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是了……我懂了。-《剑来:我开杂货铺,齐静春求我出山》

  他急得脸都白了,语气也重了些:

  “公子,我再说一遍,这就是一面破墙!上面糊的也是些废纸!不值钱!你们要是把它挖了,我这屋子就塌了!”

  赵篆看着林安那视死如归的模样,不但没生气,反而愣住了。

  他身后的随从和兵士也都停下了脚步,面面相觑。

  先生为何如此激动?

  赵篆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是了……我懂了。

  先生将神迹置于此地,藏于闹市,自有其深意。

  大道隐于凡尘,方为大道。

  我今日大张旗鼓,要将其移入庙堂,以金玉供奉,这……这本身就落了下乘!

  先生不是在保护这面墙,他是在点醒我!

  是在告诉我,不要执着于形式,真正的比姚老祭酒那篇文章还要深刻!

  神迹若离了这间凡俗杂货铺,便不再是神迹。

  如同鱼儿离了水,便失了性命。

  这间铺子,这市井的烟火气,才是承载这“大道真迹”的……土壤!

  “晚辈……愚钝!”

  赵篆想通了这一层,对着林安再次深深一揖,这次,是心悦诚服。

  “先生教诲,赵篆铭记在心。今日是晚辈鲁莽了。”

  林安看他态度软化,松了口气,赶紧顺着台阶下:

  “不鲁莽,不鲁莽,知错能改……啊不,公子你也没错,就是……别动我墙就行。”

  赵篆却摇了摇头,神情肃穆道:

  “不。先生既要大道隐于市,晚辈自当为先生护法。”

  他转过身,对着那队兵士下令:

  “传令下去!从今日起,此巷列为禁地!派一队锐士日夜值守,任何人不得擅入,不得喧哗,不得惊扰先生清修!”

  “啊?”林安的笑脸僵在了脸上。

  他眼睁睁地看着那队兵士领命而去,在巷子口设下了岗哨,将所有想看热闹的百姓都拦在了外面。

  赵篆做完这一切,又对林安行了一礼,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话。

  “先生放心,从今往后,再无人敢来叨扰。晚辈会替先生,挡下所有俗务。”

  林安站在空荡荡的铺子里,看着巷口明晃晃的刀枪,只觉得天旋地转。

  我……我这是……被软禁了?

  他只是想糊个墙而已啊!

  怎么就发展到被军队看管起来了?

  这日子,还怎么过?!

  秋风萧瑟,卷着巷口的落叶,打着旋儿撞在紧闭的铺子门上。

  林安裹紧了身上那件半新不旧的夹袄,还是觉得一股寒气顺着脊梁骨往上爬。

  巷子口,那队锐士换了岗,新来的依旧是那副生人勿近的铁面孔,手里的长戈在秋日下泛着冷光。

  三天,铺子没开张,无人问津。

  除了送饭的哑仆,再见不到一个活人。

  这哪里是护法,分明是坐牢。

  林安越想越气,越气越觉得冷,鼻子一痒,喉咙也跟着发干。

  他这是要着凉的征兆。在这缺医少药的地方,一场风寒都可能要人老命。

  “阿嚏——!”

  一个喷嚏结结实实地打了出来,震得他自己脑袋都嗡嗡的。

  他揉了揉鼻子,往手心哈了口热气,心里骂骂咧咧:

  “肯定是那个姓赵的小王八蛋在念叨我。”

  与此同时,被岗哨拦在巷子外的街角,正有三名修士探头探脑。

  这三人衣着普通,气息驳杂,是那种最底层的散修,听闻了“上古纪事残壁”的传闻,特地赶来想碰碰仙缘。

  可他们没想到,这地方竟被官家兵士封锁了。

  “师兄,看来传闻是真的。这等阵仗,里面住的定然是位通天彻地的大人物。”

  一个年轻些的修士压低声音,眼中满是敬畏。

  为首的师兄点点头,神情凝重:

  “姚老祭酒的文章我也拜读了,字字珠玑,蕴含大道。能让那等人物都五体投地,这位林先生的境界,我等怕是连想象都无法想象。”

  另一人附和道:“是啊,我等修为浅薄,连巷子都进不去,还谈何拜见?怕是高人随便泄露一丝气机,都能让我们神魂俱灭。”

  正说到这,一声巨响毫无征兆地从巷内深处传来。

  “阿嚏——!”

  声音不算震耳欲聋,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三人脚下的青石板路,似乎都微微颤了一下。

  那两名守在巷口的锐士,身形也是一顿,手中的长戈发出嗡的一声轻鸣。

  一阵劲风从巷子里倒卷而出,吹得三人衣袂狂舞,几乎睁不开眼。

  三人脸色煞白,当场僵住。

  那年轻修士最先反应过来,结结巴巴地道:“这……这是什么?!”

  为首的师兄骇然地瞪大眼睛,死死盯着巷子深处,嘴唇哆嗦着:

  “不是术法……没有真气波动……这是……纯粹的……声!”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极为恐怖的传说,整个人都开始发抖:

  “古籍有载,上古有大能者,吞吐气息便可引动风雷,一吼可碎山河。此道不修真气,只炼一口本命气,名为‘龙吟狮吼’!难道……难道这位林先生,修的竟是这早已失传的至高音功?!”

  “方才那一声,绝非寻常喷嚏!”

  “那是先生在调息时,无意间……无意间漏出的一丝本源气音啊!”

  他们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位白衣高人盘坐于室内,周身气流自成天地,每一次呼吸都引动虚空共鸣。

  只因秋风扰了清净,一丝不悦化作气音,便有如此威势!

  这哪里是点化,这分明是警告!

  警告他们这些凡夫俗子,莫要在此窥探天机!

  就在这时,林安揉着鼻子,满是鼻音的抱怨声悠悠地从铺子里飘了出来,虽不清晰,但足够他们听见几个字眼。

  “……谁在念叨我……”

  三人闻言,如遭雷击,浑身一颤!

  先生……先生察觉到我们了!

  他知道我们在议论他!

  三人对视一眼,眼中的惊骇已无以复加。

  不敢再有半分停留,他们对着巷口方向,深深地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然后头也不回地仓皇逃离。

  “快走!先生不喜我等在此逗留!”

  “何等境界!我等连其真容都未见,仅凭一丝气音,便觉道心震颤,不可直视!”

  “今日之事,万不可与外人道也!不……得传扬出去!让世人知晓,林先生除了那‘纪事残壁’,更有震古烁今的‘龙吟道音’!”

  看着三人连滚爬爬离去的背影,巷口的锐士面无表情,但握着长戈的手,却又紧了几分。

  而铺子里,林安又打了个喷嚏,缩了缩脖子,只觉得这该死的风寒,好像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