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UT斯达康上市-《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

  接下来的市场走势,印证了全鸿飞、史密斯和秦昊业的专业判断。

  2月16日的下跌,果然只是一次虚惊。

  第二天,纳斯达克指数就止跌企稳,随后再次顽强地向上攀升。

  那些前一天还在惊呼泡沫破裂的媒体,又纷纷改口称这是健康调整、牛市中的歇脚。

  市场的狂热情绪再次占据主导,散户和中小机构们更加坚信互联网科技股的神话,将每一次下跌都视为抄底买入的良机。

  纳斯达克指数不仅收复了4000点,更是一路高歌猛进。

  2月29日,在这个每隔四年才闰一天的特殊日子里,纳斯达克指数收盘于4696点,创下了纳指历史新高!

  陆氏集团香港的交易中心里,气氛轻松了许多。

  经过两个月有条不紊的平仓,他们持有的纳斯达克指数多头头寸和大部分互联网科技股票已经所剩无几,绝大部分利润已经安全落袋。

  “陆主席,按照当前进度,最多还有半个月,我们所有的纳斯达克期指多头仓位都将全部清空。”全鸿飞在电话汇报中难掩兴奋,“我们目前收回的整体收益,已经远超最初的本金,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陆家贵听着汇报,脸上露出了笑容。

  即便最后所剩的这些股票和期指现在瞬间亏光,对他而言也已是无足轻重的损失。

  绝大部分利润,已经落袋为安了。

  “很好,做得漂亮,奖金会让大家满意的。”陆家贵简单的一句话,让电话那头的全鸿飞以及能听到他声音的交易团队成员们都心潮澎湃。

  为陆家贵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从来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就在陆氏集团从美国股市悄然撤退的同时,另一场与陆家贵有关的资本盛宴也拉开了帷幕。

  2000年3月3日,UT斯达康(美国)总公司正式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这家专注于无线接入技术(尤其是小灵通PHS)的公司,恰好处在互联网和通信概念双重高科技火热的风口上。

  上市前,市场就已经对其普遍看好,发行价定在了18美元每股。

  然而,市场的狂热远远超出了投行们的预估。

  开盘钟声响起,UT斯达康(UTSI)的股价如同坐上了火箭,开盘价直接飙升至41美元,较发行价暴涨128%!

  这还仅仅是开始。

  盘中买盘汹涌,股价一路狂飙,最高一度达到了73美元的高位!最终收盘定格在6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了278%!

  总股本1亿股的UT斯达康公司,市值瞬间膨胀至惊人的68亿美元,吴鹰等持有总公司股票的股东、高管,一个个都成了美元计算的千万、亿万富翁!

  整个华尔街为之侧目,媒体惊呼又一个造富神话的诞生。

  深圳,陆氏大厦办公室。

  陆家贵、周明易、李千授、彭红喻等人也在关注着UTSI的上市表现。

  “68亿美元,真是疯狂的市值。”周明易看着收盘价,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他是财务出身,更看重实际的盈利能力和资产价值,对于这种纯粹由概念和预期堆砌起来的市值,本能地感到警惕。

  李千授则笑道:“市场愿意给这个价格,自然有它的道理。小灵通业务在华国的爆发式增长,给了市场极大的想象空间。毕竟,UT斯达康全球营收的70%以上来自华国市场。”

  彭红喻看向陆家贵,眼中带着敬佩:“陆主席,我们持有的虽然是UT斯达康(华国)分公司30%的股份,并非总公司股票,但这次上市,无疑让我们这部分股权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显化。”

  确实,尽管分公司价值不能简单等同于总公司市值按营收比例计算(总公司还包含其他资产、品牌、技术专利和全球其他业务),但华国分公司作为UT斯达康体系内最核心、最赚钱的资产,其30%的股权在资本市场眼中,价值已然不菲。

  如果华国分公司这30%的利润不被分走,全部并入美国总公司报表,那么UTSI的股价和市值绝对会更高。这个逻辑,华尔街的投行和分析师们心知肚明。

  果然,UT斯达康上市成功后没多久,来自美国总公司的越洋电话就频繁地拨到了陆家贵的办公室。

  电话那头,是UT斯达康美国总公司的总裁陆宏亮,语气热情而急切。

  “陆主席,恭喜发财啊!UTSI上市大获成功,这里面也有您和陆氏集团对我们华国分公司的大力支持啊!”在日本长大、现居美国的陆宏亮操着一口蹩脚的中文先是来了一番客套。

  陆家贵笑着应付:“同喜同喜,陆总你才是真正的掌舵人,我们陆氏集团只是搭了个顺风车。”

  寒暄过后,对方很快切入正题:“陆主席,您看,现在公司已经成功上市,为了便于全球资源的整合和统一管理,减少关联交易的复杂性,总公司希望能回购您手中持有的华国分公司30%的股份。价格方面,绝对好商量,一定会给出一个让您满意的溢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家贵端着茶杯,慢悠悠地吹了口气,语气温和却坚定:“陆总,感谢贵公司的好意。不过,我对华国分公司的小灵通业务前景非常看好,认为它未来的增长空间还非常大。目前,我暂时没有出售这部分股权的打算。我们还是继续合作,共同把蛋糕做大,分享未来的增长红利更好。”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现在国内的小灵通业务才刚刚起势,真正的爆发期还在后面。

  按照他记忆中的历史轨迹,小灵通用户数量将在未来两三年内呈现井喷式增长,为运营商和设备商带来巨额利润。

  现在卖掉,等于把下金蛋的鸡拱手让人,只能吃到一点眼前的小利。

  他要等到2002年或者2003年,小灵通业务达到顶峰,估值最高的时候,再把这部分股权高价甩给急于完全控股的UT斯达康美国总公司,那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此之前,安心拿着股份,每年享受可观的分红,才是最优策略。

  电话那头的陆宏亮显然有些失望,又努力劝说了一番,列举了各种整合优势、未来规划,但陆家贵始终不为所动,只是微笑着重复看好前景、暂不考虑出售。

  最终,陆宏亮还搬出了UT斯达康美国总公司的大股东、董事长孙正义,打电话亲自劝说,但陆家贵也不为所动。

  孙正义在风险投资领域名气不小,但现在他的资产却没有陆家贵多,没法在资本市场上给陆家贵摆谱。陆家贵不同意的事,他也劝不动。

  陆宏亮只能无奈地表示尊重陆家贵的决定,希望未来继续加强合作,并邀请陆家贵有空去美国总部参观。

  挂了电话,陆家贵对旁边的周明易和李千授笑道:“看来,咱们这只能下金蛋的母鸡,别人看着眼热啊。”

  李千授点头:“主席深谋远虑,几年前就押注投资UT斯达康华国分公司的小灵通业务,现在小灵通刚开始爆发,出售股份确实为时过早,小灵通在国内的潜力还远未释放完毕。”

  周明易则谨慎地提醒:“不过,UT斯达康美国总公司的股价波动可能会间接影响对我们持有股权价值的评估。而且,他们未来可能会采取其他方式施加压力。”

  陆家贵摆摆手,不以为意:“只要华国分公司赚钱能力够强,我们握紧股权,他们就拿我们没办法。股价波动是市场的事,不影响我们实际的分红。至于压力,呵呵,在绝对的利益和实力面前,压力没什么用。”

  喜欢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