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7章 太子妃,你今晚帅呆了!-《太子凶狠》

  宫人们迅速在场中摆开了数十张画案,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贵女们各自拣选了位置,开始凝神构思。

  “边塞春色”这个题目,确实难住了绝大多数人。她们绞尽脑汁,也只能画些寻常的春日景致,然后在角落里添上一两座关隘箭楼,聊以点题,显得生硬而刻意。

  宋清婉略作思忖,便开始落笔。她画的是一队商旅,在初春的暖阳下,穿过阳关古道,道旁有新生的嫩绿,意境悠远,构思巧妙,引来不少赞许的目光。

  而赵雨柔,则画了一幅《昭君出塞图》,红衣美人,怀抱琵琶,在漫天风沙中回望故国,虽与“春色”略有偏离,但画工精湛,人物传神,同样不凡。她一边画,一边用挑衅的眼神瞟向萧凝霜。

  此刻,全场的焦点,都集中在萧凝霜的画案前。

  她静静地站着,并未立刻动笔,只是闭着眼,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那些遥远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北疆的风,依旧刺骨,但冰雪消融时,从石缝里钻出的第一抹绿色;屹立在风雪中千百年、早已斑驳的城墙上,在春天开出的不知名的紫色小花;还有父兄的战袍上,被春日暖阳晒干的血迹和尘土……

  那里的春天,没有江南的莺歌燕舞,没有京城的姹紫嫣红。那里的春天,是寂寥的,是坚韧的,是带着血与火气息的。

  她猛地睁开眼,眼中一片清明。

  她提笔,蘸墨,没有丝毫犹豫,笔走龙蛇。

  她没有画关隘,没有画将士,甚至没有画任何具象的“春色”。

  她的笔下,只有一座山。一座嶙峋的、仿佛被刀砍斧劈过的黑色山岩。山岩之上,一株老梅,虬枝盘结,如龙似蟒,在凛冽的寒风中,绽放出满树的红梅。那红色,红得像血,像火,像黑夜中不灭的战旗。

  在画卷的角落,她用极淡的墨色,晕染出一片刚刚消融的积雪,雪水中,隐约可见一抹嫩绿的、不知名的小草,顽强地探出了头。

  整幅画,构图简单,笔触苍劲,黑、白、红、绿,四种颜色对比鲜明,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股苍凉、悲壮而又生生不息的铁血意境,扑面而来。

  就在她即将完成画作,准备题款之时,异变突生。

  赵雨柔端着一杯茶,状似无意地从她身后走过,脚下忽然一个“踉跄”,惊呼一声,整个人连带着手中的茶杯,都朝着萧凝霜的画案倒去。

  那杯热茶,若是泼在画上,这幅《寒梅傲雪图》将瞬间毁于一旦!

  “小心!”周围有人惊呼。

  李湛的嘴角,已经泛起了一丝得意的冷笑。

  然而,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一道身影比所有人的反应都快。

  李轩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席位,他仿佛也是脚下不稳,一个趔趄,恰到好处地撞在了赵雨柔的身上。

  “哎哟!”赵雨柔被他一撞,身形登时失去了平衡,手中的茶杯脱手飞出,却并未泼向画卷,而是“啪”的一声,摔在了离画案三步之遥的地上,碎了一地。

  “赵小姐,走路怎么如此不小心?”李轩站稳身子,一脸“关切”地看着她,语气却带着几分玩味,“这要是烫着了太子妃,或是毁了太子妃的画作,你担待得起吗?”

  赵雨柔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没想到李轩反应如此之快,更没想到他会用这种方式化解。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我……我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就好。”李轩笑了笑,不再看她,而是转向萧凝霜,目光落在她的画上,眼中满是惊艳与赞赏。

  “好画!”他由衷地赞叹道,“铁骨铮铮,傲雪凌霜。这才是真正的边塞春色!”

  萧凝霜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方才那一瞬间的惊险,和此刻他毫无保留的赞美,让她那颗古井无波的心,泛起了层层涟漪。

  很快,评选开始。

  当萧凝霜的画作被呈上龙台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李承业看着那幅画,久久不语。他仿佛看到了北疆的风雪,看到了那些为国戍边的将士们不屈的脊梁。

  “好!好一个‘铁骨铮铮,傲雪凌霜’!”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赞道,“这才是朕大周的春天!百折不挠,生生不息!赏!”

  萧渊大将军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女儿的画,画出了他们萧家世代传承的魂!

  这一轮,萧凝霜以绝对的优势,再下一城。

  赵雨柔气得脸色铁青,李湛的表情也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紧接着,第三轮,乐理比试,开始了。

  这一次,所有人都觉得,萧凝霜的好运到头了。画画或许还能靠意境取胜,但这抚琴奏乐,靠的是实打实的童子功。一个在军营长大的女子,能弹出什么像样的曲子来?

  宋清婉第一个登场。她端坐于古琴前,素手轻扬,一曲《春江花月夜》便如流水般倾泻而出。琴音清澈、婉转,充满了诗情画意,将在场所有人都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一曲终了,她抬起眼,饱含深情地望向李轩,那眼神中的千言万语,让李轩都感到了一丝不自在。

  全场掌声雷动,连皇帝都点头称赞:“不愧是京城第一才女,此曲只应天上有。”

  接下来几位贵女的表演,都显得黯然失色。

  终于,轮到了萧凝霜。

  在所有人或同情、或看好戏的目光中,她缓缓走上台,坐到了古琴前。

  李湛端起酒杯,准备欣赏她当众出丑的模样。

  萧凝霜深吸一口气,将双手按在琴弦上。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小桥流水,不是风花雪月,而是金戈铁马,是千军万马的奔腾,是两军对垒的肃杀!

  “铮——!”

  一声急促而尖锐的琴音,如利剑出鞘,瞬间划破了现场温婉的气氛。

  所有人都是一惊。

  紧接着,急促的、充满杀伐之气的琴音,如同狂风暴雨般响起!她弹的,不是什么风雅的小调,而是古之名曲——《十面埋伏》!

  她的指法或许没有宋清婉那般娴熟柔美,甚至有些生涩和粗犷。但她弹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那琴音,时而如铁骑突出,刀枪鸣响;时而如鼓角争鸣,人喊马嘶;时而又如伏兵四起,杀气漫天!

  在场的所有文官和女眷都听得心惊肉跳,仿佛置身于惨烈的战场之上。而那些武将,如萧渊等人,却听得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他们听到的,不是琴音,是战魂!

  一曲终了,萧凝霜猛地按住琴弦,全场鸦雀无声。

  她站起身,对着龙台上的皇帝,行了一个标准的武人礼,声音清越,响彻全场:“臣媳自幼生长边关,不懂靡靡之音,只知家国大事。此曲,献给所有为我大周镇守边疆的将士们!”

  “好!”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所有武将都站了起来,发出了雷鸣般的喝彩!

  李承业看着台下那个身姿挺拔、眼神坚毅的儿媳,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他第一次发现,这个冷若冰霜的女子,身体里蕴藏着如此炽热的灵魂。

  他朗声大笑:“好一个‘不懂靡靡之音,只知家国大事’!太子妃心怀天下,堪为我皇家儿媳的表率!重赏!”

  李湛手中的酒杯,“啪”的一声,被他生生捏碎。酒水和鲜血混在一起,顺着他的指缝滴落,他却浑然不觉。

  他输了,输得一败涂地。他精心设计的舞台,反而成了萧凝霜大放异彩的背景板。

  萧凝霜走下台,回到了李轩的身边。

  李轩看着她,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骄傲。

  他凑到她耳边,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太子妃,你今晚,可真是……帅呆了。”

  这句带着现代风格的夸赞,让萧凝霜的心猛地一颤。她抬起头,对上他那双亮得惊人的眸子,脸颊上,飞起了两抹动人的红霞。

  灯火之下,四目相对。

  他们之间的那份“冰火盟约”,似乎在这一刻,被这激昂的琴音和炽热的目光,淬炼成了另外一种东西。

  而接下来,便是最后一轮,也是最关键的一轮——诗才对决。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