虚老泪纵横,跪倒在地,朝着青峰山的方向,重重叩首。

  所有的道门高层,在这一刻,都抛却了身份,抛却了矜持,如同孩童般,又哭又笑。

  一个全新的,波澜壮阔的时代。

  自这一刻起。

  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