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猎。”
林默说出这两个字,办公室里的温度仿佛都降了几度。
王建国停下了踱步,陈麦也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围猎?”王建国重复了一遍,咀嚼着这个词的含义。
“对,围猎。”林默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一场精心策划的、不对等的、以彻底摧毁猎物生存空间为目的的围猎。在这场围猎里,我们不是检察官,我们是猎人。许天佑不是被告,他是猎物。法庭不是审判席,是我们展示战利品的舞台。”
这番话,彻底颠覆了王建国几十年的职业认知。
法律是神圣的、庄严的,是追求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可是在林默的口中,它变成了一把最锋利的猎刀。
“我们的第一步,不是在法庭上辩论他有没有罪,而是通过媒体、通过舆论,把他所有的恶行,事无巨细地,公之于众。我们要把他塑造成一个为了钱,不择手段的恶棍。我们要在他走进法庭之前,就已经在舆论的法庭上,判了他死刑。”
陈麦听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这太狠了。这已经不是法律的范畴了。
“等到开庭那天,许天佑面对的,将不仅仅是我们的指控,还有来自全社会的口诛笔伐。他每说一句辩解的话,都会被当成是狡辩。钱为民的每一个程序抗辩,都会被解读成是为虎作伥。我们要在开庭前,就彻底摧毁他们的公信力。”
“这样一来,法官在判决的时候,会不会受到舆论的影响?”王建国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会,也必须会。”林默回答得斩钉截铁,“法律不外乎人情。当一个案子的社会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任何一个法官在下判决书时,都必须考虑到判决的社会效果。我们不是在绑架司法,我们是在用民意,为司法加上最重的砝码。我们要让法官在下笔的时候,感受到背后站着的是千千万万个像刘沐阳一样的普通人。”
王建国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感觉自己过去几十年办的案子,都太“温柔”了。
“我明白了。”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这是一场战争。不只是为了刘沐阳一个人,是为了所有被这种潜规则欺负过的人。”
“对。”林默点了点头,“我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许天佑。而是他背后的‘美食诚实联盟’,是整个行业里已经腐烂的根。”
“好!”王建国用力一拍办公桌,“就这么干!舆论的阵地,我们也要占领!我要亲自去跟宣传部门协调,把这个案子,当成今年的普法宣传典型来打!”
战略基调,在这一刻,彻底定了下来。
林默重新坐回沙发上,整个人松弛下来,又变回了那个懒洋洋的年轻人。“行了,调子定完了,我得回去了。”
他站起身,拍了拍陈麦的肩膀。
“王检,这几摞卷宗,我能带回去看吗?在这里看,效率太低了。”他指了指茶几上那堆小山。
王建国脸上露出为难的神情,他摇了摇头:“这个不行。林默,规定就是规定,涉案卷宗绝对不能离开检察院。你是特聘顾问,不是我们体制内的人,这一点,我必须坚持原则。”
这倒不是不信任,而是铁的纪律。
“行吧。”林默也不强求,“那我就辛苦点,多跑几趟。”
他没再多说,冲王建国摆了摆手,带着陈麦就往外走。
“我送送你们。”王建国跟了上来。
办公室的门打开,三人走了出去。
门关上的那一刻,王建国看着林默的背影,心里感慨万千。
请来了一尊神,也请来了一头猛虎。
接下来的三天,林默的生活变得极其规律。
学校宿舍,西城区检察院,两点一线。
他几乎没怎么回过位于龙城国际中心88层的404律所,甚至连孙晓打来询问律所日常事务的电话,都只是简单交代了几句就挂了。
陈麦成了他的专职司机兼陪读,每天早上准时坐公交陪着他,然后两人一头扎进王建国那间办公室,对着那堆积如山的卷宗,一看就是一整天。
到了第三天下午,林默刚放下手里的最后一份笔录,揉着酸痛的脖子,王建国的内线电话就响了。
他接完电话,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林默,法院那边来消息了,案子正式受理。开庭时间定在下周四上午九点,西城区人民法院第三法庭。”
“这么快?”林默有些意外。
“我催的。”王建国笑呵呵地说,“这种社会影响大的案子,法院那边也会优先排期。对了,法院那边问,我们是否申请公开审理。”
“当然要。”林默想都没想,“必须公开。越大张旗鼓越好。不光是为了刘沐阳,也是为了让所有潜在的受害者看到,有人在为他们出头。”
“好!”王建国点点头,这正合他意。
事情敲定,林默拿出手机,拨通了刘沐阳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刘沐阳,声音听起来还是有些怯懦。
“林律师……”
“刘沐阳,下周四上午九点,西城法院第三法庭,许天佑的案子开庭。到时候,你记得到现场旁听。”林默的交代简单直接。
“好,好的……我一定去!”
在这三天里,林默并非只见了卷宗。
那位京州君和律所的首席合伙人,钱为民,又来过两次。
他不再像第一次那样气势汹汹,而是变得彬彬有礼,姿态放得很低,主动找林默,希望能就案情进行一些“非正式沟通”。
他试图从林默这里,探知检方的底线和诉讼策略。
“林顾问,我们都清楚,这个案子闹到这个地步,对谁都没有好处。我的当事人许天佑先生,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做出赔偿,争取受害人的谅解。你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坐下来,找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钱为民甚至暗示,只要检方愿意在敲诈勒索的罪名认定上松口,他的当事人愿意接受一个相对较长的刑期。
林默每次都笑眯眯地听他说完,然后用一句话把他堵回去。
“钱律师,有什么话,留到法庭上说吧。”
时间很快来到了周四开庭日。
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西城区人民法院庄严的国徽上。
尽管林默决定要公开审理,甚至在前一天,还特意用自己的斗音账号发了一条开庭公告。
但现实却有些骨感。
由于“六百六十六餐厅”和那个“美食诚信联盟”在前期强大的舆论压制和公关操作下,自从刘沐阳那个民事案件被撤诉后,整个事件的热度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了。
大众的记忆是短暂的,新的热点层出不穷。
到了开庭这天,除了几家官方的法制媒体派了记者过来,整个旁听席上,稀稀拉拉,甚至坐不满三成。
大部分人,早已忘记了那个曾经在网络上被人诬陷的“法理守望者”。
林默说出这两个字,办公室里的温度仿佛都降了几度。
王建国停下了踱步,陈麦也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围猎?”王建国重复了一遍,咀嚼着这个词的含义。
“对,围猎。”林默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一场精心策划的、不对等的、以彻底摧毁猎物生存空间为目的的围猎。在这场围猎里,我们不是检察官,我们是猎人。许天佑不是被告,他是猎物。法庭不是审判席,是我们展示战利品的舞台。”
这番话,彻底颠覆了王建国几十年的职业认知。
法律是神圣的、庄严的,是追求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可是在林默的口中,它变成了一把最锋利的猎刀。
“我们的第一步,不是在法庭上辩论他有没有罪,而是通过媒体、通过舆论,把他所有的恶行,事无巨细地,公之于众。我们要把他塑造成一个为了钱,不择手段的恶棍。我们要在他走进法庭之前,就已经在舆论的法庭上,判了他死刑。”
陈麦听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这太狠了。这已经不是法律的范畴了。
“等到开庭那天,许天佑面对的,将不仅仅是我们的指控,还有来自全社会的口诛笔伐。他每说一句辩解的话,都会被当成是狡辩。钱为民的每一个程序抗辩,都会被解读成是为虎作伥。我们要在开庭前,就彻底摧毁他们的公信力。”
“这样一来,法官在判决的时候,会不会受到舆论的影响?”王建国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会,也必须会。”林默回答得斩钉截铁,“法律不外乎人情。当一个案子的社会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任何一个法官在下判决书时,都必须考虑到判决的社会效果。我们不是在绑架司法,我们是在用民意,为司法加上最重的砝码。我们要让法官在下笔的时候,感受到背后站着的是千千万万个像刘沐阳一样的普通人。”
王建国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感觉自己过去几十年办的案子,都太“温柔”了。
“我明白了。”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这是一场战争。不只是为了刘沐阳一个人,是为了所有被这种潜规则欺负过的人。”
“对。”林默点了点头,“我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许天佑。而是他背后的‘美食诚实联盟’,是整个行业里已经腐烂的根。”
“好!”王建国用力一拍办公桌,“就这么干!舆论的阵地,我们也要占领!我要亲自去跟宣传部门协调,把这个案子,当成今年的普法宣传典型来打!”
战略基调,在这一刻,彻底定了下来。
林默重新坐回沙发上,整个人松弛下来,又变回了那个懒洋洋的年轻人。“行了,调子定完了,我得回去了。”
他站起身,拍了拍陈麦的肩膀。
“王检,这几摞卷宗,我能带回去看吗?在这里看,效率太低了。”他指了指茶几上那堆小山。
王建国脸上露出为难的神情,他摇了摇头:“这个不行。林默,规定就是规定,涉案卷宗绝对不能离开检察院。你是特聘顾问,不是我们体制内的人,这一点,我必须坚持原则。”
这倒不是不信任,而是铁的纪律。
“行吧。”林默也不强求,“那我就辛苦点,多跑几趟。”
他没再多说,冲王建国摆了摆手,带着陈麦就往外走。
“我送送你们。”王建国跟了上来。
办公室的门打开,三人走了出去。
门关上的那一刻,王建国看着林默的背影,心里感慨万千。
请来了一尊神,也请来了一头猛虎。
接下来的三天,林默的生活变得极其规律。
学校宿舍,西城区检察院,两点一线。
他几乎没怎么回过位于龙城国际中心88层的404律所,甚至连孙晓打来询问律所日常事务的电话,都只是简单交代了几句就挂了。
陈麦成了他的专职司机兼陪读,每天早上准时坐公交陪着他,然后两人一头扎进王建国那间办公室,对着那堆积如山的卷宗,一看就是一整天。
到了第三天下午,林默刚放下手里的最后一份笔录,揉着酸痛的脖子,王建国的内线电话就响了。
他接完电话,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林默,法院那边来消息了,案子正式受理。开庭时间定在下周四上午九点,西城区人民法院第三法庭。”
“这么快?”林默有些意外。
“我催的。”王建国笑呵呵地说,“这种社会影响大的案子,法院那边也会优先排期。对了,法院那边问,我们是否申请公开审理。”
“当然要。”林默想都没想,“必须公开。越大张旗鼓越好。不光是为了刘沐阳,也是为了让所有潜在的受害者看到,有人在为他们出头。”
“好!”王建国点点头,这正合他意。
事情敲定,林默拿出手机,拨通了刘沐阳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刘沐阳,声音听起来还是有些怯懦。
“林律师……”
“刘沐阳,下周四上午九点,西城法院第三法庭,许天佑的案子开庭。到时候,你记得到现场旁听。”林默的交代简单直接。
“好,好的……我一定去!”
在这三天里,林默并非只见了卷宗。
那位京州君和律所的首席合伙人,钱为民,又来过两次。
他不再像第一次那样气势汹汹,而是变得彬彬有礼,姿态放得很低,主动找林默,希望能就案情进行一些“非正式沟通”。
他试图从林默这里,探知检方的底线和诉讼策略。
“林顾问,我们都清楚,这个案子闹到这个地步,对谁都没有好处。我的当事人许天佑先生,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做出赔偿,争取受害人的谅解。你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坐下来,找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钱为民甚至暗示,只要检方愿意在敲诈勒索的罪名认定上松口,他的当事人愿意接受一个相对较长的刑期。
林默每次都笑眯眯地听他说完,然后用一句话把他堵回去。
“钱律师,有什么话,留到法庭上说吧。”
时间很快来到了周四开庭日。
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西城区人民法院庄严的国徽上。
尽管林默决定要公开审理,甚至在前一天,还特意用自己的斗音账号发了一条开庭公告。
但现实却有些骨感。
由于“六百六十六餐厅”和那个“美食诚信联盟”在前期强大的舆论压制和公关操作下,自从刘沐阳那个民事案件被撤诉后,整个事件的热度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了。
大众的记忆是短暂的,新的热点层出不穷。
到了开庭这天,除了几家官方的法制媒体派了记者过来,整个旁听席上,稀稀拉拉,甚至坐不满三成。
大部分人,早已忘记了那个曾经在网络上被人诬陷的“法理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