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记者在唐宁街十号前被当众狙杀,还是在直播镜头下被一枪爆头,这无疑是本世纪最轰动的新闻事件之一。
贝塔靠坐在机舱座椅上,前排乘客正外放着新闻视频,女主播的声音在客舱内回荡。他漫不经心地望向舷窗外,地勤人员正机械地装卸着行李。
贝塔的目的地是慕尼黑,随后转往巴黎。
他需要在巴黎登录加密账户,催促那笔迟迟未到的尾款,尽管雇主已经发来「Goodjob」的确认,但钱却始终没有到账。
确认完尾款后,他将直飞米兰。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提示音在寂静的机舱内格外响亮。
贝塔掏出手机,屏幕上闪烁着一个熟悉的号码:约翰·威克。
他按下接听键,将手机贴在耳边,沉默如常。
电话那头传来几秒凝滞的空白,随后是一个沙哑低沉的男声:“海伦走了......走得很安详。“
贝塔依旧没有回应,只有平稳的呼吸声透过话筒传递。
约翰·威克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克制的疲惫:“5月25日,森塔公墓。她一直把你当自己的孩子......你应该来。“
通话被干脆地切断。贝塔收起手机,望向舷窗外,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约翰·威克,大陆酒店的传奇杀手,夜魔般的存在。贝塔不愿深究他们之间的过往,但海伦……那个单纯到近乎愚蠢的女人,却让他无法回避。
她天真得令人发笑,善良得几乎像个智力障碍。可正是这种毫无防备的纯粹,让贝塔这样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她真他妈的让人怀念。
这份怀念像块烧红的炭,哽在喉间,咽不下也吐不出。
贝塔绷紧下颌,试图将它强压下去,可那股灼热却顺着血管直冲脑门,最终化作鼻腔里一阵尖锐的酸涩,他眨了眨眼,睫毛下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潮意。
“真是个彻头彻尾的蠢女人...“
贝塔眯起眼睛,强迫自己将视线聚焦在机翼反射的刺目阳光上。闪烁的光斑切割着他的思绪,他需要这样的锐痛,好让某个温柔的身影从脑海中彻底淡出。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所有波动都已沉入眼底。他熟练地塞上降噪耳塞,将座椅调整到一个习惯的倾斜角度,既不会完全放松,又能在突发情况下瞬间反应。
机舱的嗡鸣渐渐远去,他的呼吸逐渐变得绵长而均匀。在3万英尺的高空,这个刚完成世纪狙击的男人,就这样像个普通旅客般陷入了浅眠。
----
三万英尺之下的伦敦,此刻正陷入混乱。
警方弹道专家组耗费4小时,终于在那栋废弃大厦的天台找到了贝塔遗弃的装备,浸泡过双氧水中的枪械早已腐蚀,所有可能指向凶手的痕迹都被彻底抹去。
这并非警方效率低下。
最初的弹道重建结果显示,子弹似乎来自近距离的高空移动平台,导致调查人员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当日所有直升机的飞行记录排查中。
直到痕迹科专家第二次复核数据时,一个令人窒息的真相才浮出水面:那颗致命的子弹,竟是从3800米外的60层商业大厦顶端射出的。
当弹道分析报告呈递至军情六处时,整个案件的性质骤然改变。
一个能在3800米外精准命中眉心的狙击手,这样的威胁等级已远超普通警方的调查范畴。
随着红色档案袋上的封条被利刃划开,这起案件正式从苏格兰场移交到了情报部门的特别行动处。
监控名单上,一个代号被慎重录入系统。
梅娃·雷克将一头利落的金棕色长发束成高马尾,38岁的年纪丝毫不减她锐利的锋芒。
身着战术夹克与修身运动裤,脚踏轻便作战鞋,她整个人都散发着干练的气息。那双灰蓝色的眼睛如同精准的扫描仪,总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关键细节。
作为特别行动组的组长,她站在那里就自然形成的气场,让每个组员都不由自主地绷紧了神经。
梅娃·雷克站在贝塔曾经使用过的狙击位上,双手紧握高倍望远镜。3800米外的唐宁街10号前,那个鲜红色的人形靶牌在风中微微晃动。
呼啸的楼顶狂风将她的马尾辫吹得凌乱不堪,几缕金棕色的发丝不断拍打着脸颊。她眉头紧锁,反复调整着望远镜焦距,最终不得不俯身趴在冰冷的混凝土楼面上,试图获得更稳定的观察角度。
然而即便如此,那个醒目的红色靶标在视野中依然模糊不清,靶子的头部在最高倍率下仅如一枚硬币大小,勉强能辨认出上面贴着的数字编号。
梅娃放下望远镜,脸色阴沉得可怕。
在唐宁街10号门前,当着苏格兰场最高长官和全球媒体的镜头,那颗来自3800米外的子弹精准洞穿了目标的眉心。
鲜血在直播画面中喷溅的瞬间,这起案件就已超越了普通枪击案的范畴,它直接撼动了整个英国的国家尊严。白金汉宫和威斯敏斯特的催促电话接连不断,但调查却始终停滞不前。
梅娃双手撑在栏杆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这根本不是人类能做到的射击。“她对副手说:“那个枪手...强得不像人类。目前世界纪录是3500米,使用.50口径反器材步枪。但那是在中东沙漠,恒定的温度、稳定的气流、毫无遮挡的视野,狙击手花了整整三小时才完成射击。“
梅娃凝视着脚下的城市:“60层,240米,这是狙击手的制高点,也是弹道的起点。从扣动扳机到命中目标,这颗子弹要经历2.35摄氏度的温差变化。“
“而这里...“梅娃望向远处被雾气笼罩的伦敦天际线:“每栋建筑都在扭曲气流,泰晤士河的湿气让弹道像穿过糖浆。3800米...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一枪毙命...这不是狙击手,这是台精密的杀戮机器。“
她转身面对副手,指尖在虚空中划出一道下坠的弧线:“这不是简单的平面弹道计算,而是要在三维空间里预判温度、湿度、气流对弹头的综合影响。而那个疯子,计算完成了所有变量计算,打出了这记'不可能'的狙杀。“
“法克!”
贝塔靠坐在机舱座椅上,前排乘客正外放着新闻视频,女主播的声音在客舱内回荡。他漫不经心地望向舷窗外,地勤人员正机械地装卸着行李。
贝塔的目的地是慕尼黑,随后转往巴黎。
他需要在巴黎登录加密账户,催促那笔迟迟未到的尾款,尽管雇主已经发来「Goodjob」的确认,但钱却始终没有到账。
确认完尾款后,他将直飞米兰。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提示音在寂静的机舱内格外响亮。
贝塔掏出手机,屏幕上闪烁着一个熟悉的号码:约翰·威克。
他按下接听键,将手机贴在耳边,沉默如常。
电话那头传来几秒凝滞的空白,随后是一个沙哑低沉的男声:“海伦走了......走得很安详。“
贝塔依旧没有回应,只有平稳的呼吸声透过话筒传递。
约翰·威克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克制的疲惫:“5月25日,森塔公墓。她一直把你当自己的孩子......你应该来。“
通话被干脆地切断。贝塔收起手机,望向舷窗外,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约翰·威克,大陆酒店的传奇杀手,夜魔般的存在。贝塔不愿深究他们之间的过往,但海伦……那个单纯到近乎愚蠢的女人,却让他无法回避。
她天真得令人发笑,善良得几乎像个智力障碍。可正是这种毫无防备的纯粹,让贝塔这样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她真他妈的让人怀念。
这份怀念像块烧红的炭,哽在喉间,咽不下也吐不出。
贝塔绷紧下颌,试图将它强压下去,可那股灼热却顺着血管直冲脑门,最终化作鼻腔里一阵尖锐的酸涩,他眨了眨眼,睫毛下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潮意。
“真是个彻头彻尾的蠢女人...“
贝塔眯起眼睛,强迫自己将视线聚焦在机翼反射的刺目阳光上。闪烁的光斑切割着他的思绪,他需要这样的锐痛,好让某个温柔的身影从脑海中彻底淡出。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所有波动都已沉入眼底。他熟练地塞上降噪耳塞,将座椅调整到一个习惯的倾斜角度,既不会完全放松,又能在突发情况下瞬间反应。
机舱的嗡鸣渐渐远去,他的呼吸逐渐变得绵长而均匀。在3万英尺的高空,这个刚完成世纪狙击的男人,就这样像个普通旅客般陷入了浅眠。
----
三万英尺之下的伦敦,此刻正陷入混乱。
警方弹道专家组耗费4小时,终于在那栋废弃大厦的天台找到了贝塔遗弃的装备,浸泡过双氧水中的枪械早已腐蚀,所有可能指向凶手的痕迹都被彻底抹去。
这并非警方效率低下。
最初的弹道重建结果显示,子弹似乎来自近距离的高空移动平台,导致调查人员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当日所有直升机的飞行记录排查中。
直到痕迹科专家第二次复核数据时,一个令人窒息的真相才浮出水面:那颗致命的子弹,竟是从3800米外的60层商业大厦顶端射出的。
当弹道分析报告呈递至军情六处时,整个案件的性质骤然改变。
一个能在3800米外精准命中眉心的狙击手,这样的威胁等级已远超普通警方的调查范畴。
随着红色档案袋上的封条被利刃划开,这起案件正式从苏格兰场移交到了情报部门的特别行动处。
监控名单上,一个代号被慎重录入系统。
梅娃·雷克将一头利落的金棕色长发束成高马尾,38岁的年纪丝毫不减她锐利的锋芒。
身着战术夹克与修身运动裤,脚踏轻便作战鞋,她整个人都散发着干练的气息。那双灰蓝色的眼睛如同精准的扫描仪,总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关键细节。
作为特别行动组的组长,她站在那里就自然形成的气场,让每个组员都不由自主地绷紧了神经。
梅娃·雷克站在贝塔曾经使用过的狙击位上,双手紧握高倍望远镜。3800米外的唐宁街10号前,那个鲜红色的人形靶牌在风中微微晃动。
呼啸的楼顶狂风将她的马尾辫吹得凌乱不堪,几缕金棕色的发丝不断拍打着脸颊。她眉头紧锁,反复调整着望远镜焦距,最终不得不俯身趴在冰冷的混凝土楼面上,试图获得更稳定的观察角度。
然而即便如此,那个醒目的红色靶标在视野中依然模糊不清,靶子的头部在最高倍率下仅如一枚硬币大小,勉强能辨认出上面贴着的数字编号。
梅娃放下望远镜,脸色阴沉得可怕。
在唐宁街10号门前,当着苏格兰场最高长官和全球媒体的镜头,那颗来自3800米外的子弹精准洞穿了目标的眉心。
鲜血在直播画面中喷溅的瞬间,这起案件就已超越了普通枪击案的范畴,它直接撼动了整个英国的国家尊严。白金汉宫和威斯敏斯特的催促电话接连不断,但调查却始终停滞不前。
梅娃双手撑在栏杆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这根本不是人类能做到的射击。“她对副手说:“那个枪手...强得不像人类。目前世界纪录是3500米,使用.50口径反器材步枪。但那是在中东沙漠,恒定的温度、稳定的气流、毫无遮挡的视野,狙击手花了整整三小时才完成射击。“
梅娃凝视着脚下的城市:“60层,240米,这是狙击手的制高点,也是弹道的起点。从扣动扳机到命中目标,这颗子弹要经历2.35摄氏度的温差变化。“
“而这里...“梅娃望向远处被雾气笼罩的伦敦天际线:“每栋建筑都在扭曲气流,泰晤士河的湿气让弹道像穿过糖浆。3800米...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一枪毙命...这不是狙击手,这是台精密的杀戮机器。“
她转身面对副手,指尖在虚空中划出一道下坠的弧线:“这不是简单的平面弹道计算,而是要在三维空间里预判温度、湿度、气流对弹头的综合影响。而那个疯子,计算完成了所有变量计算,打出了这记'不可能'的狙杀。“
“法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