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瑾溜回来,冲她眨眨眼。
回去的路上,贺瑾把羊毛塞进麻袋,
王小小问:“套到啥了?”
贺瑾得意道:“月底场里有批等外毛,比碎毛好,咱们能低价收。”
王小小点头:“行,这个月我们每天来。”
贺瑾好奇:“姐,你要羊毛到底干啥?真絮褥子?”
王小小踹了一脚八嘎车,迎着风大声道:"羊毛是个好东西,毛衣毛裤,毛被!"
贺瑾:“姐,这次碎羊毛有七斤。”
王小小:“洗干净后最多只有3斤,厂长肯给,那是没有人来剪羊毛,有人来剪羊毛,我们就没有多少了。”
回到家里。
“老大,有你一封信,我给你拿过来。”
王小小接过信。
信封很厚,牛皮纸粗糙,军用线封口,没有地址,只在正中冷冰冰地印着“王小小(亲启)”。
她拇指无意识地蹭过信封边缘,那里有一道细微的折痕,像是被人反复打开又合上过。
她心里咯噔一声,挂号信,牛皮纸信封,军用线,没有地址,她从老家来这里可是没有和二十一叔说过。
王小小没有打开。
饭桌上,贺瑾咬着筷子,眼睛往她身边的信封:“姐,那信……”
“吃饭。”王小小打断他,筷子尖戳进米饭里,没夹菜。
等他们走了,她才重新拿出信。
这是二十一叔的信。
他在王家属于小绵羊,成年扛4、500斤轻轻松松,他最多扛300斤,如果他不是和三大爷长得一样,都想把他丢了。
他是大天才,几个破铁就能改善农具,比她聪明。
他是被部队带走的,他是军人?
他在哪?做什么?活着还是死了?
不知道!
做为一军之长的大伯都不知道。
大伯不让她查,只是说他们要全力支持他。
打开一看
里面全是钱和票,王小小第一件事,就是输钱。
她一张张数过去,手指微微发僵。一十一十、一百、两百……一千二。
六个月,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她肩膀微不可察地松了松,把钱码齐,用油纸包起来。
六个月的钱1200元。
她的心放了下来,依旧是1200元,金额不变意味着人安全,任务在按计划进行。
一沓钱和票。
崭新,连号,票不过期,没有指纹。
其它啥都没有,一个字都没有。
每个月能给200元,五十斤粮票,外加烟票、布票、工业票、糖票,票可是军人的两倍。
王小小是穿越过来的,在她那时代,这些事已经解封,她知道二十一叔大概是干什么的。
她只能知道200元是安全数字,钱送到她手上,就说明她也是被监管的一员。
贺瑾:“姐,这么多钱和票。”
王小小没抬头,声音很淡:“三不原则: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的不记。”
她已经收了六次这样的钱了,钱一分都没有用,票用完了。
第一次收到这钱的时候,她把这票一次性买了粮食,她被抓了。
那时候她才8岁,那一次她被关了三天,她按照大伯的话回答抓她的人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的不记。
三天后出来,抓她的人调走了。
她从此用票就小心翼翼的,分开用。
她把信封烧了。
她把烟票分别单独寄给大伯和二伯,五伯,五伯是二十一的亲哥,他们就会知道二十一叔依旧安全。
王小小:“小瑾,谁都不能说,明白吗?”
王小小拿出一半的票,装到信封里,这个给族里。
————
次日七点。
王小小给赵华红针灸、热敷后。
陈静被贺瑾拉住,王小小也站在一边。
赵华红深吸一口气,伸手抓起了狼皮袜子,光是穿袜子就让她满头大汗。
她手指触到内衬的瞬间,她顿了顿,袜子里竟缝着层软垫,小小放了柔弱毛毡。
袜子套上右脚时,赵华红发现软垫正好垫在昨天磨破的水泡位置。
她抿了抿唇,左手撑住床沿,右手抓起矫形器。金属托板贴上脚踝的刹那,她呼吸明显一滞,昨夜结痂的伤口被挤压,刺痛顺着神经直窜上太阳穴。
自行车链条缠绕踝关节时,齿轮咬合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赵华红额角沁出细汗,却硬是没让手抖一下。
当链条第三次滑脱时,她突然抓起枕头咬在嘴里,借着一股狠劲将链条猛地收紧。
"咔嗒。"
卡扣锁死的声响让王小小终于抬头她看见赵华红正用牙齿扯紧伞兵绑带,发梢都被汗水黏在颈侧。
王小小把她抱在床上,“肌肉记忆恢复要22天,我要你在床试着上下动脚裸。”
“好。”
王小小继续说:“每一次拖自制踝足矫形器,必须要涂酒精,破皮了,酒精不能碰伤口,三天后腿部护理和按摩,必须你自己来。”
“好。”
上下抬腿运动,一组十个,赵华红就用了2个小时,但脚踝已经能勉强做出小幅度的上下活动,尽管每一次抬起,都像被子弹重新贯穿一次。
王小小蹲在床边,手里拿着记录本,冷静地观察着赵华红腿上的矫形器。
“时间到,脱下来。”
赵华红点点头,手指摸索到卡扣的位置。她的指尖因为长时间用力而微微发抖,指甲边缘泛白。
金属托板离开皮肤的刹那,被挤压的伤口重新暴露在空气中,泛着不正常的深红色。
王小小声音平静,“右脚踝外侧,水泡破裂,渗液量中等;足弓内侧,皮肤磨损,未见出血;脚背,压痕深约2毫米,局部淤血。”
王小小点点头,从药箱里拿出一罐药膏:“以后先擦这种药膏,按摩后,洗完脚,在用酒精消毒。”
王小小拿出木质按摩器,“看清楚,利用我做的这个按摩,你的腿以后要七分养,三分坚持,每一次必须要养护。”
王小小干完后,就带着贺瑾飞快去了畜牧场。
王小小利落地收好剪刀,朝贺瑾使了个眼色,两人快步赶往畜牧场。场院里已经来了六个剪毛工,正埋头干活。
王小小熟练地抄起剪刀,手指翻飞间,雪白的羊毛簌簌落下。贺瑾跟在一旁,麻利地将散落的碎毛收进竹筐。
“今天只剪二十只。”王小小压低声音道,手上动作不停。贺瑾会意地点点头,把筐里的碎毛压实。
厂长背着手踱过来,眯眼打量了一会儿,眉头微挑:“小丫头,昨儿不是挺能干的吗?今天怎么?”
王小小立即苦着脸,揉着手腕:“厂长,昨儿剪得太猛,这胳膊现在还酸着呢。在老家干活不觉得,现在跟着我爹随军,反倒娇气了。”她说着还故意甩了甩手臂。
厂长挑眉看着这个小丫头,是个小滑头,本来打算她剪30只,他也打算给一框碎羊毛,今天她就剪了20只,他想克扣都不行,她居然是军家属院的人。
厂长嘴角抽了抽,哼了一声:“行吧,明天晚来一个钟头。不过说好了,二十只羊,一只都不能少。”
“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王小小脆生生应道,眼睛弯弯的。
回程路上,贺瑾掂了掂竹筐:“姐,今天才四斤多点,这还是我压实的。”
王小小拍拍筐沿,“别要求高了,这次攒的羊毛,够打几条毛裤了。”
贺瑾疑惑道:“为啥不打毛衣?穿着多暖和。”
王小小瞥了他一眼,压低声音:“毛衣太扎眼,毛裤穿在里面,谁瞧得见?”
经过国营饭店,王小小看着没有什么人,走了过去。
王小小“同志,红烧肉一份,小葱炒蛋,十个馒头,麻烦装进饭盒里。”
王小小把饭盒递给服务员。
“姐,太聪明了,娘做的肉太难吃了,今天可以吃肉了?”贺瑾笑着
王小小故意说:“我告诉你,这个不许吃,明天爹才回来,这个是留给爹吃的,爹一个月出去二十多天,爹吃好后,我们才可以吃。”
贺瑾乖巧的说:“放心吧,姐,我知道,肉票要留给爹回来才可以吃。”
王小小心里郁闷,就连买给肉,都要演戏,让人知道他们是故意留给爹吃的,这种行为一个月一次,多了就危险了。
快到门卫,就看见家属院的大婶们眼睛亮亮看着她。
“姐,我们做错了啥?”
“不知道,他们想要羊毛?”
等他们走进,就看见一筐菜。
王小小看着那一筐翠绿的蔬菜,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刘奶奶已经笑呵呵地说:“小小同志,这可是老张家特意送来的谢礼。你给开的打虫药方子,救了他家娃的命呢。”
贺瑾悄悄拽了拽她的衣角,眼睛盯着那筐菜。
王小小清了清嗓子,挺直腰板说:“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这菜我们不能收。”
围观的大婶们顿时七嘴八舌起来:“人家大老远送来的,会寒了人心。”
“张老汉天没亮就挑来的”
刘奶奶:“丫头,规矩是死的。你拿半斤饼干票和水果糖票回礼,既全了军民鱼水情,又不违反纪律。你爹是团长,这点糖票不算啥。”
王小小一脸茫然,看着刘奶奶,最后转头看向家属院主任:“这样可以吗?不违规吧?”
家属院主任点点头:“军民之情,不违规。”
王小小:“明天一早我就去送。”
回去的路上,贺瑾把羊毛塞进麻袋,
王小小问:“套到啥了?”
贺瑾得意道:“月底场里有批等外毛,比碎毛好,咱们能低价收。”
王小小点头:“行,这个月我们每天来。”
贺瑾好奇:“姐,你要羊毛到底干啥?真絮褥子?”
王小小踹了一脚八嘎车,迎着风大声道:"羊毛是个好东西,毛衣毛裤,毛被!"
贺瑾:“姐,这次碎羊毛有七斤。”
王小小:“洗干净后最多只有3斤,厂长肯给,那是没有人来剪羊毛,有人来剪羊毛,我们就没有多少了。”
回到家里。
“老大,有你一封信,我给你拿过来。”
王小小接过信。
信封很厚,牛皮纸粗糙,军用线封口,没有地址,只在正中冷冰冰地印着“王小小(亲启)”。
她拇指无意识地蹭过信封边缘,那里有一道细微的折痕,像是被人反复打开又合上过。
她心里咯噔一声,挂号信,牛皮纸信封,军用线,没有地址,她从老家来这里可是没有和二十一叔说过。
王小小没有打开。
饭桌上,贺瑾咬着筷子,眼睛往她身边的信封:“姐,那信……”
“吃饭。”王小小打断他,筷子尖戳进米饭里,没夹菜。
等他们走了,她才重新拿出信。
这是二十一叔的信。
他在王家属于小绵羊,成年扛4、500斤轻轻松松,他最多扛300斤,如果他不是和三大爷长得一样,都想把他丢了。
他是大天才,几个破铁就能改善农具,比她聪明。
他是被部队带走的,他是军人?
他在哪?做什么?活着还是死了?
不知道!
做为一军之长的大伯都不知道。
大伯不让她查,只是说他们要全力支持他。
打开一看
里面全是钱和票,王小小第一件事,就是输钱。
她一张张数过去,手指微微发僵。一十一十、一百、两百……一千二。
六个月,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她肩膀微不可察地松了松,把钱码齐,用油纸包起来。
六个月的钱1200元。
她的心放了下来,依旧是1200元,金额不变意味着人安全,任务在按计划进行。
一沓钱和票。
崭新,连号,票不过期,没有指纹。
其它啥都没有,一个字都没有。
每个月能给200元,五十斤粮票,外加烟票、布票、工业票、糖票,票可是军人的两倍。
王小小是穿越过来的,在她那时代,这些事已经解封,她知道二十一叔大概是干什么的。
她只能知道200元是安全数字,钱送到她手上,就说明她也是被监管的一员。
贺瑾:“姐,这么多钱和票。”
王小小没抬头,声音很淡:“三不原则: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的不记。”
她已经收了六次这样的钱了,钱一分都没有用,票用完了。
第一次收到这钱的时候,她把这票一次性买了粮食,她被抓了。
那时候她才8岁,那一次她被关了三天,她按照大伯的话回答抓她的人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的不记。
三天后出来,抓她的人调走了。
她从此用票就小心翼翼的,分开用。
她把信封烧了。
她把烟票分别单独寄给大伯和二伯,五伯,五伯是二十一的亲哥,他们就会知道二十一叔依旧安全。
王小小:“小瑾,谁都不能说,明白吗?”
王小小拿出一半的票,装到信封里,这个给族里。
————
次日七点。
王小小给赵华红针灸、热敷后。
陈静被贺瑾拉住,王小小也站在一边。
赵华红深吸一口气,伸手抓起了狼皮袜子,光是穿袜子就让她满头大汗。
她手指触到内衬的瞬间,她顿了顿,袜子里竟缝着层软垫,小小放了柔弱毛毡。
袜子套上右脚时,赵华红发现软垫正好垫在昨天磨破的水泡位置。
她抿了抿唇,左手撑住床沿,右手抓起矫形器。金属托板贴上脚踝的刹那,她呼吸明显一滞,昨夜结痂的伤口被挤压,刺痛顺着神经直窜上太阳穴。
自行车链条缠绕踝关节时,齿轮咬合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赵华红额角沁出细汗,却硬是没让手抖一下。
当链条第三次滑脱时,她突然抓起枕头咬在嘴里,借着一股狠劲将链条猛地收紧。
"咔嗒。"
卡扣锁死的声响让王小小终于抬头她看见赵华红正用牙齿扯紧伞兵绑带,发梢都被汗水黏在颈侧。
王小小把她抱在床上,“肌肉记忆恢复要22天,我要你在床试着上下动脚裸。”
“好。”
王小小继续说:“每一次拖自制踝足矫形器,必须要涂酒精,破皮了,酒精不能碰伤口,三天后腿部护理和按摩,必须你自己来。”
“好。”
上下抬腿运动,一组十个,赵华红就用了2个小时,但脚踝已经能勉强做出小幅度的上下活动,尽管每一次抬起,都像被子弹重新贯穿一次。
王小小蹲在床边,手里拿着记录本,冷静地观察着赵华红腿上的矫形器。
“时间到,脱下来。”
赵华红点点头,手指摸索到卡扣的位置。她的指尖因为长时间用力而微微发抖,指甲边缘泛白。
金属托板离开皮肤的刹那,被挤压的伤口重新暴露在空气中,泛着不正常的深红色。
王小小声音平静,“右脚踝外侧,水泡破裂,渗液量中等;足弓内侧,皮肤磨损,未见出血;脚背,压痕深约2毫米,局部淤血。”
王小小点点头,从药箱里拿出一罐药膏:“以后先擦这种药膏,按摩后,洗完脚,在用酒精消毒。”
王小小拿出木质按摩器,“看清楚,利用我做的这个按摩,你的腿以后要七分养,三分坚持,每一次必须要养护。”
王小小干完后,就带着贺瑾飞快去了畜牧场。
王小小利落地收好剪刀,朝贺瑾使了个眼色,两人快步赶往畜牧场。场院里已经来了六个剪毛工,正埋头干活。
王小小熟练地抄起剪刀,手指翻飞间,雪白的羊毛簌簌落下。贺瑾跟在一旁,麻利地将散落的碎毛收进竹筐。
“今天只剪二十只。”王小小压低声音道,手上动作不停。贺瑾会意地点点头,把筐里的碎毛压实。
厂长背着手踱过来,眯眼打量了一会儿,眉头微挑:“小丫头,昨儿不是挺能干的吗?今天怎么?”
王小小立即苦着脸,揉着手腕:“厂长,昨儿剪得太猛,这胳膊现在还酸着呢。在老家干活不觉得,现在跟着我爹随军,反倒娇气了。”她说着还故意甩了甩手臂。
厂长挑眉看着这个小丫头,是个小滑头,本来打算她剪30只,他也打算给一框碎羊毛,今天她就剪了20只,他想克扣都不行,她居然是军家属院的人。
厂长嘴角抽了抽,哼了一声:“行吧,明天晚来一个钟头。不过说好了,二十只羊,一只都不能少。”
“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王小小脆生生应道,眼睛弯弯的。
回程路上,贺瑾掂了掂竹筐:“姐,今天才四斤多点,这还是我压实的。”
王小小拍拍筐沿,“别要求高了,这次攒的羊毛,够打几条毛裤了。”
贺瑾疑惑道:“为啥不打毛衣?穿着多暖和。”
王小小瞥了他一眼,压低声音:“毛衣太扎眼,毛裤穿在里面,谁瞧得见?”
经过国营饭店,王小小看着没有什么人,走了过去。
王小小“同志,红烧肉一份,小葱炒蛋,十个馒头,麻烦装进饭盒里。”
王小小把饭盒递给服务员。
“姐,太聪明了,娘做的肉太难吃了,今天可以吃肉了?”贺瑾笑着
王小小故意说:“我告诉你,这个不许吃,明天爹才回来,这个是留给爹吃的,爹一个月出去二十多天,爹吃好后,我们才可以吃。”
贺瑾乖巧的说:“放心吧,姐,我知道,肉票要留给爹回来才可以吃。”
王小小心里郁闷,就连买给肉,都要演戏,让人知道他们是故意留给爹吃的,这种行为一个月一次,多了就危险了。
快到门卫,就看见家属院的大婶们眼睛亮亮看着她。
“姐,我们做错了啥?”
“不知道,他们想要羊毛?”
等他们走进,就看见一筐菜。
王小小看着那一筐翠绿的蔬菜,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刘奶奶已经笑呵呵地说:“小小同志,这可是老张家特意送来的谢礼。你给开的打虫药方子,救了他家娃的命呢。”
贺瑾悄悄拽了拽她的衣角,眼睛盯着那筐菜。
王小小清了清嗓子,挺直腰板说:“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这菜我们不能收。”
围观的大婶们顿时七嘴八舌起来:“人家大老远送来的,会寒了人心。”
“张老汉天没亮就挑来的”
刘奶奶:“丫头,规矩是死的。你拿半斤饼干票和水果糖票回礼,既全了军民鱼水情,又不违反纪律。你爹是团长,这点糖票不算啥。”
王小小一脸茫然,看着刘奶奶,最后转头看向家属院主任:“这样可以吗?不违规吧?”
家属院主任点点头:“军民之情,不违规。”
王小小:“明天一早我就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