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烫手山芋-《打造天庭地府的我,只想活下去》

  官道之上,烟尘滚滚。

  三支队伍,如三条互不交融的溪流,诡异的并行着。

  最左侧,是道门弟子。

  灵虚真人骑在马上,腰杆挺得笔直,那张老脸上,悲戚之色早已被一种难以掩饰的亢奋与自得所取代。

  他时不时抚摸着怀中那个装着青松道长“仙蜕”的玉盒,眼神飘向远方,仿佛已看到自家道观牌匾上空,祥云缭绕,紫气东来。

  最右侧,是佛门僧众。

  云行大师手持念珠,眼帘低垂,默然不语。

  他身后的武僧们也个个神情凝重,仿佛一座座沉默的石山,压抑着即将喷发的火山。

  居中的,是官兵。

  参将王贺面沉如水,目光如鹰隼般,警惕的扫视着左右两翼。

  他身后的甲士们,手始终按在刀柄上,肃杀之气,将佛道两派那点微妙的气氛,强行隔绝开来。

  信任,早已在幽冥鬼门关消失的那一刻,荡然无存。

  队伍中,只有那个被铁链锁住的阶下囚魏合,神情最为安详。

  他麻木的跟着队伍,仿佛一个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只是偶尔抬头望向天空时,眼中会闪过一丝对未知审判的恐惧与期盼。

  那具属于黑煞护法的干瘪尸身,则被随意的扔在另一匹马上,无人多看一眼。

  终于,江州城那巍峨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

  城门之下,三支队伍默契的停下脚步。

  “节度使大人军务繁忙,贫道便不多叨扰了。”灵虚真人冲着王贺拱了拱手,姿态摆得很高。

  “这罪魁祸首,便交由将军处置了。”

  他又瞥了一眼云行大师,笑容意味深长。

  “大师,后会有期。”

  说罢,他拨转马头,领着一众意气风发、与有荣焉的道门弟子,径直朝着道录司的方向去了。

  云行大师看着他们的背影,双手合十,宣了声佛号。

  “王将军,贫僧也告辞了。”

  他没有多说一句废话,领着众僧,朝着城中另一处临时驻地行去,那背影沉凝如山,透着一股风雨欲来的压迫。

  王贺看着两拨人马绝尘而去,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回头看了一眼被押解下马的魏合,沉声下令。

  “将此獠打入死牢,严加看管!”

  “是!”

  他自己则翻身下马,一刻也不敢耽搁,捧着那份早已在心中打了无数遍腹稿的口头奏报,直奔节度使府。

  节度使府,书房之内。

  杨烈静静的听完王贺的禀报,久久没有说话。

  他手中紧紧攥着那份围剿血羽教据点的捷报,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地府显圣,幽冥拿人。

  道门弟子殉道,得阴司亲口许诺,论功行赏。

  一桩桩,一件件,都像是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头。

  他想起之前,那份将青河县仙人显圣之事,包装成祥瑞上奏的折子。

  那份折子,如石沉大海,至今杳无音信。

  当时他还只以为是朝中党争,无人理会。

  现在想来,恐怕远非如此简单。

  那些高居庙堂之上的王公大臣,怕是早就将这所谓的“仙神之事”,当成了彼此攻讦博弈的筹码。

  可他们不知道,这已经不是可以拿来博弈的筹码了。

  这是足以掀翻棋盘的力量!

  神权!

  一个活生生,会干涉世俗,会论功行赏,甚至有明显偏好的神权!

  它就像一柄悬在皇权头顶的利剑,随时都可能斩下来。

  “大人,”王贺看着杨烈那前所未有的凝重脸色,忍不住开口。

  “此事……道门那边,似乎已将地府的论功行赏,视作囊中之物。”

  “佛门虽未明言,但观那云行大师的神情,恐怕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我担心,长此以往,江州百姓,将只知有真君,有地府,而不知有朝廷,有节度使府了。”

  杨烈缓缓抬起头,眼中那丝凝重,已化作了冰冷的决断。

  “你担心得对。”

  “但,百姓知与不知,朝廷认与不认,已经不重要了。”

  他站起身,走到书案前,亲自铺开一张空白的奏折。

  “重要的是,祂已经来了。”

  他提起笔,笔尖饱蘸浓墨。

  这一次,他写的不再是语焉不详,粉饰太平的祥瑞。

  他将王贺的口述,将古渡口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一字一句的,写了上去。

  地府如何显圣,阴兵如何列阵,巡查使如何审判,黑煞护法如何魂飞魄散。

  甚至连道门弟子殉道,得阴司亲口许诺之事,他也毫不避讳,尽数录入。

  写到最后,他笔锋一转,用上了最恭敬,也最“无辜”的语气。

  “臣位卑权轻,不敢妄议神权天授,唯有将此间详情,尽数上达天听,恳请陛下圣裁。”

  写完,他将奏折封入特制的牛皮火漆筒中。

  “王贺!”

  “末将在!”

  “持我帅印,调动最快的驿马,八百里加急,密奏帝都!”

  “告诉驿官,此奏,关乎国祚!”

  王贺心中剧震,接过那沉甸甸的奏折,郑重领命。

  他明白,节度使大人这是将这个烫手到极致的山芋,连同那把悬在头顶的利剑,一并踢给了远在帝都的朝廷,踢给了那位九五之尊。

  神仙要管凡间事?

  你们自己去跟神仙谈吧。

  我杨烈,只是个奉命剿匪的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