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仙缘-《剑来:我开杂货铺,齐静春求我出山》

  城外

  临时搭建的粥棚连绵数里,挥之不去悲伤的气息,笼罩着这片劫后余生的土地。

  王婆子端着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粥,蹲在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面前,“狗儿,再吃点,吃了才有力气。”

  这孩子叫狗儿,是她从另一户逃难人家里临时接手照看的。他爹娘,都没能从那场山崩地裂中跑出来。

  狗儿瞥了一眼碗里清汤寡水的粥,小嘴一撇,扭过头去。

  “不吃,这不好吃。”

  王婆子叹了口气,眼中的浑浊又多了几分。

  她知道,不是孩子挑剔,是这粥……确实没什么滋味。可眼下这光景,能有口热的填肚子,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好孩子,听话……”

  “婆婆,我想吃仙师给的‘神仙面’。”狗儿仰起脸,眼睛亮晶晶的,

  “方方的,一小块,放在碗里用开水一冲,就变得又香又长,汤都是金色的,好喝得能把舌头吞下去!”

  他旁边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也跟着猛点头,小声补充道:

  “还有仙师给的‘开心水’,黑黑的,喝到嘴里会炸开,像好多好多小针在舌头上跳舞,喝完了就不累了!”

  王婆-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只当是孩子们饿坏了,说起了胡话。她伸手摸了摸狗儿的额头,不烫啊。

  “什么神仙面,开心水的,净说些傻话。”她把碗又往前递了递,“快喝了,不然一会儿就凉了。”

  狗儿急了,从怀里掏出个宝贝似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摊在掌心。

  那是一枚红色的、圆形的薄片,上面刻着几个他看不懂的、扭来扭去的白色洋文。

  “是真的!”他举起那个可乐瓶盖,像是在展示什么稀世珍宝,“这就是仙师赐给我的信物!上面还有仙师的味道呢!”

  周围几个同样被林安救下的孩子,立刻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开始了自己的“历险记”。

  “仙师的屋子可黑了,但是他脸会发光!白色的光,可亮了!”

  “仙师还会凭空变出东西!他手一伸,就变出了一张好软好白的布,给我擦脸!”

  “李爷爷快不行了,仙师就喂了他一颗白色的小丹丸,李爷爷马上就能喘气了!”

  “对对对,他还用一种闻着很冲的仙水给李爷爷擦伤口,说能杀掉坏东西!”

  孩子们的童言童语,清脆而认真,每一个细节都说得有鼻子有眼。

  他们不知道什么,能做到这一切的,除了神仙,还能有谁?

  不远处,一个负责记录幸存者名册的青衫文士,停下了手中的笔。

  他叫刘三思,是崔瀺安插在难民营里的眼线之一。他的任务,就是记录一切“异常”。

  这些描述,太具体了。

  刘三思悄悄挪了过去,装作歇脚的样子,耳朵却竖得老高。

  他听见那个叫狗儿的孩子,正绘声绘色地描述那位“仙师”的样子:

  “仙师可温柔了,他说话慢慢的,总是叹气,好像在可怜我们。他给我们面吃的时候,还教我们怎么撕开那个画着画的纸袋子,他说那叫……‘撕裂结界’!”

  刘三思握着笔的手,不易察觉地抖了一下。

  撕裂结界?

  他继续听下去。

  “仙师还说,那个开心水不能多喝,喝多了牙会坏掉。”

  “他还跟我们说,要好好活下去,说……说我们是‘未来的花朵’,不能就这么蔫了。”

  刘三思的呼吸急促起来。

  他飞快地在随身携带的册子上记录着。他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原原本本地将孩子们的每一句话都记了下来。

  当他看到狗儿献宝一样捧出的那个红色瓶盖时,他彻底被镇住了。

  这就是……仙人信物?

  他不敢去要,只是远远地,将那瓶盖的形状和上面的字符,一丝不苟地描摹了下来。

  崔瀺的临时官邸,

  他先看了李斯年的奏疏。

  果然是高人风范。不落俗套,不沾因果。

  随后,他翻开了刘三思那份来自底层的、热乎乎的报告。

  越看,他的眼神就越亮。

  “脸会发光……或为灵光自生,神莹内敛之相。”

  “凭空取物……袖里乾坤,亦或是须弥芥子之术。”

  “白色丹丸,活死人肉白骨……此等丹道造诣,当世罕见!”

  “撕裂结界,未来的花朵”……

  一个能与将死的天子谈笑风生,能对皇权圣旨视若无睹的至高存在,却愿意蹲下身子,耐心地教一群逃难的脏孩子如何“撕裂结界”,吃一碗果腹的“神仙面”。

  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境界!

  强可撼动国本,柔可安抚孺子。

  “传令下去。”

  “将那几个孩子好生安置,单独看护,供给饮食衣物不得有误。他们身染仙缘,乃是大骊未来的善种,需静观其变。”

  “是!”

  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

  狗儿和他的小伙伴们,被从嘈杂的粥棚区带走,住进了干净整洁的独立院落。

  王婆子也被一同请去,专门负责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每日的伙食,比县令家的还要丰盛。

  一位恰好路过那处院落的、出身小门派的修士,突然停下了脚步。

  他使劲地嗅了嗅鼻子,脸上露出极度困惑又无比惊喜的表情。

  他闻到了一缕奇特的“气息”。

  那气息,并非草木灵气,也非金石煞气,更不是任何一种他已知的妖气或魔气。

  那是一种他无法形容的味道,带着些许甜腻,些许清冽,还有一种……从未接触过的味道。

  “这是……先天道韵?不,不对……是受了高人点化后,凡躯之上残留的‘灵机’!”

  这位修士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曾在一本古籍上看过,说上古有大能者,讲道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凡人听之,哪怕不入仙途,身上也会沾染道韵,三日不散,百病不侵!

  眼前这几个孩子身上的气息,不正是如此吗?!

  于是,一则传说,生根发芽:

  “听说了吗?骊珠洞天里,住着一位隐世高人!”

  “何止是高人!那位先生心怀慈悲,在山崩之时,救下了一群孩子,还赐下了仙食神水!”

  “据说,连京城来的钦差大臣,捧着圣旨,想请先生‘共治天下’,先生都只是关上了门,懒得搭理!”

  “皇权、仙权,在先生眼中,皆如尘土!这才是真正的得道真修!”

  “先生他……就住在那家杂货铺里!”

  那里,仿佛成了黑暗中的唯一灯塔。

  而此刻,这座灯塔的主人,林安,正一头栽在床上,睡得昏天黑地。

  他做了一个梦。

  梦里,他还在自己的杂货铺里,但外面挤满了人,每个人都用看神仙的眼神看着他,求他赐福,求他显灵。

  他吓得魂飞魄散,大喊着“我不是,我没有,你们认错人了”,却没人相信。

  然后,他被这个噩梦惊醒了。

  林安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心有余悸地喘着粗气。

  “狗日的,吓死我了……”

  他翻了个身,从枕头下摸出手机,熟练地点开那个沙雕喜剧。

  熟悉的、无脑的笑声从手机里传来,林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