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率先以头版文章报道:“金融之神陆家贵再次展现惊人嗅觉:陆氏集团疑似在纳斯达克崩盘前成功逃顶,获利或超200亿美元!”
报道中引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某顶级投行高管”的话称:“根据我们的监测,陆氏旗下的基金从去年开始大规模建仓纳斯达克科技股和指数期货,并在今年初,尤其是2月份之后,出现了持续且大规模的清仓迹象。其抛售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几乎完美避开了3月10日之后的暴跌。我们估算其投入本金超过100亿美元,此次获利极有可能超过200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紧随其后,标题更为耸动:“全球股灾中的最大赢家?陆家贵【金融之神】称号实至名归!”
文章详细分析了陆氏集团从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本次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投资风格,称其“善于在全球性的危机中寻找机会,并总是能凭借不可思议的战略眼光提前布局,精准逃顶。”
香江的财经媒体更是将陆家贵捧上了天:“陆家贵主席再次证明其点石成金的能力,一场席卷全球的互联网泡沫危机,反而成了他的个人提款机!此次收获的大额利润,不仅会帮助其巩固亚洲首富地位,其身价总和或有可能挑战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这些报道迅速被全球各大媒体转载,在国际金融圈引发了巨大轰动。
无数在股灾中损失惨重的散户、中小机构乃至一些反应迟钝的大型基金,看到这些报道后,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更多人则是感到难以置信的震撼。
“又是他!亚洲金融危机是他,这次互联网泡沫还是他!他怎么每次都能踩准点,精准入场、精准逃顶?”
“听说他去年才开始大举进入美国股市,这才一年时间,就赚走了两百多亿?还是美元?这比印钞机还快!”
“金融之神,以前觉得是吹捧,觉得他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操作有运气成分。现在看,一点都没叫错啊!”
“妈的,我们公司这次亏惨了,早知道跟着陆氏集团的节奏操作就好了!”
“跟风?你没有内幕消息,不知道他啥时候入场、啥时候离场。等你反应过来,他早就赚完钱跑路了,你反而有可能成为他的接盘侠!”
“是啊,这次互联网泡沫破灭,3月份冲进去的散户和投资者,不都成为陆家贵清仓撤离的接盘侠了吗?”
国际金融论坛上,陆家贵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一次亚洲金融危机,一次互联网泡沫危机,加起来可能超过500亿美元的利润(外界不知道陆家贵实际上两次赚的钱加起来接近700亿美元),如今都被视为神来之笔。
其【全球金融之神】的名号,不再仅仅是华国或亚洲媒体的赞誉,也开始真正被西方金融世界所熟知和敬畏,也被许多金融圈操盘手、分析师等视为上帝。
当然,也不乏一些激进的评论员开始质疑:“陆氏集团如此精准的逃顶,是否意味着他们掌握了不为人知的内幕信息?或者,这场泡沫的破裂本身就有某些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当然,这种缺乏证据的猜测,很快就被淹没在对陆家贵投资眼光的惊叹声中。
深圳,陆氏大厦,陆家贵也看到了这些报道,他只是淡淡一笑,对身边的周明易和李千授说:“树大招风,赚了钱,总要让人家非议几句。只要我们操作合法合规,不必理会这些噪音。”
李千授笑说:“不错,我们是华国资本,这一家伙赚走了美国佬几百亿,肯定要遭受一些非议的。”
周明易则谨慎提醒:“陆主席,这笔金额太大了,如果存着不动的话,通货膨胀的损失是很严重的。”
陆家贵点点头:“嗯,老周提醒得对。所以,我们要尽快给这笔钱找到新的出路,持续赚钱,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接下来的几天,全球股市特别是互联网科技股集中的市场,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跌势一发不可收拾。
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多点的高位一路狂泻,4900点、4800点、4700点关口接连失守,市场恐慌情绪弥漫,抛售成了唯一的主旋律。
媒体上,互联网泡沫破裂、全球股灾、股市寒冬、熊市成了最热的词汇,之前那些乐观的分析师们要么闭嘴,要么改口唱空。
全鸿飞、史密斯和秦昊业的团队每日提交的分析报告,以及其他国际金融媒体、专家的分析报道,都指向一个结论:全球性互联网科技股熊市已经确立,下跌趋势短期内不可逆转,任何反弹都是短暂的市场回调,长远来说,互联网泡沫破灭、高科技股市寒冬已经来临。
陆家贵看着这些报告,心中波澜不惊。
2000年互联网泡沫寒冬嘛,这是他前世就知道,这一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只要抓住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97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普京执政二十多年、911事件、伊拉克战争、2008次贷危机、俄乌战争等等,反复操作几次,他的资金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壮大,成为世界首富已经是毫无悬念的事情了,只看到时候他会领先第二名多大幅度而已。
而实际上,现在的全球互联网泡沫,虽然股票进入了熊市,但指数却是可以反向做空的。因此,对知道大趋势的陆家贵来说,这一次2000年互联网泡沫操作机会,还没有结束。
之前的本利500亿,只是完成了上半程的操作而已。接下来,还有股市期指下跌时期的做空操作机会在等着他。
3月17日,周五,陆家贵再次召集核心高层开会,地点仍是那间高管会议室。
“情况已经很明朗了。”陆家贵开门见山,“全球互联网泡沫已破,股灾正在进行中。这不仅仅是调整,而是一场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大熊市。对于已经全部清仓完毕的我们来说,危险已经过去,但新的机会正在出现。”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们从美国股市撤出来的500亿美元资金,不能躺在账户上吃利息。我决定,将其分为两部分使用。”
所有人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决策。
报道中引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某顶级投行高管”的话称:“根据我们的监测,陆氏旗下的基金从去年开始大规模建仓纳斯达克科技股和指数期货,并在今年初,尤其是2月份之后,出现了持续且大规模的清仓迹象。其抛售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几乎完美避开了3月10日之后的暴跌。我们估算其投入本金超过100亿美元,此次获利极有可能超过200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紧随其后,标题更为耸动:“全球股灾中的最大赢家?陆家贵【金融之神】称号实至名归!”
文章详细分析了陆氏集团从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本次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投资风格,称其“善于在全球性的危机中寻找机会,并总是能凭借不可思议的战略眼光提前布局,精准逃顶。”
香江的财经媒体更是将陆家贵捧上了天:“陆家贵主席再次证明其点石成金的能力,一场席卷全球的互联网泡沫危机,反而成了他的个人提款机!此次收获的大额利润,不仅会帮助其巩固亚洲首富地位,其身价总和或有可能挑战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这些报道迅速被全球各大媒体转载,在国际金融圈引发了巨大轰动。
无数在股灾中损失惨重的散户、中小机构乃至一些反应迟钝的大型基金,看到这些报道后,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更多人则是感到难以置信的震撼。
“又是他!亚洲金融危机是他,这次互联网泡沫还是他!他怎么每次都能踩准点,精准入场、精准逃顶?”
“听说他去年才开始大举进入美国股市,这才一年时间,就赚走了两百多亿?还是美元?这比印钞机还快!”
“金融之神,以前觉得是吹捧,觉得他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操作有运气成分。现在看,一点都没叫错啊!”
“妈的,我们公司这次亏惨了,早知道跟着陆氏集团的节奏操作就好了!”
“跟风?你没有内幕消息,不知道他啥时候入场、啥时候离场。等你反应过来,他早就赚完钱跑路了,你反而有可能成为他的接盘侠!”
“是啊,这次互联网泡沫破灭,3月份冲进去的散户和投资者,不都成为陆家贵清仓撤离的接盘侠了吗?”
国际金融论坛上,陆家贵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一次亚洲金融危机,一次互联网泡沫危机,加起来可能超过500亿美元的利润(外界不知道陆家贵实际上两次赚的钱加起来接近700亿美元),如今都被视为神来之笔。
其【全球金融之神】的名号,不再仅仅是华国或亚洲媒体的赞誉,也开始真正被西方金融世界所熟知和敬畏,也被许多金融圈操盘手、分析师等视为上帝。
当然,也不乏一些激进的评论员开始质疑:“陆氏集团如此精准的逃顶,是否意味着他们掌握了不为人知的内幕信息?或者,这场泡沫的破裂本身就有某些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当然,这种缺乏证据的猜测,很快就被淹没在对陆家贵投资眼光的惊叹声中。
深圳,陆氏大厦,陆家贵也看到了这些报道,他只是淡淡一笑,对身边的周明易和李千授说:“树大招风,赚了钱,总要让人家非议几句。只要我们操作合法合规,不必理会这些噪音。”
李千授笑说:“不错,我们是华国资本,这一家伙赚走了美国佬几百亿,肯定要遭受一些非议的。”
周明易则谨慎提醒:“陆主席,这笔金额太大了,如果存着不动的话,通货膨胀的损失是很严重的。”
陆家贵点点头:“嗯,老周提醒得对。所以,我们要尽快给这笔钱找到新的出路,持续赚钱,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接下来的几天,全球股市特别是互联网科技股集中的市场,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跌势一发不可收拾。
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多点的高位一路狂泻,4900点、4800点、4700点关口接连失守,市场恐慌情绪弥漫,抛售成了唯一的主旋律。
媒体上,互联网泡沫破裂、全球股灾、股市寒冬、熊市成了最热的词汇,之前那些乐观的分析师们要么闭嘴,要么改口唱空。
全鸿飞、史密斯和秦昊业的团队每日提交的分析报告,以及其他国际金融媒体、专家的分析报道,都指向一个结论:全球性互联网科技股熊市已经确立,下跌趋势短期内不可逆转,任何反弹都是短暂的市场回调,长远来说,互联网泡沫破灭、高科技股市寒冬已经来临。
陆家贵看着这些报告,心中波澜不惊。
2000年互联网泡沫寒冬嘛,这是他前世就知道,这一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只要抓住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97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普京执政二十多年、911事件、伊拉克战争、2008次贷危机、俄乌战争等等,反复操作几次,他的资金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壮大,成为世界首富已经是毫无悬念的事情了,只看到时候他会领先第二名多大幅度而已。
而实际上,现在的全球互联网泡沫,虽然股票进入了熊市,但指数却是可以反向做空的。因此,对知道大趋势的陆家贵来说,这一次2000年互联网泡沫操作机会,还没有结束。
之前的本利500亿,只是完成了上半程的操作而已。接下来,还有股市期指下跌时期的做空操作机会在等着他。
3月17日,周五,陆家贵再次召集核心高层开会,地点仍是那间高管会议室。
“情况已经很明朗了。”陆家贵开门见山,“全球互联网泡沫已破,股灾正在进行中。这不仅仅是调整,而是一场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大熊市。对于已经全部清仓完毕的我们来说,危险已经过去,但新的机会正在出现。”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们从美国股市撤出来的500亿美元资金,不能躺在账户上吃利息。我决定,将其分为两部分使用。”
所有人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