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天花乱坠-《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贾张氏几乎被这些菜香熏得晕乎乎的。

  她话音刚落,何裕柱刚好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

  他手里端着青椒炒肉丝走向八仙桌时,只看见门口的雨水和贾张氏。\"哦?贾大婶?”

  虽然内心对贾张氏没什么好感,但在表面上还是得保持应有的礼貌。

  在这个时代生活,就得遵循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

  大家之间并没有深仇大恨,如果你何裕柱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谁都不搭理,等将来街道办事处之类机构成立后,单凭思想问题就足以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喊你一声贾大婶,你就别以为能摆长辈的架子。

  若想凭借身份压人,在何裕柱这里占便宜,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他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傻子。\"柱子,这是跟雨水一起吃饭呢。”

  贾张氏看到桌上的几盘菜,眼睛几乎盯着菜发呆。

  她很快意识到自己的目的,勉强挤出笑容对何裕柱说道。

  何裕柱点点头:“贾大婶,你有什么事吗?”

  何裕柱一边招呼雨水来吃饭,一边端着饭碗看着贾张氏,丝毫没有请她一起吃的打算,连句客套话都没有。

  这让贾张氏的脸色变得有些难堪。

  她来找柱子是有事,同时也闻到柱子家饭菜的香味,正值饭点,作为一个长辈登门,哪怕只是简单邀请一起吃饭,也该有几句客气话吧?

  可这个傻柱居然只顾着自己吃饭,看着她?

  如果不是还有事找傻柱谈,贾张氏非得说两句不可。\"那个...柱子,听说你在鸿宾楼工作,是不是有位师傅?”

  贾张氏问道。

  何裕柱愣了一下,但还是点点头。

  这种公开的事情没什么好隐瞒的。\"那你师傅叫什么名字?”

  贾张氏继续追问。\"川菜主厨李保国。”

  何裕柱回答,但目光带着疑惑看着贾张氏。

  通常问在哪里工作还说得过去,但专门打听师傅的名字的人不多。

  似乎察觉到何裕柱的疑惑,贾张氏急忙解释:“柱子,你别误会,我只是关心你的状况。

  你家现在没人,我担心你年纪小,被人骗了。”

  何裕柱心里暗笑。

  这话你自己相信吗?

  说实话,要说谁会骗他,这贾张氏的可能性最大。

  不过,这些话也没必要说出来。\"多谢贾大娘关心,没事的话我们就先吃饭了。”

  何裕柱说完便有送客之意。

  贾张氏脸上露出一丝不悦:“行吧,你们吃吧。”

  离开何家后,贾张氏的脸色立刻变了,“哼!什么人啊!”

  按她的性格,看到傻柱那副小气模样,不教训几句都觉得不像自己了。

  不过总算套出了话。\"原来傻柱是鸿宾楼的大厨啊?”

  尽管他们家不常去鸿宾楼,但对这家知名酒楼还是有所耳闻的。

  大厨在饭店里可是核心人物,尤其像鸿宾楼这样的大酒楼。

  傻柱的地位非同一般,怪不得他总能吃得不错。

  想到这里,贾张氏心里有些不平衡。

  自家儿子东旭拜师后努力工作,结果连转正都没通过,反而不如傻柱这个看似笨拙的人。\"正好可以借机让易忠嗨死了这份心!”

  一边想着,贾张氏回到屋里。

  被何家飘来的饭香勾得不行,直接打开地窖。

  里面挂着一块风干的腊肉。\"都是傻柱害的!要不是他,这块腊肉还能留到过年呢!”

  她在自我安慰,毕竟不在节日随便吃肉是很浪费的行为。

  但被馋得受不了的贾张氏顾不上那么多了。

  吃了再说!

  东旭迟早会转正,自己吃顿肉又有什么关系?

  ……

  午饭后,何裕柱和雨水都休息了一会儿。

  醒来后,各自忙各自的事。

  小雨水在八仙桌前读启蒙书。

  现在雨水的学习进步很大,这些书她已经基本都能熟读了。

  关于书面用字,小丫头已经基本掌握了日常所需的内容。

  这表明她在阅读时十分用心,没有敷衍了事。

  ……

  检查完雨水的学习状况,何裕柱感到非常满意。

  从她目前的表现来看,天赋相当不错。

  有了他的支持以及雨水自身的努力,考大学已是稳操胜券。

  想到这些,何裕柱内心也产生了一丝紧迫感。

  虽然现在生活还算安逸,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比如提升厨艺、研究国术、学习药理,以及帮助雨水备考和准备自己的高考。

  每项任务都不轻松。

  即便有系统辅助,何裕柱依然每天全力以赴,不敢松懈。

  但他并不觉得疲惫,反而感到充实,因为只有这样努力才能在这个时代过上更好的生活。

  检查完雨水的学习后,何裕柱也开始专注于药理的研究。

  药理 1

  药理 1

  药理 1

  ……

  下午,鸿宾楼。

  李保国正忙着后院的烹饪工作时,被伙计告知有人找他。

  当他见到面前的妇女时,不由愣住了。\"您好,我听说您找我?”

  “您就是李主厨?”

  贾张氏打量着李保国问道。\"是的,我是李保国。”

  李保国点头回应。\"那么,您应该是柱子的师父吧?”

  “您认识柱子吗?”

  “当然,我和柱子住同一个院子,只隔了一扇门。”

  贾张氏说话时,目光有些闪烁。

  听到这话,李保国并未表现出太多惊讶。\"原来是柱子的邻居啊,同志,您找我有什么事?或者柱子出什么事了吗?”

  李保国对贾张氏并不太放在心上。

  平时柱子与他的交流都只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事情,柱子也很少提及四合院里的事情。

  在他看来,柱子与其他院子居民的关系都很普通。

  李保国并未多加干涉或劝说。

  毕竟,他对柱子的性格有所了解。

  单从柱子在鸿宾楼的表现来看,就无可挑剔。

  若柱子不愿交往,必定是有原因的。\"李师傅,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

  贾张氏忽然改变了态度,语气显得犹豫不定。

  李保国微微皱眉:“同志,请直言。”

  听罢,贾张氏也不再拐弯抹角,先是一声叹息。\"李师傅,我知道你们厨师对收徒非常注重品德。

  不过,我发现柱子最近和我们院里的一个钢铁厂高级技工走得很近。

  李师傅,这是我的发现。”

  贾张氏此言一出,正是她计划的一部分。

  她想直接找到柱子师傅,让他明白这样的行为后果。

  你以为靠攀附主厨就能高枕无忧了吗?虽然贾张氏不懂厨艺行业,但她认为无论哪个行业,背叛师门的行为都是不可容忍的。

  她这样说了,柱子在鸿宾楼的日子还能安稳吗?甚至可能失去工作。

  到那时,易忠嗨自然不会再考虑培养柱子了,而东旭的地位也会更加稳固。

  这招简直完美,既能解气,又能帮助东旭保住位置。

  只是,她根本不知道柱子与李保国的关系。

  退一步说,就算李保国知道柱子不是表里不一的人,他也不会有异议。

  之前学国术的例子就是明证。

  并且,柱子完全没有隐瞒自己的必要。

  否则,上次拜师杨佩元时,他也无需特意过来和自己商议。

  因此,听完贾张氏的话后,李保国眼中迅速闪过一丝寒意。

  贾张氏并未察觉这一变化,依旧自顾自地说着:\"李师傅,我也是担心柱子年纪尚小,怕他日后误入歧途,才特地告知您。

  作为他的师傅,您可以多与他聊聊。\"

  尽管嘴上这样说,贾张氏心里却早已冷笑不止。

  话已说到这份上,李保国还会去找何裕柱谈心?不教训他已经算客气了。\"这种事不用你费心,没事的话,你可以离开了。\"

  李保国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波动。

  贾张氏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好,李师傅,那我先告辞了。\"

  她不再多言,转身离开。

  从鸿宾楼出来后,贾张氏心情格外愉快。\"看你还有什么好得意的!\"

  既能整治何裕柱,又能帮助贾东旭稳固地位,果然还是姜越老越辣啊!

  ……

  傍晚,钢铁厂。

  易忠嗨焊完手中的零件后走出车间,贾东旭已在门外等候。\"师傅……\"

  一边说着,贾东旭一边递过中午在食堂打包的饭盒给易忠嗨。

  中午他跟着师傅一起用餐,自然占了便宜。

  而这个饭盒也是师傅掏钱买的。\"拿着吧,养养身子,等你转正加薪再说。\"

  易忠嗨见状,将饭盒推回给贾东旭。

  贾东旭的身体如今也渐渐恢复,气色与落水前相差无几。

  虽落下些风寒,但只要不反复,就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师傅,您这是……\"

  贾东旭立刻想回绝。

  饭盒里的菜肴很丰富,而且是师父花钱买的。

  按贾东旭的想法,中午这顿饭不该蹭师父的。

  可是他每月交到贾张氏手里的那点微薄学徒工资,根本没分出午饭钱。

  这是贾张氏的要求,而且从不妥协。\"好了,咱们师徒间不必这么客气,带上饭盒,下班走吧。”

  易忠嗨态度坚决,不容推辞。

  一个饭盒算什么?选养老的人就是这样慢慢培养的。

  将来老了,有的是自己享福的时候!

  回家的路上,易忠嗨边走边指导贾东旭今天厂里的技术要点。

  贾东旭听得专注,理解得也很快。

  若此刻参加转正考核,他基本能通过。

  可惜,转正考核不是随便开的,只能等待下次机会。

  闲谈中,易忠嗨突然想起一事。\"东旭,你妈之前不是托媒人给你说门亲吗?”

  听到这话,贾东旭脸色有些尴尬。\"师父,这事怕是成不了。”

  相亲这种事,贾东旭没法拒绝,全听贾张氏的。

  贾张氏在宣传时可不会低调,

  说什么儿子是钢铁厂正式工人,愿意嫁过来还能送新缝纫机。

  家里住在四九城这种皇城脚下,还有房。

  所有的好话都被说得天花乱坠。

  连不存在的事也能吹出来。

  至于贾家那些不利条件,完全避而不谈。

  比如,贾东旭父亲去世早,家中无积蓄。

  再比如,贾张氏好吃懒做,吃得不少却干很少活。

  还有,贾东旭只是学徒工,收入极低,养活一家都勉强。

  若再添置缝纫机,简直是倾家荡产。

  但贾张氏自有打算。

  成与不成,先说出来。

  等到她嫁过来,无论你是金窝银窝还是狗窝,都是既定的事实。

  到那时再想反悔,已经来不及了。

  毕竟,现在和未来的世界不一样。

  婚后几乎不可能离婚,否则仅凭流言蜚语,就能让人淹没在唾沫星子中。

  不像现代社会,结婚离婚就像儿戏,甚至还有专门骗婚的人存在。

  易忠嗨听完贾东旭的回答,眼神闪烁。

  他也听说了一些情况。\"是因为你母亲吗?”

  提起贾张氏,易忠嗨也头疼。

  自己选的这个养老对象各方面都不错,但偏偏有个极品母亲。

  不仅没帮上忙,反而添乱。

  要是能换掉这个母亲,或者她干脆不在了,那就最好不过了。

  可惜,无法替换。

  贾东旭点头,“我本就提醒过母亲,让她别把话说得太满,当时转正考核还没开始,结果出了这档子事,都不知道怎么跟媒人交代。”

  媒婆的语气中暗示那个相亲对象是农村来的,但对方条件似乎不错,长相据说也很出众。

  以他们贾家的情况,恐怕对方看不上。

  所以,贾东旭想,干脆这次的亲事算了。

  他自己现在跟着师父学技术,以后转正后机会更多。\"这事好解决,不如让你母亲找个机会跟媒婆说一声,下次找个合适的时间,让你们见面,到时候师父也一起去。

  毕竟你年纪轻,很多事情把握不住,师父多活了几十年,可以帮你看一看对方如何。”

  易忠嗨开口说道。

  此时他的心思很活跃。

  毕竟徒弟的婚事对他来说很重要。

  他希望将来贾东旭能为家里养老,而他未来的儿媳是什么样的人也很关键。

  若拿不准分寸,自己投入的努力岂不都白费了?

  再说,娶妻这事宜早不宜迟。

  若那个对象合适,让贾东旭赶紧成家也不是坏事。

  等有了孩子,还能再延续下一代。

  孩子从小抚养长大,比贾东旭这种中途接手的要稳妥得多。

  不过这些都是长远考虑。

  总之,易忠嗨决心亲自帮忙操持这桩婚事,协助贾东旭把握机会。

  毕竟,贾父已逝,还有一个难缠的贾张氏就够头疼的了,再娶个厉害的媳妇,他的养老计划怕是要落空。\"师父,那就拜托您了。\"